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校管理,促进学生发展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6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学校都开始了教育改革,对每个学校而言,只有坚持“让每个教师都发展,每名学生都成功,每位家长都满意”的办学理念,才能进行深入的素质教育。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博学厚积,追求成功”的校训开展校本研究,深化特色办学,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规范管理,不断创新,注重内涵发展,旨在走轻负优质教育之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深入教师教育,为学校注入强劲动力
  我校提出的口号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只有学生成才、教师有成就感,学校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将教育定位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以教改科研为先导,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以情境为中心,营造成功的育人氛围;以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设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参与中锻炼、体验、感悟,在实践中成长。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培养优秀教师,我校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为培养研究型教师,学校建立了校级名师长廊,分列在整个办公楼的走廊内,以先进教师的成功事迹影响全体教师,引导教师的自我成长。
  第二,在校本培训方面,我校建立了校园论坛,包括“师德学习”“班主任管理”“同读一本书”“百家争鸣”等板块,促进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学校还利用网络资源,在校园网上开设读书专栏,由学校规定教师应读的篇目及读书量,要求教师每周在留言板上写下不少于200字的随笔。随笔必须是教师的真实感想,不得抄袭,若发现雷同学校将严肃处理,去年向教师推荐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师在阅读之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留言板上不仅印下了他们与名家思维碰撞的火花,也扩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
  第三,在课堂教学方面,我们曾对69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记录,并在各教研组一一加以评议。教师们互相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
  二、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为教育带来生机
  为了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以感情引路,让“无情”的管理变成“有情”的接纳,让师生充满幸福感。我校建立了“校园之星文化甬路”“名师长廊”,让榜样引路,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全体师生努力奋斗,鼓励教师走学习之路、专业化研究之路,激励学生走全面发展之路。如今,以“校园之星文化甬路”和“名师长廊”为代表的文化长廊已成为学校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第二,以激励性的语言打造校园文化。依照这个思路,我校的校园文化牌融入了人文关怀,例如,垃圾箱边的警示语“垃圾入箱”换成了“你知道我在等你吗?”的温馨提示,校园内去掉了“不要”“禁止”类的标识,师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中成长着、收获着。同时,为了让校园标语更具有激励性,我校在语音室、图书室、综合实践活动室、科技室、实验室等多个专用教室添加了文化口号,各个口号都带有本学科的教育特点,例如粘贴室的标语是“胸存沟壑描七彩,手执丹青贴斑斓”,剪纸室的标语是“巧手剪乾坤,方寸展异彩”。用激励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起到良好的文化育人作用。
  第三,更新各班的“班级文化墙”,建立成功林、成才苑,让文化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让更多学生体会到成就感。建立成才林的教育立足点是“欲成事先成人”,让学生学会做人,在林中栽种几百棵树苗,为班级设立“理想树”,为学生设立“成人树”,并以学生的姓名为树木命名,在每个学期末评选出“阳光文明星”“阳光规范星”“阳光乐学星”“阳光智慧星”和“阳光特长星”,并颁发荣誉证书,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感悟学校的“树人”内涵。建立成才苑的教育方向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学生人人都有潜能,个个都能成才。为激励学生勤奋进取、发展特长,各班在每学期末评出三名特长星,并颁发荣誉证书,以此激励学生发掘潜力、发挥特长、努力成才。
  三、采用梯度评价,激发学生的活力
  我校的梯度管理内容保留了以前的德、智、体、艺术、科技、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内容,不同之处是梯度管理突出了阶段评价,并做到日日记录、周周评价。具体评价方式如下:以班为单位,每周组织学生评选各类星级学生,得到一定数量荣誉星的学生可在月底的评价中升级为“月光星”,“月光星”再通过努力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获得“阳光星”的称号。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追求“阳光星”,特以学生的姓名为校园的花木命名并长期保留,这成为学校一道美丽的景观。晋级式的评价对学生而言充满着挑战与激励,各级别的荣誉成为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这种多元的、梯度式的评价方式能时刻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过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我校在制订评价规则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了以往大而化之的管理方法,按照学生能力水平的不同分成若干个评选小组。每个小组有五至八人,每周在各个小组中评选出“文明星、规范星、乐学星、智慧星、特色星”各一名,学生只要日常表现优秀就可以加星,违反校规校纪的要按规定扣星,加星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星级荣誉。新的操作规则对每一名学生来说都是公平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评价标准也是明确的,如给品德表现良好者授予“文明星”,给遵守校规校纪表现良好者授予“规范星”,给学习表现积极者授予“乐学星”,给课堂考查优异者授予“智慧星”,给在科技、演讲、体育等文化活动中成绩优异者授予“特色星”。分组评价让更多的学生获得了自信。
  另外,在梯度管理中我校还注意到了利益链接,即充分挖潜教师的“内隐动力”,将学生评价融入学校的整体管理规划之中,使学生管理与教师利益实现对接,改变过去教师与学校管理脱层的局面。利益对接引导班主任争做智慧型班主任,对班主任实行星级管理,改变了过去的制度压制,通过政策引领激发教师的进取精神,让教师自觉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利益链接不仅实现了教师的自我发展,同时也深化了学生的评价,鼓励师生共同发展、实现进步。
  四、打造班级文化,关注学生的成长
