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允许试错,重视研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mmmmmmmmmmmmmmmm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的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少的教师仍主宰着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不利于探究思维的培养。探究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探究思维的发展对学生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呢?一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融入课堂,主动建构;二是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反复试错、改进的过程;三是重视研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思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探究思维的关注和培养至关重要。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呢?笔者在此提出三点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探究思维的形成提供动力
  探究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探究欲望,为探究思维的形成提供内在动力。创设情境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体现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进入情境中,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动构建知识。经调查,在科学课堂上常常接受情境教学的学生对比少接受情境教学的学生明显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更能激发科学思维和探究欲望。
  良好的情境创设能使学习事半功倍,然而教学实践中良好的情境却堪忧,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创设的情境较为生硬,比如,在四年级的科学课堂中,采用“小猪佩奇”进行导入,不符合年龄特征;又如,创设的情境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气氛沉闷。第二种情况是创设的情境往往只停留于导入环节,形式大于实际。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学习情境的认识不足,认为学习情境只是领学生入门。实际上,情境是学生探究过程中的“灯塔”,能使学生走向学习目标,是使学生保持探究热情的关键。情境创设应具有延续性、全程性。
  笔者在六年级上册《使用工具》一课中,创设了如下的情境:笔者展示铁钉、木板、抹布、一个苹果,并表示想徒手把铁钉钉进木板,把抹布撕开两半,把苹果分成两半,并询问有没有同学能够帮忙。有四位学生先后上讲台尝试,使出了自己最大的力气,其他同学生都聚精会神地观察这四位学生能否徒手完成,整个过程非常有趣和欢乐。四位学生付出了“汗水”,但均以失败告终。笔者说:“如果现在允许你使用工具,你还能帮忙吗?”很快,四位学生迅速选择了钉锤、剪刀、小刀,分别把铁钉钉进了木板,把抹布剪成了两半,把苹果切成了两半。这个情境,迅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经过这次体验,学生也认识到工具带来的便利性,指向了学习目标。
  张鼎儿老师在一年级《桔子的认识》一课中,设计了如下的导入方式:先从裤子左侧口袋取出一个气球,吹胀了再松手,气球通过喷气的反推力在课室里自由飞翔;张老师又从裤子右侧口袋中取出另一个颜色的气球,吹胀了又松手,课室充满了欢笑,学生们纷纷伸出手想要接住气球。然后张老师手拿一个像百宝袋一样的黑色袋子,相继拿出了苹果、桔子。这对于学生来说就像变魔术一样神秘,吸引着他们。张老师对学生们说,如果他们从袋子中取出来的是桔子,那么桔子就送给他们。学生们轮流在袋子中摸出桔子,这本身就是一种探究学习的过程,通过形状、手感辨别桔子。接下来一系列的体验,让学生认识了桔子的气味、味道、果汁、果肉瓣数等。这样真实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前概念,又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延续了这个情绪,让学生在整节课都保持着高度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探究中。
  发达国家还时常通过化妆,让学生进入情境。例如,让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探究水和沙哪种物质吸热快、散热快,引入恐龙生蛋的情境,让学生思考沙漠地区的恐龙生了蛋,应该找什么地方埋藏恐龙蛋比较合适?是沙丘还是沼泽?利用温度计去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非常吸引人。
  二、允许试错,给予学生探索的机会,为探究思维的形成提供空间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处理探究式学习中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关系。学生学习科学探究、学习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探究思维,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因此,应在课堂中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尝试、反思、再尝试、再反思,允许他们试错,这是认识科学、形成探究思维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却要求学生一步到位。如,六年级上册《磁铁的磁力(二)》一课,原应有一段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数量、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的关系。一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是指导学生实验就花了将近25分钟,学生实验、交流的时间严重不足,连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在实验和交流仍未充分的情况下,结论已然被呈现。教师常常不放心学生,或者低估学生的能力,或者是害怕课堂不按预设的进行,在学生进行實验前总是事无巨细地指导学生实验中要注意的细节。这样的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探索、试错的机会,探究思维能力得不到提升。
  笔者在《我们来做“热气球”》一课中,设计了这样的探究活动: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热气球”的外观和用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进入情境。然后,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尝试做出“热气球”。不少学生小组并没有做成功,笔者请学生思考原因。再者,笔者让实验做成功的小组上讲台演示,总结成功的要点。而后,笔者引导学生小组对第一次实验做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后,再进行第二次实验。在第二次实验中,全部学生小组均实验成功。笔者借此引导学生思考热气球如何上升。学生展开了充分的研讨。整个探究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允许学生试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第一次实验中产生了错误,暴露了问题,正是学生纠错和学习的机会。学生具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是学生形成探究思维的必要条件。
  三、重视研讨,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为探究思维的形成提供反馈
  张红霞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中提出,讨论是获得正确的观察结果的重要步骤。在小学科学探究中,研讨是学生得出科学结论的必要过程。研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研讨?
