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奴”自2006年产生以来,带着近乎赤裸的残忍真真切切地演绎在大都市的舞台,同时也聚焦成为现今职场人士的热点话题之一。2009年的一部《蜗居》,给多少都市职场一族带来了心灵上的共鸣与震撼。而“房贷”带来的不仅是生活压力,甚至是职业生涯中可怕的梦魇。
三个房奴的故事
质检员李先生:割舍专业,职业中的被选择者
质检员李先生就职于一家制造型企业,刚毕业不久就贷款买了房。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他所在的企业在冲击下倒闭。然而,每月如期而至的房贷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心头让人窒息。李先生每天奔波于各类人才市场,承受巨大冲击的制造型企业人人自危,不是没有用工需求,就是薪资太低不足以还房贷。李先生最后无可奈何地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转而选择了一份当时比较容易就业且薪水颇丰的销售岗位。他恐惧失业的日子,认为自己对于职业已经不存在什么幻想,而职业于他本人而言,自己始终都是被选择者。
产品经理王先生:梦想与现实,没有交集的平行线
王先生就职于一家外贸企业,而立之年时也搭上了贷款买房的列车。王先生一直对自己的职业有着规划,在销售这个岗位上好好干十年,攒点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而结婚得子后,一套属于自己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变得必要而迫切。买房后,王先生不但积蓄一空,摆在眼前的还有几十万的房贷。近来他也看好了几个好项目,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对于现在的生活至关重要。面对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抉择,王先生只能选择现实,他认为自己的梦想与现实亦如两道平行线,没有交集的可能。
设计主管张女士:早6晚8,被阳光遗忘的角落
张女士就职于一家建材企业,自贷款买房以来便与旅游与娱乐彻底挥手告别,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工作与加班。她原来也想学点新知识来充实一下自己,但每日平均超过10小时以上的工作量已让她无暇应对。张女士表示自己虽然讨厌公司这种无限度加班,但是迫于房贷,还是要隐忍甚至迎合。上司也似乎抓住了张女士的软肋,部门加班的任务十有八九总是安排给她的最多。在张女士心里,只要隐忍公司的潜规则就可以把位置抓牢,而有工作就意味着房贷有着落。面对早上6点出门、晚上8点回家的日子,张女士称自己在“被阳光遗忘的角落”。
动?还是不动?
在职场中很多按揭买房者都自称为“房奴”,不敢娱乐,害怕银行加息,担心生病,不敢轻易换工作,恐惧失业,职业规划更如水中月、镜中花般无法触及。以上三名受访者,在“动”与“不动”之间犹疑、徘徊,眼看着机会一个个溜走。在这场房子与职场的争夺战中,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做被选择者,还是选择者?
选择者,即自主选择自己的职业;被选择者,则是被职业所选择。
相信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明确而一致的,大家都愿意做选择者,但往往在我们想成为前者的同时却沦为了后者。为何?并不是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选择的能力!
就受访者质检员李先生来讲,其割舍专业原因是那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吗?或是用工市场的萧条?亦或沉重的房贷压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罪魁祸首就是李先生本人!李先生做过选择者,但是在没有能力去选择的情况下,做出了不智的选择;在理应选择的时候,放弃了选择的权利。职业是自我实现的舞台,更是支撑物质生活的基础,房子只是死的建筑物,俗话说:危巢之下,安有完卵?没有牢固的职业基础做为支撑,浮出地面的建筑物就是“危楼”,且越高越有坍塌的危险。所以坦率地讲,造成李先生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未立业而轻率购房的错误选择。
李先生首先应该做的是冷静找出解困的有效途径,而非盲目、浅显地随便选择职业。即使不得不暂时“屈居”,也要对长远的职业发展心中有数,心中始终有条主线,不放弃成长的努力。否则单纯为了还贷而选择职业,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将被职业所抛弃。
选择未来,还是选择现在?
