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教材里面的课后习题,还是课堂实用的教案,或者是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都有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大量的提问。由于文本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目的、设题角度、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提问往往各有不同,千差万别,具有个别性、即时性的特点。这样的局面,造成一种现实就是,似乎阅读教学的提问方式、方法不具有普适性,什么样的提问是合适的、恰当的,似乎没有具体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对提问的质量不易作出评断。这使得大家都不太注意或者是不太讲究提问质量。不注意问题提得是否恰当,是否适宜,也不注意探讨、总结提问的一些基本规则。实际上,通过分析已经存在着的许多提问,我们发现其中有许多明显的缺陷。本文试从处于“统编”地位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大量不当的提问中举出一例。谈谈提问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试图从中找出提问应该遵循的几项基本规则。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002年版)《藤野先生》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小题:
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该提问包含连贯的两个问句。我们先从问句本身来看,它存在着如下不足:
一、思维导向不对。“表明了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这一问在于考查学生对这段话意义的理解,接下来的第二问进一步使这一目的更加具体化。表面上看,问句语义精确,内容具体,有利于思考和应答,其实不然。因为学生在解答这一问题时,思维指向于问句本身,而不是研读文本。为解答这一问题而进行的文本“阅读”,不是自然地将思维集中于文章的全体语句,不是读解、联结文句的意义,而是从文本中搜寻“体现情感与态度”的词语;与此同时。还在头脑中搜寻固有知识中的属于“情感与态度”意义范畴内的词语,诸如“喜欢、讨厌”之类。然后再把“喜欢、讨厌”之类与从文本中选取的那些词语相联结、对应、选择、猜测,从而求得问题的答案。显然。这是一种“解题”过程,而不是“阅读”过程。这种过程就不是培养“阅读能力”,而是培养“解题能力”。这既不符合阅读时的思维习惯,不是从文本中读出意义,那么也就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还不利于培养发散思维。
总而言之,关于文意理解的提问,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进入阅读过程,从阅读中自主感知、领悟、理解文本意义,而不是相反。
二、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也要先从整体人手,而不是首先关注某个或某些词语。离开了语言环境来辨析单个词语意义,往往是不恰当的。对本题所选用文段的几个词语含义的解读就是如此。我们来看看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这一提问的解答:
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按照这个解答,用了引号的那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及“愤懑、讽刺”之情。实际上。如果我们撇开原文的其他部分,包括本题没有引用的文章的整个第一、二自然段,这些词语的意义或许可以作完全相反的解释。比如。我们可以试试从“时代背景”入手,进行人物的心理分析:甲午一战,“撮尔小邦”完胜,“天朝大国”一败涂地。割地赔款,在日“清国留学生”不会多“有脸”,文中“中国是弱国,当然是低能儿。……”可作佐证。那么,“解散辫子”而不是照原样留辫子,是因为怕丢人现眼,而肯定不是“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但又不能剪掉,因为清廷的规定,以及将来还要回国。那么就只好将就着“盘得平”。至于把辫子弄得“油光可鉴”,以及走路扭脖子等,这些或者不过是为掩饰内心自卑与尴尬的下意识的补偿动作而已。“实在标致极了”。如果只有这单单的一句,是不能孤独地成为所谓“反语”的。
当然,我们的这一“解读”是脱离了这些语词的语境的一种“臆测”而已。而如果联系上下文,自然不能作如此解。之所以这样解读,目的只是想说明:脱离了语境的单个词语的意义可以作出多种不同的解读。离开语言环境单独分析某个词语的意义,往往是不可靠的。阅读教学中,类似“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找出表现……的词语”等形式的提问,许多时候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设问者已有先入之见,从而能够确定语义方向。这种先入之见。蒙蔽了设题者的思维判断,误以为那些单个词语的含义、作用一如设想。而问题一旦提出,回答起来可能漏洞百出。上文引用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解答。就有许多牵强的地方,这里仅举一处。“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这句话篡改了引文。引文中是“解散辫子”,“留辫子”出现在引文之前。编者以“留辫子”作解答,说明“先入之见”已在脑中。而在这里之所以强调“留辫子”,目的应该是为下一句“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提供依据。而“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又是为下文的“招摇过市”作铺垫。总之,整个分析、解读,基本上就是“臆测”。像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培养学生辨析语义的能力。反而很容易先入为主。让学生胡乱联系,猜测答案。古人云,“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诚哉斯言!
