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油画家作品市场浅析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ak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徐悲鸿、林风眠为领军的早期油画家作品一向受海内外收藏家的重视和热捧,其余包括如吴作人、方君璧、吕斯百、秦宣夫、常玉、潘玉良、吴作人、刘海粟等油画家的作品,近年来价格也持续高涨。随着20世纪末以来学术界的热衷与梳理,以及海外收藏界的捷足先登与持续购藏,中国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作品的商业价值已经得到了不断提升。加之近来大陆地区收藏界的积极参与,上涨趋势已成定局。
  


  2001年至2003年间,该单元一直以徐悲鸿、林风眠油画作品的成交为引领,其他各家的油画价格还处在较低的水平。由于2004年学术界的梳理、海外收藏界的持续购藏和大陆地区收藏界的积极参与,这一板块已经得到了价格的整体提升和规模放量,形成了以徐悲鸿和林风眠为引领的第一代、第二代油画家作品价格一路升涨的发展趋势。至2005年,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成熟,该板块继续受到藏家的重视,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大陆早期油画家的作品频频创下新高,其市场价值得到进一步凸现。
  2006年,“大陆早期油画家”部分价格稳定而高企,整个单元的作品价位再次抬升到了市场的顶端,尤其是徐悲鸿作品的成交对该单元的市场领涨地位形成了强有力的论证;而“台湾早期油画家”部分则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业已走出了独立的行情,价格涨幅明显。
  
  中国第一代大师级油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一直是“大陆早期西画家”板块的领军人物,其作品随着国内艺术品市场的不断成熟,继续受到藏家的重视,价格涨幅居前。
  近年来徐悲鸿的作品价格已成为了市场上的旗帜,其拍卖成交价不断上扬。早在2001年,徐悲鸿的《风尘三侠》在香港佳士得就拍出了704.37万元的高价。目前其作品在市场上流通数量有限,且精品居多,因此价格指数出现连续攀升的趋势。而在2002年,徐悲鸿的油画作品成交量上升到5件,成交额为821.63万元,并且又有几件油画作品连续突破百万元,如香港佳士得推出的《自画像——跃起的雄狮》(约1922年作)以217.7万元成交,《凭桌》(1925年作)在中国嘉德的成交价为286万元。2003年广州嘉德推出的徐悲鸿《浴》(1924年作)成交价达599.5万元,该年油画作品的成交量为2件,成交额为627万元。2004年徐悲鸿的油画作品成交4件,总成交额为572.97万元,其中《光第?风景》(1939年作)在广州嘉德以154万元成交。2005年,徐悲鸿共上拍油画作品23件,其中成交22件,成交率为95%,总成交金额达4168.0626万元,可见其油画作品在市场中的受追捧程度是相当高的。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一向因数量少而成为众多买家竞相争购的对象,因此价格涨幅领先也在情理之中。在2005年春拍中,徐悲鸿的作品由上海崇源推出的《喜马拉雅山之林》以341万元成交,《光第·风景》(1939年作)在上海朵云轩以209万元成交,成交价格较为理想。到秋季,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再创新高,价格指数一路飙升,北京保利推出的《珍妮小姐画像》(1939年作)拍得了2200万元高价,作品价格再创新高,价格指数一路飙升。作为学贯中西的大师,徐悲鸿的油画价格一向被人们整体低估,《珍妮小姐画像》此次拍出的高价已经预示了后期高涨的走势。
  2006年,徐悲鸿油画作品的上拍量为17件,成交量为13件,成交率为76%,总成交金额为10619.0505万元。虽然在油画作品的成交数量上不如上年,但上亿元成交金额的形成则有赖于两件精品之作的带动。去年的拍卖市场上,徐悲鸿的油画作品价格得到了连续刷新,打破了一个又一个艺术市场成交记录的神话。春季拍卖中,北京翰海推出了一件徐悲鸿的《愚公移山》(1940年作),这件作品的成交价为3300万元,这件从海外征集的艺术家创作顶峰时期的经典作品成为春季拍卖市场的扛鼎之作,刷新了徐悲鸿油画作品成交价格的记录,此外北京保利推出的《浴》成交价为990万元。到秋季香港佳士得的拍场中,另一件经典之作《奴隶与狮》再次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这件在收藏界引起极大关注的作品最终以5711.28万元的高价成交,成为目前为止中国油画市场中价格最高的作品。这件作品曾在1992年和1999年苏富比的秋季拍卖中两度现身,并于2000年在嘉德在线网上拍卖被一名台湾买家以250万元购得,通过2次的成交价格对比,可以清晰看到短短几年内徐悲鸿作品价格飙升的事实。徐悲鸿的油画作品在2006年的艺术市场中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段内,仍然会成为油画市场的风向标,起到绝对的价格引领作用。
  


