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已成为举国重视的一种教育观念。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教学实践表明“任何创新都源于问题”。让问题走进课堂,强化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自主探索问题、求新求异的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是培养创新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善于发现问题,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教学中,教师要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本着让学生主动提问、自主探索的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重新组织教材的教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科学的王冠”,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 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实际上也可以说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情景状态。
一、吃透教材,为学生的主动提问、自主探索做好充分准备
教材总是某种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体现,它有时展现的往往只是知识的结论或某种思考方法。有时不符合“问题探索”的精神,需要对内容进行调整和加工。教材中新知识的呈现大多采用以下的顺序和方法:
定义——例题解析——习题
这样的知识编排实际已不适合现代儿童。例如:现行教材“实际测量”这一课,先出示两种测量工具(卷尺和绳子),然后介绍用标杆和绳子测量距离的方法,再介绍目测和步测的方法,并对两个例题进行解答。教材中的标杆、绳子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勘探没有参照物的麦地、广场等空地,而实际测量有很多更有效的方法,且估算是最常用、方便的方法,而且估算的方法不只有目测和步测,如果照本宣科按这种顺序从枯燥乏味的工具、计算方法,到机械的套用计算,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觉得离实际生活远,学起来没用。此外长期重复定义、例题、习题的固定模式也会使学生误以为数学只是现成公式的套和和堆积,无法启发学生家弗赖登塔尔曾提出:数学学习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所谓“再创造”就是每个学生在数学教学这一活动中,都可以在一定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有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教师要把已完成的数学“还原”为“未完成”的教学,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去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学前,我把有些教材中知识呈现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和重组,为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做好教材的准备。还以“实际测量”一课为例,先请同学们估测三个长度:课桌面的长、教室的长、教学楼门口到学校大门的距离,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测的,用了哪些估测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验证你们的估没是否正确,最后学生通过学际操作感受到什么是实际测量。再如:对“圆的周长”这一教学内容,课本也是按照严格的数学逻辑顺序编排的教学内容。
二、创新情境,使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教师不仅要充分地注意和理解学生的好奇心理,而且要善于把“好奇”引到进一步开动脑筋,敢于对现成的知识提出疑问上来,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个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此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敢于大胆提问,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和不敢提问的心理弱点(如怕羞、怕错、怕被责备等)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前者胜于后者的心理状态下,质疑才能得以进行,创新的自信才能确立起来。因此新课程的设计尽量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提出问题阶段,经常以模拟生活实际、观察实验、对已有知识进行联系等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多媒体演示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等四种汽车轮子的运行情况,从汽车轮子为什么是圆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此外,出现课题后,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机会,如: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在探索解决阶段,作为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创设情景,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内在需要,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深重负担。”
三、在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中,使学生自主探索、感悟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分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发散和求异、善于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质疑,这是学生主动学习、创新的具体表现。大胆质疑不可以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更要激励学生对一些问题提出更新的见解或提出更新的问题通过开放性、探索性练习激励学生主动提问、自主探索。因此好问题能启思维,激发和调动探究意识,展现思维过程。如同波利亚所指出的“问题,不仅是寻常的,它还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序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学生们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正六边形可以将一个平面密铺得没有空隙?还有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将一个平面密铺得没有空隙?他们还提出了种种猜测,如:三角形是否可以密铺、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等等,并亲自做实验去验证自己的铺测。同学们通过猜测——验证——归纳得出初步的有价值的结论,同时对周角概念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是巩固知识好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挂线自主探索能力和发散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的最好途径,它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然,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对社会、生活的“开放”,能够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意义。同时,问题的开放性,还可以打破“每一问题都有唯一的标准解答”和“问题中所给的信息都有用”的传统观念,这对学生的思想解放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提高民族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我们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而创造力的源泉在于思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我们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问题情景,用生动形象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勤问、善思、敢想、敢创新的好习惯,为社会培养具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数学是“科学的王冠”,而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 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实际上也可以说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情景状态。
一、吃透教材,为学生的主动提问、自主探索做好充分准备
教材总是某种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体现,它有时展现的往往只是知识的结论或某种思考方法。有时不符合“问题探索”的精神,需要对内容进行调整和加工。教材中新知识的呈现大多采用以下的顺序和方法:
定义——例题解析——习题
这样的知识编排实际已不适合现代儿童。例如:现行教材“实际测量”这一课,先出示两种测量工具(卷尺和绳子),然后介绍用标杆和绳子测量距离的方法,再介绍目测和步测的方法,并对两个例题进行解答。教材中的标杆、绳子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勘探没有参照物的麦地、广场等空地,而实际测量有很多更有效的方法,且估算是最常用、方便的方法,而且估算的方法不只有目测和步测,如果照本宣科按这种顺序从枯燥乏味的工具、计算方法,到机械的套用计算,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觉得离实际生活远,学起来没用。此外长期重复定义、例题、习题的固定模式也会使学生误以为数学只是现成公式的套和和堆积,无法启发学生家弗赖登塔尔曾提出:数学学习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所谓“再创造”就是每个学生在数学教学这一活动中,都可以在一定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有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教师要把已完成的数学“还原”为“未完成”的教学,给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去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学前,我把有些教材中知识呈现的方式进行了改进和重组,为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索做好教材的准备。还以“实际测量”一课为例,先请同学们估测三个长度:课桌面的长、教室的长、教学楼门口到学校大门的距离,并说一说你是怎么估测的,用了哪些估测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验证你们的估没是否正确,最后学生通过学际操作感受到什么是实际测量。再如:对“圆的周长”这一教学内容,课本也是按照严格的数学逻辑顺序编排的教学内容。
二、创新情境,使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索、自主学习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教师不仅要充分地注意和理解学生的好奇心理,而且要善于把“好奇”引到进一步开动脑筋,敢于对现成的知识提出疑问上来,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个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此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然,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敢于大胆提问,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和不敢提问的心理弱点(如怕羞、怕错、怕被责备等)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前者胜于后者的心理状态下,质疑才能得以进行,创新的自信才能确立起来。因此新课程的设计尽量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认识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提出问题阶段,经常以模拟生活实际、观察实验、对已有知识进行联系等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在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多媒体演示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等四种汽车轮子的运行情况,从汽车轮子为什么是圆的,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此外,出现课题后,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机会,如: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在探索解决阶段,作为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创设情景,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内在需要,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深重负担。”
三、在开放性问题、探究性问题中,使学生自主探索、感悟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分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发散和求异、善于记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质疑,这是学生主动学习、创新的具体表现。大胆质疑不可以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作答,更要激励学生对一些问题提出更新的见解或提出更新的问题通过开放性、探索性练习激励学生主动提问、自主探索。因此好问题能启思维,激发和调动探究意识,展现思维过程。如同波利亚所指出的“问题,不仅是寻常的,它还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序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学生们展开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正六边形可以将一个平面密铺得没有空隙?还有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将一个平面密铺得没有空隙?他们还提出了种种猜测,如:三角形是否可以密铺、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等等,并亲自做实验去验证自己的铺测。同学们通过猜测——验证——归纳得出初步的有价值的结论,同时对周角概念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开放性问题和探究性问题是巩固知识好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主动挂线自主探索能力和发散思维以及创新精神的最好途径,它能锻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然,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对社会、生活的“开放”,能够使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意义。同时,问题的开放性,还可以打破“每一问题都有唯一的标准解答”和“问题中所给的信息都有用”的传统观念,这对学生的思想解放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提高民族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我们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而创造力的源泉在于思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我们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问题情景,用生动形象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勤问、善思、敢想、敢创新的好习惯,为社会培养具有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