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困境,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呢?怎么才能让学生感觉应用题不再那么难呢?如何让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及数量关系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走出应用题教学的困境呢?我的做法是抓好“读、找、列、算、答”这五步教学。
【关键词】细读题;找关系;列算式;细计算;慢作答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叙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在体现这一理念是的作用是毋庸置疑。学生通过四则运算的学习,掌握计算方法以后,面对的就是实际的运用。因此,应用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困境,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呢?怎么才能让学生感觉应用题不再那么难呢?如何让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及数量关系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走出应用题教学的困境呢?我的做法是抓好“读、找、列、算、答”这五步教学。我就以面这个例题来谈谈我的做法:
例题:小华有邮票84张,小容的邮票比小华多18张,小梅的邮票比小荣的2倍少41张,小梅有邮票多少张?
第一步:细读题,找出其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读题目(小组读,集体读,默读,学生个别读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意,最后用符号勾画出条件和问题,比如,用“——”勾出条件,用“”勾出问题。
这一步看似很简单,但是常常被我们忽略,让学生读一遍或者两遍,没有要求学生复述题意,那么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去仔细读题。因此,这一步抓好,就可以使学生克服了害怕做应用题的心理障碍,同时特别是对那些 “思想懒惰的”、“见数乱碰”的学生相当有用,让他们觉得做应用题也是有意思的同时,学会了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第二步:找关系,写出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式
这一步的关键点就是要求学生从问题入手,逐一找出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
在本题中,要求的是“小梅有多少张邮票?”,就必须找到和小梅相关的那个条件,学生很轻易的就能找到“小梅的邮票比小荣的2倍少41张”,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并写出关系式,即:
小梅的邮票=小容的邮票×2-41 ①
那么我只需要知道小容的邮票张数就能求出小梅的邮票张数了,再让学生回到题目中去找是否告诉了小容的邮票张数,结果是没有,那么我们就要先求出小容的邮票张数,再在题目中找到和小容相关的条件,即“小荣的邮票比小华多18张”,引导同学们根据这句话列出关系式,即:
小容的邮票=小华的邮票+18
再用这个关系式替换到①中(注意提示学生,刚替换出来的关系式一定要加上括号),那么①就变成了
小梅的邮票=(小华的邮票+18)×2-41
那么现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小华的邮票张数,让学生在题目中找出小华的邮票张数:“小华有邮票84张”,现在,我们知道小华的邮票张数,就能求出小梅的了。
这一步是解答应用题的难点,利用学生对题目的分析,从问题出发,通过分析,找出中间问题,为下一步确立算法奠定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问、启发,帮助学生找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写出关系式,让学生通过在草稿本上写这些关系式这一步,又一次熟悉了条件和问题,并理清三个人的邮票数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列算式,根据关系式写出综合算式。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根据第二步所写的关系式来列出综合算式。
在本题中就只需要把关系式中的小华的邮票换成数量——84即可,也就是
(84+18)×2-41
然后再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加法,84+18=102,再算乘法,102×2=204,最后算减法204-41=163。即:
(84+18)×2-41
=102×2-41
=204-41
=163(张)
让学生思考:括号能丢吗?在这里括号的意义是什么?括号里的算式有什么意义?
这一步也相当重要,因为要让同学们知道哪些括号能丢,哪些括号不能丢。
第四步:细计算,按照运算法则认真进行计算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在这一步出错,关键就是计算不认真,所以这一步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1、仔细看题目中的括号能不能丢。
2、注意运算顺序。
3、计算时一定要细心。
4、不要把题目中的数字抄错了。
5、带上单位。
第五步:慢作答,按要求写上答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应用题的作答也许不是一个难点,但是,每次作业都有那么几个学生不答或都答语不规范,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如何从问题作手回答应用题,让学生仔细看题目,慢慢作答。
答:小梅有邮票163张。
在应用题教学中,通过抓好和强化以上这五步的教学后,学生对应用题的掌握就会很好。当然教无定法,终要探而讨。总之,要顺利完成小学应用题的教学,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
【关键词】细读题;找关系;列算式;细计算;慢作答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叙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1]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在体现这一理念是的作用是毋庸置疑。学生通过四则运算的学习,掌握计算方法以后,面对的就是实际的运用。因此,应用题的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困境,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呢?怎么才能让学生感觉应用题不再那么难呢?如何让学生把所掌握的知识及数量关系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走出应用题教学的困境呢?我的做法是抓好“读、找、列、算、答”这五步教学。我就以面这个例题来谈谈我的做法:
例题:小华有邮票84张,小容的邮票比小华多18张,小梅的邮票比小荣的2倍少41张,小梅有邮票多少张?
