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非艺术专业合唱团为例,就如何提高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合唱团水平、如何选择合适的合唱曲目、如何形成合唱团自身的特色进行论述。
关键词:非艺术专业 合唱 训练教学
合唱是当下广受欢迎、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恢弘的气场,多变的旋律,既考验指挥者的功底,又对参与演唱的个体要求很高,音准、音高、音色要做到完美统一才能呈现一部视听盛宴。很多高校将合唱列为文化建设和艺术实践的重要渠道,用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业余合唱团的训练实践为例,从指导教师的角度,探究如何提高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合唱能力。
一、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现状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成立于2016年11月,主要由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组成,这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程中都设置了音乐课程,如视唱练耳、钢琴等,因此合唱团也成了他们的实践基地。这两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幼儿园和中小学,他们参加合唱团不仅能提升专业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还能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其艺术修养。然而,教育学院合唱团与专业合唱团相比,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如:
1.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以普通文化课成绩招生进来,大部分同学没有进行正规的音乐专业知识学习,基本上是零基础。入学后加入合唱团,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开始学习,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曲目的演唱,学习进度相对较慢,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合唱的兴趣,对教師的耐心也是很大的考验。
2.男女人数不均衡,少数民族同学较多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的成员构成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均衡的现象,女同学人数较多,男同学人数较少,男女比例是1:4。所以涉及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的作品时,对合唱作品的选取就是相当大的挑战,有时为了兼顾男女比例,就要改编作品。另外,合唱团成员有回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在训练过程中存在语言训练的特殊性。
3.人员流动性大
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合唱作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时间冲突的情况下,会选择放弃学习,因此合唱团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就会影响合唱团整体的音色,合唱团的音色要求:有色彩性、有方向感、有立体感,声音清、美、柔、高等。培养漂亮的音色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需要每日坚持不懈的练习。这对学生自身是一个意志力的考验,就目前合唱团的人员情况而言,一个学期结束,将会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退团,教师花时间培养的经历和时间也付之东流。
4.合唱曲目单一
教育学院合唱团在演出或者排练的过程中,会反复给大家唱几首作品,如果只有翻来覆去的几首作品来排练,会造成合唱队员产生厌烦的情绪,并且失去排列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业余合唱团体要探讨曲目的丰富性。
二、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的训练教学
1.组建阶段
主要进行合唱队员的选拔、声部的划分、曲目的选择、队形的编排等工作。教育学院合唱团的队员是从新生中选择,选拔有两个重要的条件:第一,通过视唱模唱的方式考查音准、音色。第二,热爱音乐,热爱合唱。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可以持续接受训练。尊重和发挥非音乐专业学生对合唱的热情。对于初次接触合唱的同学,曲目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简单、朗朗上口、短小、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风格曲目。
2.集中训练
(1)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姿势、音准、气息、练声等。第一,培养学生建立“声乐”概念,演唱时要注意“口含鸡蛋,头顶瓦罐”,口腔时刻保持打哈欠的状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演唱时候注意提醒学生要竖起口腔来唱。气息训练合唱团主要以快吸快呼、慢吸慢呼两种呼吸方式为主,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统一,用循环呼吸的方式练习长音。对于气息的把握能够保证合唱的整齐和一致。练声时我们注意培养学生音阶练习和旋律练习两种方式。其中旋律练习会直接选择演唱歌曲的旋律作为练习的内容。
(2)四步骤的学习方式
