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绪论
竞技帆板运动,是一项以海风为主要动力,要求运动员在帆板板体上调整身体姿势来维持平衡并保持帆面处于最佳的受风状态,以保证在各航段在最佳速度下行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航程的竞技运动。
训练前后检测运动员身体生理生化指标,是衡量运动员体质的主要手段,但忽略训练中对运动员机体反应的监测,是目前我国竞技帆板体能训练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面肌电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受试者的肌肉电信号,通过合理的分析能够得到其肌肉激活程度、发力顺序、疲劳等指标。表面肌电监测的加入,能够增加帆板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丰富体能训练评价的多样性,完善帆板体能训练的系统性,帮助运动员了解自身问题,帮助教练员改进训练方案,达到保护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延长运动员竞技寿命的目的。
2竞技帆板体能训练研究进展
竞技帆板运动的体能训练既是其专项技能的基础也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此,世界各国竞技体育训练学界都对体能训练研究表现出了很高的关注。王树杰等(2005)?[1]探讨了摇帆训练对运动员摄氧量和心率等的影响,指出在比赛中允许摇帆对运动员地身体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通过研究发现,在进行摇帆训练后,运动员地能量消耗及心肺反应相比正常的体能训练提高了近3倍。建议除了进行海上训练之外,陆上的模拟摇帆训练同样不可缺少,以此来加强专项技能和拔高体能,同时根据摇帆模拟器械的阻力调整功能以及运动员地生理生化参数(心率、最大摄氧量等)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建议按照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对陆上模拟摇帆训练内容进行分化。
郑伟涛等(2008)?[2]提出要加强理论研究,实用性与科学性并行,最小化不可控因素,以对比或相对性指标研究的手段逐渐实现训练过程中不可控因素的量化,进而完善训练水平评价指标,从而达到主动把控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目标;赖寒等(2008)?[3]指出,目前的帆板力量训练方法和评价指标大多依赖教练员的经验或其它运动项目的理论,存在专项力量训练不能统一、力量训练评价指标不能定量的问题。并提出,利用最大功率百分比来评价和控制训练强度,相对于传统的以最大重量百分比为指标,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运动员的消耗。
杨洪志等(2009)?[4]在对我国女子帆板国家队进行跟踪研究后指出,专项力量、绝对力量、速度力量以及高强度有氧耐力应该成为其体能训练的重点;郑伟涛等(2011)?[5]强调我国传统的帆板力量训练存在时数少,方法简单,缺少科学性系统性等问题;陈文波等(2012)?[6]指出传统的帆板力量训练已经不能满足日前竞速体育项目的要求,而在核心稳定性力量方面,我国存在着起步晚、方式简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核心稳定力量训练是迫在眉睫的。
3 表面肌电在体能训练方面的应用
表面肌电图(sEMG)是一种用于评价神经肌肉功能的图形,可反映出生物电信号随时间持续变化的趋势。Matsumoto等(2002)?[7]通过实验确定肌电疲劳域的值与受试者的通气无氧阈的值存在明显统计关系,并因此认为应用sEMG可以对机体运动产生的疲劳阈值作出准确的检测。JarekMaestu对9名国家级水平男性赛艇运动员的实验提示我们,sEMG可以用来预测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的耐力机能。
表面肌电的时域、频域特征变化与局部肌肉收缩力和疲劳状态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因而可以用于竞技项目运动员运动技术合理性分析和局部肌肉用力情况的测评。张秀丽等(2007)?[8]利用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对国家射箭队男、女各12名运动员的举弓、开弓、固势至撒放、撒放时刻及撒放后2s内暂留阶段的肌电特点进行分析;孙有平等(2010)?[9]基于表面肌电对男子铅球运动员旋转推球单支撑阶段的用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王猛(2013)?[10]通过表面肌电测试仪对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前后的受试人群和对照人群的竖脊肌进行表面肌电信号测试,探究核心力量对大学生腰肌劳损患者的腰背部肌肉的影响。
李志远等(2012)?[11]指出,肌电信号在生物学领域中主要被用来作为肌肉开始激活的指标,同时作为肌肉收缩产生力量以及肌肉内部产生疲劳的指标等。“肌肉激活”、“肌肉激活程度”、“肌肉激活时间”、“肌肉激活数量”以及“肌肉疲劳”,这五类问题是表面肌电信号能够解读的。李圆圆等(2014)?[12]表面肌电能够对“肌肉是否参与运动”、“运动的强弱”、“运动的时长”以及“肌肉间的协调模式”等。陈汉青等(2014)?[13]指出表面肌电能够帮助科技服务人员和教练员从全新的角度认识神经与肌肉,能够解决竞技体育训练理论中最基础的问题——时间,从而更好地服务竞技体育。
