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白领与美国梦的破碎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gt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中年人的职场危机已经越发成为社会重视的问题。原本以为打拼奋斗了多年的职场,是我们居住在大城市中收入和安全感的来源。可是不曾想到,上班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就被公司劝退,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似乎又难以再度找寻到新的轨道。一瞬间,房贷、老人、二孩、伴侣的压力纷至沓来,沉重无比。深处人生的低潮,要如何才可以面对和解决?或许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Bait And Switch: The [Futile] Pursuit of the American Dream)的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是一位视角尖锐、行文泼辣的美国调查记者和作家。她的尖锐和泼辣,来源于她对于社会群像细致而入微的观察,以及第一手的在场式写作。在她上一部作品《我在底层的生活》(Nickel and Dimed: Undercover in Low-wage USA)中,为了揭示美国蓝领阶层(working poor)的生活真貌,芭芭拉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去应征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收银员等职位,借此观察、体验美国底层低薪人士是如何挣扎求生。
  在这本书中,芭芭拉再一次卧底,将自己化身为一位失业的白领,记录了自己一年中以各种努力试图找到一份享有中产阶级薪水与福利的工作,却惨遭失败的经历。借由这段亲身的体验,芭芭拉带领我们探究了美国白领阶层向下流动的真实情况。
  这本书的英文版初版于二○○六年,出版之后,旋即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尽管此次中文版的出版,距离作者的调研写作时间已过去十多年,其间世界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考验,国际政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增长和结构也产生了新的方向,但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诸多问题,比如年龄歧视、工时过长、失业白领再就业的困境等,依然存在于今天的社会之中,特别是我们每天工作的职场上。
  在书中,芭芭拉呈现了一幕幕无奈而又残酷的现实问题:很多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曾经在企业里担任中层职位的白领,勤勤恳恳地为公司奉献精力、终日加班、随时待命、全力以赴、身心负荷达到极限……即使是这样的节奏也换不来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不得不接受再就业困难所带来的生活质量下行。这些人原来可能还拿着每年六位数的工资,一旦失业,只能再领取几个月的失业补助,然后就得依靠自己的积蓄再支撑一年半载—其间,车贷、房贷、子女的学费还需照样支付。但如果在这段缓冲期内,他们仍然没有办法找到一份可以爬回到原来高度的工作,他们的家庭生活的各方面就会陷入窘境。比如,医疗保险无着,使得失业者不得不自己支付比较高昂的保险。另外,现在的就业市场对职业履历中的空隙十分无情,失业的时间越久,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就越处于劣势。
  综合各种因素,芭芭拉发现工作难找并不能简单的归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在这一年的求职历程中,她可谓运用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包括花费了六千美元聘用专业的职业教练(career coach),参加求职魔鬼训练营、就业博览会以及各种社交课程,以期从头到尾地改变自己,却始终没能找到一份理想且适合的工作。那么,真正阻碍白领阶层求职成功的因素在哪里呢?