第一步:细读题,找出其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读题目(小组读,集体读,默读,学生个别读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意,最后用符号勾画出条件和问题,比如,用“——”勾出条件,用“”勾出问题。
这一步看似很简单,但是常常被我们忽略,让学生读一遍或者两遍,没有要求学生复述题意,那么就会有一部分学生不去仔细读题。因此,这一步抓好,就可以使学生克服了害怕做应用题的心理障碍,同时特别是对那些 “思想懒惰的”、“见数乱碰”的学生相当有用,让他们觉得做应用题也是有意思的同时,学会了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第二步:找关系,写出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式
这一步的关键点就是要求学生从问题入手,逐一找出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
在本题中,要求的是“小梅有多少张邮票?”,就必须找到和小梅相关的那个条件,学生很轻易的就能找到“小梅的邮票比小荣的2倍少41张”,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并写出关系式,即:
小梅的邮票=小容的邮票×2-41 ①
那么我只需要知道小容的邮票张数就能求出小梅的邮票张数了,再让学生回到题目中去找是否告诉了小容的邮票张数,结果是没有,那么我们就要先求出小容的邮票张数,再在题目中找到和小容相关的条件,即“小荣的邮票比小华多18张”,引导同学们根据这句话列出关系式,即:
小容的邮票=小华的邮票+18
再用这个关系式替换到①中(注意提示学生,刚替换出来的关系式一定要加上括号),那么①就变成了
小梅的邮票=(小华的邮票+18)×2-41
那么现在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小华的邮票张数,让学生在题目中找出小华的邮票张数:“小华有邮票84张”,现在,我们知道小华的邮票张数,就能求出小梅的了。
这一步是解答应用题的难点,利用学生对题目的分析,从问题出发,通过分析,找出中间问题,为下一步确立算法奠定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问、启发,帮助学生找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写出关系式,让学生通过在草稿本上写这些关系式这一步,又一次熟悉了条件和问题,并理清三个人的邮票数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列算式,根据关系式写出综合算式。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根据第二步所写的关系式来列出综合算式。
在本题中就只需要把关系式中的小华的邮票换成数量——84即可,也就是
(84+18)×2-41
然后再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的加法,84+18=102,再算乘法,102×2=204,最后算减法204-41=163。即:
(84+18)×2-41
=102×2-41
=204-41
=163(张)
让学生思考:括号能丢吗?在这里括号的意义是什么?括号里的算式有什么意义?
这一步也相当重要,因为要让同学们知道哪些括号能丢,哪些括号不能丢。
第四步:细计算,按照运算法则认真进行计算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在这一步出错,关键就是计算不认真,所以这一步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1、仔细看题目中的括号能不能丢。
2、注意运算顺序。
3、计算时一定要细心。
4、不要把题目中的数字抄错了。
5、带上单位。
第五步:慢作答,按要求写上答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应用题的作答也许不是一个难点,但是,每次作业都有那么几个学生不答或都答语不规范,所以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如何从问题作手回答应用题,让学生仔细看题目,慢慢作答。
答:小梅有邮票163张。
在应用题教学中,通过抓好和强化以上这五步的教学后,学生对应用题的掌握就会很好。当然教无定法,终要探而讨。总之,要顺利完成小学应用题的教学,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