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2007年初预测将爆发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他在2011年预测中国经济将开始减速;他在今年8月20日预测中国沪指将在几天后跌破3000点,26日沪指果然跌到2927点……
他就是戴维·霍尔,全世界唯一敢把自己的预言放在网上的未来学家,而且8年来的重大预测无一失误。这位67岁、眉毛比头发还白的“预言帝”,今年8月第一次来到中国,与企业家和学者们分享自己的智慧。
霍尔的成功离不开高智商的父母。1948年,戴维·霍尔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他的父母都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母亲贝蒂·霍尔是著名的幼儿早教专家,父亲西里尔·霍尔则是成人教育之父,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创始人。
霍尔是家中独子,父母把毕生智慧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霍尔两岁时,父母还抱着他去拜访芝大各院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教授们也常来霍尔家里做客。其中有很多大人物,比如芝大经济学派创始人米尔顿·弗里德曼。霍尔长大后,父亲常对他开玩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吗?因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你换尿布、陪你玩、喂你吃饭。”
充满知性的童年生活培养出霍尔前卫的个性。1969年,霍尔从纽约雪城大学艺术史系毕业,用积蓄买了一辆面包车,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全美自驾游。“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有神经病,”霍尔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但我爸支持我,他认为我必须多旅游,多见世面,这样教育才能完整。”
自驾游后,霍尔又花了两年时间周游世界。国际视野让他后来从事媒体行业更有远见。从1973年起,霍尔先后在全美三大广播电视公司中的NBC和CBS做营销业务。1981年, 一位朋友想邀已经是CBS芝加哥分部高级营销主任的霍尔一起做个有线音乐电视台。当时全美有线电视的覆盖率不到10%,同事们劝他:“别犯傻,鬼才会去看有线音乐电视。”但霍尔认为有线电视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而且更有挑战性。他果断辞了职,拿着原来一半的薪水加入了新的制作团队。这家有线音乐电视台就是今天全球最大的音乐电视频道——MTV。“我是一个很容易感到无聊的人,所以必须马不停蹄地探索新领域。”霍尔说,“我最喜欢干的就是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
从1997年起,荣获两座艾美奖的霍尔开始四处演讲, 和人们分享他的成功经验。但2004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事业轨迹。当时,他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米尔斯学院进行一场题为《如何做一位前卫的领导者》的演讲,台下70多位博士生的反应让他大吃一惊。
“讲到一半,有人站起来指着我:‘你这个做MTV的懂个啥!你的理论都是错的!’还有人一边批评我,一边反驳骂我的人:‘你们也是错的!正确的该这么做……’”
霍尔愣在台上,看着台下一群博士生围着自己的理论激烈地争论。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意义:成为激励人们思考未来、讨论未来、迎接未来的催化器。
从那时起,霍尔决定成为一名未来学家。未来学是一门基于历史、经济、文化等, 系统地研究人类社会的转变与未来的综合学科。
因此,霍尔开始研究相关著作,逐渐形成自己的分析体系。他还每天阅读大量新闻、数据与学术报告,了解世界各个行业的走向。“我能预测未来的秘密就是大量摄取各个领域的知识,把它们连接起来,看行业间有什么规律可循。”
霍尔最具影响力的预言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危机爆发前夕,霍尔刚到伟事达(国际著名CEO培训机构)讲课。 “当时听课的CEO们每分钟都在赔钱,几乎坐不住了,但听完我的演讲后,却都冷静了下来。”霍尔说,“很多CEO私下跟我联系,让我帮他们制定新的发展计划。 我的‘CEO的未来学家’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之后7年, 霍尔在全球举行了400多场演讲,向3000多位CEO和员工分享他的理念。2013年,霍尔出版了他的成名作《大转折时代》。在书中,他提出了“转折时代”的概念,并预言了构造人类社会未来20年的新力量,包括远程工作室、云技术、全天候文化等。这本著作使霍尔正式成为未来学家中的权威。
《环球人物》: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
霍尔:我年轻的时候就是个中国迷,20多岁背包旅行的时候特别想来中国,但没有机会。为了解中国,我当时把中国周边的国家都逛了一遍,但也不过瘾,所以我这辈子一定要来中国,亲眼看看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从2007年左右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但2010年才针对中国做预测。而且中国的未来充满着变数,这点特别吸引我。
《环球人物》:您如何看当下中国经济?
