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大突发事故往往会成为当时的舆论热点,媒体对事故的报道如果成功,可以很好地引导舆论,疏导民众情绪。如果报道不成功,则不利于对事态的控制,容易激起民怨,甚至引发群体事件。所以,事故类新闻报道是媒体实践中必须要紧抓不放的课题。2013年11月22日青岛黄岛区发生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我国媒体对这起事故高度关注,形成了全国性的舆论态势。本文以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此次事故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理论对事故发生后一周内的新闻进行三个层级的结构分析,探讨我国媒体在事故类报道中的特点和问题。
【关键词】事故类报道框架理论内容分析
2013年11月22日凌晨,位于山东省黄岛区的中石化输油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在这起特别重大事故中,我国媒体高度关注,从不同角度还原了事件的真相,及时披露事故救援过程和处理结果,有效地引导了国内舆论。分析探讨本次事故中新闻报道框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以后的事故报道提供有益的经验。
一、框架理论概述
“框架理论”最初是由人类学家贝特森提出的,后由社会学家戈夫曼引入到大众传播领域。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一书中,将框架定义为“主宰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以及我们对事件的主观关涉的一系列组织原则”。①后来,对于新闻框架的研究,学者们基本上都是延续和发展了戈夫曼的理论。例如,恩特曼认为新闻框架包含“选择”和“凸显”两个部分,新闻工作者选择信息中有用的部分进行处理后传递给受众,“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②伍(Woo)等人将新闻框架看成是新闻工作者、消息源、受众、文本与社会情景之间的互动。
总的来说,新闻框架就像是相机的取景框一样,能够将受众的注意力框定在事件的某些部分,从而让受众忽略框架外的事实。媒体虽然不能决定受众如何想,但却可以有效影响受众想什么。研究媒介事件的新闻报道框架,可以积累引导舆论的实践经验。
二、研究问题及方法
本文以“黄岛爆炸”和“青岛爆炸”为关键词,自2013年11月22日开始,至11月29日止,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594种报纸中搜索相关报道,共得到92篇样本。根据台湾学者臧国仁“框架分析”理论,本文对这92篇“黄岛爆炸”事故的报道进行三个层级结构的分析。
1、高层次结构
高层次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媒体对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笔者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黄岛爆炸事故”的报道主题。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研究样本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选取与议题相关的高频词汇作为备选类别。然后通过人工阅读,采用扎根理论的连续比较法,最终确定本次事故报道的主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事故通报(事发、过程、结果)、救援和善后、事故调查和问责、事故影响、反思和启示。统计结果详见图10
由图1可知,我国媒体在事故的报道中,对“事故影响”报道有较多侧重。该主题下的报道主要是讲全国各地吸取了“黄岛爆炸事故”的教训,大范围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以及学习习近平同志讲话的重要精神;还有些报道是有关中石油股价受重挫和事故对国内原油生产造成的影响。研究样本中对“事故通报”的报道较少,只有8%。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该主题的单独报道,有关事故的通报,大多是在其他主题的报道中用少量笔墨一笔带过。另外,媒体对事故后的“救援和善后”、“事故调查和问責”、“反思和启示”的报道比重比较平均,分别是22%、22%和19%,表现出媒体对本次事故报道主题平衡性的把握。
2、中层结构
(1)新闻题材。本文将新闻体裁划分为:消息、通讯、评论和其他,统计可知(如图2),消息所占的比重最大,高达63%。通讯、评论和其他体裁的百分比分别是:12%、18%和7%。在考虑报道时间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讯、评论体裁开始增多。这说明,在报道初期,媒体多以消息这种体裁及时、简明地通报事故的最新情况,之后便开始反思本次事故,报道深度有所提高。
(2)报道时间。从时间分布上看,事故发生的两天内媒体报道数量较少,到第三天开始才有所上升。26日达到顶峰,之后报道热度开始下降,28日又有所回升,但到了29日又开始下降。通过人工阅读,未发现报道回升的明显原因。但是,正如报道时间的分布图所示,媒体在本次事故报道中的反应比较缓慢,报道态度过于谨慎。依然有“压新闻、拖新闻”的倾向。