高成成(2014)?[14]利用表面肌电图对拉丁舞伦巴基本前进走步过程中的主要肌群进行了全程分析;宋倩等(2017)?[15]对8名专业跨栏运动员下肢的完整步态、站立相、摆动相等几种不同的姿态进行了肌电特征分析;此外,全身或主要发力肌群的表面肌电分析也广泛应用在铁饼、拳击、抓举、网球、赛艇、速滑等项目,其分析结果对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及训练评价等有一定的促进。
目前表面肌电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王笃明等(2003)?[16]分析了表面肌电实验室结论在现场分析中的局限,在动态工作中肌电(EMG)振幅及功率谱的变化不仅与疲劳程度有关,而且还和肌力大小有关;李圆圆等(2014)?[12]提出关于肌电与肌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依然没有定性和定量认识,这可能与现有的技术有一定关系,表面电极经常会因为噪音的干扰而产生串扰,且因为信号的微弱,对于深层肌肉或小肌肉的信号记录也很困难;林萍等(2016)?[17]对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主观感受与表面肌电客观变化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指出目前缺乏結合疲劳感受、肌电指标变化等的局部肌肉疲劳度评价模型。
4 表面肌电系统在帆板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已经在赛艇、拳击、铅球、铁饼、抓举、网球、舞蹈等运动项目的体能训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其体能训练的指导,得到了运动员、教练员的认可。这也为表面肌电与帆板体能训练的结合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在长期的帆船帆板运动队服务中,通过观察以及与教练员、运动员的交流发现,目前地方训练队以及国家集训队在指导帆板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一般采用1)统一训练;2)运动员根据自身主观判断向教练提出体能训练修改建议;3)教练员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安排训练;4)教练员通过对运动员生理生化(血红蛋白、线粒体、疲劳度等)指标的分析结果指导运动员训练。
这一整套训练与分析指导以运动员主观感受为基础,借助生理生化指标检测,通过教练员多年的经验或借鉴其它项目的相关理论来实现,能够在集训期内有效地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及竞技水平,但过分依赖运动员、教练员的主观感受,且训练计划的改进及生理生化的指标的采集均发生在体能训练前后,但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反应、肌肉发力顺序、贡献度等指标,仍然无法监测,致使运动员无法从科学的角度发现自身体能临界点,也不能帮助教练员纠正运动员的动作。
帆板项目日常训练中,测功仪训练和摇帆模拟训练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利用表面肌电系统可以在运动员进行测功仪训练及摇帆模拟训练时监测肌肉激活程度、发力顺序、疲劳等指标。通过对表面肌电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测功仪训练的一个动作周期中,肱二头肌和三角肌用力比较大,其次是股四头肌、胫骨前肌,最后是竖脊肌和背阔肌,运动员发力动作中的肌肉激活程度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水平,再通过运动员自身的纵向对比以及运动员间的横向对比,教练员可以得到运动员自身的力量特点,并根据对比结果对运动员的训练内容、训练量进行调整与改进。
测功仪完整动作周期的发力顺序为:胫骨前肌>股四头肌>竖脊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运动员发力动作中的肌肉激活时间指标,有效反映了其动作协调性及肌肉控制能力。帆板运动是一项有多种肌肉参与的全身性运动,良好的协调性肌肉控制能力,能够帮助运动员在进行控帆、收帆、摇帆等操作时,对板与帆进行精准的控制。测功仪训练能够有效反映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水平、力量素质水平以及耐力素质水平以及柔韧素质水平,通过对肌电信号进行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位频率(MF)的频谱分析,可以判断出运动员的肌肉疲劳域;摇帆过程中,上肢肌肉在航行操作中负担更大,其次是躯干肌和下肢有关肌肉,通过表面肌电对肌肉激活程度、发力顺序、疲劳3个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规范运动员的摇帆动作,强化运动员的目标肌肉,使其保持高竞争力。教练员可以通过结果分析与对比对运动员上述几种运动素质进行评价并安排相应的训练计划。
表面肌电监测的加入,能够增加帆板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丰富体能训练评价的多样性,完善帆板体能训练的系统性,帮助运动员了解自身问题,帮助教练员改进训练方案,达到保护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延长运动员竞技寿命的目的。