  对此,作者做了回顾和反思。其中一个对求职者非常不利,却无法改变的因素,就是年龄。“假如年过四十岁,雇主会认为你不再用大脑思考了。过了五十岁,他们就认为你已经油尽灯枯了。”作者在书中犀利地引用了一位华尔街雇主的原话。
  的确,对于年龄的歧视已经成为求职劲敌之一。年龄越大,就意味着经验越丰富、资历越深,所期望的薪资水平也就越高,同时可以转型到新的部门和岗位,拓展新领域的可能性也相应降低。现在很多企业宁可选择便宜的价格进行外包服务,也不愿意雇佣有经验的中高龄正式员工,因为后者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工资。
  为什么当一个人在学识、经验值、体力、决策力、心态等各方面都来到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阶段的时候,却是他在职场上受到歧视、冷落,甚至抛弃的开始?是我们的社会心态出现了问题,还是行业定位、发展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当有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士屡屡不能人尽其才的时候,那就表示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已经重新解构了我们的社会和传统价值观。
  另一方面,芭芭拉发现,除了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等有专业组织作后盾,或是那些有执照和受到认证的职业,大多数白领的岗位,比如管理、销售、公关,因为缺乏一套透明化的评价机制来评鉴他们的工作表现,所以也不能保护他们免于被任意开除的命运。最残酷的是,在职业道路上的成败与否,似乎和个人的成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比如,有些失業者是在整体经济下行的背景中大幅裁员后的无辜受害者,有些则明明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上升期却突然遭遇解雇。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能够提供终生职位给白领阶层员工的职业,已经是上个世代的事情了。即使白领对于“C字辈高级管理人办公室”(如CEO、CFO等)的人表示完全的忠诚,也并不能够得到可靠的回报。
  对于企业的发展策略,芭芭拉也毫不留情面地指出,有些企业为了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将员工看作是巨大机器上的零配件,把人性和道德观念丢弃在一边。“会有人因为道德观和公司所追求的巨大利益不符,被迫丢掉工作。甚至还会被人反问,‘你的价值观会比你的薪水值钱吗?’”的确,在消费主义时代,不乏信仰金钱就是上帝的人。很多企业正是带着这种对于金钱的极度崇拜,将利润至上当作企业发展的最高标准。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齐美尔有句名言,“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梁之上的”。早在一百多年前,他就下过这样的论调:金钱超越了所有具体事物,显得可以调解一切生活矛盾。齐美尔曾经在《现代文化中的金钱》一文中指出:“通过金钱可以获得的对象范围显著扩大,这使金钱获得了中心的地位,它将光芒照射到现代生活的许多具体特征中。金钱使个体完全满足自己愿望的机会近在咫尺,更加充满诱惑。金钱在人和他的愿望之间插入一个中介阶段,一种缓和机制。凭借金钱这种手段可以获得数不胜数的其他东西,就使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幻想,好像我们比以往更容易获取所有这些东西。” 这样的幻想让很多企业完全被金钱关系所主导,改变了企业与雇员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关联。过去,企业把员工视为可培养与发展的长期资产,而现在则更多的是把员工视为应当缩减的短期开销。一些企业对雇员不带情感,认为员工不过是生产方式中的一个变量,当盈亏数字不如所愿时,是可以丢弃的,而完全忽视了对于人性潜能的尊重。   经济学中有一个“理性人假设”,它来源于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有关经济人的论述:人类的行为都是理性和利己的,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追逐个人利益来增进社会利益,实现社会的平衡。整个经济学的大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对此,芭芭拉直言不讳地指出,对于企业来说,有两种合法的赚钱途径:增加销售或削减开支。很多CEO在经济的考量下选择了裁员,“人事精简”多多少少成了取悦股东的例行举措,高级管理阶层可能通过削减他人的工作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薪水。另外,过去几年来,外包让CEO们获得了最大的报酬:服务型工作外包最多的五十家美国公司,薪资增加的速度比其他没有外包的公司快了五倍。这无疑是企业追求极致效率的产物。