(3)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新闻来源是“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③因此,本研究中的新闻来源可以简单分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数据来看,中央级媒体报道了51条相关新闻,地方媒体报道了41条。考虑到知网收录的地方媒体的报纸数量是中央媒体数量的近3倍,所以中央级媒体对黄岛爆炸案的报道力度要远高于地方媒体。
记者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受到研究者的诸多关注,因为记者往往通过主观描述来呈现客观事实,因此消息来源被视为塑造新闻框架的重要变项。④如图4所示,对本次事件的报道,媒体更多地是靠记者自身的观察、采访和收集的信息来报道的,其次是援引政府官员发布的消息和官方数据。专业人士大多是中石油公司的负责人对事故原因和事故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或是证券分析师对中石油股价的解读。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报道引用了普通居民对爆炸事故的所见所闻,但以普通个人为报道主角,大篇幅地援引其话语的报道仅有一篇。
3、低层次结构
(1)报道倾向。本次报道中,报道整体无明显的情感倾向,整个报道中呈现出中性基调的比例高达75%。呈消极情感基调的样本占21%,多见于新闻评论中。如哀悼事故,质疑相关部门举措不力以至于造成重大伤亡等等。但是,这些批评报道虽有批评的意味,但出现消极感情色彩的标志性字眼的频率不高,批评相对委婉,措辞不激烈。具有褒扬倾向的报道大约占4%,主要是报道救援和抢险过程中出现的感人事例。
(2)报道思路。报道思路是指报道的侧重点,本次事故报道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报道思路:“灾难-惨状”思路主要是描写现场的惨烈和伤亡情况;“灾难-温情”思路主要是表现救援抢险时的感人情景;“问题-质疑”思路侧重反映事故中存在的疑点,是媒体对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问责;“问题-应对”思路主要是介绍事故发生后各部门的具体应对策略;“影响-启示”思路是事故造成的间接后果和对事故本身所做的反思。如图五所示,本次报道中“影响-启示”思路占报道总数的比例最高,约37%,其余是“问题-应对”、“问题-质疑”、“灾难-惨状”、和“灾难-温情”,分别占31%、20%、11%、1%。
三、存在的问题
1、媒体反应迟缓
事故发生当日,鲜有传统媒体通报事故情况,23日和24日的报道依旧很少,大多数媒体都在观望和犹豫,没能在第一时间披露事件进展。而且主流媒体没有发声、没定好调子前,地方媒体不发声,不做详实、深入的报道。这种局面不利于媒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和微信上早已传开了事故的消息,媒体却迟迟未公布官方动态,这势必会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
2、重视度不够
相较于“汶川地震”、“动车事故”等突发事件报道,本次“黄岛爆炸案”中,媒体对其的重视度明显偏低。报道的新闻多是消息,缺乏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另外,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后,媒体的报道重点从事故本身转移到全国各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学习上,这样议程设置虽然是想转移舆论的焦点,但事情未查清、调查结果未公布前就转移报道重点不利于安抚民众情绪,容易让媒体“失信于民”。
3、人文关怀欠缺
报道思路中“问题-应对”思路占大多数,新闻大多报道事故发生后各部门通力合作,迅速开展救灾抢险,妥善救治伤员,领导人亲切慰问,政府救济补偿,保险公司积极进行保险理赔等,这种报道框架有利于稳定社会情绪,消除公众的紧张和不满的情绪,但是人文关怀有所缺乏,除了《新华每日电讯》撰写的《36小时生命争夺战:中石化输油管事故救人纪实》比较感人外,很少有媒体采用温情的报道思路来体现事故发生后的人间大爱,不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所以,媒体报道的新闻虽然很好地让公众知道了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但却未能在心理上安慰公众,报道整体上少了些人文关怀。
结语
目前,我国媒体对突发性事故类的报道已日益成熟,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报道框架。这样有利于媒体节省报道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整合报道出事件的各方面情况,也有利于将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媒体想要突出的方面。但这种模式也有可能禁锢媒体自身的思想,让各大媒体的报道角度趋于雷同。本文通过对“黄岛爆炸事故”的新闻报道进行个案研究,从某些侧面反映出我国媒体目前在同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媒体在以后的报道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
参考文献