5 结论
(1)目前的帆板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与表面肌电监测系统的结合可以有效增加体能训练方法,对体能训练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2)表面肌电等生物力学、运动学、动力学软硬件的应用,能够使运動员对自身问题获得全面的了解;使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动作、训练量、训练缺陷获得系统的认识;在有效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发力过程中由于肌力不足或肌肉疲劳导致的动作变形造成的肌肉损伤,从而保护运动员,延长竞技寿命。
(3)表面肌电的肌肉激活程度指标、肌肉激活数量指标以及肌肉激活时间指标,能够很好地与帆板体能训练结合,但由于目前对肌肉疲劳程度指标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存在肌力信号干扰、噪声干扰等问题,对肌肉疲劳程度指标的分析还需要与生理生化指标结合,才能对运动员的机体状态有一个完整的把控。
参考文献:
[1]王树杰,梁萧,张树青,谭俊哲.优秀帆板运动员生理特点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02):233-237.
[2]郑伟涛,李全海,马勇,石清. 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特征与制胜规律初探[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06):44-47+ 60.
[3]赖寒,郑伟涛,葛新发,魏薇,张玲. 我国优秀男子帆板运动员卧拉训练测试与评价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1):54-56.
[4]杨洪志,张莉清.我国女子帆板国家队运动员体能状况分析与评价[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4):454-456.
[5]郑伟涛,屈萍.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帆板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2):78-84 .
[6]陈文波.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帆板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4):24+26.
[7]So Raymond,Chan Kai-Ming,Siu Oswald. EMG power frequency spectrum shifts during repeated isokinetic knee and arm movements.[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02,73(1):.
[8]张秀丽. 国家射箭队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肌电特性[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7:2.
[9]孙有平,隋新梅,钱风雷,李延军,戴伟民. 基于sEMG的男子旋转推铅球运动员单支撑阶段肌肉用力特征研究[J]. 体育科学,2010,(01):44-50.
[10]王猛. 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腰肌劳损干预及其肌电特征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1]李志远,李玉章,黄朋. 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析在生物力学领域中的应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30-33.
[12]李圆圆,张万寿,陈丽. 表面肌电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8):91-94+ 101.
[13]陈汉青,唐光旭,杨松. 表面肌电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95-97.
[14]高成成. 伦巴舞基本步伐前进走步的表面肌电特征分析[D].山东体育学院,2014.
[15]宋倩,彭莉,秦渝珂,裴希俊.基于步态周期下跨栏运动员步态及下肢表面肌电特征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24):3851-3857.
[16]王笃明,王健,葛列众. 肌肉疲劳的sEMG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工效学中的应用[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05):387-390.
[17]林萍,王健.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主观感受与表面肌电客观变化的一致性[J]. 人类工效学,2016,(02):81-86.
