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咬文嚼字”一词,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它真的不好吗?读了《咬文嚼字》这篇文章后,口齿生香,不仅为朱光潜先生的独到见解拍案叫绝,更能深刻地领悟什么叫“言之有物”,什么叫“言之有序”。
一、文笔灵活,法度谨严。议论文的写作通常多用“开门见山”之法,在文章的开篇树立观点。然后作者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论。但本文却充分地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文章先从郭沫若先生改字谈起。然后是金人毛若虚的一段论述,又转至唐代贾岛炼字的故事,再到苏东坡“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最后是对“套板反应”的评述,旁征博引,援古引今,笔法灵活。有着散文的某些特征。但又始终围绕“咬文嚼字”与思想情感表达的关系这一核心来行文,结构严谨。作者开头两段从实例人手,引出论题,在第三段提出中心论点“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四、五段以静态例子(《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子(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子(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子(“套板反应”现象),在正反对比分析中,强调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节,指出“咬文嚼字”的目标——艺术的完美,要求——谨严的精神。故本文貌似散杂,实则结构明晰、法度严谨。
二、见解新颖,启人智慧。这篇文章从最平常处人手,却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能现出作者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独到且卓尔不凡的思想。如“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在这个最平常的理解中,作者却挖掘了它的积极意义,赋予它以文学的谨严精神。如作者认为郭沫若先生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就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愈的“敲”是否优于贾岛的“推”也值得商榷,在作者眼中,这些文字的微小改动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如作者很反感“套板反应”,认为“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故作者的这种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还告诉我们“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要求——“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互相吻合”,所下的工夫——“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朱光潜先生的这些见解,能够从字词的选择运用背后,挖掘出其思想情感的变化,可谓见解新颖独到,富有启发性。
三、事例典型,说理透彻。一般的议论性文章。都会举例评析,否则道理就会抽象晦涩,空洞苍白。事例不典型,道理就缺乏说服力;事例分析不好。道理就难以透彻明了。本文的论述之所以令人叹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著空文,例举详赡,并以细腻的笔触品味语言。展示思索过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故能在心灵深处打动人。如作者为了阐释“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分别选取了郭沫若、《水浒传》、《红楼梦》的事例,甚至从语法逻辑关系上辩证,强调“表面上像只是酙酌文字的分量”,但“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如分析“推”、“敲”二字的优劣。就扣住思想情感的变化差异,展示了思索过程,评析透彻,很有说服力。就这样,本文的说理给人以理性的认知而不抽象,在生动的例证中又恰是一种精当的概括。
四、文风质朴。以情动人。这篇文章没有以华丽的词藻取胜。也没有感觉到他的壁垒森严的说教,而是以自然朴质的文风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作者以朴实的文风与交谈的姿态与读者亲切交谈,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在行文中,他从容不迫。意态安详,不是居高临下故作高深的教训,而是以生动的事例,娓娓道来。这种质朴不是苍白、浅露,文中处处以“情”动人。这种“情”表现在作者为文的“用情”,只有“用情”才能知识渊博,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才能用心品味、玩索语言,用细腻的笔触道出。其二表现在学问的“热情”,只有拥有一颗热情的心,才能在平常的字词理解中,发掘其卓尔不凡的思想。才能做事严谨,思维创新。其三表现在认知的“真情”,只有真情,才能持论“公允”,如郭沫若的两处修改,“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得到了作者的赞赏。相反“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就没有苟同。安于套语、滥调的“套板反应”就受到了作者的批评,勇于创新出奇的“小团月”式用语,就得到了作者的首肯。作者的“情”蕴含在质朴的语言中。
