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对鲁迅的《好的故事》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真实的阅读感受,把握好教学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种策略,调动多种感官以及以往的认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在学生体会文字内涵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保持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关键词]梦的意境;解码;《好的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52-04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字中梦的意境,诗的语言。
2.能结合“阅读链接”,进一步读懂课文。
3.知道阅读时可以借助多种类型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前记】
《野草》是一部散文诗集,是鲁迅对自己心境和思想中的矛盾的解剖、思索和批判,它以简约凝练的诗性语言表达了复杂而又深邃的思想感情,以奇特朦胧的意象构成了阴暗晦涩、鬼魅奇崛的艺术世界。《好的故事》是《野草》中的一篇,充盈着浓郁的诗味、诗情,画面感强,引人遐想,又迷离不定。放在小学六年级教材中,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理解难度的。
虽然有学者说《好的故事》是调和《野草》中诡异气氛的一束柔和的光线,虽然若干教学参考书都建议教师们带领学生去寻找《好的故事》中“美丽、优雅、有趣”的画面和文字,但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无论读多少遍,我仍然读不出日常认知中的美丽、优雅,更寻找不到有趣的影子。反而是文字中镜像般的梦幻总传递出一丝阴森的感觉。带着心中的疑惑,我翻阅了大量资料,除了看到不少文学评论中的观点印证了我的感受之外,也发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阐释,“理解现实矛盾说”“水乡风情诗篇说”“心理回乡说”“虚幻联想说”“爱情期待说”“佛教因缘说”“濒死体验说”……越是名家名篇,意韵越是深远,解读越会多元。对于这样的文字,应该将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引向何处?这是教学的难点。但“终点”源于“起点”,学生对文章真实的感受才是我们教学的生发点。
在第一课时完成字词教学,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和梳理之后,我让学生提出问题。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提问:“这个故事好在哪里?(为什么说这个故事美丽、幽雅、有趣?)”也有十几个学生提问:“这篇文章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
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扫清字词理解障碍的基础上,仍然不清楚鲁迅笔下的“故事”好在哪里,对鲁迅“美丽、幽雅、有趣”的自我评价也并不认同,而鲁迅想借这篇文章表达的内涵,学生大多都感受模糊。
基于学生的问题,我放弃了课后问题“‘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说一说”的训练,因为“美丽、幽雅、有趣”这几个词的意义过于具体,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定向化,从而压制了他们对文章个性化的思考和解读。所以,我选择从文章标题的“好”字切入,“好”的意义比较模糊、笼统,也许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品读。
【教学过程】
一、入梦
(一)存疑入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鲁迅的《好的故事》。说是好的故事,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章并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其实就是一个梦,鲁迅用三个美好的词形容了自己的梦,评价还是相当高的。(板书:美丽、幽雅、有趣)
师:但是学完了第一课时,我们班中还有一半的同学提出问题:“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板书:?)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不给鲁迅面子,但其实提得却非常正常。这篇课文出自鲁迅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号称是鲁迅最难理解的一本书。这就说明,我们和大文豪的思想之间肯定是有鸿沟的。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努力地在这道鸿沟上搭起一座桥梁。
(二)合作朗读
师:我请7个同学跟老师配合,一起朗读课文的5~7小节。你们一人读一小段,老师在中间穿针引线。
师:梦中,鲁迅坐着小船,来到了山阴道,这是故乡绍兴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他在小船上看到了什么?
生1:“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师:因为船桨不停地拍打,以至于水中的影子——
生2:“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师:倒影的形状和色彩都很奇异——
生3:“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师:这样的景象似乎一直在重复着——
生4:“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师:渐渐的,两岸的景物和倒影也变得绚丽了——
生5:“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师:船行驶漾起的涟漪似乎让倒影都连成了一片——
生6:“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师:小船刚一驶过,倒影就随即发生变化——
生7:“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三)辨别文字的“画风”
师:这就是鲁迅笔下美丽、幽雅、有趣的夢境。同学们,我这里有三幅画,你觉得哪一幅画最贴近鲁迅这段文字给你的感觉?说说选择的理由。 (出示三幅画:画一为风景写实画; 画二为黑白山水画; 画三为印象派风景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选的这幅画是一幅著名的印象派画作,难怪很多文学评论家都说鲁迅的这篇《好的故事》有印象派画的风格。看来,美的感觉是相通的。此时,心中有问号的同学,有没有感觉到这个故事有一些好了呢?