  中西结合的林风眠
  
  林风眠的油画作品进入市场较早,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市场力量的多方角逐下出现了第一波的上涨行情,90年代后期出现第二波上涨行情的形成,2001年后林风眠作品的价格处于第三波上涨行情之中。
  林风眠油画作品价格成长如此迅速的原因有很多,如近几年随着学术界的研究与关注,人们普遍已经认识到作品的艺术价值,引起了一场所谓的“林风眠热”,与此同时海内外的联动造就了林风眠作品的国际性市场。在各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林风眠油画作品的价格在2001年以后开始快速上涨。在单件作品的成交价上也涨幅明显,如2001年香港佳士得推出的林风眠《渔村丰收》成交价为377.89万元,超出估价的3-4倍,2002年《丰收图》在香港佳士得以567.5万元,《渔获》在2003年香港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以422.3万元成交。2004年,林风眠的西画作品在香港和大陆拍卖市场中出现了明显的价格异动,频频拍出高价,如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推出的《中国戏曲系列——刺王僚(鱼肠剑)》以434.15万元成交。到2005年,林风眠共上拍油画作品29件,其中成交22件,成交率为75%,总成交额达3786.3694万元。在上年行情火爆的基础上,更由于大陆地区、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收藏家的积极参与,价格又有涨幅,如2005年春拍中推出的《山村》在纽约佳士得拍得了772.528万元,《中国戏曲系列——白蛇传》也在纽约佳士得以630.064万元成交,价格均比去年的同类作品有了明显的超越。林风眠作品成交的活跃和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导致林风眠经典作品的大量入市。其中的“戏曲题材”是林风眠油画创作的主要题材之一,在拍卖场上受到大买家的普遍关注。
  去年林风眠油画作品的上拍量为30件,成交量为14件,成交率为47%,成交额为2390.4994万元。具体到作品成交价来讲,林风眠的油画作品在2006年也达新高,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推出的《荷塘》(1965年作)成交价为784.4万元,位列林风眠油画成交价格排行榜的首位,同场拍卖推出的《霸王别姬》成交价为238.288万元。其他如春拍中十竹斋推出的《宝莲灯》(1979年作)成交价为605万元,崇源国际的《格尔尼卡》(20世纪40年代初作)成交价为243.8万元,而秋季在北京华辰成交的《秋江》以209万元拍出。可见虽然在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上呈现回落的迹象,林风眠油画作品的价格也出现了高位盘整。这是由于在2004年至2005年价格急速上涨的基础上,加之后续资金的匮乏,买家对于整个书画后市行情的疑虑,而造成了林风眠作品价格的高位盘整。但这只是对前期价格巨额涨幅的一种盘整,不会形成破位而下的形态,并且总体来说林风眠的西画作品已处于高端价位是毋庸置疑的。
  
  早期重要油画家常玉
  
  作为早期油画家板块的重要代表之一,常玉在2005年之前的拍卖市场中并没有很突出的表现,作品的成交价和成交数量都较低。而自2005年春拍开始,常玉的油画作品价格开始有了飞速的增长,并成为在该板块中占有重要份额的艺术家。如香港佳士得春拍推出的常玉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作《青花盆中盛开的菊花》成交价为820.016万元,同场拍卖的常玉另一件作品《草原上的马群》(1931年作)成交价为720.04万元。到2005年秋季,常玉的作品价格比往年的同类作品有了更加明显的涨幅,并且精品高价迭出,如香港佳士得推出的常玉《四裸女》(1950年作)拍得了1734.16万元的高价,创常玉油画作品价格的新纪录。
  