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合唱,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刻苦练习是基础。第一,我们用精细化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的能力:每天一条视唱、每月三首歌曲,利用多媒体技术每天让学生在微信或者qq群里发送自己的视唱录音等。第二,实践性的演出机会,每学期有一场合唱音乐会汇报,通过舞台表现,验证学习成果,增强学习合唱的兴趣。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要进行鼓励,保持合唱团长久持续的发展。合唱团团内的演出活动经历,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舞台经验,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第三,合作性学习,合唱团的新同学都有一位老同学来传帮带,把之前学习的歌曲通过交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第四,综合化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合唱团管理制度很有必要,合唱团的同学在合唱团要学习指挥、伴奏、声乐等,必须要定期在合唱群内部随时推送优秀的合唱艺术作品、正确的发声方式、每周合唱作品的视频收集等。为学生改编一些多声部的曲目,谱写有创新元素、风格特点的合唱作品。
(3)选择合理曲目和改编合唱曲目
业余合唱发展的初期阶段,不适宜选择音程过渡较大和变化音出现次数较多的曲目,不追求声音的高、作品的难。一般选择旋律朗朗上口、声部流畅优美、音域适当的曲目,如《乘着歌声的翅膀》、《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等曲目就很适合初期教学。
在合唱排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合唱队员的水平进行曲目的选择和改编。首先要考虑合唱作品的音域,音域是合唱作品旋律发展的表现空间。其次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合唱作品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曲目由简到难,具体表现为先唱齐唱作品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再到二声部作品:《蓝色的亚得里亚海》、《红梅花儿开》、《凤阳花鼓》;最后加入三声部作品:《在水一方》、《飞来的花瓣》等。合唱团有少数民族的同学,包括藏族、蒙古族、回族、因此还可以选择少数民族的作品作为排练曲目,少数民族的合唱作品较少,需要选择适合的曲目进行改编和编配。如:藏族歌曲《次仁拉索》、《在那东山顶上》;回族花儿《花儿与少年》、《夜夜的晚夕里梦见》;蒙古族歌曲《莫尼山》等。把四声部的作品改编成两个声部,充分发挥学生的合唱优势和特点。 (4)合唱“和”“谐”理念的认知
合唱艺术的美是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的集合,通过适当的处理手法促使作品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要求在音色、音准、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中保持和谐,非音乐专业学生掌握了基本功训练后,要注意提醒合唱队员处理好纵向和声和横向旋律的和谐关系。在纵向和声的训练中,要求每个声部的音要准,在聆听旁边声部的同时,唱准自己的声部。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和弦进行反复的练习,达到声部与声部之间、声部中每一个人声音之间的和谐统一。合唱团成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丰富学生的表现力、建立学生的合作意识等,通过不同风格曲目的积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的特色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是一支业余的、年轻的高校合唱团,在两年半的过程中笔者也总结出了合唱团的特色。首先,平时练习扎实。合唱团成员都是因为喜欢、热爱音乐聚集在一起,学生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强,每天的视唱练习成为生活的习惯,基本功较扎实。其次,每学期一场合唱专场汇报,演绎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作品,通过舞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既检验了学生平时的练习效果,又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自信力。再次见习学以致用,从合唱团走出去的第一批同学,在中小学、幼儿园承担了音乐类课程,并且还组织校园内的合唱团,把在合唱团学习的练习方法、组织队形等应用在了自己见习的学校,受益匪浅。最后,毕业反馈,已经参加工作的合唱团成员反馈给新成员的消息,着重提到技能在教学工作岗位上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未来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应该是一专多能的,这也印证了合唱团的培养理念,引导学生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结语
要想培养一支优秀的非艺术专业合唱团队,就要把合唱学习的每一步基础打好,掌握视唱练耳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在视唱的基础上融入合唱作品的内容,通过长时间训练逐渐演绎多声部的合唱作品。非音乐专业的高校通过社团的形式开展合唱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合唱认识,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一次的演出,让同学们感受到音乐自身带来的自我实践的超越性感受,在合唱艺术的对话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进入到精神、心灵层次的自我认同。合唱团教会学生的不仅是技能,想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情,学会爱与奉献,合作与关怀,是展现高校青年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阳光乐观的学习态度的重要环节。
注释:
周辉国.对业余合唱训练的再认识——以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合唱团红歌训练为例[J].艺术教育,2011(5).
李杰.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合唱训练教学——以北海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專业合唱课程为例(J).黄河之声,2017(18).
郭颖.谈高校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合唱团的教学与训练[J].焦作大学学报,2016(3).
徐智.高校学生业余合唱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音乐,2016(S2).
