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语文教学多年,非常清晰地认识到我国语文教材“文选型”的特征。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指出,所谓“文选型”语文教材,就是指“以所选范文作为主体的一种教材类型”。当我们认同“进入教材的课文都是编者精选的”时,实际上也就认同了文选型教材的价值。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语文教材进行解读,所需要的就不只是简单的教学经验了,更为不是以分数为主要特征的所谓教学质量了。那是什么呢?笔者以为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课程意识。本文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一面》为例,谈谈笔者的浅显观点。
一、语文课程意识决定了教材解读的方向
什么课程意识?说得通俗一点,课程意识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语文教学历来有“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讨论,课程改革对于后者非常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的。其不足之处,就是让教师淡化了课程意识,窃以为这不是一个好结果。
语文教师,必须有课程意识,因为课程意识决定了教学的方向,而教学的方向最初又是从教材解读出发的。
《一面》这篇课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与鲁迅相关却又非以鲁迅为作者的一篇好文。教师在解读本文时,应当怎样考虑“教什么”的问题呢?笔者的考虑是这样的:第一,教“文”。文中写的是一个最为普通的公交车上卖票的人,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相遇并购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作者阿累从走入书店,自己寻书,到买不起书,再到鲁迅先生荐书,再到认出鲁迅先生,将一个平淡的开头推向了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结尾;第二,教“人”。文中有两个人需要认真教,一个当然是鲁迅先生在文中的形象,另一个就是作者自己。鲁迅先生是以“穿着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的“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的形象出现的,而作者阿累,第一次让人感觉到印象深刻的形象,是“黄咔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Conductor××’蓝磁牌的制帽歪戴在后脑勺上”。从这样的开场人物形象出发,去逐步构建出一个社会的脊梁与社会底层人士的相遇情境,从而完成学生内心对鲁迅形象的构建与升华,是对本文“教什么”问题的准确回答。
二、语文课程意识驱动教材解读走向深入
在“教什么”问题的引领下,对教材、对文本的解读线索将是清晰的,不会因课堂上的生成而改变方向。这种方向的坚持,并不拒绝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更欢迎学生有意义的观点的出现。
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一面》一文的解读,学生最初的认识是不够深刻的。因为初中学生基于文本的文字构建图景的能力并不强。所以笔者设计本课的教学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初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描述初读感受;二是精读,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认识鲁迅先生。
在第一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所认识到的鲁迅先生还是有点抽象的,基本上只是基于文中的文字介绍构建出来的一个比较模糊的形象,比如说上一点中引用的介绍,又比如“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但是学生此时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还是比较初步的,毕竟其与学生想象当中的伟大人物形象有所区别。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此时学生其实已经对鲁迅先生的形象形成了一个既清晰又模糊的认识。
到了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升华鲁迅先生的形象了——其实此时学生是亟需认识一个真实的鲁迅的。“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們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当将这些语句提取并联结起来的时候,学生才发现原本“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的形象,是由着一颗伟大的灵魂支撑的,也因此,鲁迅先生的形象也就高大了起来!
回顾这一教学过程,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建立,没有过多教师的强制,基本上是由学生自主建构而成。这得益于教师一直本着“教什么”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语文课程意识对于教材解读来说,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其能一以贯之地把握文脉,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丰满,又高效。
三、课程意识可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语文
语文教学有效与否,争论久矣!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无论是参与其中,还是旁眼相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亲近语文,真正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生成人文性,进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显然,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可以发挥引导学生亲近、走进语文的。因为课程意识保证了教材、文本解读的科学性、生本性,学生可以在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不断地构建对新的文本的认识。在笔者看来,这就是走进语文的真实含义。
故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建立是重要的、必要的,是需要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支柱的。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县丰利中学]
一、语文课程意识决定了教材解读的方向
什么课程意识?说得通俗一点,课程意识就是“教什么”的意识。语文教学历来有“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讨论,课程改革对于后者非常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的。其不足之处,就是让教师淡化了课程意识,窃以为这不是一个好结果。
语文教师,必须有课程意识,因为课程意识决定了教学的方向,而教学的方向最初又是从教材解读出发的。
《一面》这篇课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与鲁迅相关却又非以鲁迅为作者的一篇好文。教师在解读本文时,应当怎样考虑“教什么”的问题呢?笔者的考虑是这样的:第一,教“文”。文中写的是一个最为普通的公交车上卖票的人,在内山书店,与鲁迅先生相遇并购书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作者阿累从走入书店,自己寻书,到买不起书,再到鲁迅先生荐书,再到认出鲁迅先生,将一个平淡的开头推向了一个令人心潮澎湃的结尾;第二,教“人”。文中有两个人需要认真教,一个当然是鲁迅先生在文中的形象,另一个就是作者自己。鲁迅先生是以“穿着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的“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的形象出现的,而作者阿累,第一次让人感觉到印象深刻的形象,是“黄咔叽布的工人制服,嵌着‘Conductor××’蓝磁牌的制帽歪戴在后脑勺上”。从这样的开场人物形象出发,去逐步构建出一个社会的脊梁与社会底层人士的相遇情境,从而完成学生内心对鲁迅形象的构建与升华,是对本文“教什么”问题的准确回答。
二、语文课程意识驱动教材解读走向深入
在“教什么”问题的引领下,对教材、对文本的解读线索将是清晰的,不会因课堂上的生成而改变方向。这种方向的坚持,并不拒绝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更欢迎学生有意义的观点的出现。
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一面》一文的解读,学生最初的认识是不够深刻的。因为初中学生基于文本的文字构建图景的能力并不强。所以笔者设计本课的教学为两个层次:一是学生初读,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描述初读感受;二是精读,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认识鲁迅先生。
在第一个层次的教学中,学生所认识到的鲁迅先生还是有点抽象的,基本上只是基于文中的文字介绍构建出来的一个比较模糊的形象,比如说上一点中引用的介绍,又比如“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但是学生此时对鲁迅先生的形象还是比较初步的,毕竟其与学生想象当中的伟大人物形象有所区别。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此时学生其实已经对鲁迅先生的形象形成了一个既清晰又模糊的认识。
到了第二个层次的教学,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升华鲁迅先生的形象了——其实此时学生是亟需认识一个真实的鲁迅的。“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們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当将这些语句提取并联结起来的时候,学生才发现原本“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的形象,是由着一颗伟大的灵魂支撑的,也因此,鲁迅先生的形象也就高大了起来!
回顾这一教学过程,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建立,没有过多教师的强制,基本上是由学生自主建构而成。这得益于教师一直本着“教什么”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语文课程意识对于教材解读来说,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其能一以贯之地把握文脉,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丰满,又高效。
三、课程意识可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语文
语文教学有效与否,争论久矣!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无论是参与其中,还是旁眼相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亲近语文,真正在工具性的基础上生成人文性,进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显然,教师的课程意识,是可以发挥引导学生亲近、走进语文的。因为课程意识保证了教材、文本解读的科学性、生本性,学生可以在自己已有的认知基础上,不断地构建对新的文本的认识。在笔者看来,这就是走进语文的真实含义。
故而,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课程意识建立是重要的、必要的,是需要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必要支柱的。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县丰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