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隐性逃课”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rQ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性逃课”是指学生能够按时上课,但在课堂上做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种行为在中职学校非常普遍,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社会声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分析了“隐性逃课”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职生;隐形逃课;应对策略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逃课已经习以为常。通常意义上,逃课是指学生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无正当理由而旷课的行为,这种逃课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基本上都会有相应的约束。然而还有一种更为普遍的“隐性逃课”行为,即学生能够按时上课,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在课堂上做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种行为在教学中多数学校缺少有针对性的管理手段,但又十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对于学生教育质量以及学校社会声誉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隐性逃课”的形成原因
  (一)学生层面。一是学习能力不足。在中职学校里,按照教学计划,学生在刚入校的第一年里会学习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及专业相关的理论课,而他们大多是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这些文化课有畏难心理,一旦学习困难,便会茫茫然,在课堂上也难以集中精力,以致“隐性逃课”。二是所学专业与学习意愿不匹配。中职学生一般年龄较小,缺乏对专业的认知,在选择专业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的学生还是按照家人的意愿选择专业。当他们发现专业设置与自己的想象有很大的差距时,便会对专业大失所望,失去了学习动机,对课堂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导致了在课堂上迷茫、发呆。
  (二)教师层面。一是教学方式单一。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重知识轻情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学方式单一、呆板,课堂气氛相对生硬、沉闷。对于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心理思想特点,他们视而不见。有些教师不提前分析学情,在课堂上只是拿着教材生硬的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缺乏情感交流,导致了学生与教师和课堂脱节,这种千篇一律的课堂让学生感到乏味,隐性逃课便趁虚而入。二是疏于课堂教学管理。学校的规章制度禁止显性逃课,对于隐性逃课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标准,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身在曹营心在汉”,大部分教师会选择视而不见,有的甚至报以理解,认为只要没有扰乱课堂的教学秩序就可以了,选择了听之任之。教师的在课堂管理上不作为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生不认真听课的放纵心理,使得学生隐性逃课的现象愈演愈烈。
  (三)学校层面。一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严重滞后,一些学生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对课堂教学采取忽视的态度。二是学校管理体制。在通常情况下校规校纪禁止“显性逃课”,而对于“隐性逃课”,则没有明文规定,使之为许多学生所接受。学校对课堂的考勤管理只是针对上课的学生人数,对于课堂的主要表现则没有一个界定标准,为学生“隐性逃课”提供了氛围。
  二、“隐性逃课”的应对策略
  (一)学校层面。一是做好专业引导,让学生能自主选择适合的专业。学校应能够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主的决定专业课程设置、管理体制、教学评价等,使学校形成一个自己的办学特色,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学校可以依照学科宏观方面进行招生,在学生入学一段时间之后再细分专业,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来选择自己真正想学的专业。学生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专业,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隐性逃课的行为自然而然也就减少了。二是合理设置课程,让教学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学校应根据学生实际和需要,科学设置课程,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生活化,让学生感到知识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得课堂具有亲切感和亲和力。三是加强就业创业教育,让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针对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教育,逐步引导学生规划人生,树立正确和及时的就业观,减少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迷茫和由此造成的心理压力。
  (二)教师层面。一是切实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模式。作为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的魅力,吸引学生将重心转移到课堂的教学之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听课成为一种享受,这样隐性逃课的行为必然会减少。二是努力加强课堂管理,提高学习效果。课堂管理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摒弃对课堂管理不作为的态度,对隐性逃课的行为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学校要组织人员对教师上课教学质量进行绩效考核,让学生参与到对教师的考核中来,以增强课堂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三是逐步完善考核体系,增加考核的多元化。教师应增加考试方式的灵活性和多元化,要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参与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因素都纳入综合考评体系中,引导学生自觉的投入并参与到课堂中去。
  (三)学生层面。一是主动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积极性。课堂虽不是学习的全部,但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要主动转变学习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与教师互动,循着教师的脉络深入学习,扎实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理论及实践知识。二是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学管理,将学校、将课堂看成一个不断认识自己的学习舞台,逐渐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学生隐性逃课的问题不单单是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问题,与社会也有着不可磨灭的深层次联系。它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严重制约了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学生隐性逃课的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即学生自身的觉悟、教师的责任、学校积极的举措、社会相关人士、部门的关心,把学生的教育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建芹.转变教师角色,有效应对学生隐性逃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5).
  [2]杨翠碧,宦书亮.高校课堂教学的创新管理研究[J].大学教育,2016(03).
  作者简介:徐慧(1985~),女,河南洛阳人,学士,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经阴道彩超与经腹彩超在子宫肌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2017年5月经病理确诊为子宫肌瘤的97例(114个肌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经腹、经阴道
基层广播电视台要充分发挥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作用,在会议报道的深度、广度、厚度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深入挖掘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反映先进执政理念的新做法,折
[摘要]“知信行”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各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不错的效果。本文主要对“知信行”模式在妇幼保健、肿瘤、慢性病等常见领城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同时也对“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在疾病预防保健及护理工作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知信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3
在匈牙利留学的半年,趁着大好的时光,总是爱背起行囊--与同伴们出去游山玩水,穿行于欧洲小城中各个狭窄的街道,并乐此不疲地频繁按动相机的快门。于是那次,在一阵激烈的讨论过后仍没有任何结果的情况下,蒙住眼晴在地图上随手一挥,笔尖停留在欧洲大陆东南部的沿海国家——克罗地亚。那就去那里吧。  清晨,从布达佩斯东火车站出发,经过7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时间已进入让人陶醉的六月,布达
摘要: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这就意味着我国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不仅要扩大办学规模,而且还要提高教育质量。会计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传统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时代要求初级会计人员对英语会计知识也要略知一二。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英语和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学习专业英语——会计英语。确立系统的会计专业英语
本文主要从学院单亲家庭学生基本情况入手,对该部分学生在校综合表现情况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家庭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帮扶进行阐述,旨在从事高校育人工作的教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