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教师的提问能力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低,在思维上缺乏主动,更需要教师提供有效的提问。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首先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其次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过程高效而有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课堂 提问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既是一项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很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课堂数学环境变得轻松自如。课堂提问作为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历来是教学研讨的一个焦点。
一、读懂教材和学生,设计有效的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能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目标要求的内容和思维操作,是需要课前预设的。核心问题的设计是读懂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时要注意难易适中、开放适度、指向明确,注意逻辑性和连续性,避免封闭式的问题等。
1、问题注意难易适中。问题的难易上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目的,太难却无从下手,问题的设计要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中拾级而上。
2、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问题表述要对象明确,所问之处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抓住实质,尽快进入思考状态。比如一年级《小明的一天》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和半点。问题应该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如:现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再比如:抛硬币的第一个核心问题,如果设计成“当我把这枚硬币高高抛起,落地后,哪一面朝上呢?谁猜得准呢”就会把学生思维引向谁猜的更准的误区,而“当我把这枚硬币高高抛起,落地后,那一面朝上呢?你能确定哪一面朝上吗?”则会把学生思维引向本课目标——不确定性。
3、注意连逻辑性和连续性。注意设计问题之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形成一个使学生思维渐进的问题串。比如《圆的面积》围绕探究过程设计核心问题:第一次探究:师:就是说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那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沉默)大家好像遇到了困难,请你在大脑中搜索一下,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的面积时,用到过哪些好的办法?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能)空说无凭,请你用手中的工具、圆纸片试一试。第二次探究:师:刚才我们发现不管是折成的三角形,还是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很像,怎么才能更像呢?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研究,请每个小组在两种思路中选择一种继续研究。第三次探究:师:刚才同学们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折一折,也可以剪一剪、拼一拼,得到学过的图形。但数学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动手操作上,还要借助数学、字母和符号等进行动脑思考和推理。现在,老师想给大家提个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呢?三个核心问题引导着三次探究活动,一次次向学生发出挑战,使学生从操作、到验证、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的思维得到质的飞跃。
4、避免封闭性问题。封闭式的问题是相对开放而言,封闭式问题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不是”,长此以往会伤害到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的信心,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且经常会导致数学对话陷入僵局,所以在教学中要尝试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少问或不问“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
二、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
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此外,在提问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我们在听课中经常看到: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三、有效处理提问结果,及时反馈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如果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出现错误时,不要忙于公布正确答案,而要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教师要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评价的方式包括:⑴重复学生的回答,表示予以确认;⑵强调学生所举例证,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⑶归纳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进行延伸或追问,促使学生加深理解;⑷对学生的回答补充新信息,提见解;⑸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对某一问题的回答。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之,教师应优化课堂提问,从而“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问出一个和谐而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课堂 提问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课堂提问既是一项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催化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很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课堂数学环境变得轻松自如。课堂提问作为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历来是教学研讨的一个焦点。
一、读懂教材和学生,设计有效的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能引导学生关注课堂目标要求的内容和思维操作,是需要课前预设的。核心问题的设计是读懂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时要注意难易适中、开放适度、指向明确,注意逻辑性和连续性,避免封闭式的问题等。
1、问题注意难易适中。问题的难易上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于简单达不到启发目的,太难却无从下手,问题的设计要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落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之内,让学生在充分的思考中拾级而上。
2、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问题表述要对象明确,所问之处让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抓住实质,尽快进入思考状态。比如一年级《小明的一天》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和半点。问题应该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如:现在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再比如:抛硬币的第一个核心问题,如果设计成“当我把这枚硬币高高抛起,落地后,哪一面朝上呢?谁猜得准呢”就会把学生思维引向谁猜的更准的误区,而“当我把这枚硬币高高抛起,落地后,那一面朝上呢?你能确定哪一面朝上吗?”则会把学生思维引向本课目标——不确定性。
3、注意连逻辑性和连续性。注意设计问题之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形成一个使学生思维渐进的问题串。比如《圆的面积》围绕探究过程设计核心问题:第一次探究:师:就是说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那怎么求圆的面积呢?(学生沉默)大家好像遇到了困难,请你在大脑中搜索一下,以前我们研究一个图形的面积时,用到过哪些好的办法?师:那圆能不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呢?(能)空说无凭,请你用手中的工具、圆纸片试一试。第二次探究:师:刚才我们发现不管是折成的三角形,还是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都不是很像,怎么才能更像呢?值得我们继续研究研究,请每个小组在两种思路中选择一种继续研究。第三次探究:师:刚才同学们借助学具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折一折,也可以剪一剪、拼一拼,得到学过的图形。但数学学习不能仅停留在动手操作上,还要借助数学、字母和符号等进行动脑思考和推理。现在,老师想给大家提个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呢?三个核心问题引导着三次探究活动,一次次向学生发出挑战,使学生从操作、到验证、到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的思维得到质的飞跃。
4、避免封闭性问题。封闭式的问题是相对开放而言,封闭式问题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不是”,长此以往会伤害到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的信心,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且经常会导致数学对话陷入僵局,所以在教学中要尝试多问“是什么?”、“为什么?”少问或不问“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
二、要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和学生思考的时间
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此外,在提问后教师应注意停顿一会儿,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我们在听课中经常看到: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立即降低难度,甚至叫其他的同学来“帮忙”,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做出反应。如果教师提问后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那么他们的课堂将出现许多有意义的变化:学生的应答兴趣就会加大,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回答会更完整、更准确、更精彩,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明显增强。
三、有效处理提问结果,及时反馈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如果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出现错误时,不要忙于公布正确答案,而要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教师要慎重处理学生的回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回答,及时矫正其认识缺陷。评价的方式包括:⑴重复学生的回答,表示予以确认;⑵强调学生所举例证,使表达的意思更明确;⑶归纳学生回答的要点,对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进行延伸或追问,促使学生加深理解;⑷对学生的回答补充新信息,提见解;⑸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对某一问题的回答。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认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之,教师应优化课堂提问,从而“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问出一个和谐而高效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