  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失业白领重返岗位之路变得越发艰难。为了支撑家庭,有时候只能先找一份兼职工作,赚取最基本的生活费以坚持生活下去。芭芭拉在书中就举例,她认识的一名有着两个孩子的非裔单亲妈妈,曾经是受人尊敬的老师。但是当她离婚之后搬迁到新的州居住,在原州考取的教师资格证书不再有效,迫不得已只能寻找一份新的工作。在长达八年的求职过程中,这名单亲妈妈做过电力公司的卡车司机、打印店职员、瓷砖和地板安装工等多份低薪、卑微的工作。她甚至沮丧地认命,觉得自己已经几乎不再有可能找到一份曾经的全职教师工作。还有,一名由程序员失业转为巴士司机的中年男子,当一天工作十到十四个小时下来,实在很难继续再去寻找新的工作,每天所剩的时间和精力只够啃一口汉堡而已。相同的事情其实并不是只在美国发生。
  事实上,失业的时间越久,找到合适工作的概率就越小。那些像“服务生”“销售助理”“巴士司机”之类的工作,即使可以填补简历的空窗期,但并不是什么吸引人的记录。一旦掉进低薪、谋生工作的陷阱里,那么长期滞留在“过渡地带”的概率就会很大,求生的挣扎已经让这些失业人员顾不上自我技能的提升。长此以往,只是机械麻木和日复一日的上工、放工,倒头即睡。在阅读这一段阐述之前,你可能和我一样,非常不理解他们,为何不去努力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呢?当读完芭芭拉的调查和苦口婆心的解释之后,就会明白他们并不是主动选择向下流动的生活,而是被动地陷入生活的泥沼中,没有能力爬出来。
  本书的副标题是“对美国梦的(无效)追求”。首先,我们要了解美国梦究竟意味着什么?在作者接触的这些积极找寻工作的白领们心中,美国梦是寄希望于通过努力工作来获得安逸的物质生活作为报偿。长期以来,无论在影视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美国梦给了普通民众一个“机会平等”的美好期许—不论肤色、出身、阶级,只要你愿意努力,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飞跃和成功。然而事实上,现今即使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多數人的工资和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也根本不成正比。可以说,这些年来,美国梦正在逐渐衰落中。社会的贫富差距越发扩大,社会分化也愈加严重,这些大环境的变化也深刻影响着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前景。
  对于美国梦的向往与追求,最后得到的却是一场辛酸的苦痛,这更像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反讽。从“失业白领”这个话题打开,我们跟着芭芭拉的脚步一起去探寻求职者的梦想与挣扎,就会发现结构性的社会不平等所导致的求职困境,美国梦已碎。“如果有任何人能够为美国梦的消失做可靠见证的话,那就是失业白领。”随着美国去工业化的脚步加速,实体经济逐步让位于占据优势的金融业和服务业时,越来越多的人难以真正享受到经济成果所带来的利好。当传统行业被挑战,失业潮来袭,让更多人无法充分就业,只能过着顺流而下的生活,甚至沦落到衰败的地步。失业者要想改变这一切,从孤独的绝望中离开,需要的不仅仅是正视现实的心理,还有破除诸多无形社会壁垒的勇气。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美]芭芭拉·艾伦瑞克著,林淑媛译,即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秦葆琦,江苏嘉定人,美国亚利桑纳大学教育硕士,现任台湾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出版《师说心语---请学善法》一书。  人与动物不同,因为人具有某种心理能力和倾向,它与感觉和理性无关。人能够感受到有“无限者”的存在。只要我们耐心倾听,在任何宗教中都能听到灵魂的呻吟,也就是力图认识那不可认识的,力图说出那说不出的,那是一种对无限者的渴望。可以肯定的是,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为只有人才能脸孔朝天;可以肯定的是
期刊
《激进诠释学》 [美]约翰·卡普托著 李建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最近,北京大学出版社同时推出两本诠释学方面的译著,一本是约翰·卡普托的《激进诠释学:重复、解构和诠释学》,另一本是詹姆斯·里瑟尔的《诠释学与他者的声音》。两本书,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两种不同的哲学思路,两种不同的诠释学声音,两种不同的诠释学目标。后者沉稳而缜密,前者激动而飘逸;后者深化现代诠释学的理解,前者开拓后现代诠释学