  在2006年的拍卖市场中,常玉作品涨幅领先,上拍量共有49件,成交量为38件,成交率为78%,成交额为13675.0061万元。其作品在整个“油画和当代艺术”拍场中表现尤为抢眼,《花中君子》以2980.72万元的高价创下了香港苏富比春拍“中国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中的第1位,再次刷新了常玉油画作品的新纪录。紧随其后,香港佳士得推出的常玉《明黄瓷瓶中盛开的花朵》(约1940年作)以成交价达2232.784万元的价位名列“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中的第2位。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中,《青花盆与菊》(1950年作)成交价达3099.44万元,创常玉油画价格新高,同场拍卖中的《白瓶花卉》(1930年作)成交价也达1912.24万元。到目前为止,成交价突破千万元大关的常玉作品共有6件,而其中5件都是在2006年创出的。从常玉的高价作品来看,这些作品的价位一般都是在国际市场和港台市场中形成的,而在内地其作品并没有形成如此高的价位。常玉的作品价格在内地的各大拍场中能否有更好的表现,其未来的发展状况值得投资人进一步关注。
  
  其他早期油画家
  


  除徐悲鸿、林风眠外,其他早期油画家,如吴作人、方君璧、吕斯百、秦宣夫等人的小幅写生油画作品,其价格到2003年下半年才刚刚开始启动。而在2004年这一部分有画家的作品已经处于5万元至20万元的价格区间,而那些参加过重要展览或被收入个人作品集的作品,无疑因其具有某种代表性而受到买家的更多青睐,如中国嘉德以38.5万元成交的余本《珠江三角洲》、以52.8万元成交的卫天霖《红木桌上的白芍药》等皆为例证。到2005年,随着整个板块的价格增长,这些油画名家的作品比往年的同类作品有了更加明显的涨幅,名家精品更是创出高价,潘玉良、吴作人、刘海粟、秦宣夫等的作品价格,比往年的同类作品有了更加明显的涨幅,如香港佳士得拍卖中的潘玉良《自画像》(1949年作)以1021.84万元成交;北京中诚信秋拍中的吴作人《女人体》(1934年作)拍得了660万元;刘海粟的《圣扬乔而夫飞瀑》(1934年作)在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中拍得429万元;秦宣夫《龙灯——闹元宵》(1944年作)在香港佳士得以238.288万元的价格成交,由此可见该板块不容忽视的价格升涨能力。2006年该单元的作品也频频创出高价,如崇源国际推出的刘海粟《风景》(1934年作)成交价为487.6万元,潘玉良的《躺在沙发上的女人》成交价为670.45万元,香港苏富比推出的颜文樑《万里长城》成交价为273.904万元,香港佳士得秋拍中的吴作人《林海雪原》(1957年作)成交价为120.84万元。可见该板块不容忽视的价格升涨能力。联系到香港拍卖市场中这一板块作品的巨幅上涨,可以看到在全球化的当下,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无可避免地呈现出了价格的一体化与价格联动的趋势。
其他文献
学校门口新开了家星星杂货店,有本子、钢笔、订书机、文件夹,也有石英表、珍珠串、夜光项链、明星贴纸。去的人多,回来的少。同学们一个个在那里丢了魂。有时上课铃声响了十分钟,冯晓玲才姗姗来迟,她冒着教室外站一节课的风险,也要在杂货店多呆几分钟。冯晓玲是我的同桌,她不止一次地跟我说过杂货店的店主,大家都叫她星星。她有多大呢?十八九?二十二三?二十六七?没有人拿捏得准。但她绝对是个美人,走近她,你会透不过气
期刊
一  江淮地,我的故乡。自云端、山水、田垄、湾畈,歌声响起:  新打塘埂两面光,里插杨柳外插桑;  东边来风桑缠柳,西边来风柳缠桑,  乖姐缠的是少年郎。  一把扇子(么)安扬,抖抖(那么)溜溜;  这把扇子(么)安扬,郎买的(那么)干哥乃。  郎买扇子(么)安扬,花了钱(那么)溜溜。  做双鞋安扬,送情郎(那么)干哥乃。  ——一听便知,这是我老家固始情歌呢。  千里淮河一只船,龙头凤尾亮闪闪;
期刊
一  上午看了几个病人,下午几乎无所事事,便想做点私事。  许多人看到我的字,皆以为出自男人之手。问及原因,说是大气。因被大气的评价馥郁久了,我练钢笔字的觉悟越来越高,只要得闲,且不想看书,便找出字帖练字。我练过田英章的,学过顾仲安的,唯独不喜欢庞中华,觉得他的字过于正经,笔画跟穿了套装似的,一点都不可爱。  这次我练的是周慧珺《心经》,是在县新华书店里买的。书店不仅仅卖书,也卖字帖。周慧珺的字体