霍尔:美国次贷危机时,我总是对CEO们强调,不要过分担心,形势会逐渐好转。目前中国股民的心态与当时美国CEO们很相似。我希望中国股民也要理性,不能太着急。从2008年开始,世界进入大转折时代。当人类从旧的思维和体系中,重新组织资源并产生新的思维、技术和经营模式时,往往会产生不安、动荡甚至危机。所以,目前全世界面临的是一种暂时的“重组性经济衰退”,是从信息时代迈向转折时代不可避免的难题。
《环球人物》: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建议?
霍尔:30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但以前的生产结构与商业模式不一定适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很多西方企业家认为,中国只是个资源丰富、市场庞大的世界工厂,久而久之,中国企业也相信了这种思维,觉得只要西方有什么好东西,复制过来,利用中国的资源和市场进行本土化就行了。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前期效果显著,但后期就显得很乏力。因此,中国需要经济转型与工业创新,打造能引领世界的品牌。这将使中国从“重组性经济衰退”中走出来,而且很有可能跟美国一起成为塑造转折时代的主力。
《環球人物》:您对中国未来有何预测?
霍尔:从短期看,中国未来两年将真正体会到“重组性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也会更严峻。但到2018年,中国便能走出困难期,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未来10年至20年,中国经济要再发展,必须在世界最尖端的创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虚拟现实、清洁能源、自驾汽车、共享经济等方面。这些都是未来出万亿级富翁的行业,到那时候中国必须要有世界公认的领先产品与品牌。
他就是戴维·霍尔,全世界唯一敢把自己的预言放在网上的未来学家,而且8年来的重大预测无一失误。这位67岁、眉毛比头发还白的“预言帝”,今年8月第一次来到中国,与企业家和学者们分享自己的智慧。
在诺贝尔摇篮里长大
霍尔的成功离不开高智商的父母。1948年,戴维·霍尔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他的父母都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母亲贝蒂·霍尔是著名的幼儿早教专家,父亲西里尔·霍尔则是成人教育之父,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的创始人。
霍尔是家中独子,父母把毕生智慧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霍尔两岁时,父母还抱着他去拜访芝大各院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教授们也常来霍尔家里做客。其中有很多大人物,比如芝大经济学派创始人米尔顿·弗里德曼。霍尔长大后,父亲常对他开玩笑:“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聪明吗?因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给你换尿布、陪你玩、喂你吃饭。”
充满知性的童年生活培养出霍尔前卫的个性。1969年,霍尔从纽约雪城大学艺术史系毕业,用积蓄买了一辆面包车,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全美自驾游。“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有神经病,”霍尔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但我爸支持我,他认为我必须多旅游,多见世面,这样教育才能完整。”
自驾游后,霍尔又花了两年时间周游世界。国际视野让他后来从事媒体行业更有远见。从1973年起,霍尔先后在全美三大广播电视公司中的NBC和CBS做营销业务。1981年, 一位朋友想邀已经是CBS芝加哥分部高级营销主任的霍尔一起做个有线音乐电视台。当时全美有线电视的覆盖率不到10%,同事们劝他:“别犯傻,鬼才会去看有线音乐电视。”但霍尔认为有线电视的发展具有巨大潜力,而且更有挑战性。他果断辞了职,拿着原来一半的薪水加入了新的制作团队。这家有线音乐电视台就是今天全球最大的音乐电视频道——MTV。“我是一个很容易感到无聊的人,所以必须马不停蹄地探索新领域。”霍尔说,“我最喜欢干的就是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