关键词:非艺术专业 合唱 训练教学
合唱是当下广受欢迎、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恢弘的气场,多变的旋律,既考验指挥者的功底,又对参与演唱的个体要求很高,音准、音高、音色要做到完美统一才能呈现一部视听盛宴。很多高校将合唱列为文化建设和艺术实践的重要渠道,用于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以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业余合唱团的训练实践为例,从指导教师的角度,探究如何提高非艺术专业学生的合唱能力。
一、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现状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成立于2016年11月,主要由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组成,这两个专业的必修课程中都设置了音乐课程,如视唱练耳、钢琴等,因此合唱团也成了他们的实践基地。这两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是幼儿园和中小学,他们参加合唱团不仅能提升专业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还能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其艺术修养。然而,教育学院合唱团与专业合唱团相比,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如:
1.学生的音乐基础薄弱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以普通文化课成绩招生进来,大部分同学没有进行正规的音乐专业知识学习,基本上是零基础。入学后加入合唱团,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开始学习,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曲目的演唱,学习进度相对较慢,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合唱的兴趣,对教師的耐心也是很大的考验。
2.男女人数不均衡,少数民族同学较多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的成员构成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均衡的现象,女同学人数较多,男同学人数较少,男女比例是1:4。所以涉及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的作品时,对合唱作品的选取就是相当大的挑战,有时为了兼顾男女比例,就要改编作品。另外,合唱团成员有回族、土族、藏族、蒙古族等。在训练过程中存在语言训练的特殊性。
3.人员流动性大
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合唱作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时间冲突的情况下,会选择放弃学习,因此合唱团的人员流动性较大。就会影响合唱团整体的音色,合唱团的音色要求:有色彩性、有方向感、有立体感,声音清、美、柔、高等。培养漂亮的音色需要时间的日积月累、需要每日坚持不懈的练习。这对学生自身是一个意志力的考验,就目前合唱团的人员情况而言,一个学期结束,将会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退团,教师花时间培养的经历和时间也付之东流。
4.合唱曲目单一
教育学院合唱团在演出或者排练的过程中,会反复给大家唱几首作品,如果只有翻来覆去的几首作品来排练,会造成合唱队员产生厌烦的情绪,并且失去排列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业余合唱团体要探讨曲目的丰富性。
二、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的训练教学
1.组建阶段
主要进行合唱队员的选拔、声部的划分、曲目的选择、队形的编排等工作。教育学院合唱团的队员是从新生中选择,选拔有两个重要的条件:第一,通过视唱模唱的方式考查音准、音色。第二,热爱音乐,热爱合唱。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可以持续接受训练。尊重和发挥非音乐专业学生对合唱的热情。对于初次接触合唱的同学,曲目的选择也至关重要,简单、朗朗上口、短小、符合新时代年轻人的风格曲目。
2.集中训练
(1)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姿势、音准、气息、练声等。第一,培养学生建立“声乐”概念,演唱时要注意“口含鸡蛋,头顶瓦罐”,口腔时刻保持打哈欠的状态,保持声音的“高位置”。演唱时候注意提醒学生要竖起口腔来唱。气息训练合唱团主要以快吸快呼、慢吸慢呼两种呼吸方式为主,演唱时要注意气息的统一,用循环呼吸的方式练习长音。对于气息的把握能够保证合唱的整齐和一致。练声时我们注意培养学生音阶练习和旋律练习两种方式。其中旋律练习会直接选择演唱歌曲的旋律作为练习的内容。
(2)四步骤的学习方式
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合唱,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的刻苦练习是基础。第一,我们用精细化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视唱练耳的能力:每天一条视唱、每月三首歌曲,利用多媒体技术每天让学生在微信或者qq群里发送自己的视唱录音等。第二,实践性的演出机会,每学期有一场合唱音乐会汇报,通过舞台表现,验证学习成果,增强学习合唱的兴趣。对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要进行鼓励,保持合唱团长久持续的发展。合唱团团内的演出活动经历,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舞台经验,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第三,合作性学习,合唱团的新同学都有一位老同学来传帮带,把之前学习的歌曲通过交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第四,综合化的培养,建立良好的合唱团管理制度很有必要,合唱团的同学在合唱团要学习指挥、伴奏、声乐等,必须要定期在合唱群内部随时推送优秀的合唱艺术作品、正确的发声方式、每周合唱作品的视频收集等。为学生改编一些多声部的曲目,谱写有创新元素、风格特点的合唱作品。