对于重点要品味的段落,我用了两个步骤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一是合作朗读,我用一些简短的语句串起5~7自然段的文字。环节看似非常简单,但质朴的形式中却蕴含着精心的设计。鲁迅的这段文字迷离、梦幻,缺乏情节感,我在朗读中穿插的语句,仿佛一条小船,载着学生穿梭于文字之间,帮助他们寻找到时间、空间上的逻辑和联系。二是图画感知。鲁迅不仅是个文学家,也是个木刻大师,他在绘画上有很深的造诣。《好的故事》仿佛是他把绘画中强烈的线条感和色彩感迁移到了文字中。课堂上,当这样浓烈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去形容时,选择让图画来说话,反而能令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鲁迅文字不入流俗的艺术感。因为,美的感觉是相通的。
二、品梦
(一)自主学习,寻找梦的“好”
师:印象派画也许没有写实的画这样明丽,也没有水墨画这样清雅。但它有自己独特的韵致。鲁迅笔下的故事应该也是这样,文字非常特别,需要我们仔细品味才能发现它的好。接下来,请大家细细地读读5~7小节,品一品这个故事,这个梦境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大家画出让你特别有感觉的句子,一会儿来和同学交流。
(二)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预设一:“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1.但是有人说“其实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鲁迅的作品,或者说他的表达方式”。比如,就像他的梦的开始这段,你能挑挑他的问题吗?
(1)无序,思维混乱
(2)描写事物重复。丛树和枯树、村妇和村女。
(3)标点符号错误。
(4)单纯地罗列,没有任何修饰。
……
(相机板书)
2.一个文学大家被我们无情地批评了。有没有哪个同学是站在鲁迅这一边的,来为他分辨分辨。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总结:梦本身就是碎片式的,不连续的,没有逻辑的,没有顺序的。鲁迅的这段文字,就是在用梦的语言来写梦。
预设二:“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1.你们有发现这句话的特别之处吗?(句子的头尾相连)
2.句子的头尾相连,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联珠”,这样写不仅让画面变得有趣,读起来还会特别有节奏感呢!
3.指导朗读。
预设三:“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1.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组句子有什么共同点?(短句)读一读,这些短句组合起来给你什么感觉?
(短句,断断续续,给人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变化很快)
2.句子的长短就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画面感。你能把这些短句读好吗?
这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节,学生各自交流他们觉得“好”的地方,教师只选了三处重点进行引导。选择这三个句段是有目的的,它们都指向了本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体会“梦的意境,诗的语言”。第一处预设,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走进“好的故事”,教师先设计了“找茬质疑”的环节,学生在“挑刺”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发现鲁迅文字的特别之处。而接下来为鲁迅“辩解”的环节,又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特殊语言现象背后的原因。学生在争辩中恍然大悟:原来鲁迅在用“梦的语言”描写梦境。教师用一个“四两拨千斤”的问题,带领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的全过程。
(三)想象画面
师:鲁迅看着看着,他说——
生:“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师:我相信,此时此刻,这些碎散甚至是无序的图景在鲁迅的眼中一定幻化成了一幅幅连续生动的生活画面。比如这段话,同学们谁是鲁迅的知音,你能试着把它们描述出来吗?
出示:“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示例:天空蓝蓝的,白云悠闲地飘动着,岸边,一片片水田和鲜绿的秧苗,绿意满地、泥土飘香,野花散落在田埂上,树林边的茅屋前,小狗晒着太阳,趴着打盹儿。母鸡到处找食吃,在小狗的身边跑来跳去,叽叽咕咕。农夫和村妇坐在屋前空地上,闲话家常,女儿在一旁晒起了刚洗好的衣服,时不时也插上两句。小河另一边的竹林里,寺庙若隐若现,僧人在寺庙中虔诚地理佛。多么美好的田园画卷呀!
(四)联系古诗词,理解文字
师:这幅画面是否让你们联想起以前学过的什么诗词?
