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抽象与空间想象能力十分重要。笔者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以“平行四边行的认识”为例简要说明教学思路。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平行四边形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4页,是属于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图形,了解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和系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处在中间的位置,在之后学生还要学习其他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二、说学情
说学情,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之前已经学习了其他图形,对于简单的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学习了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和概念、平行线的辨别方法。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认识和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能力,他们对于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所要授课的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差异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老师去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维度。①知识与能力: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会判别平行四边形,学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了解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观察、实际操作、比较研究等学习方法系统地了解平行四边形。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数学图形意识,养成用数学的思维观察生活,提高数学核心理念。
四、说重难点
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之上,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难点为: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五、说教法
动手操作,小组讨论,问题询问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看一看。
在课堂开始时,我会在课件上投放生活中不同图形的事物,比如长方形的花坛,正方形的魔方一面,椭圆形的操场跑道,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图形。然后再展示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事物,例如学校的电动拉门,伸缩衣架等,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事物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图形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先让学生观看其他的图形可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想一想。
在新课讲解的过程中,我主要设置了四个板块。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我采取的是用问题去引导学生,例如,老师询问学生为什么这种图形叫平行四边形呢?学生会很简单地说出因为这种图形有四条边,而且还是平行的。接下来,再询问大家:这四条边都平行吗?学生会发现自己说法有误,仔细观察得到是相对的边平行,这时候,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部分是让学生思考如何去判别一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我选择的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六分钟,然后分小组展示结果的方法。在这里,我会对同学们做出要求,方案一定要是切实可行的。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我预想学生们会有两个方法,一是画垂线,利用平行线之间距离相等的方法证明;二是延长对边,用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的特点来证明。第三部分,归纳概括定义平行四边形。我们要用规范化的语言,再次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第四部分是再次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教具,教师可适当向学生提醒: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如何。其余时间让学生看书或者观察,自我独立思考,让学生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并得出结论。在学生自己思考之后,教师随机提问两到三位同学,如果学生回答情况不理想,再次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不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参与到证实结果的过程中。第一部分讓学生观察图形,用问题一步步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第二部分小组谈论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了旧知识。第四部分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其他特征,用“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如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思考,给学生留下独立的思考时间。
(三)难点突破,画一画。
在这堂课的学习中,我认为认识和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是难点,所以将它在教学过程中单独展开。以前在判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学生提到的画垂线法接着引入,引出平行四边形高的概念,即对边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老师随后询问学生高的长度,学生会发现结论并不一样。我这时候就可以问大家为什么大家画的不一样呢?由此引出是因为选择的对边不同,也就引出了底。
设计意图:学习几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让学生操作,然后通过不断的询问让学生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七、说板书设计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八、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陈思怡,王红梅.“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育,2018(17):67-69.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平行四边形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4页,是属于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图形,了解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运动和系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处在中间的位置,在之后学生还要学习其他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二、说学情
说学情,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之前已经学习了其他图形,对于简单的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学习了平行线、平行线的性质和概念、平行线的辨别方法。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认识和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能力,他们对于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所要授课的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差异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老师去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维度。①知识与能力: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会判别平行四边形,学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和了解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观察、实际操作、比较研究等学习方法系统地了解平行四边形。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数学图形意识,养成用数学的思维观察生活,提高数学核心理念。
四、说重难点
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之上,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难点为: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五、说教法
动手操作,小组讨论,问题询问等。
六、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看一看。
在课堂开始时,我会在课件上投放生活中不同图形的事物,比如长方形的花坛,正方形的魔方一面,椭圆形的操场跑道,让学生说出是什么图形。然后再展示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事物,例如学校的电动拉门,伸缩衣架等,引导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事物入手,让学生感受到图形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化教学;先让学生观看其他的图形可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关系。
(二)新课讲解,想一想。
在新课讲解的过程中,我主要设置了四个板块。第一部分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我采取的是用问题去引导学生,例如,老师询问学生为什么这种图形叫平行四边形呢?学生会很简单地说出因为这种图形有四条边,而且还是平行的。接下来,再询问大家:这四条边都平行吗?学生会发现自己说法有误,仔细观察得到是相对的边平行,这时候,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部分是让学生思考如何去判别一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我选择的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六分钟,然后分小组展示结果的方法。在这里,我会对同学们做出要求,方案一定要是切实可行的。在经过小组讨论之后,我预想学生们会有两个方法,一是画垂线,利用平行线之间距离相等的方法证明;二是延长对边,用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的特点来证明。第三部分,归纳概括定义平行四边形。我们要用规范化的语言,再次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理解。第四部分是再次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教具,教师可适当向学生提醒: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如何。其余时间让学生看书或者观察,自我独立思考,让学生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并得出结论。在学生自己思考之后,教师随机提问两到三位同学,如果学生回答情况不理想,再次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特征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不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参与到证实结果的过程中。第一部分讓学生观察图形,用问题一步步让学生了解平行四边形,第二部分小组谈论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判断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利用了旧知识。第四部分了解平行四边形的其他特征,用“平行四边形的稳定性如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然后再让学生自己思考,给学生留下独立的思考时间。
(三)难点突破,画一画。
在这堂课的学习中,我认为认识和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是难点,所以将它在教学过程中单独展开。以前在判定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学生提到的画垂线法接着引入,引出平行四边形高的概念,即对边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老师随后询问学生高的长度,学生会发现结论并不一样。我这时候就可以问大家为什么大家画的不一样呢?由此引出是因为选择的对边不同,也就引出了底。
设计意图:学习几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让学生操作,然后通过不断的询问让学生了解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七、说板书设计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八、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陈思怡,王红梅.“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育,2018(1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