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新课标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关键词:数学化生活化 学习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如教学“折扣”一课时,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师:麦当劳套餐打折了,你说买哪种最合算?师出示模拟广告:
套餐1(原价18.60元,现价12.00元)
套餐2(原价14.60元,现价 9.20元)
套餐3(原价17.40元,现价11.50元)
问:买哪一种最合算?于是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部分学生认为,套餐1 价格下调了6.60元,下降的钱数最多,所以选择套餐1。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套餐1的原来价格最高,下降的幅度并不是最大。双方各执己见,学生在矛盾中迫切期待结果,此时我引导学生他们算一算下降了百分之几 , 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此时再来教学“折扣”,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了新知识。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了,让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例如:在学完小数乘法时,让学生帮家里买一些蔬菜、肉类等(如每斤猪肉7.5元,买1.5斤需要多少元)。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又如以“确定位置”这一课为例,教材上出示了一幅有两排座位的电影院座位图,两个小朋友分别拿着“5排8座”“10排15座”的电影票站在门前要找座位。由于电影院有特殊的座位排列规律——单号在一边,双号在另一边,座位号从中间两个两个地分别向旁边递增,这就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作支撑。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完整地呈现了该画面,在孩子们敏锐地发现了座位的排列规律后,一个卡通娃娃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我的票是5排8座,应该走哪个门呢?”“双号!”全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然后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抢着回答:“你先往前走到第5排”,“再到中间找8座”。随着孩子们的指导,那位卡通娃娃顺利地找到了他的座位。此时教师又巧妙地利用了阶梯教室的座位同电影院座位相类似的特点,现场“进影院”,富有创意地实现了教材所蕴涵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整个过程自然无痕地渗透于学生的活动之中。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例如,许多学生都梦想设计出他们的理想卧室。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了面积和体积的知识后,可以安排如下一道作业:设计你的卧室。在这个练习中,学生的设计受到尺寸和价格的限制。他们必须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覆盖物、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空调等。学生兴趣盎然,他们设计好图纸后,有的去建材市场咨询地板和油漆价格,有的在网站上查找空调的型号、功率、价格……活动的结果令人惊喜,他们已经开始评价布局的合理性、物品的性能价格、美观与实用的关系等。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又从中了解了社会。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是一种享受。 又如:“百分数的应用(二)”中编入了利息和成数,在教学后可设计一道实践题,即“利息税的计算”。因国务院规定个人储蓄存款还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其纳税额为利息的20%。要求学生到附近银行了解当前各种期限存款的利率,帮助爸妈算一算存款所得利息和利息税是多少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纷纷向银行职员提出:为什么交利息税?有什么意义?目前主要有哪些储蓄方式?本金、利息、利率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存款到期的利息税?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了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走生活化道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化生活化 学习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习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学生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如教学“折扣”一课时,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师:麦当劳套餐打折了,你说买哪种最合算?师出示模拟广告:
套餐1(原价18.60元,现价12.00元)
套餐2(原价14.60元,现价 9.20元)
套餐3(原价17.40元,现价11.50元)
问:买哪一种最合算?于是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部分学生认为,套餐1 价格下调了6.60元,下降的钱数最多,所以选择套餐1。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套餐1的原来价格最高,下降的幅度并不是最大。双方各执己见,学生在矛盾中迫切期待结果,此时我引导学生他们算一算下降了百分之几 , 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此时再来教学“折扣”,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了新知识。通过这种情境的创设,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了,让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感受生活数学,让数学生活化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例如:在学完小数乘法时,让学生帮家里买一些蔬菜、肉类等(如每斤猪肉7.5元,买1.5斤需要多少元)。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小数乘法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又如以“确定位置”这一课为例,教材上出示了一幅有两排座位的电影院座位图,两个小朋友分别拿着“5排8座”“10排15座”的电影票站在门前要找座位。由于电影院有特殊的座位排列规律——单号在一边,双号在另一边,座位号从中间两个两个地分别向旁边递增,这就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作支撑。因此教师借助多媒体完整地呈现了该画面,在孩子们敏锐地发现了座位的排列规律后,一个卡通娃娃的形象出现在屏幕上:“我的票是5排8座,应该走哪个门呢?”“双号!”全班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然后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抢着回答:“你先往前走到第5排”,“再到中间找8座”。随着孩子们的指导,那位卡通娃娃顺利地找到了他的座位。此时教师又巧妙地利用了阶梯教室的座位同电影院座位相类似的特点,现场“进影院”,富有创意地实现了教材所蕴涵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指导,整个过程自然无痕地渗透于学生的活动之中。
三、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例如,许多学生都梦想设计出他们的理想卧室。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了面积和体积的知识后,可以安排如下一道作业:设计你的卧室。在这个练习中,学生的设计受到尺寸和价格的限制。他们必须先做好地面的设计,包括家具摆放的位置,还要选择适合室内空间的地板覆盖物、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的涂料、空调等。学生兴趣盎然,他们设计好图纸后,有的去建材市场咨询地板和油漆价格,有的在网站上查找空调的型号、功率、价格……活动的结果令人惊喜,他们已经开始评价布局的合理性、物品的性能价格、美观与实用的关系等。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既能将已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又要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又从中了解了社会。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解决问题是一种享受。 又如:“百分数的应用(二)”中编入了利息和成数,在教学后可设计一道实践题,即“利息税的计算”。因国务院规定个人储蓄存款还要交纳个人所得税,其纳税额为利息的20%。要求学生到附近银行了解当前各种期限存款的利率,帮助爸妈算一算存款所得利息和利息税是多少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纷纷向银行职员提出:为什么交利息税?有什么意义?目前主要有哪些储蓄方式?本金、利息、利率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求存款到期的利息税?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了自觉地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的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走生活化道路是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