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徘徊与觉醒: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启动》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l1132058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日前组织出版了《徘徊与觉醒: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启动》。作者运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粉碎“四人帮”后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实践困境写起,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性展开结束,真实地再现当代中国大转折时期,改革开放酝酿和启动的那段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过程,展现了中国人民徘徊与觉醒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展现了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勇于创新、不断奋进,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探索精神,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题史著作。从学术角度来看,我认为该书具有史料真实、记述完整与观点准确等方面的特点。
  第一,史料的真实性。作者黄一兵先生系中共党史研究专家,特别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和改革开放史研究方面,建树颇多,成果丰厚,先后出版了《转折——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启动实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30 年:转型与变迁》等著作。近年来,作者在参加《胡耀邦文集》《习仲勋文集》等著作的编辑工作,以及参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三卷)》《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编写工作中,收集参阅了大量文献档案资料,包括回忆文章、会议简报、发言记录等,采访了许多老同志和历史见证者,积累了大量反映改革开放酝酿和启动时期的第一手资料,为顺利完成本书提供了难得的、鲜活的历史资料。
  第二,记述的完整性。书稿虽说展现的历史时段不长,也就是从1976年至1980年短短几年间,但其完整的记述足以使整部著作血肉丰满、特色鲜明,堪称一部经典的断代史。该书按时间顺序完整记述了改革开放的前因后果。真实再现了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现状、各领域存在的问题、中共党内的思想状况和发展趋向。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中国向何处去,成了全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艰难选择。针对当时“两个凡是”的重大影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改革开放的英明抉择。之后,正常的社会秩序得以调整和恢复;教育界、文艺界、科技界平反了大量冤假错案,实现了拨乱反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提出,更让人们找准了前进的方向;党的工作重点从抓“纲”治国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外交领域的活跃开展为发展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的基层实践、农村改革的探索为经济的大发展打开了突破口,从而为改革开放的全局性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影响改革开放各种因素,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从酝酿到启动直至全局性展开的历史过程。
  第三,观点的准确性。由于客观历史的局限性,以前出版的此类著作,其中的观点、论断或多或少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难免有些观点或历史事实论述不足。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档案的开放,对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看法越来越清晰。作者善于运用新材料、新线索,善于挖掘新素材,总结历史经验,从而在行文叙述中,观点更准确、更客观、更全面。如,作者客观地阐发和揭示了改革开放酝酿和启动的实践环境,强调了社会秩序的恢复和调整为改革开放的酝酿和启动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抵制“两个凡是”对于开辟改革开放启动的思想闸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肯定了社会思潮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向,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进而为实行改革开放奠定了最重要的思想基础;通过认真分析三种形式的“实践突破”使改革开放的实践效果得到初步呈现,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调整推动改革开放启动的全局性展开。