未来,属于自己的职业理想或广阔的职业前景;现在,目前相对稳定的工作。
每个人对于梦想都有着渴望,同时也不可能无视现实的存在,当两者之间有所冲突时,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抉择。笔者认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从而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则更为弥足珍贵。
王先生的困惑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很多职场人的现实职业状况。当我们面临职业生涯天花板现象,何去何从?身置职场,如逆水行舟,停止前进的脚步就只有身陷其中,其害处不亚于慢性自杀。王先生选择了现在而不是未来,固然也可以满足暂时的生活需求,却并非长久之计。“现在”的王先生在年龄上处于职业的黄金季,但终有一日随着岁月的徒增,这种竞争优势会有锐减之时,置于眼前的“现在”也将不复存在。王先生在职业的发展上也算小有成绩,其成绩更多源于职业规划不断得以实现的动力,而并非源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他应该采取的做法就是勇于打破瓶颈。
观山者,止步,观其景;登山者,勇进,得其志。
选择安稳,还是选择稳健?
安稳,即维持现状。稳健,即持续发展。
在职业生涯中大多数的人都倾向于持续发展,当选择迫在眉睫时又往往会出现另一个声音,那就是维持现状也不错,并随之来的是罗列出若干论据来论证自己是正确的。亦如设计主管张女士,隐忍甚至迎合公司的所有潜规则来保全自己的工作。不难看出是压力、无奈使然,其遗害之深也必将骇然。笔者认为,其一,在工作中真正需要做的是发挥能力、体现价值来博得认同,而非透支体力以换取认同。其二,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真正的稳定是建立在自身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而非传统意义的维持在一个工作岗位永远不变。其三,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真正的竞争力是由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而非业已拥有的所谓的一技之长。其四,说到潜规则,一味牺牲自身利益去隐忍,最后的结果多是在忍无可忍后被扫地出门。早6晚8的张女士,肯定是忙碌的员工,却不一定是优秀的员工;是任劳任怨的劳动力,绝不是举足轻重的人才;能保住暂时的位置,却不能确保永远都不出局;今天为保工作而忙碌,明天也许要为找工作而忙碌。物竞天择,职场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维持现状,面临着整个社会的前进,停滞不前者最终会被淘汰出局。
事分本末。相对于生活来讲,职业为本,房产为末;相对于房产来讲,客观条件为本,主观追求为末;相对于职业,重规划、走稳健为本,既得利益为末。以理性而非执念去追求物质生活并不可怕,更没有错误可言。贷款购房的职场一族也不必谈之色变,购房没错,贷款没错,重要的是不要本末倒置,要尤为慎重、理智地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与生活!
三个房奴的故事
质检员李先生:割舍专业,职业中的被选择者
质检员李先生就职于一家制造型企业,刚毕业不久就贷款买了房。2008年一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他所在的企业在冲击下倒闭。然而,每月如期而至的房贷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心头让人窒息。李先生每天奔波于各类人才市场,承受巨大冲击的制造型企业人人自危,不是没有用工需求,就是薪资太低不足以还房贷。李先生最后无可奈何地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转而选择了一份当时比较容易就业且薪水颇丰的销售岗位。他恐惧失业的日子,认为自己对于职业已经不存在什么幻想,而职业于他本人而言,自己始终都是被选择者。
产品经理王先生:梦想与现实,没有交集的平行线
王先生就职于一家外贸企业,而立之年时也搭上了贷款买房的列车。王先生一直对自己的职业有着规划,在销售这个岗位上好好干十年,攒点钱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而结婚得子后,一套属于自己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变得必要而迫切。买房后,王先生不但积蓄一空,摆在眼前的还有几十万的房贷。近来他也看好了几个好项目,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对于现在的生活至关重要。面对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抉择,王先生只能选择现实,他认为自己的梦想与现实亦如两道平行线,没有交集的可能。
设计主管张女士:早6晚8,被阳光遗忘的角落
张女士就职于一家建材企业,自贷款买房以来便与旅游与娱乐彻底挥手告别,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工作与加班。她原来也想学点新知识来充实一下自己,但每日平均超过10小时以上的工作量已让她无暇应对。张女士表示自己虽然讨厌公司这种无限度加班,但是迫于房贷,还是要隐忍甚至迎合。上司也似乎抓住了张女士的软肋,部门加班的任务十有八九总是安排给她的最多。在张女士心里,只要隐忍公司的潜规则就可以把位置抓牢,而有工作就意味着房贷有着落。面对早上6点出门、晚上8点回家的日子,张女士称自己在“被阳光遗忘的角落”。
动?还是不动?