期刊
一  和钱理群老师相识多年,私下聊天时,凡是谈到他,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从来都是:“若要了解我,首先得了解贵州与安顺。”熟悉钱老师的人都知道,从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八年,他在安顺度过了十八年的时光。熟悉钱老师的人也都知道,他祖籍杭州,生于重庆,长于南京,后来又长期生活在北京,但在所有这些和“故乡”有关的城市中,他最念兹在兹的还是安顺。  二十一岁大学毕业,钱老师就到了安顺工作。当他三十九岁离黔进京时,
期刊
一次表演后,一位听众走过来与我交流。在我简短地回答了他的几个问题之后,他笑着把他刚听到的称为一种类似黑暗料理的音乐。我想,他这样说并非出于单纯的不解,更多是缘于一种不可描述的复杂体验。虽是无心之言,我却一直在想黑暗料理般的音乐这件事。人的感知是相通的,是谓“通感”,所以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此说来,黑暗料理和音乐是有着内在的关联的。  黑暗料理是什么?这个概念如何定义是值得
期刊
他们问这世上什么是真相,假如你以玫瑰的名字为真,那么真相就是词语,我们每个人所能够把握的都只是词语。“昔日玫瑰以其名流芳,今人所持唯玫瑰之名。”翁贝托·埃科《玫瑰的名字》结尾引用的这两句拉丁语在概念上等于什么都没说,却引发出无穷的追问与沉思。但是“對于沉思而言,存在始终是最值得追问的东西。沉思在存在那里遭遇到极端的抵抗,这种抵抗阻挡着沉思,使之不能严肃对待进入其存在之光亮的存在者”(海德格尔《林中
期刊
法学家阿尔伯特·维恩·戴雪(A. V. Dicey)出生于一八三五年,卒于一九二二年,亲历了大英帝国由鼎盛走向衰落,并沐浴一战战火的历史,也见证了不列颠的联合逐步瓦解,进而走向分裂的历史。在戴雪晚年,不列颠遭遇了前所未见的危机:内有爱尔兰之独立诉求,外有德国带来的战争威胁。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生于一七七○年,卒于一八五○年,他近距离观察了法国大革命及其恐怖,见证了拿破仑战争给英国带来的威胁。华兹华斯
期刊
城墙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扮演了重要的守护者角色。它仿佛盾牌,抵御人间战火,保卫墙内安宁,让文明得以延伸。经历过千百年的变迁,迄今仍有不少地方留下了或长或短的古城墙,无声地向人们述说着历史。这些城墙大多是明代的产物,累经战火而屹立不倒。作家潘大明在《湮没的帝都——淮河访古行纪》(中西书局2020年)一书中,以正史研究与实地考察为主,辅以民间故事、传说,时空交错,穿越反复,为我们讲述了明城墙与大明王朝兴衰
期刊
在历史之下,是记忆和遗忘。  在记忆和遗忘之下,是生命。  书写生命却是另一种历史。  永未完成。  —保罗·利科  “一位作者,在她艺术水平的巅峰,转遍整个世界并回到了原点。”在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的小说《低地》(The Lowland)出版后,Vogue杂志给予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评价。原点,对于拉希莉这样一位凭借处女作便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家来说,意味着再次拾起最初惊艳
期刊
费正清回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的生活时,提到了欧文与埃莉诺·拉铁摩尔夫妇,尤其强调埃莉诺“打理欧文的日常生活,非常热情可爱,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朋友遍天下”。费正清的回忆代表了拉铁摩尔夫妇朋友圈的一个共识:欧文的事业成就离不开埃莉诺的支持。这对伉俪的携手之旅始于极有个性的蜜月:以历史上的西域为目的地,欧文跟随传统的骆驼商队穿越戈壁沙漠,埃莉诺则通过现代化的铁路穿越西伯利亚,最终他们在名叫塔城的边
期刊
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七一年,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依次写出了一批彪炳史册的交响曲。第一号作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五年,首演于一九二六年;第二号,一九二七年,同年首演;第三号作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九年,首演一九三一年;第四号,一九三五年,首演一九六一年;第五号,一九三七年,首演一九三七年,地点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第六号,一九三九年,首演一九三九年,列宁格勒;第七号,一九四一年,首演一九四二年,列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