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模式的研究与建设还处于初期阶段,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为例,根据专业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明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改设计思路,构建应用化工专业教学诊改模式,通过创新校企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等一系列诊改措施,促进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应用化工技术;教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116-02
专业建设质量是确保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是提高高职教育总体质量的必然要求[1]。2015年以来,根据教育部先后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職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等系列文件[2-3],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新疆高职院校“教学诊改”的第一批试点单位,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保证主体责任,不断探索方式方法,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旨在对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改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效果反馈进行介绍,以期为全国高职院校“专业层面”的诊改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改的设计思路
化工产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将化工行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4]。在社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核心,对接产业的布局优化,建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常态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开展专业层面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仅促进专业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还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培养化工行业所需的高素质、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意义重大。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作为全国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是自治区优质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9年10月,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确立为“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5]。在充分理解与贯彻教育部有关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诊改思想的基础上,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大调研”工作,面向在校学生、实习学生、毕业生、学生家长、教师和企业等相关方开展问卷调查工作,累计回收问卷1198份。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思政育人”全面融入课程体系不够、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有待提高等问题。此外,通过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进行“SWOT”(Strengths,Weaknesses, Opportunities,Threats)态势分析发现[6],专业群目前具有一流“双师型”教学团队,形成“中高本”衔接的现代职教人才培养体系等优势。然而,随着后期教育部对职教改革领域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专业群的建设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针对目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学团队基于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以专业建设为统领,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专业与课程体系的系统顶层设计为专业自主持续改进机制建设的切入点,以聚焦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专业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框架。
二、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模式
(一)健全学院三级质量保证组织
化工环资分院成立了质量保证工作组——组长由分院党总支书记兼任,负责分院的质量管控,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保证专业建设的实施质量,撰写二级分院质量年度报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立了专业(课程)质量保证小组,组长由教研室主任兼任,负责专业、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改,编制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学生学业情况调查分析,保证课程实施质量,撰写专业(课程)质量分析报告等工作。
(二)形成上下衔接的目标链、标准链
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从学校战略出发,参照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专业建设方案,梳理二级学院专业建设目标体系,形成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支撑学院发展、定位准确、上下衔接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在此基础上,依据学院专项、目标编制化工专业建设子规划,并依此编制专业建设方案,明确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形成学院规划与二级学院的规划目标执行链(如图1)。
(三)建立专业诊改运行制度
梳理各责任主体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职责,明确与专业相关的组织和个人在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责任,编制完成化工分院质量管理手册,建立专业诊改运行制度,形成包括分院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学生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对诊改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控,每学年根据诊改运行情况对质量管理手册进行一次修订,做到闭环管理。
(四)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及人才质量考核标准,利用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手段开展监控和评估,通过数据采集、毕业生跟踪调查、社会评价、专业考核性诊断开展专业评估,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化调整;依据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达标率和课程教学评价,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按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改,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评教,及时反馈给教师,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引进社会第三方评价,开展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价,定期公布质量报告,构建专业群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三、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改实施措施
落实专业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以教育教学为切入点,按照“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改进”的过程实施化工技术专业自我诊断与改进,参照质控点的要素找问题,对比目标和标准找差距,结合制度找原因,针对问题提出后续专业建设的具体改进实施措施,完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年度自我诊断报告。
(一)创新校企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和工业园区合作,开展“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构建基于校企互融的“六对接,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开发不同生源适切的教育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与分类培养,针对普招和扩招(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的不同生源,实施分类教育与分层培养。
(二)實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
每年进行一次市场需求调研、就业市场分析、毕业生跟踪调研、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学生能力测评情况分析、学生学业情况分析,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和基于数据分析的专业质量分析年度报告,作为专业设置调整、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目标修正的依据(如图2)。
(三)开展学生学习达标过程的监控诊改
根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下复习、作业、平时学习测试、专业技能测试、职业资格鉴定、企业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和技能大赛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积极推动专业课程完成课程思政改革,编写课程思政案例集,已完成4门专业课程思政立项,1门课程思政项目结题,努力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成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不断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围绕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实施课程诊改。以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中心,全面实施“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推进“胡格模式”“积极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向“互动式”教育转变。
四、结语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针对教学诊断中发现的问题,明确专业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建立专业诊改运行制度,通过持续不断地运行与改进提升了专业整体水平,成效显著。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显示,应用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对母校满意度达到94%。通过开展专业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促进学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通过本次实践发现,只有始终贯彻教学诊改的核心理念,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螺旋式”提升专业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玥茹,石伟平.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必要性、难点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8(4):49-54.
[2]教育部办学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Z],2015-06-23.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Z],2015-12-30.
[4]孟龙.“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6):78-79.
[5]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2号)[Z],2019-04-01.
[6]龚小军.作为战略研究一般分析方法的SWOT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9-52.
