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意识驱动语文教材解读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me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非常清晰地认识到我国语文教材“文选型”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指出,所谓“文选型”语文教材,就是指“以所选范文作为主体的一种教材类型”。当我们认同“进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编者精选的”时,实际上也就认同了文选型教材的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语文教材进行解读,所需要的就不只是简单的教学经验了,更为不是以分数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教学质量了。那是什么呢?笔者以为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课程意识。本文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一面》为例,谈谈笔者的浅显观点。
  一、语文课程意识决定了教材解读的方向
  什么课程意识?说得通俗一点,课程意识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语文教学历来有“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讨论,课程改革对于后者非常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的。其不足之处,就是让教师淡化了课程意识,窃以为这不是一个好结果。
  语文教师,必须有课程意识,因为课程意识决定了教学的方向,而教学的方向最初又是从教材解读出发的。
  《一面》这篇课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与鲁迅相关却又非以鲁迅为作者的一篇好文。教师在解读本文时,应当怎样考虑“教什么”的问题呢?笔者的考虑是这样的:第一,教“文”。文中写的是一个最为普通的公交车上卖票的人,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相遇并购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作者阿累从走入书店,自己寻书,到买不起书,再到鲁迅先生荐书,再到认出鲁迅先生,将一个平淡的开头推向了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结尾;第二,教“人”。文中有两个人需要认真教,一个当然是鲁迅先生在文中的形象,另一个就是作者自己。鲁迅先生是以“穿着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的“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的形象出现的,而作者阿累,第一次让人感觉到印象深刻的形象,是“黄咔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Conductor××’蓝磁牌的制帽歪戴在后脑勺上”。从这样的开场人物形象出发,去逐步构建出一个社会的脊梁与社会底层人士的相遇情境,从而完成学生内心对鲁迅形象的构建与升华,是对本文“教什么”问题的准确回答。
  二、语文课程意识驱动教材解读走向深入
  在“教什么”问题的引领下,对教材、对文本的解读线索将是清晰的,不会因课堂上的生成而改变方向。这种方向的坚持,并不拒绝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更欢迎学生有意义的观点的出现。
  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一面》一文的解读,学生最初的认识是不够深刻的。因为初中学生基于文本的文字构建图景的能力并不强。所以笔者设计本课的教学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初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描述初读感受;二是精读,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认识鲁迅先生。
  在第一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所认识到的鲁迅先生还是有点抽象的,基本上只是基于文中的文字介绍构建出来的一个比较模糊的形象,比如说上一点中引用的介绍,又比如“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但是学生此时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还是比较初步的,毕竟其与学生想象当中的伟大人物形象有所区别。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此时学生其实已经对鲁迅先生的形象形成了一个既清晰又模糊的认识。
  到了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升华鲁迅先生的形象了——其实此时学生是亟需认识一个真实的鲁迅的。“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們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当将这些语句提取并联结起来的时候,学生才发现原本“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的形象,是由着一颗伟大的灵魂支撑的,也因此,鲁迅先生的形象也就高大了起来!
  回顾这一教学过程,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建立,没有过多教师的强制,基本上是由学生自主建构而成。这得益于教师一直本着“教什么”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语文课程意识对于教材解读来说,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其能一以贯之地把握文脉,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丰满,又高效。
  三、课程意识可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语文
  语文教学有效与否,争论久矣!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无论是参与其中,还是旁眼相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亲近语文,真正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生成人文性,进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显然,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可以发挥引导学生亲近、走进语文的。因为课程意识保证了教材、文本解读的科学性、生本性,学生可以在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不断地构建对新的文本的认识。在笔者看来,这就是走进语文的真实含义。
  故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建立是重要的、必要的,是需要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支柱的。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县丰利中学]
其他文献
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疑问:“刘邦和项羽在宴上的对话,明显是胡言乱语,不合逻辑。比如刘邦一会称自己是臣,称项羽为将军;后面又说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称项羽为项王,前后不一致啊?”“哪里看出不合情理?”我问。学生这样回答:“既然称自己为臣,那称项羽应为大王,怎么会称将军?再说当时两人都是起义军领袖,地位也差不多,怎么会称自己为臣,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刘邦真的不会讲话吗?面对学生的疑
《赤壁赋》教完之后,浮想联翩,觉得心动手痒痒,就敲敲键盘将心得体会写出来,以积累教学经验,促进教学提高。  《赤壁赋》真是奇文,文章思想感情与艺术手法皆值得好好玩味,如能引导学生理解、欣赏文章,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热爱文学的热情,修身养性都有帮助。所以,教学本文,我反复推敲,用心设计教学,力图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达到寓教于乐效果,符合快乐语文教学要求。  介绍苏轼时,突出他的经历坎坷
摘 要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7课的主题是“探索与发现”,学习目标是“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针对这一教学目标,笔者依托教材中的两篇例文,设计了一系列自主阅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群,教会了学生学习此类文本的基本阅读方法,并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落实了新课标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統编教材;任务群阅读;教学设计  【文
一、学习目标与内容  1.学习目标  (1)在课堂上通过对一组“愧疚”议题课文(中国作品)的理解,体会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热爱、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对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2)在课外通过对“愧疚”议题文学作品(国内外,整本书)的阅读,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优秀文化,提高国际视野与人类利益共同体的意识。对阅读中涉及的有关文化现象展开讨论,有依据、有逻辑地阐明自己
沈从文先生前半生文学著述甚丰,《边城》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甚至可以说正是《边城》让沈从文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过去的名字。自2003年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以来,《边城》已经成为深受师生喜爱的经典小说文本。2019年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教材面世,《边城·三至六章》继续占据必修三第二单元选文位置,同时全书入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指定阅读书系共8种,其中中国文学作品4部,包括《乡土中国》《
考场作文评价自有它的游戏规则,主要是出于测量和区分考虑,追求一个比较结果,不能简单等同于写作评论,它是测量学的归属,服从测量学规律。比如满分的含义不代表这篇作文完美无缺,而是说用一个量化数值区别开比它层次更低的作文。在高考评卷特定的话语系统里,没有层次比它高的作文了,那就可以给它满分,以便用足、用够规定数值来尽可能多地标识客观上千差万别的作文的层次,达到更精准评价的目的。这就是满分的测量学原理。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我们教一门学科,不是要建造一个活着的小型的藏书室,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在追求文本深度教学的今天,将文本放置在相对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质疑、探究、解释,并运用多种思维,不断变换视角审视
[编者按]以“弘扬教改主旋律”为己任的《中学语文》,在2010年的7-8、9、10期连续向广大读者特别推荐了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吴泓老师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的课改实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列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2018年1月至5月,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吴泓工作室”和“张安群劳模创新工作室”联合开展了高中语文新教材“整本书阅读”的教学
思辨性思维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过程,是思辨者通过观察、体验、反思、质疑、对比和沟通等方式,得出更清晰、更准确、更精细、更一致、更有说服力、更严谨、更有深度及广度,并且更公平的新观点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就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发展思辨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理解文化多样性。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又专门开设学习任务群
《最后的常春藤叶》里的苏艾,与琼珊、贝尔曼有着类似的命运遭际,都是被社会冷落和遗弃的潦倒的艺术家,也有着和其他小人物一样的善良之心。她在小说里的人物角色定位,大都确立在情节推动者并助推贝尔曼完成人物升华的层面。  但是不是仅仅如此呢?伟大作品的共性,就是“形象大于思想”,可以有多重的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长期以来,苏艾这一人物的人性光芒,一直被遮盖在贝尔曼的伟大光环里;但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