在职场中很多按揭买房者都自称为“房奴”,不敢娱乐,害怕银行加息,担心生病,不敢轻易换工作,恐惧失业,职业规划更如水中月、镜中花般无法触及。以上三名受访者,在“动”与“不动”之间犹疑、徘徊,眼看着机会一个个溜走。在这场房子与职场的争夺战中,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做被选择者,还是选择者?
选择者,即自主选择自己的职业;被选择者,则是被职业所选择。
相信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是明确而一致的,大家都愿意做选择者,但往往在我们想成为前者的同时却沦为了后者。为何?并不是我们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是因为我们不具备选择的能力!
就受访者质检员李先生来讲,其割舍专业原因是那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吗?或是用工市场的萧条?亦或沉重的房贷压力?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罪魁祸首就是李先生本人!李先生做过选择者,但是在没有能力去选择的情况下,做出了不智的选择;在理应选择的时候,放弃了选择的权利。职业是自我实现的舞台,更是支撑物质生活的基础,房子只是死的建筑物,俗话说:危巢之下,安有完卵?没有牢固的职业基础做为支撑,浮出地面的建筑物就是“危楼”,且越高越有坍塌的危险。所以坦率地讲,造成李先生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未立业而轻率购房的错误选择。
李先生首先应该做的是冷静找出解困的有效途径,而非盲目、浅显地随便选择职业。即使不得不暂时“屈居”,也要对长远的职业发展心中有数,心中始终有条主线,不放弃成长的努力。否则单纯为了还贷而选择职业,无异于饮鸩止渴,最终将被职业所抛弃。
选择未来,还是选择现在?
未来,属于自己的职业理想或广阔的职业前景;现在,目前相对稳定的工作。
每个人对于梦想都有着渴望,同时也不可能无视现实的存在,当两者之间有所冲突时,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抉择。笔者认为,一份稳定的工作固然重要,但相比之下,一步步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从而拥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则更为弥足珍贵。
王先生的困惑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很多职场人的现实职业状况。当我们面临职业生涯天花板现象,何去何从?身置职场,如逆水行舟,停止前进的脚步就只有身陷其中,其害处不亚于慢性自杀。王先生选择了现在而不是未来,固然也可以满足暂时的生活需求,却并非长久之计。“现在”的王先生在年龄上处于职业的黄金季,但终有一日随着岁月的徒增,这种竞争优势会有锐减之时,置于眼前的“现在”也将不复存在。王先生在职业的发展上也算小有成绩,其成绩更多源于职业规划不断得以实现的动力,而并非源于现实生活的压力。他应该采取的做法就是勇于打破瓶颈。
观山者,止步,观其景;登山者,勇进,得其志。
选择安稳,还是选择稳健?
安稳,即维持现状。稳健,即持续发展。
在职业生涯中大多数的人都倾向于持续发展,当选择迫在眉睫时又往往会出现另一个声音,那就是维持现状也不错,并随之来的是罗列出若干论据来论证自己是正确的。亦如设计主管张女士,隐忍甚至迎合公司的所有潜规则来保全自己的工作。不难看出是压力、无奈使然,其遗害之深也必将骇然。笔者认为,其一,在工作中真正需要做的是发挥能力、体现价值来博得认同,而非透支体力以换取认同。其二,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真正的稳定是建立在自身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而非传统意义的维持在一个工作岗位永远不变。其三,在知识爆炸的今天,真正的竞争力是由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能力,而非业已拥有的所谓的一技之长。其四,说到潜规则,一味牺牲自身利益去隐忍,最后的结果多是在忍无可忍后被扫地出门。早6晚8的张女士,肯定是忙碌的员工,却不一定是优秀的员工;是任劳任怨的劳动力,绝不是举足轻重的人才;能保住暂时的位置,却不能确保永远都不出局;今天为保工作而忙碌,明天也许要为找工作而忙碌。物竞天择,职场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维持现状,面临着整个社会的前进,停滞不前者最终会被淘汰出局。
事分本末。相对于生活来讲,职业为本,房产为末;相对于房产来讲,客观条件为本,主观追求为末;相对于职业,重规划、走稳健为本,既得利益为末。以理性而非执念去追求物质生活并不可怕,更没有错误可言。贷款购房的职场一族也不必谈之色变,购房没错,贷款没错,重要的是不要本末倒置,要尤为慎重、理智地去选择自己的职业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