编辑 赵瑞峰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应用化工技术;教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28-0116-02
专业建设质量是确保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是提高高职教育总体质量的必然要求[1]。2015年以来,根据教育部先后印发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高等職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等系列文件[2-3],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新疆高职院校“教学诊改”的第一批试点单位,切实履行人才培养工作,保证主体责任,不断探索方式方法,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本文旨在对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改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效果反馈进行介绍,以期为全国高职院校“专业层面”的诊改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改的设计思路
化工产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一带一路”倡议更是将化工行业的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4]。在社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核心,对接产业的布局优化,建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常态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开展专业层面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不仅促进专业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还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培养化工行业所需的高素质、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意义重大。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作为全国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是自治区优质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9年10月,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被教育部确立为“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5]。在充分理解与贯彻教育部有关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诊改思想的基础上,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开展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大调研”工作,面向在校学生、实习学生、毕业生、学生家长、教师和企业等相关方开展问卷调查工作,累计回收问卷1198份。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思政育人”全面融入课程体系不够、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有待提高等问题。此外,通过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进行“SWOT”(Strengths,Weaknesses, Opportunities,Threats)态势分析发现[6],专业群目前具有一流“双师型”教学团队,形成“中高本”衔接的现代职教人才培养体系等优势。然而,随着后期教育部对职教改革领域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专业群的建设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针对目前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与课程存在的问题,教学团队基于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以专业建设为统领,以人才培养为主线,以专业与课程体系的系统顶层设计为专业自主持续改进机制建设的切入点,以聚焦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明确专业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框架。
二、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模式
(一)健全学院三级质量保证组织
化工环资分院成立了质量保证工作组——组长由分院党总支书记兼任,负责分院的质量管控,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保证专业建设的实施质量,撰写二级分院质量年度报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成立了专业(课程)质量保证小组,组长由教研室主任兼任,负责专业、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改,编制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学生学业情况调查分析,保证课程实施质量,撰写专业(课程)质量分析报告等工作。
(二)形成上下衔接的目标链、标准链
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从学校战略出发,参照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项目、专业建设方案,梳理二级学院专业建设目标体系,形成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支撑学院发展、定位准确、上下衔接的目标链和标准链。在此基础上,依据学院专项、目标编制化工专业建设子规划,并依此编制专业建设方案,明确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措施、预期效果,形成学院规划与二级学院的规划目标执行链(如图1)。
(三)建立专业诊改运行制度
梳理各责任主体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职责,明确与专业相关的组织和个人在工作中的主要内容和责任,编制完成化工分院质量管理手册,建立专业诊改运行制度,形成包括分院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学生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对诊改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控,每学年根据诊改运行情况对质量管理手册进行一次修订,做到闭环管理。
(四)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及人才质量考核标准,利用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手段开展监控和评估,通过数据采集、毕业生跟踪调查、社会评价、专业考核性诊断开展专业评估,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化调整;依据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达标率和课程教学评价,建立课程教学数据分析机制,实行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按教师发展标准开展考核性诊改,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评教,及时反馈给教师,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引进社会第三方评价,开展专业评估和课程评价,定期公布质量报告,构建专业群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三、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诊改实施措施
落实专业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以教育教学为切入点,按照“目标—标准—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创新—改进”的过程实施化工技术专业自我诊断与改进,参照质控点的要素找问题,对比目标和标准找差距,结合制度找原因,针对问题提出后续专业建设的具体改进实施措施,完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年度自我诊断报告。
(一)创新校企互融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与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化工企业和工业园区合作,开展“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与实践,构建基于校企互融的“六对接,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开发不同生源适切的教育模式,实施因材施教与分类培养,针对普招和扩招(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的不同生源,实施分类教育与分层培养。
(二)實施专业动态优化调整
每年进行一次市场需求调研、就业市场分析、毕业生跟踪调研、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学生能力测评情况分析、学生学业情况分析,撰写调查分析报告和基于数据分析的专业质量分析年度报告,作为专业设置调整、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目标修正的依据(如图2)。
(三)开展学生学习达标过程的监控诊改
根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下复习、作业、平时学习测试、专业技能测试、职业资格鉴定、企业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考核;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和技能大赛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积极推动专业课程完成课程思政改革,编写课程思政案例集,已完成4门专业课程思政立项,1门课程思政项目结题,努力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建成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实现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不断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围绕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学生满意度等方面实施课程诊改。以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为中心,全面实施“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推进“胡格模式”“积极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教学方式从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向“互动式”教育转变。
四、结语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针对教学诊断中发现的问题,明确专业层面的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建立专业诊改运行制度,通过持续不断地运行与改进提升了专业整体水平,成效显著。毕业生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反馈显示,应用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对母校满意度达到94%。通过开展专业的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促进学院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同时,通过本次实践发现,只有始终贯彻教学诊改的核心理念,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螺旋式”提升专业的整体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林玥茹,石伟平.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必要性、难点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8(4):49-54.
[2]教育部办学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Z],2015-06-23.
[3]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Z],2015-12-30.
[4]孟龙.“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化工行业发展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19(6):78-79.
[5]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2号)[Z],2019-04-01.
[6]龚小军.作为战略研究一般分析方法的SWOT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9-52.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