竞技帆板运动,是一项以海风为主要动力,要求运动员在帆板板体上调整身体姿势来维持平衡并保持帆面处于最佳的受风状态,以保证在各航段在最佳速度下行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规定航程的竞技运动。
训练前后检测运动员身体生理生化指标,是衡量运动员体质的主要手段,但忽略训练中对运动员机体反应的监测,是目前我国竞技帆板体能训练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表面肌电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受试者的肌肉电信号,通过合理的分析能够得到其肌肉激活程度、发力顺序、疲劳等指标。表面肌电监测的加入,能够增加帆板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丰富体能训练评价的多样性,完善帆板体能训练的系统性,帮助运动员了解自身问题,帮助教练员改进训练方案,达到保护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延长运动员竞技寿命的目的。
2竞技帆板体能训练研究进展
竞技帆板运动的体能训练既是其专项技能的基础也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此,世界各国竞技体育训练学界都对体能训练研究表现出了很高的关注。王树杰等(2005)?[1]探讨了摇帆训练对运动员摄氧量和心率等的影响,指出在比赛中允许摇帆对运动员地身体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通过研究发现,在进行摇帆训练后,运动员地能量消耗及心肺反应相比正常的体能训练提高了近3倍。建议除了进行海上训练之外,陆上的模拟摇帆训练同样不可缺少,以此来加强专项技能和拔高体能,同时根据摇帆模拟器械的阻力调整功能以及运动员地生理生化参数(心率、最大摄氧量等)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并建议按照运动员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比对陆上模拟摇帆训练内容进行分化。
郑伟涛等(2008)?[2]提出要加强理论研究,实用性与科学性并行,最小化不可控因素,以对比或相对性指标研究的手段逐渐实现训练过程中不可控因素的量化,进而完善训练水平评价指标,从而达到主动把控运动员竞技状态的目标;赖寒等(2008)?[3]指出,目前的帆板力量训练方法和评价指标大多依赖教练员的经验或其它运动项目的理论,存在专项力量训练不能统一、力量训练评价指标不能定量的问题。并提出,利用最大功率百分比来评价和控制训练强度,相对于传统的以最大重量百分比为指标,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运动员的消耗。
杨洪志等(2009)?[4]在对我国女子帆板国家队进行跟踪研究后指出,专项力量、绝对力量、速度力量以及高强度有氧耐力应该成为其体能训练的重点;郑伟涛等(2011)?[5]强调我国传统的帆板力量训练存在时数少,方法简单,缺少科学性系统性等问题;陈文波等(2012)?[6]指出传统的帆板力量训练已经不能满足日前竞速体育项目的要求,而在核心稳定性力量方面,我国存在着起步晚、方式简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核心稳定力量训练是迫在眉睫的。
3 表面肌电在体能训练方面的应用
表面肌电图(sEMG)是一种用于评价神经肌肉功能的图形,可反映出生物电信号随时间持续变化的趋势。Matsumoto等(2002)?[7]通过实验确定肌电疲劳域的值与受试者的通气无氧阈的值存在明显统计关系,并因此认为应用sEMG可以对机体运动产生的疲劳阈值作出准确的检测。JarekMaestu对9名国家级水平男性赛艇运动员的实验提示我们,sEMG可以用来预测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运动员的耐力机能。
表面肌电的时域、频域特征变化与局部肌肉收缩力和疲劳状态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因而可以用于竞技项目运动员运动技术合理性分析和局部肌肉用力情况的测评。张秀丽等(2007)?[8]利用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对国家射箭队男、女各12名运动员的举弓、开弓、固势至撒放、撒放时刻及撒放后2s内暂留阶段的肌电特点进行分析;孙有平等(2010)?[9]基于表面肌电对男子铅球运动员旋转推球单支撑阶段的用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王猛(2013)?[10]通过表面肌电测试仪对核心力量训练干预前后的受试人群和对照人群的竖脊肌进行表面肌电信号测试,探究核心力量对大学生腰肌劳损患者的腰背部肌肉的影响。
李志远等(2012)?[11]指出,肌电信号在生物学领域中主要被用来作为肌肉开始激活的指标,同时作为肌肉收缩产生力量以及肌肉内部产生疲劳的指标等。“肌肉激活”、“肌肉激活程度”、“肌肉激活时间”、“肌肉激活数量”以及“肌肉疲劳”,这五类问题是表面肌电信号能够解读的。李圆圆等(2014)?[12]表面肌电能够对“肌肉是否参与运动”、“运动的强弱”、“运动的时长”以及“肌肉间的协调模式”等。陈汉青等(2014)?[13]指出表面肌电能够帮助科技服务人员和教练员从全新的角度认识神经与肌肉,能够解决竞技体育训练理论中最基础的问题——时间,从而更好地服务竞技体育。