①Goffman E.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 Cambridge, Mass:havard
②http://baike.baidu.com/link?u
rl=2aPydUT8K369xDWZZo47Zed9W2AOE5jyB4EIwbsdFZpXTcvYvSNU4UYLL1G7qzDlDBGB2VFlwVl9EgtAfhkcKq
③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④罗争光:《中美报纸对于“奥巴马访华”报道的新闻框架探析》[D].复旦大学,2010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舆论学专业2013级硕士)
责编:周蕾
【关键词】事故类报道框架理论内容分析
2013年11月22日凌晨,位于山东省黄岛区的中石化输油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在这起特别重大事故中,我国媒体高度关注,从不同角度还原了事件的真相,及时披露事故救援过程和处理结果,有效地引导了国内舆论。分析探讨本次事故中新闻报道框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为以后的事故报道提供有益的经验。
一、框架理论概述
“框架理论”最初是由人类学家贝特森提出的,后由社会学家戈夫曼引入到大众传播领域。戈夫曼在《框架分析》一书中,将框架定义为“主宰事件——至少是社会事件——以及我们对事件的主观关涉的一系列组织原则”。①后来,对于新闻框架的研究,学者们基本上都是延续和发展了戈夫曼的理论。例如,恩特曼认为新闻框架包含“选择”和“凸显”两个部分,新闻工作者选择信息中有用的部分进行处理后传递给受众,“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②伍(Woo)等人将新闻框架看成是新闻工作者、消息源、受众、文本与社会情景之间的互动。
总的来说,新闻框架就像是相机的取景框一样,能够将受众的注意力框定在事件的某些部分,从而让受众忽略框架外的事实。媒体虽然不能决定受众如何想,但却可以有效影响受众想什么。研究媒介事件的新闻报道框架,可以积累引导舆论的实践经验。
二、研究问题及方法
本文以“黄岛爆炸”和“青岛爆炸”为关键词,自2013年11月22日开始,至11月29日止,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594种报纸中搜索相关报道,共得到92篇样本。根据台湾学者臧国仁“框架分析”理论,本文对这92篇“黄岛爆炸”事故的报道进行三个层级结构的分析。
1、高层次结构
高层次分析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媒体对事件报道的议程设置。笔者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黄岛爆炸事故”的报道主题。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研究样本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选取与议题相关的高频词汇作为备选类别。然后通过人工阅读,采用扎根理论的连续比较法,最终确定本次事故报道的主题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事故通报(事发、过程、结果)、救援和善后、事故调查和问责、事故影响、反思和启示。统计结果详见图10
由图1可知,我国媒体在事故的报道中,对“事故影响”报道有较多侧重。该主题下的报道主要是讲全国各地吸取了“黄岛爆炸事故”的教训,大范围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以及学习习近平同志讲话的重要精神;还有些报道是有关中石油股价受重挫和事故对国内原油生产造成的影响。研究样本中对“事故通报”的报道较少,只有8%。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该主题的单独报道,有关事故的通报,大多是在其他主题的报道中用少量笔墨一笔带过。另外,媒体对事故后的“救援和善后”、“事故调查和问責”、“反思和启示”的报道比重比较平均,分别是22%、22%和19%,表现出媒体对本次事故报道主题平衡性的把握。
2、中层结构
(1)新闻题材。本文将新闻体裁划分为:消息、通讯、评论和其他,统计可知(如图2),消息所占的比重最大,高达63%。通讯、评论和其他体裁的百分比分别是:12%、18%和7%。在考虑报道时间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讯、评论体裁开始增多。这说明,在报道初期,媒体多以消息这种体裁及时、简明地通报事故的最新情况,之后便开始反思本次事故,报道深度有所提高。
(2)报道时间。从时间分布上看,事故发生的两天内媒体报道数量较少,到第三天开始才有所上升。26日达到顶峰,之后报道热度开始下降,28日又有所回升,但到了29日又开始下降。通过人工阅读,未发现报道回升的明显原因。但是,正如报道时间的分布图所示,媒体在本次事故报道中的反应比较缓慢,报道态度过于谨慎。依然有“压新闻、拖新闻”的倾向。
(3)新闻来源和消息来源。新闻来源是“新闻材料的出处和供应新闻材料的媒介”③因此,本研究中的新闻来源可以简单分为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数据来看,中央级媒体报道了51条相关新闻,地方媒体报道了41条。考虑到知网收录的地方媒体的报纸数量是中央媒体数量的近3倍,所以中央级媒体对黄岛爆炸案的报道力度要远高于地方媒体。