(生齐诵《清平乐 村居》 )
师:虽然鲁迅和辛弃疾生活的背景不同,时代不同,可是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竟是如此的相似。同学们,你现在觉得这个故事好吗?
(五)发现语言特点
师:同学们,还不止于此。《好的故事》出自散文诗集《野草》,《好的故事》就是一首诗,不是吗?
(用诗的形式出示第5小节)
师:而你们所发现的短句、联珠,甚至是零亂无序的话语,都是诗的语言(板书:诗的语言)如果给这首诗加个标题,那一定就是:好的故事。(板书:!) (六)配乐朗读
师:让我们伴着音乐,去感受鲁迅笔下这诗一般的好的故事吧。
虽然文学界对《好的故事》中的梦境有多种类型的阐释,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适宜的解读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不尽相同的,但对所有学过《清平乐 村居》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在他们心中一定都有那样一幅“茅檐青草,翁媪醉音,无赖小儿”的美好画面。当教师引导学生将梦境中零碎的景物描述成一幅画时,学生就很自然地与《清平乐 村居》的田园生活画卷勾连起来。新旧知识的联系,会让学生对《好的故事》產生心理上的亲切感,进而更加认同鲁迅的精神追求。在对比完《好的故事》和《清平乐 村居》的内容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好的故事》的语言其实也是“诗的语言”,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
三、梦醒
(一)引读第10小节
师:我正要凝视他们时——
(学生朗读第10小节)
师:鲁迅怎么了?他只是醒了吗?
(美梦破碎了)
(二)思考“昏沉的夜”
师:鲁迅把他的心声放在了文章最后,请同学们来读读后两节。
师:“好的故事”鲁迅在文中反复说了三次,而昏沉的夜一头一尾也出现了两次,(板书:昏沉的夜)他到底想说什么?(生交流对“昏沉的夜”的理解)
(三)联系“阅读链接”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很有深度了,课文后的“阅读链接”中是两位文学评论人对这篇作品的评价,请大家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什么共鸣,或是让你有所启发的地方,请画下来。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意义和方法
师:“好的故事”象征着鲁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是他的理想(板书:理想),而“昏沉的夜”就是他当下所面临的现实生活(板书:现实)。
师:结合相关资料,特别是资料中的关键语句,我们就越来越理解鲁迅,越来越理解《好的故事》了。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去读读鲁迅的心声吧。朗读第9~10小节。
(五)课尾留疑
师:当然,这点资料并不能帮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相信同学们此时心中还有疑问。(板书:?)
(六)指导学习方法
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你觉得可能需要查找什么方面的资料?
(当时的历史背景、鲁迅的生活经历,鲁迅的文学作品、文学评论)(相机板书)
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学习才更有方向。
“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后的“阅读链接”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起点。“阅读链接”提供的虽然是著名学者的文学评论,但学生的理解和思考水平并非完全低于评论中的观点,所以教师让学生在“阅读链接”中寻找“共鸣或启示”,尊重了学生的阅读现实。此外,使用“阅读链接”只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开始,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哪些资料是“相关资料”。课前,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课堂上都没有时间进行探讨。课堂的最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课文继续提问,就是让学生明白,对《好的故事》的探索不应止步于课堂。一手持方法,一手抓兴趣,才能让学习真正地持续下去。
【板书】
动态的板书设计:1.自主性。板书上右边的一列词语是顺着鲁迅自我评价的思路让学生自主发现梦境的“好”,学生交流完感受,便到黑板上写下相关词语。左边的一列词语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挑刺质疑的发现,板书词语完全来自于学生的发言。2.过程性。板书并没有如惯例只呈现结论性的内容,而是更真实地展现了学生思考的过程、教师引导的过程。3.思辨性。课题旁边的标点符号由“?”变为“!”,最后又转为“?”。这是因为学生是带着“这个故事到底好在哪里”的疑问走进课堂的,他们在自主探索、质疑和争论中,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中,逐渐感受到梦境如印象派画般光影迷离,体会到田园生活般的惬意悠闲,发现了文字如诗一般的自由灵动,这些都可谓故事的“好”,但这些远无法诠释《好的故事》所有的内涵。对这样意蕴深远的文字,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才是对它最好的尊重。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梦的意境;解码;《好的故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52-04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字中梦的意境,诗的语言。
