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式教学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动脑想、动嘴说、动手做,主动获取知识。笔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采用开放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引导学生快乐学习、自信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主要围绕“鲜、活、近、实”四个关键词,向课堂开放。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做法。
一、向文本开放,让内容“鲜”
文本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指针。道德与法治课堂要紧靠文本,又要超于文本。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文本,适度开放文本,深入挖掘文本的德育素材,让德育课堂拥有源头活水,促进课堂内容鲜活,丰富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认知,领悟道德与法治的真谛,从而有所启发和收获。
教学《我们小声点》(《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2课),笔者紧靠文本,向学生呈现“教室里面有点儿吵”“这里也要小声点”,播放课室里“哗哗”的吵闹声、“砰砰”的关门声、“吱喳”的桌椅搬动声,意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室吵闹带来的不和谐,对我们学习构成的不良影响。随后,笔者在原型启发的基础上,把文本内容延伸至课外:一是在校内时,我们还有哪些吵闹的场景?比如,上落楼梯时,有没有相互追逐、打打闹闹影响别人上落的情况?在学校阅览室阅读的时候,有没有大声喧哗、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情况?二是在校外时,我们又发现那些吵闹的场景?比如在標注有“静”标志的医院,有没有哭闹?在公交车站,有没有安静排队依次上车?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有没有保持安静、做一个文明观众?三是做一个优秀的“调音师”,引导学生无论是在校内、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中,都要做一个文明知礼的好孩子,学会控制自我,学会保持安静,这既是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对每一位参与者的基本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一种体现。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督促身边的亲人与伙伴,都来做一个优秀的“调音师”,让我们的世界充满和谐的声音,让中华优秀传统人传人,永久传递。
二、向方式开放,让课堂“活”
道德与法治课堂有严谨的教学方式,但方式并不僵化,更不会一成不变。针对小学生自主意识不强,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实际,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笔者开放课堂的形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组建活力课堂,使学生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开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乐意做;开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大胆说。
笔者重点为学生开放“两个平台”,点拨思维,获得真知:一是“演”的平台。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动手实践,我把表演引进课堂,培养兴趣,活跃课堂。比如,教学《小水滴的诉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9课),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内容、领悟本意后,选定了“小水滴、山川、田野、秧苗、草原”等角色,进行剧本的表演,让学生体验小水滴遭遇的不幸,认识到小小水滴的珍贵之处。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得到强化!二是“辩”的平台。小学生自主意识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笔者联系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小组开展辩论,适时指导学生思考。比如,教学《安全地玩》(《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8课),笔者根据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耍而又缺乏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等实际,设计班级辩论赛,组建辩论小组,引导学生“辩”中释然,“辩”中感悟:我们能在池塘边放风筝吗?会有哪些危险?危险在哪里?辩论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能得到加分。少了说错而招来老师的否定和批评,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话题也特别多,正方说在可以在池塘边放风筝,只要不靠近池塘边就可;反方说不可以在池塘边放风筝,池塘边有很多危险因素,随时有可能发生危险事件。辩论只是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参加活动的时候,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辩论,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获得见解,获得真知。
三、向生活开放,让距离“近”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学观,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起作用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是常变的、鲜活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内容,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精彩。笔者把道德与法治课堂向生活开放,向生活延伸,引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熟悉的人和事,拉近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给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熏陶。
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6课),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辨析班级生活,从不同角度观察,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并在此基础上向课外延展,捕捉生活细节,发现真善美,践行真善美,做知、情、意、行统一的好儿童。比如,清晨回到学校,看到洁净的校园,这里面隐藏了清洁阿姨多少的努力与汗水?马路和大街上的清洁工人忍受阵阵恶臭,打扫马路,清运垃圾,承受着怎样的艰辛?上学路上,每当见到交警叔叔顶着烈日指挥交通,他们挥汗如雨,那又是为什么?回到课室,看到课室整洁明亮,课桌椅摆放整齐,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凝聚了值日同学多少的辛勤与汗水?我们该怎么样去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在生活中找一找,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等。透过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引导学生挖掘平凡人背后的故事,他们会觉得平凡的其实不平凡,渺小的其实不渺小,细细体味感人至深,从而有所悟、有所感、有所行。
四、向作业开放,让效果“实”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笔者精心设计开放性的作业,激发学习兴趣,轻数量、重质量,轻死记、重能力,既要巩固教学内容,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知行能力的形成。
笔者着力设计两种开放性的作业,达成教学目标。一是“读”的作业。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提升语言能力、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手段。我制造机会让学生诵读文本,有时摆设“故事擂台”,借助《道德与法治》文本,搜寻英雄故事,让学生上台讲故事,定期评选出“最佳擂主”。有时开设“朗读者”,每节课推选出两位同学担当班级的朗读者,把中华道德故事的经典文献引进课堂,精选优秀篇目让学生朗读,重点读出一种崇尚善美的精神,读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斗志,让学生在读中比较、读中选择、读中收获;二是“写”的作业。笔者创造机会,引导学生探索真知、感悟真情、品味真趣,开展写作比武,比见解、比态度、比文笔,让学生乐写、能写、会写。比如,教学了《我的环保小搭档》(《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2课)后,笔者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环保小搭档,夸一夸身边的人,扬一扬生活中的美,写一写身边感人的事。笔者结合班级实际,开展征文,让学生挖掘身边美的事、美的人,在班级里举行学生的优秀作品展,让学生更加喜欢道德与法治课堂。