期刊
去年的艺术品市场,先有张晓刚的作品一年内三破纪录,之后更有刘小东的油画《三峡新移民》再接再励,以2200万成交价创下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的价格纪录,这般局面再次把各种争议推倒旋涡的边缘:这样火爆的价格是最后的疯狂,还是上升曲线中一个节点?整个市场的走向更是让资深专家也摸不着头脑:与2006年春拍的一派繁荣相比,2006年的秋拍似乎搀杂了几缕北京的寒风,油画和当代艺术总成交额并不理想,让很多人对今年即将
期刊
穿山半岛上的“茶马古道”  位于宁波最东部的穿山半岛横亘在东海之滨,与舟山群岛隔海相望。在穿山半岛的丘陵中,有一條鹅卵石铺就的蜿蜒道路,从东向西穿村跨河、翻山越岭,一直通向浙东商贸古镇柴桥。在穿山半岛的历史上,这条通道是当地百姓从乡村、海岛走向山外,走进外面的世界进行商贸活动的主要通道,这条商贸古道被后人称为穿山半岛上的“茶马古道”。  这条商贸古道长约30余里,沿途或穿村,或沿山,或越岭,或过桥
期刊
当代世界艺术,少有像中国美术这般“实力派”独霸天下的局面。这无疑是令人窒息的文化现象。首先,中国实力派绘画有一种约定俗成的陈规,那就是依照技术标准去评判艺术的绝对价值。众所周知,艺术离不开形式载体,但它绝不是艺术唯一价值标准,否则便有“技术强暴艺术”的危险。事实证明,这种本末倒置的艺术现象在中国极其普遍,并形成一种固定审美范式,从而扼杀了文化艺术的多元生态,损害了文艺创新与历史进步的呼应关系。  
期刊
1  从停车场出来,米多莉老远就认出了机场出口处抽烟的李想,这让她欣慰不已——李想看起来没变。他们有多久没见面了?十年?最后一次相见在T城,她去旅游,而他恰好去出差。那次是他们相隔一年后匆匆再聚,在异乡的酒吧,他们频频干杯,彼此笑言“老了”。其实当时的他们不过三十四五岁,其实一年时间能有多少改变,相比之下,现在才称得上“老了”。  他们激动地相互挥手。快步走向对方时,米多莉在李想脸上看到了自己在镜
期刊
中国大陆当代艺术品市场行情启动升温始自2005年底,2006年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大陆均出现大幅飙升,纪录频出,屡创天价,刘小东、张晓刚、陈丹青三人的拍品分别突破千万大关,堪称中国大陆当代艺术的“浪尖人物”。2006年3月底,纽约苏富比春拍中张晓刚《同志120号》以97.92万美元吹响了中国当代艺术上涨的号角,12月26日香港佳士得秋拍《天安门》再拍出1912.2万元;11月21日,刘小东《三峡新移
期刊
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中苏关系迅速发展,作为同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苏联和中国,彼此之间的各种交流活动非常丰富。而在两国关系的定位中,苏联基本处于指导者和帮助者的地位,中国则常常处在学习者和受援者的地位上。在美术方面也概莫能外。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苏联美术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对新中国美术产生的深远影响。    苏联美术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的确立     早在沙俄时期,俄国美术在整个欧
期刊
作者简介:杨献平,河北沙河人,1973年生。作品见于《天涯》、《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大家》、《北京文学》、《山花》、《诗刊》等刊。曾获全国第三届冰心散文奖单篇作品奖、首届三毛散文奖10万大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在场主义散文奖、四川文学奖等数十项。已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长篇文本《梦想的边疆——隋唐五代丝绸之路》,长篇小说《匈奴帝国》,散文集《沙漠之书》、《沙漠里的细水微光》、《生死故乡》《作为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