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科学的日新月异,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日益增多,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有限,必须在较短的时间里学到较多的知识,即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所以,把多媒体引进入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多媒体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我在讲《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时,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猜想:鸡蛋会沉入水底还是浮于水面?学生讨论气氛很快便活跃起来,正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该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的发生:⑴将一只生鸡蛋投入盛水的烧杯中,发现鸡蛋沉于水底;⑵再将这只鸡蛋投入浓盐水中,鸡蛋却浮于液面。学生通过投影仪在大屏幕上看到反差如此之大、出乎自己想象的实验现象时,个个感到异常惊奇和兴奋,跃跃欲试,这就营造了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浓烈氛围。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又学习了知识,还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对以后参与实验产生了强烈的欲望。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发展学生能力
很多工具型的教学软件都可以为研究性教学和学习提供很好的支持;还可应用大量的操作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确定学习目标;教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我在讲《磁铁》时,就组织学生先在电脑室进行学习,我设置了一些过关斩将的学习知识点,让学生闯关。然后带到实验室进行学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就亲自动手实验,找出答案:磁铁哪个部位磁性最强?单个磁极的磁铁是否存在?若还找不到答案,就把它写在草稿纸上,再通过计算机查找,我分别给学生进行个别帮助。课堂上,学生、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样便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信息平台,自身实验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利用多媒体可优化教学过程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源泉,是推动人们求知欲的一种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断地创设物理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实验兴趣由弱到强地发展,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时,由于我们学校没有激光光源,在做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可见度较差,影响了学生的观察。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把原来不动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设计成动画,使光线可以缓慢入射到平面镜上,再缓慢反射出去,光路清晰可见;还可以让入射光线绕入射点转动,反射光线也随之绕入射点转动,让学生观察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这个仿真试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兴趣大增,不由自主地融入了教学中。
四、利用多媒体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我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这样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德育的无缝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自始至终贯穿德育教育,物理学科也不例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说教模式已不适应物理学科的德育渗透,应该加强知识性、趣味性的德育渗透方式,而多媒体在这方面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和内部动机,而且还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比如,在有关火箭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发展成果进行浏览,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对内能的利用的多媒体技术演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这些喜闻乐见的方法渗透在物理学科中可以说是对学校现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且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六、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教学容量
传统教学方式在传授内容时,教师需要在黑板上写板书、画图,费时又耗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须把所要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按照教学程序把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加大了课堂传递的信息容量,多媒体教学速率明显加快,教学环节和信息变换频繁,学生必须快速反应,学习习惯随之而来。
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学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多媒体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我在讲《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时,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猜想:鸡蛋会沉入水底还是浮于水面?学生讨论气氛很快便活跃起来,正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该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的发生:⑴将一只生鸡蛋投入盛水的烧杯中,发现鸡蛋沉于水底;⑵再将这只鸡蛋投入浓盐水中,鸡蛋却浮于液面。学生通过投影仪在大屏幕上看到反差如此之大、出乎自己想象的实验现象时,个个感到异常惊奇和兴奋,跃跃欲试,这就营造了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浓烈氛围。这样一来,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又学习了知识,还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对以后参与实验产生了强烈的欲望。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发展学生能力
很多工具型的教学软件都可以为研究性教学和学习提供很好的支持;还可应用大量的操作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确定学习目标;教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我在讲《磁铁》时,就组织学生先在电脑室进行学习,我设置了一些过关斩将的学习知识点,让学生闯关。然后带到实验室进行学习,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就亲自动手实验,找出答案:磁铁哪个部位磁性最强?单个磁极的磁铁是否存在?若还找不到答案,就把它写在草稿纸上,再通过计算机查找,我分别给学生进行个别帮助。课堂上,学生、师生之间相互配合,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这样便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信息平台,自身实验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利用多媒体可优化教学过程
兴趣是获得成功的源泉,是推动人们求知欲的一种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不断地创设物理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的实验兴趣由弱到强地发展,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讲《光的反射定律》时,由于我们学校没有激光光源,在做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可见度较差,影响了学生的观察。这时,我利用多媒体把原来不动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设计成动画,使光线可以缓慢入射到平面镜上,再缓慢反射出去,光路清晰可见;还可以让入射光线绕入射点转动,反射光线也随之绕入射点转动,让学生观察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这个仿真试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兴趣大增,不由自主地融入了教学中。
四、利用多媒体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我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这样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德育的无缝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自始至终贯穿德育教育,物理学科也不例外。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说教模式已不适应物理学科的德育渗透,应该加强知识性、趣味性的德育渗透方式,而多媒体在这方面显示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物理兴趣和内部动机,而且还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比如,在有关火箭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我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发展成果进行浏览,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对内能的利用的多媒体技术演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这些喜闻乐见的方法渗透在物理学科中可以说是对学校现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且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六、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教学容量
传统教学方式在传授内容时,教师需要在黑板上写板书、画图,费时又耗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须把所要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按照教学程序把图、文呈现出来,既清晰又规范,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加大了课堂传递的信息容量,多媒体教学速率明显加快,教学环节和信息变换频繁,学生必须快速反应,学习习惯随之而来。
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学生的智力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因而从挖掘智力因素、培养非智力因素入手,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内在动力,足以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