一次演讲促转行
从1997年起,荣获两座艾美奖的霍尔开始四处演讲, 和人们分享他的成功经验。但2004年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事业轨迹。当时,他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米尔斯学院进行一场题为《如何做一位前卫的领导者》的演讲,台下70多位博士生的反应让他大吃一惊。
“讲到一半,有人站起来指着我:‘你这个做MTV的懂个啥!你的理论都是错的!’还有人一边批评我,一边反驳骂我的人:‘你们也是错的!正确的该这么做……’”
霍尔愣在台上,看着台下一群博士生围着自己的理论激烈地争论。他突然发现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意义:成为激励人们思考未来、讨论未来、迎接未来的催化器。
从那时起,霍尔决定成为一名未来学家。未来学是一门基于历史、经济、文化等, 系统地研究人类社会的转变与未来的综合学科。
因此,霍尔开始研究相关著作,逐渐形成自己的分析体系。他还每天阅读大量新闻、数据与学术报告,了解世界各个行业的走向。“我能预测未来的秘密就是大量摄取各个领域的知识,把它们连接起来,看行业间有什么规律可循。”
霍尔最具影响力的预言是2008年的次贷危机。危机爆发前夕,霍尔刚到伟事达(国际著名CEO培训机构)讲课。 “当时听课的CEO们每分钟都在赔钱,几乎坐不住了,但听完我的演讲后,却都冷静了下来。”霍尔说,“很多CEO私下跟我联系,让我帮他们制定新的发展计划。 我的‘CEO的未来学家’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之后7年, 霍尔在全球举行了400多场演讲,向3000多位CEO和员工分享他的理念。2013年,霍尔出版了他的成名作《大转折时代》。在书中,他提出了“转折时代”的概念,并预言了构造人类社会未来20年的新力量,包括远程工作室、云技术、全天候文化等。这本著作使霍尔正式成为未来学家中的权威。
年轻时就是中国迷
《环球人物》: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对象?
霍尔:我年轻的时候就是个中国迷,20多岁背包旅行的时候特别想来中国,但没有机会。为了解中国,我当时把中国周边的国家都逛了一遍,但也不过瘾,所以我这辈子一定要来中国,亲眼看看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从2007年左右就开始关注中国的发展,但2010年才针对中国做预测。而且中国的未来充满着变数,这点特别吸引我。
《环球人物》:您如何看当下中国经济?
霍尔:美国次贷危机时,我总是对CEO们强调,不要过分担心,形势会逐渐好转。目前中国股民的心态与当时美国CEO们很相似。我希望中国股民也要理性,不能太着急。从2008年开始,世界进入大转折时代。当人类从旧的思维和体系中,重新组织资源并产生新的思维、技术和经营模式时,往往会产生不安、动荡甚至危机。所以,目前全世界面临的是一种暂时的“重组性经济衰退”,是从信息时代迈向转折时代不可避免的难题。
《环球人物》: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有什么建议?
霍尔:30多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但以前的生产结构与商业模式不一定适合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很多西方企业家认为,中国只是个资源丰富、市场庞大的世界工厂,久而久之,中国企业也相信了这种思维,觉得只要西方有什么好东西,复制过来,利用中国的资源和市场进行本土化就行了。这种模式在经济发展前期效果显著,但后期就显得很乏力。因此,中国需要经济转型与工业创新,打造能引领世界的品牌。这将使中国从“重组性经济衰退”中走出来,而且很有可能跟美国一起成为塑造转折时代的主力。
《環球人物》:您对中国未来有何预测?
霍尔:从短期看,中国未来两年将真正体会到“重组性经济衰退”所带来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也会更严峻。但到2018年,中国便能走出困难期,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未来10年至20年,中国经济要再发展,必须在世界最尖端的创新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虚拟现实、清洁能源、自驾汽车、共享经济等方面。这些都是未来出万亿级富翁的行业,到那时候中国必须要有世界公认的领先产品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