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囊性肿瘤临床较少见,临床症状早期不明显,多以腹部包块就诊。自1994年以来,我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囊性肿瘤共11例。我们着重对其CT衣断和鉴别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资料与方法
  
  本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28~62岁,平均35.9岁,主要因上腹部肿块伴疼痛而就诊。本组均做CT平扫+增强扫描。全组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浆液性腺瘤3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癌3例。
  
  结 果
  
  CT表现:4例浆液性囊腺瘤中,1例位于胰头,2例位于胰体尾部。肿块呈类圆形,内由很多小囊和稍高密间隔组成,增强后,间隔有轻度强化。5例黏液性囊腺瘤例均位于胰体尾部。肿块呈囊性,大小不一,最大者7.5cm×9.2cm,最小者1.2cm×1.6,部分肿块突出于胰腺之外。有2例囊内有间隔伴环状和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均有强化。3例黏液性囊腺癌嵝位于胰体尾部的囊实性肿块,略呈分叶状,囊内有间隔及乳头状物向腔内突出。增强后,囊壁、分隔及乳头状结节均有强化。
  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手术所见肿块部位、大小与术前CT所见基本相符。肿块呈囊性或多囊性,有的有小囊似蜂窝状,部分为混合性包块,内有乳头状实性物或分隔。囊腔内多为血性或咖啡色液体,实性为鱼肉样粉碎物。
  
  讨 论
  
  胰腺囊性肿瘤指一类因胰管或腺泡组织上皮细胞增生,致使分泌物潴留而发生的肿瘤性囊性病变。组织学上分为两型: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性肿瘤,后者又包括瘤和癌两种类型。浆液性囊腺瘤起源于胰腺腺泡的中心细胞,生长缓慢,可分为三型,即小囊型、人囊型和混合型,以小囊型占绝大多数。因此,也有人称浆液性囊腺瘤为微囊型腺瘤。本组3例为小囊型,CT表现较为典型,平扫为边界清楚的囊性肿块,内有低密度微囊和稍高密度间隔组成。增强后,壁强化而显示更清晰,囊内低密度区增强不明显。文献报道[1]浆液性囊腺瘤的大体病理切面为无数大小不等的微囊和放射状纤维间隔形成蜂窝状或海绵状以及肺泡样结构,越向外围囊越大。CT可清楚显示囊壁和中心钙化,病变中心出现钙化,特别是放射状钙化,对本病的诊断有特征意义。黏液性囊腺瘤起源于胰腺外周的导管上皮,我发生在胰腺的体尾部。肿块一般较大,直径2~20cm,具有潜在恶性,常转化为黏液性囊腺癌。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囊性肿块,多为大单囊或由间隔分成几个直径20mm以上的囊组成。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均有强化。黏液性囊腺癌是恶性性程度较低的黏液性囊性肿瘤。CT扫描呈分叶状,内壁呈分状的囊实性肿块,囊内有壁结节。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和壁结节均有强化。偶见囊壁钙化,常为不连续的弧线或斑点状。Riling[2]等认为囊壁钙化是囊腺瘤发生恶变的标志.也有人认为囊腺瘤和囊腺癌为病变发展的两个阶段。Compagno[3]根据41例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临术病理研究指出,这些病变没有1例是真正的主要鉴别诊断:与胰腺假性囊肿的鉴别: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多有胰腺炎或腹部外伤史。肿块多位于胰头,单囊,壁薄而均匀,囊内无分隔或壁结节。与胰腺实性占位病变的鉴别:少数较小的肿瘤因肿瘤内有多数微小的囊性区,在影像检查中呈现为实性病变,与实性肿块难以鉴别。与胰腺癌囊性变的鉴别:囊性变肿块的近端常有实质性肿块,囊腔多不规则,无明显的囊壁或壁不完整,厚而不规则。实性部分有强化。黏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的鉴别较困难,有文献[4]报告两者可共存。当出现以下征象时应考虑腺癌:a.直径>8cm;b.壁厚度>1cm或厚薄不均;c.肿块边缘不清,或对周围组织、器官有浸蚀;d.囊性病变内出现明显的软组织肿块;e.囊内间隔不规则,厚薄不一;f.出现击围血管浸润包埋和远处转移。
  