课堂开放是艺术,适度的开放不仅让课堂鲜活,更体现了一种教育机智。笔者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开”得有法,“放”有技巧,着力打造精品课堂,使课堂效率得到持续的提升。
一、向文本开放,让内容“鲜”
文本是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指针。道德与法治课堂要紧靠文本,又要超于文本。笔者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文本,适度开放文本,深入挖掘文本的德育素材,让德育课堂拥有源头活水,促进课堂内容鲜活,丰富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认知,领悟道德与法治的真谛,从而有所启发和收获。
教学《我们小声点》(《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2课),笔者紧靠文本,向学生呈现“教室里面有点儿吵”“这里也要小声点”,播放课室里“哗哗”的吵闹声、“砰砰”的关门声、“吱喳”的桌椅搬动声,意在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室吵闹带来的不和谐,对我们学习构成的不良影响。随后,笔者在原型启发的基础上,把文本内容延伸至课外:一是在校内时,我们还有哪些吵闹的场景?比如,上落楼梯时,有没有相互追逐、打打闹闹影响别人上落的情况?在学校阅览室阅读的时候,有没有大声喧哗、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情况?二是在校外时,我们又发现那些吵闹的场景?比如在標注有“静”标志的医院,有没有哭闹?在公交车站,有没有安静排队依次上车?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有没有保持安静、做一个文明观众?三是做一个优秀的“调音师”,引导学生无论是在校内、在家里还是在公共场所中,都要做一个文明知礼的好孩子,学会控制自我,学会保持安静,这既是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对每一位参与者的基本要求,也是自身文明素养的一种体现。同时,笔者还引导学生督促身边的亲人与伙伴,都来做一个优秀的“调音师”,让我们的世界充满和谐的声音,让中华优秀传统人传人,永久传递。
二、向方式开放,让课堂“活”
道德与法治课堂有严谨的教学方式,但方式并不僵化,更不会一成不变。针对小学生自主意识不强,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实际,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笔者开放课堂的形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灵活多变的课堂组织形式,组建活力课堂,使学生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开放学生的手脚,让学生乐意做;开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大胆说。
笔者重点为学生开放“两个平台”,点拨思维,获得真知:一是“演”的平台。小学生好奇心强,乐于动手实践,我把表演引进课堂,培养兴趣,活跃课堂。比如,教学《小水滴的诉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9课),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内容、领悟本意后,选定了“小水滴、山川、田野、秧苗、草原”等角色,进行剧本的表演,让学生体验小水滴遭遇的不幸,认识到小小水滴的珍贵之处。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学生珍惜水资源的意识得到强化!二是“辩”的平台。小学生自主意识不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笔者联系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分小组开展辩论,适时指导学生思考。比如,教学《安全地玩》(《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8课),笔者根据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耍而又缺乏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等实际,设计班级辩论赛,组建辩论小组,引导学生“辩”中释然,“辩”中感悟:我们能在池塘边放风筝吗?会有哪些危险?危险在哪里?辩论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能得到加分。少了说错而招来老师的否定和批评,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话题也特别多,正方说在可以在池塘边放风筝,只要不靠近池塘边就可;反方说不可以在池塘边放风筝,池塘边有很多危险因素,随时有可能发生危险事件。辩论只是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参加活动的时候,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通过辩论,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获得见解,获得真知。
三、向生活开放,让距离“近”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学观,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起作用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是常变的、鲜活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内容,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精彩。笔者把道德与法治课堂向生活开放,向生活延伸,引入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熟悉的人和事,拉近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给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熏陶。
教学《班级生活有规则》(《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6课),笔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辨析班级生活,从不同角度观察,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并在此基础上向课外延展,捕捉生活细节,发现真善美,践行真善美,做知、情、意、行统一的好儿童。比如,清晨回到学校,看到洁净的校园,这里面隐藏了清洁阿姨多少的努力与汗水?马路和大街上的清洁工人忍受阵阵恶臭,打扫马路,清运垃圾,承受着怎样的艰辛?上学路上,每当见到交警叔叔顶着烈日指挥交通,他们挥汗如雨,那又是为什么?回到课室,看到课室整洁明亮,课桌椅摆放整齐,干净舒适的学习环境,凝聚了值日同学多少的辛勤与汗水?我们该怎么样去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在生活中找一找,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等。透过生活中熟悉的人和事,引导学生挖掘平凡人背后的故事,他们会觉得平凡的其实不平凡,渺小的其实不渺小,细细体味感人至深,从而有所悟、有所感、有所行。
四、向作业开放,让效果“实”
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笔者精心设计开放性的作业,激发学习兴趣,轻数量、重质量,轻死记、重能力,既要巩固教学内容,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知行能力的形成。
笔者着力设计两种开放性的作业,达成教学目标。一是“读”的作业。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提升语言能力、扩大知识面的重要手段。我制造机会让学生诵读文本,有时摆设“故事擂台”,借助《道德与法治》文本,搜寻英雄故事,让学生上台讲故事,定期评选出“最佳擂主”。有时开设“朗读者”,每节课推选出两位同学担当班级的朗读者,把中华道德故事的经典文献引进课堂,精选优秀篇目让学生朗读,重点读出一种崇尚善美的精神,读出一种奋发向上的斗志,让学生在读中比较、读中选择、读中收获;二是“写”的作业。笔者创造机会,引导学生探索真知、感悟真情、品味真趣,开展写作比武,比见解、比态度、比文笔,让学生乐写、能写、会写。比如,教学了《我的环保小搭档》(《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2课)后,笔者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环保小搭档,夸一夸身边的人,扬一扬生活中的美,写一写身边感人的事。笔者结合班级实际,开展征文,让学生挖掘身边美的事、美的人,在班级里举行学生的优秀作品展,让学生更加喜欢道德与法治课堂。
课堂开放是艺术,适度的开放不仅让课堂鲜活,更体现了一种教育机智。笔者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开”得有法,“放”有技巧,着力打造精品课堂,使课堂效率得到持续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