朱光潜先生曾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一文说:“好文章的条件都是一样的,第一是要有话说。第二要把话说得好。思想条理必须清楚,情致必须真切,境界必须新鲜,文字必须表现恰到好处,简朴不至枯涩。”《咬文嚼字》一文可以说正是这方面的典范,对于其他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一、文笔灵活,法度谨严。议论文的写作通常多用“开门见山”之法,在文章的开篇树立观点。然后作者再根据自己树立的观点进行分析评论。但本文却充分地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文章先从郭沫若先生改字谈起。然后是金人毛若虚的一段论述,又转至唐代贾岛炼字的故事,再到苏东坡“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最后是对“套板反应”的评述,旁征博引,援古引今,笔法灵活。有着散文的某些特征。但又始终围绕“咬文嚼字”与思想情感表达的关系这一核心来行文,结构严谨。作者开头两段从实例人手,引出论题,在第三段提出中心论点“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四、五段以静态例子(《史记》李广射虎)与动态例子(贾岛苦吟)初步论证中心论点,第六、七段以正面例子(东坡诗句等)与反面例子(“套板反应”现象),在正反对比分析中,强调咬文嚼字之难,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一节,指出“咬文嚼字”的目标——艺术的完美,要求——谨严的精神。故本文貌似散杂,实则结构明晰、法度严谨。
二、见解新颖,启人智慧。这篇文章从最平常处人手,却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能现出作者那严谨且敢于创新的精神,独到且卓尔不凡的思想。如“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在这个最平常的理解中,作者却挖掘了它的积极意义,赋予它以文学的谨严精神。如作者认为郭沫若先生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就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愈的“敲”是否优于贾岛的“推”也值得商榷,在作者眼中,这些文字的微小改动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如作者很反感“套板反应”,认为“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故作者的这种创新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还告诉我们“咬文嚼字”所追求的目标——“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要求——“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互相吻合”,所下的工夫——“以谨严的精神”,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朱光潜先生的这些见解,能够从字词的选择运用背后,挖掘出其思想情感的变化,可谓见解新颖独到,富有启发性。
三、事例典型,说理透彻。一般的议论性文章。都会举例评析,否则道理就会抽象晦涩,空洞苍白。事例不典型,道理就缺乏说服力;事例分析不好。道理就难以透彻明了。本文的论述之所以令人叹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不著空文,例举详赡,并以细腻的笔触品味语言。展示思索过程。使一个很难理解的抽象问题,明白如话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故能在心灵深处打动人。如作者为了阐释“是”与“这”两字的区别,分别选取了郭沫若、《水浒传》、《红楼梦》的事例,甚至从语法逻辑关系上辩证,强调“表面上像只是酙酌文字的分量”,但“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如分析“推”、“敲”二字的优劣。就扣住思想情感的变化差异,展示了思索过程,评析透彻,很有说服力。就这样,本文的说理给人以理性的认知而不抽象,在生动的例证中又恰是一种精当的概括。
四、文风质朴。以情动人。这篇文章没有以华丽的词藻取胜。也没有感觉到他的壁垒森严的说教,而是以自然朴质的文风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作者以朴实的文风与交谈的姿态与读者亲切交谈,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在行文中,他从容不迫。意态安详,不是居高临下故作高深的教训,而是以生动的事例,娓娓道来。这种质朴不是苍白、浅露,文中处处以“情”动人。这种“情”表现在作者为文的“用情”,只有“用情”才能知识渊博,厚积薄发,深入浅出,才能用心品味、玩索语言,用细腻的笔触道出。其二表现在学问的“热情”,只有拥有一颗热情的心,才能在平常的字词理解中,发掘其卓尔不凡的思想。才能做事严谨,思维创新。其三表现在认知的“真情”,只有真情,才能持论“公允”,如郭沫若的两处修改,“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得到了作者的赞赏。相反“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就没有苟同。安于套语、滥调的“套板反应”就受到了作者的批评,勇于创新出奇的“小团月”式用语,就得到了作者的首肯。作者的“情”蕴含在质朴的语言中。
朱光潜先生曾在《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一文说:“好文章的条件都是一样的,第一是要有话说。第二要把话说得好。思想条理必须清楚,情致必须真切,境界必须新鲜,文字必须表现恰到好处,简朴不至枯涩。”《咬文嚼字》一文可以说正是这方面的典范,对于其他文体的阅读和写作同样具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