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的思考,传统课堂教学受到了连篇累牍的批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当前的课堂教学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具体到小语课堂教学,我们发现,课堂更具人文性,更富有诗意,资源的开发更趋丰富,“体验、感悟、生成”,“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小语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关键词:小语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58-001
作为老师,在为这些变化感到欣喜和振奋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尴尬与无奈:这样实施课堂教学,使得不少学生质量调研(纸笔测试)中的成绩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也许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上述情况至少说明了一点:目前小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是一种“残缺的有效性”。而这又说明我们目前对新课标下小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关键问题,还缺乏本质的认识和准确地把握。
所以把握平衡,就成为了小语教学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寻求和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的平衡。
一、把握“人文”与“语文”的平衡
过去语文教学注重单纯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舍人文讲语文。近年来却出现离开语文讲“人文”的倾向,语文课就变成了“人文课”,弘扬人文,却忽视了“双基训练”。比如教学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并乘兴写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故事,教者大量引入《送元西使安西》、《赠汪伦》等多首诗,引入《朋友》等歌曲,上成了“送别诗大汇集”的主题课,学生情有所悟,意有所会,可这是语文课吗?它的有效性又在哪里呢?
舍人文而讲语文与舍语文而讲人文,看似两个极端,实际上却是由于对语文与人文的不足所致。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精神的建设,无法离开学习句篇的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能。“知识与能力”是诗文学科的核心性目标,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依托”。舍此依托,“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三维目标的达成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语文教学有效性更无从谈起。
二、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预设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计”,它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预设教学进程、内容和方法,然后在课堂上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我们的教师可能每一节课、每时每刻都面临生成,能否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是影响小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如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一诗,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个学生问,既然汪伦与李白的感情那么深厚,为什么汪伦直到李白快要乘船离开时才来送行?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汪伦忘了,李白要走才想起来”教师鼓励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并让全班讨论:“汪伦为什么会忘记呢?”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有人请人去赴宴”,有的说“家里有人生病了”,有的说“他记性不好”……花了番功夫,教师问:“汪伦可能忘记李白辞别的事吗?”学生一时又议论纷纷起来……
纵观案例,当生成产生时,教师只是想方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忘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从这个案例来说,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放大生成,直接告诉学生,李白怕汪伦伤感所以直接悄悄离开的真相,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二是缩小生成,就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教师可以这样说:“汪伦与李白感情这么深厚,同学们,你们认为汪伦会忘记吗?”我想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人之间的情谊上来,这样,留在学生心中就不再是无谓的猜测,而是一种美好的友情。所以放大或缩小生成,都必须照应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有目标的引导下作有效点拨,实现平衡后的突破与升华。
三、把握“感悟”与“引领”的平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部分教师把“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强调了感悟,学生就可以喜欢哪段学那段;强调了感悟,学生无论说什么,教师都赞扬;强调了感悟,教师就成了“靠边站的人”……例如《九色鹿》教学片断:师: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九色鹿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1:九色鹿很美丽,因为……
生2:九色鹿很勇敢,因为……
生3:九色鹿很善良,因为……
师:再读课文,你还想说什么?
(一生举手发言,九色鹿很聪明)
(每个学生依据课文回答后,教师就在黑板上板书,随后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表面看来,学生自读白悟,效果不错,可这样的教学真的有效吗?严格地说,教师想让学生在读书基础上深入感受“九色鹿是个怎样的人”的目标并没有真正的达成:一是全班学生中仅仅是几个学生与教师进行了对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只是被动参与。二是与教师对话的学生表达是零碎的,对问题缺乏全面的把握。三是感悟与真正的理解课文尚有较大差距(九色鹿的主要特点是施恩不图报,勇敢机智),缺乏准确的把握。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那就是“感悟”与“引领”之间的失衡,其本质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关系的失衡。因此,对独特感悟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引领,一是同伴交流式的交流(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互相讨论,也可以在学生个体回答后请其他学生补充意见);二是教师的引领,如果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表达基础再追问一句:“课文主要反映了九色鹿的哪些特点?为什么?”引发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思考,这样一切将会水到渠成。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决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去把握小语课堂教学中各种关键问题的对立和统一,寻找平衡,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语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3-058-001
作为老师,在为这些变化感到欣喜和振奋的同时,我们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尴尬与无奈:这样实施课堂教学,使得不少学生质量调研(纸笔测试)中的成绩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也许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上述情况至少说明了一点:目前小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是一种“残缺的有效性”。而这又说明我们目前对新课标下小语课堂教学的一些关键问题,还缺乏本质的认识和准确地把握。
所以把握平衡,就成为了小语教学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寻求和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的平衡。
一、把握“人文”与“语文”的平衡
过去语文教学注重单纯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舍人文讲语文。近年来却出现离开语文讲“人文”的倾向,语文课就变成了“人文课”,弘扬人文,却忽视了“双基训练”。比如教学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并乘兴写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故事,教者大量引入《送元西使安西》、《赠汪伦》等多首诗,引入《朋友》等歌曲,上成了“送别诗大汇集”的主题课,学生情有所悟,意有所会,可这是语文课吗?它的有效性又在哪里呢?
