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问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阅读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无论是教材里面的课后习题,还是课堂实用的教案,或者是实际进行的课堂教学。都有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的大量的提问。由于文本内容、教育对象、教学目的、设题角度、教师个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提问往往各有不同,千差万别,具有个别性、即时性的特点。这样的局面,造成一种现实就是,似乎阅读教学的提问方式、方法不具有普适性,什么样的提问是合适的、恰当的,似乎没有具体的要求和评判标准,对提问的质量不易作出评断。这使得大家都不太注意或者是不太讲究提问质量。不注意问题提得是否恰当,是否适宜,也不注意探讨、总结提问的一些基本规则。实际上,通过分析已经存在着的许多提问,我们发现其中有许多明显的缺陷。本文试从处于“统编”地位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大量不当的提问中举出一例。谈谈提问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并试图从中找出提问应该遵循的几项基本规则。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002年版)《藤野先生》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小题:
  朗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重点体味下面几句话,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该提问包含连贯的两个问句。我们先从问句本身来看,它存在着如下不足:
  一、思维导向不对。“表明了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这一问在于考查学生对这段话意义的理解,接下来的第二问进一步使这一目的更加具体化。表面上看,问句语义精确,内容具体,有利于思考和应答,其实不然。因为学生在解答这一问题时,思维指向于问句本身,而不是研读文本。为解答这一问题而进行的文本“阅读”,不是自然地将思维集中于文章的全体语句,不是读解、联结文句的意义,而是从文本中搜寻“体现情感与态度”的词语;与此同时。还在头脑中搜寻固有知识中的属于“情感与态度”意义范畴内的词语,诸如“喜欢、讨厌”之类。然后再把“喜欢、讨厌”之类与从文本中选取的那些词语相联结、对应、选择、猜测,从而求得问题的答案。显然。这是一种“解题”过程,而不是“阅读”过程。这种过程就不是培养“阅读能力”,而是培养“解题能力”。这既不符合阅读时的思维习惯,不是从文本中读出意义,那么也就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另外。还不利于培养发散思维。
  总而言之,关于文意理解的提问,应该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进入阅读过程,从阅读中自主感知、领悟、理解文本意义,而不是相反。
  二、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把握文章的意义,也要先从整体人手,而不是首先关注某个或某些词语。离开了语言环境来辨析单个词语意义,往往是不恰当的。对本题所选用文段的几个词语含义的解读就是如此。我们来看看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这一提问的解答:
  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嘲讽。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而且“盘得平”、“油光可鉴”,表明他们精心打扮,“扭几扭”写出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实在标致极了”,作者用反语表达了强烈的愤懑、讽刺之情。
  按照这个解答,用了引号的那些词语体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嘲讽”及“愤懑、讽刺”之情。实际上。如果我们撇开原文的其他部分,包括本题没有引用的文章的整个第一、二自然段,这些词语的意义或许可以作完全相反的解释。比如。我们可以试试从“时代背景”入手,进行人物的心理分析:甲午一战,“撮尔小邦”完胜,“天朝大国”一败涂地。割地赔款,在日“清国留学生”不会多“有脸”,文中“中国是弱国,当然是低能儿。……”可作佐证。那么,“解散辫子”而不是照原样留辫子,是因为怕丢人现眼,而肯定不是“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但又不能剪掉,因为清廷的规定,以及将来还要回国。那么就只好将就着“盘得平”。至于把辫子弄得“油光可鉴”,以及走路扭脖子等,这些或者不过是为掩饰内心自卑与尴尬的下意识的补偿动作而已。“实在标致极了”。如果只有这单单的一句,是不能孤独地成为所谓“反语”的。
  当然,我们的这一“解读”是脱离了这些语词的语境的一种“臆测”而已。而如果联系上下文,自然不能作如此解。之所以这样解读,目的只是想说明:脱离了语境的单个词语的意义可以作出多种不同的解读。离开语言环境单独分析某个词语的意义,往往是不可靠的。阅读教学中,类似“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找出表现……的词语”等形式的提问,许多时候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设问者已有先入之见,从而能够确定语义方向。这种先入之见。蒙蔽了设题者的思维判断,误以为那些单个词语的含义、作用一如设想。而问题一旦提出,回答起来可能漏洞百出。上文引用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解答。就有许多牵强的地方,这里仅举一处。“这帮清国留学生留着辫子”,这句话篡改了引文。引文中是“解散辫子”,“留辫子”出现在引文之前。编者以“留辫子”作解答,说明“先入之见”已在脑中。而在这里之所以强调“留辫子”,目的应该是为下一句“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提供依据。而“以示是大清国的臣民”,又是为下文的“招摇过市”作铺垫。总之,整个分析、解读,基本上就是“臆测”。像这样的提问,不仅不能培养学生辨析语义的能力。反而很容易先入为主。让学生胡乱联系,猜测答案。古人云,“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诚哉斯言!