2.能结合“阅读链接”,进一步读懂课文。
3.知道阅读时可以借助多种类型的资料理解课文内容。
【前记】
《野草》是一部散文诗集,是鲁迅对自己心境和思想中的矛盾的解剖、思索和批判,它以简约凝练的诗性语言表达了复杂而又深邃的思想感情,以奇特朦胧的意象构成了阴暗晦涩、鬼魅奇崛的艺术世界。《好的故事》是《野草》中的一篇,充盈着浓郁的诗味、诗情,画面感强,引人遐想,又迷离不定。放在小学六年级教材中,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理解难度的。
虽然有学者说《好的故事》是调和《野草》中诡异气氛的一束柔和的光线,虽然若干教学参考书都建议教师们带领学生去寻找《好的故事》中“美丽、优雅、有趣”的画面和文字,但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无论读多少遍,我仍然读不出日常认知中的美丽、优雅,更寻找不到有趣的影子。反而是文字中镜像般的梦幻总传递出一丝阴森的感觉。带着心中的疑惑,我翻阅了大量资料,除了看到不少文学评论中的观点印证了我的感受之外,也发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阐释,“理解现实矛盾说”“水乡风情诗篇说”“心理回乡说”“虚幻联想说”“爱情期待说”“佛教因缘说”“濒死体验说”……越是名家名篇,意韵越是深远,解读越会多元。对于这样的文字,应该将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引向何处?这是教学的难点。但“终点”源于“起点”,学生对文章真实的感受才是我们教学的生发点。
在第一课时完成字词教学,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和梳理之后,我让学生提出问题。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提问:“这个故事好在哪里?(为什么说这个故事美丽、幽雅、有趣?)”也有十几个学生提问:“这篇文章想说什么?想表达什么?”
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扫清字词理解障碍的基础上,仍然不清楚鲁迅笔下的“故事”好在哪里,对鲁迅“美丽、幽雅、有趣”的自我评价也并不认同,而鲁迅想借这篇文章表达的内涵,学生大多都感受模糊。
基于学生的问题,我放弃了课后问题“‘好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梦境。这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结合课文说一说”的训练,因为“美丽、幽雅、有趣”这几个词的意义过于具体,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定向化,从而压制了他们对文章个性化的思考和解读。所以,我选择从文章标题的“好”字切入,“好”的意义比较模糊、笼统,也许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引导学生对文字进行品读。
【教学过程】
一、入梦
(一)存疑入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鲁迅的《好的故事》。说是好的故事,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章并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其实就是一个梦,鲁迅用三个美好的词形容了自己的梦,评价还是相当高的。(板书:美丽、幽雅、有趣)
师:但是学完了第一课时,我们班中还有一半的同学提出问题:“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板书:?)这个问题看起来有点不给鲁迅面子,但其实提得却非常正常。这篇课文出自鲁迅的一本散文诗集《野草》,号称是鲁迅最难理解的一本书。这就说明,我们和大文豪的思想之间肯定是有鸿沟的。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努力地在这道鸿沟上搭起一座桥梁。
(二)合作朗读
师:我请7个同学跟老师配合,一起朗读课文的5~7小节。你们一人读一小段,老师在中间穿针引线。
师:梦中,鲁迅坐着小船,来到了山阴道,这是故乡绍兴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他在小船上看到了什么?
生1:“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师:因为船桨不停地拍打,以至于水中的影子——
生2:“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师:倒影的形状和色彩都很奇异——
生3:“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师:这样的景象似乎一直在重复着——
生4:“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师:渐渐的,两岸的景物和倒影也变得绚丽了——
生5:“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师:船行驶漾起的涟漪似乎让倒影都连成了一片——
生6:“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师:小船刚一驶过,倒影就随即发生变化——
生7:“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三)辨别文字的“画风”
师:这就是鲁迅笔下美丽、幽雅、有趣的夢境。同学们,我这里有三幅画,你觉得哪一幅画最贴近鲁迅这段文字给你的感觉?说说选择的理由。 (出示三幅画:画一为风景写实画; 画二为黑白山水画; 画三为印象派风景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选的这幅画是一幅著名的印象派画作,难怪很多文学评论家都说鲁迅的这篇《好的故事》有印象派画的风格。看来,美的感觉是相通的。此时,心中有问号的同学,有没有感觉到这个故事有一些好了呢?