舍人文而讲语文与舍语文而讲人文,看似两个极端,实际上却是由于对语文与人文的不足所致。学生人格的养成和精神的建设,无法离开学习句篇的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能。“知识与能力”是诗文学科的核心性目标,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依托”。舍此依托,“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三维目标的达成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语文教学有效性更无从谈起。
二、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平衡
预设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预先设计”,它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预设教学进程、内容和方法,然后在课堂上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我们的教师可能每一节课、每时每刻都面临生成,能否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平衡是影响小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如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一诗,在引导学生质疑时,有一个学生问,既然汪伦与李白的感情那么深厚,为什么汪伦直到李白快要乘船离开时才来送行?有一个学生回答说:“汪伦忘了,李白要走才想起来”教师鼓励了学生的独特见解,并让全班讨论:“汪伦为什么会忘记呢?”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有人请人去赴宴”,有的说“家里有人生病了”,有的说“他记性不好”……花了番功夫,教师问:“汪伦可能忘记李白辞别的事吗?”学生一时又议论纷纷起来……
纵观案例,当生成产生时,教师只是想方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忘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从这个案例来说,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平衡。可以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放大生成,直接告诉学生,李白怕汪伦伤感所以直接悄悄离开的真相,让学生更加充分感受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二是缩小生成,就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教师可以这样说:“汪伦与李白感情这么深厚,同学们,你们认为汪伦会忘记吗?”我想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两人之间的情谊上来,这样,留在学生心中就不再是无谓的猜测,而是一种美好的友情。所以放大或缩小生成,都必须照应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有目标的引导下作有效点拨,实现平衡后的突破与升华。
三、把握“感悟”与“引领”的平衡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于是,部分教师把“有所感”“有所悟”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强调了感悟,学生就可以喜欢哪段学那段;强调了感悟,学生无论说什么,教师都赞扬;强调了感悟,教师就成了“靠边站的人”……例如《九色鹿》教学片断:师: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九色鹿是个怎样的人?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1:九色鹿很美丽,因为……
生2:九色鹿很勇敢,因为……
生3:九色鹿很善良,因为……
师:再读课文,你还想说什么?
(一生举手发言,九色鹿很聪明)
(每个学生依据课文回答后,教师就在黑板上板书,随后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表面看来,学生自读白悟,效果不错,可这样的教学真的有效吗?严格地说,教师想让学生在读书基础上深入感受“九色鹿是个怎样的人”的目标并没有真正的达成:一是全班学生中仅仅是几个学生与教师进行了对话,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只是被动参与。二是与教师对话的学生表达是零碎的,对问题缺乏全面的把握。三是感悟与真正的理解课文尚有较大差距(九色鹿的主要特点是施恩不图报,勇敢机智),缺乏准确的把握。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那就是“感悟”与“引领”之间的失衡,其本质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关系的失衡。因此,对独特感悟需要从两个方面去引领,一是同伴交流式的交流(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后互相讨论,也可以在学生个体回答后请其他学生补充意见);二是教师的引领,如果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表达基础再追问一句:“课文主要反映了九色鹿的哪些特点?为什么?”引发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思考,这样一切将会水到渠成。
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决抛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去把握小语课堂教学中各种关键问题的对立和统一,寻找平衡,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