  总之,作者在研究中,坚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重要论述,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酝酿和启动的历史过程,总结了改革开放酝酿和启动的基本经验,是一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好著作。
  (作者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殷海光先生是当代中国的著名哲学家,他在逻辑理论、分析哲学、自由主义、社会政论等方面卓有建树。在一般的了解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是采取一种极度批判之态度的,这几乎是近现代中国自由派知识分子一种牢固的意识形态了。然而有趣的是,根据陈鼓应先生整理的殷海光先生晚年的一些话语和一篇名为《我对中国哲学的看法》之文章,我们惊异地看到,晚年的殷海光竟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表达出一种极大的热情甚至是温情。而由这
美术画图之审美,以传承论和推崇还是文人画之传统最为世人喜闻乐见。此是汉民族的恒稳审美基因与文化传统之固,这亦是上下五千年之大中华文化的特征与永恒之质。于是具有文人画要素的关于修养、功力、人品、才情、思想的五要素,便是新旧文人画美学的共同特点。  然而,当今社会中,一个人身份之表述给人的印象往往很单纯。譬如教师,似乎只是教书授课;譬如学者,就只是学术研究;诸如此类,顾名思义即可。其实,人如果有才华,
惊闻饶宗颐先生仙逝,伤恸罔极,谨以此文纪念先生。  1989年春天,余赴香港中文大学讲学,行前,武汉大学石泉教授让我带一封信給他的老朋友——中大教授饶宗颐,这便成了我在香港拜谒饶宗颐先生的引子。在中文大学某会议室初见饶先生,递呈石先生信,当时在场人众,未能与饶先生交谈。几天后,极讲礼数的饶先生偕其助手,在中文大学附近的一座茶楼与余正式晤面。  那时的饶先生行年七十二,精神矍铄,谈锋甚健,记得曾议及
笔者依稀犹记尚值垂髫之龄时,于外公膝下嬉戏,经常听到他讲述其早年在沦陷区的经历。外公职业是医生,在日寇占领下,他每天都要走街串巷,为各类病人诊治,其中就包括日本官兵。正因来往较多,且历时颇久,外公逐渐熟悉了日语,并大致可以与日军进行日常交流。  随着年龄增长,笔者对外公的这段回忆之理解曾有几度变化。当初窥史学门径时,受到主流研究观念的影响,笔者每每想到外公此经历,脑中总泛起一种莫名的疑惑:与日本侵
1963年我做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全家迁往新疆。我认为这是真正实行《讲话》,开阔自己,锤炼自己。不这样,就只剩下了死路。  我仍然满心光明与希望。我带着一缸小金鱼坐火车,我吟着诗:“日月推移时差多,寒温易貌越千河,似曾相识天山雪,几度寻它梦巍峨。”“死死生生血未冷,风风雨雨志弥坚,春光唱彻方无恨,犹有微躯献塞边。”  同样在运动中没顶,具体处境不同,我的光明的底色与逢灾化吉、遇难呈祥的自信使我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固然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取得的重大成就,但也昭示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传统的魅力。2005年,李敬泽先生就已指出,莫言的《生死疲劳》是一部向我们伟大的古典小说传统致敬的作品。马瑞芳教授则明确地指出莫言的成功在于向中国古典小说经典——尤其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致敬。莫言自己也说:“问我师从哪一个,淄川爷爷蒲松龄。”  客观地说,莫言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他认真学习包
曹植(192—232)字子建,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感情浓烈,文采华美,是六朝时期举世公认的文学高峰,被誉为“建安之杰”。他性格热情,待人真诚,留下了丰富的交友作品(有28篇相关诗赋)。这些作品真切地反映了曹植对友情的珍视和赞誉,体现出纯美的人情和忠诚的交友品格。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认为,曹植诗对友情的赞美,发现了友情对人生的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文学史意义(吉川幸次郎著,章学诚译:《中国诗史》,安
/壹/  《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篇之一。“其所倾诉的,是屈原为坚持自己理想和人格而经受的种种不幸,他的顽强的斗争、追求和由于眷恋故国而决意献出自己生命的悲愤。”(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增订本)一句话,这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因为受特定历史的局限,研究者多从诗歌表层出发,将其看作是屈原政治经历集中反映的“悲剧性传记”,是一首政治长诗。这自然是不
十年之前,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肇始于美国华尔街。当危机来临时,西方世界再次兴起了阅读马克思的热潮。不惟如此,西方世界还出现了诸如《21世纪资本论》《不平等的社会》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理论资源,揭示和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和福利待遇不公的深度研究著作。虽然,西方世界基于经济危机的背景对马克思的重新阅读、发现,其动机、目的和结论等值得质疑,但却足以说明,21世纪仍然必须面对马克思所提出的问题
《青春无界》是伊春青年才俊施立夫的散文集。施立夫是穆棱人,我本人也出生在穆棱,在文学大家园里遇上的唯一从事文学创作的穆棱老乡,这样的相遇让我格外惊喜,“他乡遇故知”是古人所谓的人生一大乐事,此情此感,古今相通。相对于施立夫这个笔名,我本人更习惯称呼他的本名,王波这个名字会让我感到故乡和亲人般的亲切——对于游子而言,故乡是刻画在心头的伤,特别是想念故乡的时候。  谦和、儒雅的王波是位绅士,他师从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