(3)选择合理曲目和改编合唱曲目
业余合唱发展的初期阶段,不适宜选择音程过渡较大和变化音出现次数较多的曲目,不追求声音的高、作品的难。一般选择旋律朗朗上口、声部流畅优美、音域适当的曲目,如《乘着歌声的翅膀》、《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春舞曲》等曲目就很适合初期教学。
在合唱排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合唱队员的水平进行曲目的选择和改编。首先要考虑合唱作品的音域,音域是合唱作品旋律发展的表现空间。其次对于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学习合唱作品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原则,曲目由简到难,具体表现为先唱齐唱作品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再到二声部作品:《蓝色的亚得里亚海》、《红梅花儿开》、《凤阳花鼓》;最后加入三声部作品:《在水一方》、《飞来的花瓣》等。合唱团有少数民族的同学,包括藏族、蒙古族、回族、因此还可以选择少数民族的作品作为排练曲目,少数民族的合唱作品较少,需要选择适合的曲目进行改编和编配。如:藏族歌曲《次仁拉索》、《在那东山顶上》;回族花儿《花儿与少年》、《夜夜的晚夕里梦见》;蒙古族歌曲《莫尼山》等。把四声部的作品改编成两个声部,充分发挥学生的合唱优势和特点。 (4)合唱“和”“谐”理念的认知
合唱艺术的美是节奏美、旋律美、和声美的集合,通过适当的处理手法促使作品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要求在音色、音准、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中保持和谐,非音乐专业学生掌握了基本功训练后,要注意提醒合唱队员处理好纵向和声和横向旋律的和谐关系。在纵向和声的训练中,要求每个声部的音要准,在聆听旁边声部的同时,唱准自己的声部。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和弦进行反复的练习,达到声部与声部之间、声部中每一个人声音之间的和谐统一。合唱团成员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丰富学生的表现力、建立学生的合作意识等,通过不同风格曲目的积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的特色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合唱团是一支业余的、年轻的高校合唱团,在两年半的过程中笔者也总结出了合唱团的特色。首先,平时练习扎实。合唱团成员都是因为喜欢、热爱音乐聚集在一起,学生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强,每天的视唱练习成为生活的习惯,基本功较扎实。其次,每学期一场合唱专场汇报,演绎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作品,通过舞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既检验了学生平时的练习效果,又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自信力。再次见习学以致用,从合唱团走出去的第一批同学,在中小学、幼儿园承担了音乐类课程,并且还组织校园内的合唱团,把在合唱团学习的练习方法、组织队形等应用在了自己见习的学校,受益匪浅。最后,毕业反馈,已经参加工作的合唱团成员反馈给新成员的消息,着重提到技能在教学工作岗位上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未来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应该是一专多能的,这也印证了合唱团的培养理念,引导学生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结语
要想培养一支优秀的非艺术专业合唱团队,就要把合唱学习的每一步基础打好,掌握视唱练耳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在视唱的基础上融入合唱作品的内容,通过长时间训练逐渐演绎多声部的合唱作品。非音乐专业的高校通过社团的形式开展合唱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合唱认识,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一次的演出,让同学们感受到音乐自身带来的自我实践的超越性感受,在合唱艺术的对话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进入到精神、心灵层次的自我认同。合唱团教会学生的不仅是技能,想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情,学会爱与奉献,合作与关怀,是展现高校青年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阳光乐观的学习态度的重要环节。
注释:
周辉国.对业余合唱训练的再认识——以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合唱团红歌训练为例[J].艺术教育,2011(5).
李杰.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合唱训练教学——以北海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專业合唱课程为例(J).黄河之声,2017(18).
郭颖.谈高校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合唱团的教学与训练[J].焦作大学学报,2016(3).
徐智.高校学生业余合唱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音乐,201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