记者与消息来源的关系受到研究者的诸多关注,因为记者往往通过主观描述来呈现客观事实,因此消息来源被视为塑造新闻框架的重要变项。④如图4所示,对本次事件的报道,媒体更多地是靠记者自身的观察、采访和收集的信息来报道的,其次是援引政府官员发布的消息和官方数据。专业人士大多是中石油公司的负责人对事故原因和事故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或是证券分析师对中石油股价的解读。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报道引用了普通居民对爆炸事故的所见所闻,但以普通个人为报道主角,大篇幅地援引其话语的报道仅有一篇。
3、低层次结构
(1)报道倾向。本次报道中,报道整体无明显的情感倾向,整个报道中呈现出中性基调的比例高达75%。呈消极情感基调的样本占21%,多见于新闻评论中。如哀悼事故,质疑相关部门举措不力以至于造成重大伤亡等等。但是,这些批评报道虽有批评的意味,但出现消极感情色彩的标志性字眼的频率不高,批评相对委婉,措辞不激烈。具有褒扬倾向的报道大约占4%,主要是报道救援和抢险过程中出现的感人事例。
(2)报道思路。报道思路是指报道的侧重点,本次事故报道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报道思路:“灾难-惨状”思路主要是描写现场的惨烈和伤亡情况;“灾难-温情”思路主要是表现救援抢险时的感人情景;“问题-质疑”思路侧重反映事故中存在的疑点,是媒体对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问责;“问题-应对”思路主要是介绍事故发生后各部门的具体应对策略;“影响-启示”思路是事故造成的间接后果和对事故本身所做的反思。如图五所示,本次报道中“影响-启示”思路占报道总数的比例最高,约37%,其余是“问题-应对”、“问题-质疑”、“灾难-惨状”、和“灾难-温情”,分别占31%、20%、11%、1%。
三、存在的问题
1、媒体反应迟缓
事故发生当日,鲜有传统媒体通报事故情况,23日和24日的报道依旧很少,大多数媒体都在观望和犹豫,没能在第一时间披露事件进展。而且主流媒体没有发声、没定好调子前,地方媒体不发声,不做详实、深入的报道。这种局面不利于媒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微博和微信上早已传开了事故的消息,媒体却迟迟未公布官方动态,这势必会影响到媒体的公信力。
2、重视度不够
相较于“汶川地震”、“动车事故”等突发事件报道,本次“黄岛爆炸案”中,媒体对其的重视度明显偏低。报道的新闻多是消息,缺乏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另外,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后,媒体的报道重点从事故本身转移到全国各地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学习上,这样议程设置虽然是想转移舆论的焦点,但事情未查清、调查结果未公布前就转移报道重点不利于安抚民众情绪,容易让媒体“失信于民”。
3、人文关怀欠缺
报道思路中“问题-应对”思路占大多数,新闻大多报道事故发生后各部门通力合作,迅速开展救灾抢险,妥善救治伤员,领导人亲切慰问,政府救济补偿,保险公司积极进行保险理赔等,这种报道框架有利于稳定社会情绪,消除公众的紧张和不满的情绪,但是人文关怀有所缺乏,除了《新华每日电讯》撰写的《36小时生命争夺战:中石化输油管事故救人纪实》比较感人外,很少有媒体采用温情的报道思路来体现事故发生后的人间大爱,不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所以,媒体报道的新闻虽然很好地让公众知道了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得到了很好的安置,但却未能在心理上安慰公众,报道整体上少了些人文关怀。
结语
目前,我国媒体对突发性事故类的报道已日益成熟,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报道框架。这样有利于媒体节省报道资源,以最快的速度整合报道出事件的各方面情况,也有利于将受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媒体想要突出的方面。但这种模式也有可能禁锢媒体自身的思想,让各大媒体的报道角度趋于雷同。本文通过对“黄岛爆炸事故”的新闻报道进行个案研究,从某些侧面反映出我国媒体目前在同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这将有利于媒体在以后的报道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
参考文献
①Goffman E.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 Cambridge, Mass:havard
②http://baike.baidu.com/link?u
rl=2aPydUT8K369xDWZZo47Zed9W2AOE5jyB4EIwbsdFZpXTcvYvSNU4UYLL1G7qzDlDBGB2VFlwVl9EgtAfhkcKq
③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④罗争光:《中美报纸对于“奥巴马访华”报道的新闻框架探析》[D].复旦大学,2010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舆论学专业2013级硕士)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