  我校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建设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教育的核心,学生一旦置身于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循序渐进中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文化是学生展示特色的重要平台,表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个性方面。我校围绕“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管理原则,鼓励学生自主设立班规、班训,将班级读书、写作、艺苑采风等栏目与学生的成长相结合,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班主任在打造班级文化时也推行了不同的措施:有的班主任借用文化墙展示学生的特长,建立了风采树和心愿树;有的班主任将学生的照片贴在成长树的每片树叶上,开展“我要做一片美丽的树叶”活动,加强爱班教育,借助文化墙加深学生的“班荣我荣、班耻我耻”观念,使班级文化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对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学校的管理能适应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水平能胜任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在循序渐进中促进学生的成长,才能建成美好校园。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八中学)
  (责任编辑:徐晓卿)
其他文献
程晓堂,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院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中小学外语教学》主编。  《中国教师》:对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开设,人们曾有过讨论,一种观点认为英语应该作为中小学校的主修课
课堂提问是师生课堂对话的主要形式,它不仅是课堂预设的生成和重新建构,也是课堂效能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的意义何在?如果只是让参与学习和研讨的学生陈述和展现自己解决问题的结论,学生的学习始终是在一个平面上徘徊,教师的教学永远是照本宣科,这与通过课堂获得提高、发展、升华的教学艺术追求十分遥远。“教”之关键在于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走向思维的纵深,攀登思维的高度。  这就特别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度的
一、教育戏剧课程实验的背景  “教育戏剧是运用戏剧与剧场之技巧,从事于学校课堂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人性自然法则,自发性地与群体及外在接触。在指导者有计划与架构之引导下,以创作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让参与者在互动关系中,能充分发挥想象,表达思想,由实作而学习。以期使学习者获得美感经验,增进智能与生活技能。”[1]  目前,教育戏剧在欧美、亚洲一些国家以及我国的港台地区已
近几年,我一直在围绕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功能,即“学习外国教育史有什么用”作些思考。关于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功用”,2008年我在河北大学召开的教育史年会上,以《外国教育史学科的困境与超越——基于我国外国教育史学科功用的历史分析》为题,做了大会发言。当时,我将外国教育史的学科功用主要理解为:第一,将比较上位的“用”定位于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第二,稍微下位一些,将“用”定位为教育专业的通识课。基于这样
我们出来学习,经常会听到一些观点,有人会告诉我们,为什么不去看书呢,要去看书;后来,又有专家会说,书只是参考。这都是对的,我们自己却被说糊涂了,究竟是看书还是不看书呢?现在经常讲自主学习,有很多专家,特别是大学教授讲了,能看懂的就不要教了,要相信孩子是聪明的。那我们教师干什么呢?今天我将结合这个话题,谈一点我的想法。  知识是有类型的,我们常说读懂教材,其实读懂教材的本质是读懂知识。要读懂知识就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也是人们用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工具。本主张所言“语言”,即语言核心素养,包括“文字表达”“文学思维”“文化传统”。语言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儿童通过个体语言实践、同伴互助、教师引领等方式,汲取文化传统之精髓,学习文学思维,提升文字表达水平。他们的语言不断趋向清晰、丰富、敏锐、独特,同时,精神世界也不断丰富,最终实
应邀在校园开放日参观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一进校园,除了干净、整洁的环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台红黄相间的“梦想号”火车模型,我们被几个低年级的学生“导游”引导着,听他们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地介绍,感到亲切、有趣。走在校园的各个参观区,都有教师或学生的热情引导,根据校训命名的“行圆楼”“思方楼”稳重、大气,绛红色的墙体和绿色的运动场透露出的活力和激情浑然一体,让人印象深刻。听刘艳萍校长介绍,教学楼的题名
为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教育家办学”的指示精神,加强中小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教育家队伍,带动和促进全省中小学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为江苏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江苏省决定启动实施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  从2009年起,在全省范围内分四批选拔200名特级教师(其中教师120名、校长80名),围绕修炼师德修养和人文精神、更新
秦翠英 女,汉族,1963年11月出生,群众,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任桥镇中心幼儿园清凉分园教师,小学高级教师,教龄35年。她不到18岁就走上教师岗位。入职之初,教室房屋漏雨,蛇鼠出没,环境简陋,她咬牙坚持。她放弃30年的小学执教经验,临危受命转向幼儿教育的探索。她亲手制作教具,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贯穿做人做事的道理,在一个又一个幼小的心里埋下一颗颗善良希望的种子。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安徽省爱岗敬业好人
“将教学变成儿童研究”是一个国际趋势,学者、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教学研究和儿童研究是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事,要进行教学研究首先要进行儿童研究。甚至可以这么认定:课堂教学的根本性改革,应当以教师研究儿童为基础,以儿童学习的觉醒为保证,以儿童的自主学习为标志。它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体现在学生身上,高效的教学离不开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只有读懂学生,顺学而教,教学才能真正回到它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