对于重点要品味的段落,我用了两个步骤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一是合作朗读,我用一些简短的语句串起5~7自然段的文字。环节看似非常简单,但质朴的形式中却蕴含着精心的设计。鲁迅的这段文字迷离、梦幻,缺乏情节感,我在朗读中穿插的语句,仿佛一条小船,载着学生穿梭于文字之间,帮助他们寻找到时间、空间上的逻辑和联系。二是图画感知。鲁迅不仅是个文学家,也是个木刻大师,他在绘画上有很深的造诣。《好的故事》仿佛是他把绘画中强烈的线条感和色彩感迁移到了文字中。课堂上,当这样浓烈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去形容时,选择让图画来说话,反而能令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鲁迅文字不入流俗的艺术感。因为,美的感觉是相通的。
二、品梦
(一)自主学习,寻找梦的“好”
师:印象派画也许没有写实的画这样明丽,也没有水墨画这样清雅。但它有自己独特的韵致。鲁迅笔下的故事应该也是这样,文字非常特别,需要我们仔细品味才能发现它的好。接下来,请大家细细地读读5~7小节,品一品这个故事,这个梦境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大家画出让你特别有感觉的句子,一会儿来和同学交流。
(二)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预设一:“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1.但是有人说“其实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鲁迅的作品,或者说他的表达方式”。比如,就像他的梦的开始这段,你能挑挑他的问题吗?
(1)无序,思维混乱
(2)描写事物重复。丛树和枯树、村妇和村女。
(3)标点符号错误。
(4)单纯地罗列,没有任何修饰。
……
(相机板书)
2.一个文学大家被我们无情地批评了。有没有哪个同学是站在鲁迅这一边的,来为他分辨分辨。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总结:梦本身就是碎片式的,不连续的,没有逻辑的,没有顺序的。鲁迅的这段文字,就是在用梦的语言来写梦。
预设二:“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1.你们有发现这句话的特别之处吗?(句子的头尾相连)
2.句子的头尾相连,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联珠”,这样写不仅让画面变得有趣,读起来还会特别有节奏感呢!
3.指导朗读。
预设三:“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
1.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组句子有什么共同点?(短句)读一读,这些短句组合起来给你什么感觉?
(短句,断断续续,给人一种朦胧、梦幻的感觉,变化很快)
2.句子的长短就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画面感。你能把这些短句读好吗?
这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环节,学生各自交流他们觉得“好”的地方,教师只选了三处重点进行引导。选择这三个句段是有目的的,它们都指向了本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体会“梦的意境,诗的语言”。第一处预设,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走进“好的故事”,教师先设计了“找茬质疑”的环节,学生在“挑刺”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发现鲁迅文字的特别之处。而接下来为鲁迅“辩解”的环节,又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特殊语言现象背后的原因。学生在争辩中恍然大悟:原来鲁迅在用“梦的语言”描写梦境。教师用一个“四两拨千斤”的问题,带领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的全过程。
(三)想象画面
师:鲁迅看着看着,他说——
生:“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师:我相信,此时此刻,这些碎散甚至是无序的图景在鲁迅的眼中一定幻化成了一幅幅连续生动的生活画面。比如这段话,同学们谁是鲁迅的知音,你能试着把它们描述出来吗?
出示:“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示例:天空蓝蓝的,白云悠闲地飘动着,岸边,一片片水田和鲜绿的秧苗,绿意满地、泥土飘香,野花散落在田埂上,树林边的茅屋前,小狗晒着太阳,趴着打盹儿。母鸡到处找食吃,在小狗的身边跑来跳去,叽叽咕咕。农夫和村妇坐在屋前空地上,闲话家常,女儿在一旁晒起了刚洗好的衣服,时不时也插上两句。小河另一边的竹林里,寺庙若隐若现,僧人在寺庙中虔诚地理佛。多么美好的田园画卷呀!
(四)联系古诗词,理解文字
师:这幅画面是否让你们联想起以前学过的什么诗词?
(生齐诵《清平乐 村居》 )
师:虽然鲁迅和辛弃疾生活的背景不同,时代不同,可是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竟是如此的相似。同学们,你现在觉得这个故事好吗?
