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还要善于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参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造力;方法
一、 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属于开放性的学科,该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未来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敏锐的观察力,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类的生活、工作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信息技术行业中,企业比较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学生长久的人生发展有著较大的益处。信息技术是艺术性、技术性、科学性的完美结合物,例如,学生通过网络软件可以制作艺术性的作品,让学生有思考、想象的空间,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学科特征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一)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培养问题意识
在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缺乏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因为教师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但是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通常都是口头讲解,学生无法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与重要性。教师如果想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不断地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教师要善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数学素材,设定问题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提前去了解学生,发现高中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是娱乐、游戏、旅游、电影、美术、音乐、动漫、体育运动、时事新闻等,而这时候就需要利用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来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网上资源检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网搜索素材,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在学习“数字图像的简单合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用photoshop整合成丰富多彩的主题画面,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并且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发展个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把学生的优点最大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学生只有拥有独立的人格,并能得到尊重,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组织灵活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从而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与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创新想法。例如,在学习如何使用“excel”的时候,针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制作简单的excel表格,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其去编辑公式,并且帮助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提升对excel的应用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由创作作品,引导学生创造出独特、具备创新意识的作品。教师还要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去参加中小学电脑比赛,在竞争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意识与应用意识。
(三) 创设优秀信息技术创造型教学环境
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了人文环境、物理环境等,教师要善于设定能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环境。例如,为了方便学生查询资料,拓宽知识面,可以专门为学生设立素材库,也可以在博客、论坛、BBS等交流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四) 注重信息技术实践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断地动手操作中对所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与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也属于一种创造性的体力、脑力劳动,也是能力、技术、知识的结合体,学生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才能够产生新的作品、新的方法、新的见解、新的思考。例如,在学习“数字图像的简单合成”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photoshop,教师可以找两张关于“手”的模糊素材,让学生根据不完整手的图片素材发挥想象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作品,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习photoshop的使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加强信息技术思维训练
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讨论与联想中产生新的设想与观念。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团队合作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学生只有在思维碰撞下更容易出现新的想法与设想。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级语言教学,程序设计与高级语言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才能够对所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学习文档美化与图文混排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旅游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制作“旅游宣传单”,其中需要包括图片的插入、图片的删除、图片的编辑、页面设置、分栏操作、选择合适的字体与字号,让宣传单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这样学生既能够巩固信息技术知识,也能够锻炼自身的思维。
三、 总结
总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可以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展开设计与创造,将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左仁梅.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10):87-89.
[2]赵雪丽.把握新课程标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造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0):57-58.
作者简介:
周超华,湖南省湘潭市,东山学校。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造力;方法
一、 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属于开放性的学科,该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未来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敏锐的观察力,所以高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类的生活、工作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在信息技术行业中,企业比较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对学生长久的人生发展有著较大的益处。信息技术是艺术性、技术性、科学性的完美结合物,例如,学生通过网络软件可以制作艺术性的作品,让学生有思考、想象的空间,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的学科特征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一)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培养问题意识
在传统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缺乏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因为教师习惯于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与理念,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信息技术本身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但是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通常都是口头讲解,学生无法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与重要性。教师如果想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不断地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与理念,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知识。教师要善于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选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数学素材,设定问题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提前去了解学生,发现高中生比较感兴趣的事物是娱乐、游戏、旅游、电影、美术、音乐、动漫、体育运动、时事新闻等,而这时候就需要利用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来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网上资源检索”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网搜索素材,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在学习“数字图像的简单合成”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用photoshop整合成丰富多彩的主题画面,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践的积极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尊重学生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是不同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并且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发展个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把学生的优点最大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学生只有拥有独立的人格,并能得到尊重,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有创意的想法。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组织灵活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与需求,从而设定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与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得上教学进度,积极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感受到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创新想法。例如,在学习如何使用“excel”的时候,针对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制作简单的excel表格,而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其去编辑公式,并且帮助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提升对excel的应用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自由创作作品,引导学生创造出独特、具备创新意识的作品。教师还要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去参加中小学电脑比赛,在竞争中培养学生优秀的创新意识与应用意识。
(三) 创设优秀信息技术创造型教学环境
学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了人文环境、物理环境等,教师要善于设定能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环境。例如,为了方便学生查询资料,拓宽知识面,可以专门为学生设立素材库,也可以在博客、论坛、BBS等交流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四) 注重信息技术实践教学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断地动手操作中对所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与认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也属于一种创造性的体力、脑力劳动,也是能力、技术、知识的结合体,学生只有在不断地实践中才能够产生新的作品、新的方法、新的见解、新的思考。例如,在学习“数字图像的简单合成”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photoshop,教师可以找两张关于“手”的模糊素材,让学生根据不完整手的图片素材发挥想象创造出独具一格的作品,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习photoshop的使用,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 加强信息技术思维训练
教师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思维训练,让学生在讨论与联想中产生新的设想与观念。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小组团队合作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学生只有在思维碰撞下更容易出现新的想法与设想。其次,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计算机程序设计、高级语言教学,程序设计与高级语言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性思维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才能够对所学知识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学习文档美化与图文混排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旅游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制作“旅游宣传单”,其中需要包括图片的插入、图片的删除、图片的编辑、页面设置、分栏操作、选择合适的字体与字号,让宣传单能够吸引人的眼球,这样学生既能够巩固信息技术知识,也能够锻炼自身的思维。
三、 总结
总之,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可以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展开设计与创造,将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左仁梅.浅析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10):87-89.
[2]赵雪丽.把握新课程标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造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0):57-58.
作者简介:
周超华,湖南省湘潭市,东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