高成成(2014)?[14]利用表面肌电图对拉丁舞伦巴基本前进走步过程中的主要肌群进行了全程分析;宋倩等(2017)?[15]对8名专业跨栏运动员下肢的完整步态、站立相、摆动相等几种不同的姿态进行了肌电特征分析;此外,全身或主要发力肌群的表面肌电分析也广泛应用在铁饼、拳击、抓举、网球、赛艇、速滑等项目,其分析结果对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及训练评价等有一定的促进。
目前表面肌电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王笃明等(2003)?[16]分析了表面肌电实验室结论在现场分析中的局限,在动态工作中肌电(EMG)振幅及功率谱的变化不仅与疲劳程度有关,而且还和肌力大小有关;李圆圆等(2014)?[12]提出关于肌电与肌力之间的关系探讨依然没有定性和定量认识,这可能与现有的技术有一定关系,表面电极经常会因为噪音的干扰而产生串扰,且因为信号的微弱,对于深层肌肉或小肌肉的信号记录也很困难;林萍等(2016)?[17]对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主观感受与表面肌电客观变化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指出目前缺乏結合疲劳感受、肌电指标变化等的局部肌肉疲劳度评价模型。
4 表面肌电系统在帆板体能训练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表面肌电遥测系统已经在赛艇、拳击、铅球、铁饼、抓举、网球、舞蹈等运动项目的体能训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进一步完善了其体能训练的指导,得到了运动员、教练员的认可。这也为表面肌电与帆板体能训练的结合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在长期的帆船帆板运动队服务中,通过观察以及与教练员、运动员的交流发现,目前地方训练队以及国家集训队在指导帆板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一般采用1)统一训练;2)运动员根据自身主观判断向教练提出体能训练修改建议;3)教练员根据运动员自身特点安排训练;4)教练员通过对运动员生理生化(血红蛋白、线粒体、疲劳度等)指标的分析结果指导运动员训练。
这一整套训练与分析指导以运动员主观感受为基础,借助生理生化指标检测,通过教练员多年的经验或借鉴其它项目的相关理论来实现,能够在集训期内有效地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及竞技水平,但过分依赖运动员、教练员的主观感受,且训练计划的改进及生理生化的指标的采集均发生在体能训练前后,但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身体反应、肌肉发力顺序、贡献度等指标,仍然无法监测,致使运动员无法从科学的角度发现自身体能临界点,也不能帮助教练员纠正运动员的动作。
帆板项目日常训练中,测功仪训练和摇帆模拟训练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利用表面肌电系统可以在运动员进行测功仪训练及摇帆模拟训练时监测肌肉激活程度、发力顺序、疲劳等指标。通过对表面肌电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测功仪训练的一个动作周期中,肱二头肌和三角肌用力比较大,其次是股四头肌、胫骨前肌,最后是竖脊肌和背阔肌,运动员发力动作中的肌肉激活程度指标,可以有效反映出运动员的肌肉力量水平,再通过运动员自身的纵向对比以及运动员间的横向对比,教练员可以得到运动员自身的力量特点,并根据对比结果对运动员的训练内容、训练量进行调整与改进。
测功仪完整动作周期的发力顺序为:胫骨前肌>股四头肌>竖脊肌>背阔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运动员发力动作中的肌肉激活时间指标,有效反映了其动作协调性及肌肉控制能力。帆板运动是一项有多种肌肉参与的全身性运动,良好的协调性肌肉控制能力,能够帮助运动员在进行控帆、收帆、摇帆等操作时,对板与帆进行精准的控制。测功仪训练能够有效反映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水平、力量素质水平以及耐力素质水平以及柔韧素质水平,通过对肌电信号进行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位频率(MF)的频谱分析,可以判断出运动员的肌肉疲劳域;摇帆过程中,上肢肌肉在航行操作中负担更大,其次是躯干肌和下肢有关肌肉,通过表面肌电对肌肉激活程度、发力顺序、疲劳3个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规范运动员的摇帆动作,强化运动员的目标肌肉,使其保持高竞争力。教练员可以通过结果分析与对比对运动员上述几种运动素质进行评价并安排相应的训练计划。
表面肌电监测的加入,能够增加帆板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丰富体能训练评价的多样性,完善帆板体能训练的系统性,帮助运动员了解自身问题,帮助教练员改进训练方案,达到保护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延长运动员竞技寿命的目的。
