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400位400字美文高手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o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值此《博览群书》出版400期之际,《博览群书》邀全球读者共同寻找400位善写400字美文高手。
  一、活动主题和文章副题:我(们)与“博览群书”。其中括号内内容由作者确定,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我们家”“我们班”“我们组”“我们宿舍”“我们学校”等等;“博览群书”可以是本刊,可以是本刊微信公众号,也可以是您长期以来对“博览群书”四字的践行。
  二、美文字数:400字(如包含个人身份信息,不超500字)。
  三、美文高手参与方式:可在以下两种参与方式中选择一种:1、在“光明日报博览群书”微信公众号文章后留言;2、把文章发至《博览群书》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并在郵件主题上标记“我们与博览群书征文”字样,由本刊工作人员根据稿件质量选择上传微信公众号。
  欢迎所有投稿或留言者在文末括号内注明作者真实身份。邮件投稿者需注明作者身份信息和手机;微信公众号留言者需注明作者姓名或笔名,其他个人信息可待获得工作人员通知后提供。如有抄袭伪造或其他违法行为者,作品提供者负全部法律责任。(《博览群书》作品已被光明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等收录,其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博览群书》杂志稿酬一次性给予。如作者不同意作品被收录和由杂志社精选结集出版,请在来稿时声明。)
  四、读者参与方式:根据自己的判断,在作者留言上点赞,或留言点评某段留言。
  五、《博览群书》编辑部综合读者点赞数量和专家评委(由本刊组建)打分确定刊登《博览群书》杂志美文篇目。所有刊发《博览群书》杂志美文执行本刊最高稿酬,其作者自动入围“《博览群书》400位美文高手”名录。该名录将通过光明日报《博览群书》等中央和地方媒体正式发布。
  六、入围“《博览群书》400位美文高手”名录者将免费成为本刊即将组建的读书俱乐部的会员,享受会员相关福利。
  七、活动结束前两个月,本刊编辑部将通过《博览群书》杂志和相关微信公众号发出结束公告。
  光明日报《博览群书》编辑部
  2018年1月
其他文献
笔者依稀犹记尚值垂髫之龄时,于外公膝下嬉戏,经常听到他讲述其早年在沦陷区的经历。外公职业是医生,在日寇占领下,他每天都要走街串巷,为各类病人诊治,其中就包括日本官兵。正因来往较多,且历时颇久,外公逐渐熟悉了日语,并大致可以与日军进行日常交流。  随着年龄增长,笔者对外公的这段回忆之理解曾有几度变化。当初窥史学门径时,受到主流研究观念的影响,笔者每每想到外公此经历,脑中总泛起一种莫名的疑惑:与日本侵
1963年我做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全家迁往新疆。我认为这是真正实行《讲话》,开阔自己,锤炼自己。不这样,就只剩下了死路。  我仍然满心光明与希望。我带着一缸小金鱼坐火车,我吟着诗:“日月推移时差多,寒温易貌越千河,似曾相识天山雪,几度寻它梦巍峨。”“死死生生血未冷,风风雨雨志弥坚,春光唱彻方无恨,犹有微躯献塞边。”  同样在运动中没顶,具体处境不同,我的光明的底色与逢灾化吉、遇难呈祥的自信使我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固然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但也昭示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传统的魅力。2005年,李敬泽先生就已指出,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一部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马瑞芳教授则明确地指出莫言的成功在于向中国古典小说经典——尤其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致敬。莫言自己也说:“问我师从哪一个,淄川爷爷蒲松龄。”  客观地说,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他认真学习包
曹植(192—232)字子建,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感情浓烈,文采华美,是六朝时期举世公认的文学高峰,被誉为“建安之杰”。他性格热情,待人真诚,留下了丰富的交友作品(有28篇相关诗赋)。这些作品真切地反映了曹植对友情的珍视和赞誉,体现出纯美的人情和忠诚的交友品格。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认为,曹植诗对友情的赞美,发现了友情对人生的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文学史意义(吉川幸次郎著,章学诚译:《中国诗史》,安
/壹/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其所倾诉的,是屈原为坚持自己理想和人格而经受的种种不幸,他的顽强的斗争、追求和由于眷恋故国而决意献出自己生命的悲愤。”(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增订本)一句话,这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因为受特定历史的局限,研究者多从诗歌表层出发,将其看作是屈原政治经历集中反映的“悲剧性传记”,是一首政治长诗。这自然是不
十年之前,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肇始于美国华尔街。当危机来临时,西方世界再次兴起了阅读马克思的热潮。不惟如此,西方世界还出现了诸如《21世纪资本论》《不平等的社会》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资源,揭示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和福利待遇不公的深度研究著作。虽然,西方世界基于经济危机的背景对马克思的重新阅读、发现,其动机、目的和结论等值得质疑,但却足以说明,21世纪仍然必须面对马克思所提出的问题
《青春无界》是伊春青年才俊施立夫的散文集。施立夫是穆棱人,我本人也出生在穆棱,在文学大家园里遇上的唯一从事文学创作的穆棱老乡,这样的相遇让我格外惊喜,“他乡遇故知”是古人所谓的人生一大乐事,此情此感,古今相通。相对于施立夫这个笔名,我本人更习惯称呼他的本名,王波这个名字会让我感到故乡和亲人般的亲切——对于游子而言,故乡是刻画在心头的伤,特别是想念故乡的时候。  谦和、儒雅的王波是位绅士,他师从名门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日前组织出版了《徘徊与觉醒: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启动》。作者运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粉碎“四人帮”后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实践困境写起,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性展开结束,真实地再现当代中国大转折时期,改革开放酝酿和启动的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徘徊与觉醒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展现了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创新、不断奋进,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图书漂流”活动(原文是“BookCrossing”,简称BC,BCing或者BXing),是指将一本图书放在一个公共场所,任由他人取阅,阅后将书再度留在公共场所,依旧供人取阅。这样,一本书就可以在读者中“漂流”起来。“图书漂流”活动的目的非常美好,是“要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图书馆”。  有人说“图书漂流”活动源自上世纪 60年代的欧洲,但实际上真正的发源地和令其风靡世界的,还是在美国。据悉,“图书
2018年4月20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受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委托评选出全国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振良荣获这一称号,作为天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他可谓实至名归。  优秀少年是书痴  当今多元时代,每个人所好千差万别,或喜文雅,或逐玩乐,琴棋书画者有之,纸醉金迷者有之,刻苦力学者有之,觥筹戏牌者亦有之,而王振良则是个嗜书的人,购书、藏书、读书、著书、编书,还到处推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