(五)发现语言特点
师:同学们,还不止于此。《好的故事》出自散文诗集《野草》,《好的故事》就是一首诗,不是吗?
(用诗的形式出示第5小节)
师:而你们所发现的短句、联珠,甚至是零亂无序的话语,都是诗的语言(板书:诗的语言)如果给这首诗加个标题,那一定就是:好的故事。(板书:!) (六)配乐朗读
师:让我们伴着音乐,去感受鲁迅笔下这诗一般的好的故事吧。
虽然文学界对《好的故事》中的梦境有多种类型的阐释,但对于小学生来说,最适宜的解读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不尽相同的,但对所有学过《清平乐 村居》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在他们心中一定都有那样一幅“茅檐青草,翁媪醉音,无赖小儿”的美好画面。当教师引导学生将梦境中零碎的景物描述成一幅画时,学生就很自然地与《清平乐 村居》的田园生活画卷勾连起来。新旧知识的联系,会让学生对《好的故事》產生心理上的亲切感,进而更加认同鲁迅的精神追求。在对比完《好的故事》和《清平乐 村居》的内容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发现,《好的故事》的语言其实也是“诗的语言”,学生就更容易接受了。
三、梦醒
(一)引读第10小节
师:我正要凝视他们时——
(学生朗读第10小节)
师:鲁迅怎么了?他只是醒了吗?
(美梦破碎了)
(二)思考“昏沉的夜”
师:鲁迅把他的心声放在了文章最后,请同学们来读读后两节。
师:“好的故事”鲁迅在文中反复说了三次,而昏沉的夜一头一尾也出现了两次,(板书:昏沉的夜)他到底想说什么?(生交流对“昏沉的夜”的理解)
(三)联系“阅读链接”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很有深度了,课文后的“阅读链接”中是两位文学评论人对这篇作品的评价,请大家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什么共鸣,或是让你有所启发的地方,请画下来。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意义和方法
师:“好的故事”象征着鲁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这是他的理想(板书:理想),而“昏沉的夜”就是他当下所面临的现实生活(板书:现实)。
师:结合相关资料,特别是资料中的关键语句,我们就越来越理解鲁迅,越来越理解《好的故事》了。让我们带着这份理解,再去读读鲁迅的心声吧。朗读第9~10小节。
(五)课尾留疑
师:当然,这点资料并不能帮我们解决所有的问题,相信同学们此时心中还有疑问。(板书:?)
(六)指导学习方法
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你觉得可能需要查找什么方面的资料?
(当时的历史背景、鲁迅的生活经历,鲁迅的文学作品、文学评论)(相机板书)
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学习才更有方向。
“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课后的“阅读链接”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起点。“阅读链接”提供的虽然是著名学者的文学评论,但学生的理解和思考水平并非完全低于评论中的观点,所以教师让学生在“阅读链接”中寻找“共鸣或启示”,尊重了学生的阅读现实。此外,使用“阅读链接”只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的开始,教师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哪些资料是“相关资料”。课前,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但课堂上都没有时间进行探讨。课堂的最后,教师让学生针对课文继续提问,就是让学生明白,对《好的故事》的探索不应止步于课堂。一手持方法,一手抓兴趣,才能让学习真正地持续下去。
【板书】
动态的板书设计:1.自主性。板书上右边的一列词语是顺着鲁迅自我评价的思路让学生自主发现梦境的“好”,学生交流完感受,便到黑板上写下相关词语。左边的一列词语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挑刺质疑的发现,板书词语完全来自于学生的发言。2.过程性。板书并没有如惯例只呈现结论性的内容,而是更真实地展现了学生思考的过程、教师引导的过程。3.思辨性。课题旁边的标点符号由“?”变为“!”,最后又转为“?”。这是因为学生是带着“这个故事到底好在哪里”的疑问走进课堂的,他们在自主探索、质疑和争论中,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中,逐渐感受到梦境如印象派画般光影迷离,体会到田园生活般的惬意悠闲,发现了文字如诗一般的自由灵动,这些都可谓故事的“好”,但这些远无法诠释《好的故事》所有的内涵。对这样意蕴深远的文字,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才是对它最好的尊重。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