  一是给予学生充分的研讨时间。充分的时间是学生产生思维碰撞的条件。特别是生物类观察课,由于实验条件和时间有限,每个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会大有不同。给予充分的时间,引导每位学生开口交流,互相弥补经验上的不足,减少重复观察的情况。
  二是适时引领。“适时”是指学生需要时。在学生埋头活动中,不必要的话请不要说,以免分散注意力进而影响探究。学生注意力松懈时,引领学生研讨,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内容上,获得新的启发,保持热情。“适时”也指时机成熟时,比如,学生明显停滞时,实验前、实验中或实验后学生思考不足时,学生需要启发时等,都是时机成熟的研讨机会,应及时引领。
  三是巧妙设计研讨问题。教育家兰本达在《里面是什么?》的教学中,提出了问题并逐步追问:你们猜这(里面)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这样?你为什么这么想?谁还有什么别的发现吗?张红霞认为,这四个问题代表四个递进的认识过程,分别是:猜想——方法——证据——寻找更多的证据或者修正原有的解释。教师的提问,决定着学生思考和推理的方向。问题设计应具启发性、层次性,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面思考,调动所学的知识,提出想法,解释现象,锻炼探究思维能力。
  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融入课堂,主动建构;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反复试错、改进的过程;重视研讨,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宁灵芝.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科学情境教学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7.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48-73.
  [3]吕映.让语文真实发生[J].小学语文教师,2019(10): 8-12.
其他文献
摘 要:广州市白云区广园小学实验学校从2016年开始把轮滑运动作为学校的一项体育课程。通过轮滑课及相关辅助手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让学生接受专业的轮滑训练。截至目前,学校克服了各种困难,在锻炼学生体质的同时,培养了一批人才。本文通过研究白云区广园小学实验学校开展轮滑课程的原因、过程、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论述了轮滑进校园的意义,为此课题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校
“表现”是《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之一,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演唱是“表现”的基本形式,是表现音乐、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形式。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使得他们个个都乐于歌唱。   歌词是经过艺术化的文学语言,体现了歌曲的情感内涵。但处于低年段的学生,他们词汇量少,一些歌曲中可能出现比较多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或词语,致使他们对歌词的识记与对歌曲
本报综合消息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在这热情美好和充满希望的金秋季节,珠海市金湾区五所新幼儿园:海华幼儿园、天和幼儿园、湖城幼儿园、三灶镇中心幼儿园凤鸣分园、红旗镇中心幼儿园奥翔分园顺利开园。  海华幼儿园占地面积2963.5平方米,建筑面积3996.36平方米。2019年3月海华幼儿园原址拆除重建启动,2020年9月新园落成。9个班的规模,可提供270个学位。新园办公条件完善,班级、功能室齐备。 
【摘要】本文对生源非优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模式作出了一些探究,归纳和总结。结合在生源非优初中数学教学中某些规律,根据本人在过往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在生源非优初中的教学环境下,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渐进循环式教学。   【关键词】渐进循环;教学模式;思维有效性;接受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数学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近几年,我国的教学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课程改革标准为我们的教学定下了新方向、新理念、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法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思维特点不相适应,传统的教法累了学生,苦了老师,事倍功半。只有运用正确的教法,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本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学案导学式”教学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就要求高水平的思维活动贯穿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0日,东莞市教育局举行第二批品牌学校暨第三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发布仪式,发布了东莞市第二批30所品牌学校和第三批60所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名单。品牌学校培育是推动东莞市教育扩容提质、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项目自2018年11月启动品牌学校申报工作后,至今已遴选出120所品牌学校培育对象、认定60所品牌学校,涌现出一批办学理念先进、辦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效突出、内涵式发展、社会口碑良好的
【摘要】当前,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教学策略理论研究不深入,尤其是一般学校的初中生英语写作水平,普遍相对低下,且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相对薄弱,而有效的英语单元话题作文教学策略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新课程条件下,通过研究初中英语单元话题作文的有效教学策略,对初中英语单元话写作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使之更具备逻辑性、可操作性及系统性,使初中英语作文教学跳出传统性的教学习惯,进而全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接受教育的起始点,对于幼儿未来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教育思想下,将素质教育应用到学前教育中已经成为当前学前教育阶段的主流思想,其教育结果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肯定。因此,本文首先论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最后提出规范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学前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与工作重点  (一)学前教育影响人
【摘要】自2010年开始广东省实行“3 综合”方案以来,为了达到综合考查兼减负的目的,在高考理综物理计算题出题意图上已连续几年使用了“组合题”。所谓“组合题”是指一道物理题目由多个基本的物理过程或情景按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拼合而成,这些过程或情景包含物理學中的基础知识模块和解题模型。在高三物理复习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对这类计算题进行拆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进行有效的练习。  【关键词】拆分;组合题;思维
史料教学法是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史料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史料帮助学生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认识习惯和思维方式,符合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追求。而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本文以笔者曾执教过的公开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