  如果确实要就教材习题引用的这一段话提问,根据以上所述的两个“规则”,可以换用以下的方式表述:
  你能从这段话中读出些什么意思来?请仔细分析一下你的解读。并用书面文字把它表述出来。
  这一句中的“用书面文字表述出来”的目的是训练学生清晰地表达思维的能力。当然,我们的这个提问,还是就教材提供的文段而设计的。实际上。教材设计出的这一问题,根本就选材不当。或者说设题不当。
  如上所说,教材习题引用文段的文意是“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这一文意的表达,主要不在于教材所引用的一小段,而在于文章的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特别是本小段所在的第一自然段。文章第一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定下了全段对东京所有人物、景致的贬义看法,而成为作者要离开东京的缘由。之后,“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一个“确”字。褒中有贬。再往后,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而“成群结队”,大辫子而“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刻画了滑稽可笑的形态,带有明显的嘲谑意味。是为讽刺的起始。然后。“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远比此前的“油光可鉴”的讽刺效果强烈。另外,只有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跳舞”、“精通时事的人”等词句,才使先前“游园”的“赶时髦”、“无聊”等意义显现无余。因此,剥离了语境中的这些成分来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至少是选材不当、选材不全,最好是把第一、二自然段全部录入。
  不过,这样一来,这个题目设题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设立本题的一个主要条件,在于“实在标致极了”这一反语的存在。本题主要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反语”这样一种语言形式。但是。如果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反语”,又完全没有必要把问题弄得这么复杂,因为有了前文的铺垫,这一句“说反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话又说回来了,学习反语,其实主要就是为了学习“语境”,反语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成立。
其他文献
鲁迅的《风筝》犹如绍兴的老酒一样散发着浓郁的诗情。文章立足于现实小事,但经过学贯古今、融有多元社会思想的鲁迅深沉地锤炼,熔铸成了一篇“内含哲理,用意深邃”的散文。文章不仅表达出了鲁迅那种“难于直说”的挚爱,而且表现出了鲁迅固有的那种敢于透彻解剖自我、深刻批判社会的魄力,展现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良知。我们从他冷峻的笔调中会感悟到深刻而广博的社会内涵。    一、原型批评视野下的“孝悌”主题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散文界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散文家。其中有擅长风情民俗散文写作的贾平凹、文化反思散文写作的余秋雨、生命体验散文写作的史铁生、政治哲理散文写作的梁衡,他们都是当代散文园地中怒放的奇葩,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余秋雨,他的散文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赞扬,虽然对他散文的评论至今还有褒有贬,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散文大师地位的确立,有人认为余秋雨散文的特色,即追寻文化是根,表达民族
期刊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语文读本》节选了《天龙八部》第四十一回中的部分文字。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以历史悠久的传统侠文化为背景来观照书中的侠客纵横江湖的生活,那么,将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武侠小说的审美品位,在阅读中深化对侠客与侠义精神的理解,而不止停留在仅仅满足欣赏紧张曲折情节的肤浅的层面。  中国古代侠客起源很早。从史料里看,中国侠文化源远流长,其兴衰发展好比长河,经历了几个大的波折,一般在纲纪不振、秩
期刊
1831年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出版。它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是作者的“美丑对照论”的实践结晶。  小说情节曲折离奇,人物形象极富夸张,心理刻画细腻传神,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作者以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为中心,通过人物、环境、事件等多方面的对比,突出了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较量,谱写了一曲爱的颂歌。  爱斯梅拉达是小说塑造的中心人物形象,也是作者理想中“人性美”的象征,在她身上体现了真、善
期刊
散文是先秦时被广泛运用的文体,尤其是历史散文,就它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它常常运用生动而巧妙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深邃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就是记叙了邹忌用设喻的方法,巧妙地规劝齐王采纳谏言的过程,使文章充满了情趣和理趣。  一篇散文,大多包含一定的情趣和理趣,而且往往是情中含理,理中含情。所以情趣和理趣是相对的分法,许多抒情散文都融合着哲
期刊
笔者在组织学生讨论《金黄的大斗笠》一文时,突然有学生问到:“老师,文章第十一段中为什么说‘姐姐带着斗笠来啦’,而不说‘姐姐戴着斗笠来啦’?因为我们在说斗笠时经常用‘戴’而不是‘带’啊。”学生虽然没有说出“带”与“戴”两字的区别,但他已经感觉到两字在此处所传递出来的意味是不一样的,学生思考之仔细让人感到欣慰!  那么,“带”和“戴”两字到底有何区别呢?《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带”字的动词义解释
期刊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有篇贾平凹的作品《月迹》,描述的是一家几个孩童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过程,表现的是一群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力,以及他们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可贵的心灵世界。读完了作品,我心灵为之一震:孩童的童心童趣很可爱。而作品中的“奶奶”更伟大,她简直就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她在那个中秋夜晚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非常有效非常出色的课,而这堂课正是我在近几年来新课改教学中苦苦追
期刊
南宋中叶以后,继承辛弃疾词风而成就较大的是刘克庄。刘克庄(1187~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县)人。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补将仕郎,调靖安簿。江淮制置使李珏任为沿江制司准遣,随即知建阳县。因写《落梅》诗。内有“东君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句。被谗者以示柄臣,终获罪而遭贬。闲废十年之久。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授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郎官。淳事
期刊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播人——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在精彩的语文课的有限空间内获得美的净化、美的教育,这跟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独特的语文艺术形象熏陶着、感染着学生有着紧切关系。所谓“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素质的语文教师的课堂形象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重塑学生的人格。锻铸学生的灵魂。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那么。作为语文教师,
期刊
多年来,迟子建一直固守着她心灵的一隅,向我们传达着她对世界不断演进的认识。读罢她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之后,同样明确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并且被它别样的深度和厚度深深地感动。  迟子建的笔下更多的是书写生活的缺憾和苦痛,这种种的不如意和生活的欢乐幸福一起构成了生活的本相,一切无从逃避。《逝川》的女主人公吉喜美丽善良能干,可这些美好的品质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操劳一世,孤独一生。《亲亲土豆》中秦山夫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