   参考文献
  1 吕维富.胰腺微囊腺瘤的病理和影像学的表现.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2,15(2):70
  2 Rilinger N,Bernhard B,Haberle HJ,et al,余亚红译.胰腺囊腺瘤的CT鉴别诊断.放射学实践,1995,10(2):66-68
  3 姜广杰,朱人玮,施维锦,等.胰腺囊腺癌(附3例报告),中华消化杂志,1987,7(1):51
其他文献
关键词 生大黄 慢性肾功能不全    资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均选自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住院患者,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诊断标准。肾功能不全分期根据《实用内科诊疗规范》标准。本组病例30例Ⅰ期(肾功能不全代偿期)9例,Ⅱ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5例,Ⅲ期(肾功能衰竭)6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0岁,平均45±0.5岁。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慢性肾盂肾炎
期刊
例:男,14岁,高一学生,平素健康,学校体检身体正常。于2005年5月10日下课活动时与同学发生口角,后感头痛、头晕,急来医院,当时血压120/80mmHg,后行CT检查,发现左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体积约4.0cm×2.3cm×5cm大小,边缘清楚,形态不规则,外周环绕线条样低密度水肿,并破入同侧侧脑室及四脑室。待出血吸收后,给患者行脑血管造影及增强扫描,排除AVM破裂、动脉瘤破裂、脑肿瘤出血等可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全组20例,均为女性,年龄45~75岁,平均60岁。误诊为急性不完全肠梗阻14例,胃炎4例,脂肪瘤2例,误诊时间1天~5个月不等,其中确诊为左侧嵌顿疝6例,右侧嵌顿疝14例。  误诊疾病:①误诊为不完全性肠梗阻:本组14例误诊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误诊时间1~3天,平均2.5天。本组患者发病后均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疼痛,入院后诊断为不完全性肠梗阻,经解痉、抗感染等治疗后不好转。
期刊
患者,男,70岁。从5年前开始每遇天气转凉时即出现反复咳嗽现象,咳白色或黄色痰,多以早上起床时明显。有时伴有低热,体温在37.3~37.5℃之间波动,无盗汗、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在门诊部进行多次胸片检查显示双下肺纹理增多,结构紊乱,有点片状模糊阴影。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分类偏高或在正常范围。按肺部感染予抗炎和中药治疗,症状可以缓解,但时有反复,且每次发病均超过3个月。2004年10月19
期刊
我院自2003年10月~2006年5月经临床拟诊为颈椎病而接受X线检查者共1007例, X线检查符合者739例,占73.4 %,现将其征象、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情况:1007例中男 442例,女565例;年龄19~85岁,平均 42岁。具体年龄和X线正常、异常例数见表。    1007例患者多数系本厂职工(包括在职和退休的干部、工人)和家属。干部指从事管理、科研设计和微机操
期刊
摘 要 目的:提高对子宫内膜肌瘤样息肉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 8例子宫内膜肌瘤样息肉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相关文献。结果:息肉表面为菲薄黏膜,无腺体,中心为典型的子宫平滑肌瘤样结构;伴发疾病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殖症、宫内膜癌和卵巢囊腺瘤与囊肿等。结论:子宫内膜肌瘤样息肉实质为子宫内膜下较小的平滑肌瘤,因发生部位表浅,在重力和组织内压等因素的作用下,自子宫内膜脱出并牵拉周围子宫内膜,致基底部逐渐延
期刊
早期Ⅱ型糖尿病(NIDDM)肾病缺乏明显临床表现,诊断比较困难,一旦发生糖尿病肾病则缺乏有效方法控制其发展,成为NIDDM晚期死亡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及时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我们对42例NIDDM及38例正常人进行肾小球滤过率(GP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BUN、Cr 检测,探讨其对NIDDM肾病早期诊断、临床分期、病变部位预测方面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期刊
患者,女,27岁,孕1产0,因停经39周,不规律下腹痛于2006年7月11日入院。4年前,因不规则阴道流血,行B超及宫腔镜检查,拟诊:黏膜下子宫肌瘤。行经腹黏膜下肌瘤(后壁)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度恶性。拟行全子宫切除,患者坚决要求保留子宫。1个月后行肌瘤挖除瘢痕处部分肌壁切除,术后病理切片示:子宫平滑肌内肉芽肿性炎,未查见肿瘤。术后EP(铂类+vp16)方案化疗3次。现停经39
期刊
随着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寿命明显延长。我国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因此对老年病的研究工作已成为日益迫切的现实课题,老年病的护理尤为重要。  我科1996~2006年10年间,共收治老年患者共3718例,年龄60~95岁,其中男2508例,女1210例。据统计,临床常见的老年病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呼吸系统疾病。    老年病患者的护理    精
期刊
例1:患儿,女,9岁。2000年10月患儿自诉其阴道痒感,其母发现该女阴道有较多脓性分泌物流出。曾在当地医院检查怀疑为“淋病”,经注射青霉素治疗并给予“激素软膏”(药名及用药剂量不详)外涂疗效不佳。此后曾到性病研究所及私人诊所多次诊治,经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未检出革兰阴性双球菌,故于2000年10月来我院就诊。体检:腹部检查无异常,腹部B超:膀胱充盈下探及宫颈与阴道结合部位见一9.3mm×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