如果确实要就教材习题引用的这一段话提问,根据以上所述的两个“规则”,可以换用以下的方式表述:
你能从这段话中读出些什么意思来?请仔细分析一下你的解读。并用书面文字把它表述出来。
这一句中的“用书面文字表述出来”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清晰地表达思维的能力。当然,我们的这个提问,还是就教材提供的文段而设计的。实际上。教材设计出的这一问题,根本就选材不当。或者说设题不当。
如上所说,教材习题引用文段的文意是“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这一文意的表达,主要不在于教材所引用的一小段,而在于文章的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特别是本小段所在的第一自然段。文章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定下了全段对东京所有人物、景致的贬义看法,而成为作者要离开东京的缘由。之后,“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一个“确”字。褒中有贬。再往后,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而“成群结队”,大辫子而“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刻画了滑稽可笑的形态,带有明显的嘲谑意味。是为讽刺的起始。然后。“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远比此前的“油光可鉴”的讽刺效果强烈。另外,只有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跳舞”、“精通时事的人”等词句,才使先前“游园”的“赶时髦”、“无聊”等意义显现无余。因此,剥离了语境中的这些成分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至少是选材不当、选材不全,最好是把第一、二自然段全部录入。
不过,这样一来,这个题目设题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设立本题的一个主要条件,在于“实在标致极了”这一反语的存在。本题主要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反语”这样一种语言形式。但是。如果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反语”,又完全没有必要把问题弄得这么复杂,因为有了前文的铺垫,这一句“说反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话又说回来了,学习反语,其实主要就是为了学习“语境”,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成立。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002年版)《藤野先生》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小题:
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该提问包含连贯的两个问句。我们先从问句本身来看,它存在着如下不足:
一、思维导向不对。“表明了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这一问在于考查学生对这段话意义的理解,接下来的第二问进一步使这一目的更加具体化。表面上看,问句语义精确,内容具体,有利于思考和应答,其实不然。因为学生在解答这一问题时,思维指向于问句本身,而不是研读文本。为解答这一问题而进行的文本“阅读”,不是自然地将思维集中于文章的全体语句,不是读解、联结文句的意义,而是从文本中搜寻“体现情感与态度”的词语;与此同时。还在头脑中搜寻固有知识中的属于“情感与态度”意义范畴内的词语,诸如“喜欢、讨厌”之类。然后再把“喜欢、讨厌”之类与从文本中选取的那些词语相联结、对应、选择、猜测,从而求得问题的答案。显然。这是一种“解题”过程,而不是“阅读”过程。这种过程就不是培养“阅读能力”,而是培养“解题能力”。这既不符合阅读时的思维习惯,不是从文本中读出意义,那么也就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还不利于培养发散思维。
总而言之,关于文意理解的提问,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进入阅读过程,从阅读中自主感知、领悟、理解文本意义,而不是相反。
二、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也要先从整体人手,而不是首先关注某个或某些词语。离开了语言环境来辨析单个词语意义,往往是不恰当的。对本题所选用文段的几个词语含义的解读就是如此。我们来看看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这一提问的解答:
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按照这个解答,用了引号的那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及“愤懑、讽刺”之情。实际上。如果我们撇开原文的其他部分,包括本题没有引用的文章的整个第一、二自然段,这些词语的意义或许可以作完全相反的解释。比如。我们可以试试从“时代背景”入手,进行人物的心理分析:甲午一战,“撮尔小邦”完胜,“天朝大国”一败涂地。割地赔款,在日“清国留学生”不会多“有脸”,文中“中国是弱国,当然是低能儿。……”可作佐证。那么,“解散辫子”而不是照原样留辫子,是因为怕丢人现眼,而肯定不是“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但又不能剪掉,因为清廷的规定,以及将来还要回国。那么就只好将就着“盘得平”。至于把辫子弄得“油光可鉴”,以及走路扭脖子等,这些或者不过是为掩饰内心自卑与尴尬的下意识的补偿动作而已。“实在标致极了”。如果只有这单单的一句,是不能孤独地成为所谓“反语”的。
当然,我们的这一“解读”是脱离了这些语词的语境的一种“臆测”而已。而如果联系上下文,自然不能作如此解。之所以这样解读,目的只是想说明:脱离了语境的单个词语的意义可以作出多种不同的解读。离开语言环境单独分析某个词语的意义,往往是不可靠的。阅读教学中,类似“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找出表现……的词语”等形式的提问,许多时候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设问者已有先入之见,从而能够确定语义方向。这种先入之见。蒙蔽了设题者的思维判断,误以为那些单个词语的含义、作用一如设想。而问题一旦提出,回答起来可能漏洞百出。上文引用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解答。就有许多牵强的地方,这里仅举一处。“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这句话篡改了引文。引文中是“解散辫子”,“留辫子”出现在引文之前。编者以“留辫子”作解答,说明“先入之见”已在脑中。而在这里之所以强调“留辫子”,目的应该是为下一句“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提供依据。而“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又是为下文的“招摇过市”作铺垫。总之,整个分析、解读,基本上就是“臆测”。像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培养学生辨析语义的能力。反而很容易先入为主。让学生胡乱联系,猜测答案。古人云,“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诚哉斯言!
如果确实要就教材习题引用的这一段话提问,根据以上所述的两个“规则”,可以换用以下的方式表述:
你能从这段话中读出些什么意思来?请仔细分析一下你的解读。并用书面文字把它表述出来。
这一句中的“用书面文字表述出来”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清晰地表达思维的能力。当然,我们的这个提问,还是就教材提供的文段而设计的。实际上。教材设计出的这一问题,根本就选材不当。或者说设题不当。
如上所说,教材习题引用文段的文意是“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这一文意的表达,主要不在于教材所引用的一小段,而在于文章的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特别是本小段所在的第一自然段。文章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定下了全段对东京所有人物、景致的贬义看法,而成为作者要离开东京的缘由。之后,“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一个“确”字。褒中有贬。再往后,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而“成群结队”,大辫子而“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刻画了滑稽可笑的形态,带有明显的嘲谑意味。是为讽刺的起始。然后。“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远比此前的“油光可鉴”的讽刺效果强烈。另外,只有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跳舞”、“精通时事的人”等词句,才使先前“游园”的“赶时髦”、“无聊”等意义显现无余。因此,剥离了语境中的这些成分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至少是选材不当、选材不全,最好是把第一、二自然段全部录入。
不过,这样一来,这个题目设题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设立本题的一个主要条件,在于“实在标致极了”这一反语的存在。本题主要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反语”这样一种语言形式。但是。如果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反语”,又完全没有必要把问题弄得这么复杂,因为有了前文的铺垫,这一句“说反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话又说回来了,学习反语,其实主要就是为了学习“语境”,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