5 结论
(1)目前的帆板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与表面肌电监测系统的结合可以有效增加体能训练方法,对体能训练的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2)表面肌电等生物力学、运动学、动力学软硬件的应用,能够使运動员对自身问题获得全面的了解;使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动作、训练量、训练缺陷获得系统的认识;在有效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发力过程中由于肌力不足或肌肉疲劳导致的动作变形造成的肌肉损伤,从而保护运动员,延长竞技寿命。
(3)表面肌电的肌肉激活程度指标、肌肉激活数量指标以及肌肉激活时间指标,能够很好地与帆板体能训练结合,但由于目前对肌肉疲劳程度指标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存在肌力信号干扰、噪声干扰等问题,对肌肉疲劳程度指标的分析还需要与生理生化指标结合,才能对运动员的机体状态有一个完整的把控。
参考文献:
[1]王树杰,梁萧,张树青,谭俊哲.优秀帆板运动员生理特点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5,(02):233-237.
[2]郑伟涛,李全海,马勇,石清. 帆船帆板运动项目特征与制胜规律初探[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06):44-47+ 60.
[3]赖寒,郑伟涛,葛新发,魏薇,张玲. 我国优秀男子帆板运动员卧拉训练测试与评价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1):54-56.
[4]杨洪志,张莉清.我国女子帆板国家队运动员体能状况分析与评价[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4):454-456.
[5]郑伟涛,屈萍.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帆板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2):78-84 .
[6]陈文波.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帆板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4):24+26.
[7]So Raymond,Chan Kai-Ming,Siu Oswald. EMG power frequency spectrum shifts during repeated isokinetic knee and arm movements.[J].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2002,73(1):.
[8]张秀丽. 国家射箭队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肌电特性[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07:2.
[9]孙有平,隋新梅,钱风雷,李延军,戴伟民. 基于sEMG的男子旋转推铅球运动员单支撑阶段肌肉用力特征研究[J]. 体育科学,2010,(01):44-50.
[10]王猛. 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腰肌劳损干预及其肌电特征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3.
[11]李志远,李玉章,黄朋. 表面肌电信号(SEMG)分析在生物力学领域中的应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30-33.
[12]李圆圆,张万寿,陈丽. 表面肌电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进展[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4,(08):91-94+ 101.
[13]陈汉青,唐光旭,杨松. 表面肌电在体育运动中的运用[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95-97.
[14]高成成. 伦巴舞基本步伐前进走步的表面肌电特征分析[D].山东体育学院,2014.
[15]宋倩,彭莉,秦渝珂,裴希俊.基于步态周期下跨栏运动员步态及下肢表面肌电特征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24):3851-3857.
[16]王笃明,王健,葛列众. 肌肉疲劳的sEMG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工效学中的应用[J].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05):387-390.
[17]林萍,王健. 运动性肌肉疲劳的主观感受与表面肌电客观变化的一致性[J]. 人类工效学,2016,(02):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