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话题。本文通过以我校本硕连读学生为对象的问卷调查了学生对学校培养目标和模式方面的理解、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学生的个体因素和教师相关因素等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提出书院模式下更有条件加强学风建设。书院应该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通识人才,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人教育为培养目标。
【关键词】书院制 学风建设 全人教育
一、引言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话题,书院是学生社区的新形式,是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书院制模式下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更加细致与个性化,也更有条件加强学风建设。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我校的本硕连读学生(以下简称学硕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校现有学硕班学生的学风状况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学硕学生在学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书院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改善学风。
问卷调查涉及的学生包括电信、机械、能动三个学院本硕连读学生共计125人,具体院系分布如图所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培养目标
61.6%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规划,但是了解学硕班培养计划的人只占调查总人数的52.8%。这说明,有近四成学生没有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近五成的学生不了解学校对于学硕班的培养计划。与部分学生访谈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当初是家长帮助填报志愿的,吸引学生和家长的主要理由就是本硕连读。学生们认为进入学硕班,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研究生的行列。对于本硕连读班繁重的课业压力和严格的分数淘汰制度,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了解,更不论深刻的认识。
在了解学硕班培养计划的学生中,对于培养目标的认识也是不一致的。只有42.4%的学生认为目标应该是“自然、技术、社会科学和心理素质的贯通培养”,另外有40.8%的学生则认为“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就是培养目标。
2 培养模式
73.6%的学生认为学硕班的培养模式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另有13.6%的学生认为学硕班的培养模式是专业教育。
3 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
学硕班的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生们认为,大学教师的教学往往是提纲挈领式的,无论课堂上如何,都需要课后大量时间的自我消化。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其次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容忽视。这点可以解释学生对学校学习环境的重视。
4 课程兴趣与学业要求
从问卷中关于课程兴趣的题目可以看出,对所学课程感兴趣的人数仅占56.8%,还有43.2%的学生对课程是不甚感兴趣的。
那么对于学业课程所能达到的程度,有18.4%的学生认为基本掌握所学内容即可,44%的学生选择“熟练掌握并能加以运用”,32.8%的学生希望能够“熟练掌握并能深入探究及创新”。
应该说学生们对所学课程的学业要求有待提高。本硕连读的学生。在本科教学期间不但应该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更应该逐渐培养科学素养,不断探索创新的科学品质。
5 学生个体因素分析
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发现,有近49%的学生希望能不断创新成为业界精英,其次有40%的学生希望能够掌握专业技能或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还有16%的学生目标是能按时毕业即可。可见,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较大差异。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通过专业层次的提高,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对于研究型综合大学来说,不仅仅定位于提供社会需要的劳动力,更应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科研精英。
6 教师相关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经常与老师交流,并且认为教师对自己学业有重大影响。调查显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再次是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生们认为,从教师的授课中获得的,最主要的是专业知识,其次是“新的解读问题的视角”,再次是“实际操作技能”。可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传达给学生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并且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专业的研究动态。学生的期望与教学的目标比较相符合。这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及科研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1 以书院为载体,培养通识人才
由调查分析得知,学生对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的把握是存在一定偏差的。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工科学生自然只要具备工程技术相关知识即可。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设的社会科学类课程不感兴趣,上此类课仅仅是为了“修够学分”。
书院制的建立,正是要唤醒大学对于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唤醒对通识人才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具有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更加具有追求自由、崇尚科学、倡导民主和富于批判的精神。
2 激发学习动机,营造优良的宿舍氛围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他们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改善学风最重要的措施。
书院作为一种学生社区管理新模式,是学生课外生活和学习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们自主参与书院的建设和管理,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进取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适应耐受力等,是学生成长、交流、自我管理的重要平台。“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和群体生活更易于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种种困难。
3 书院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人教育为培养目标
对于如何才能促进个人潜能的最大发展,学生们首选的因素是“正确认识自己”。其次是具有良好的心态;第三位是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
对于书院来说,也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对“生涯规划”、“生涯发展”相关课程的需求度比较高,达到78.4%,所以在书院选择开设上述相关课程,从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掌握大学学习相应的方法,并逐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具备良好的品质,是引导本硕连读学生学业发展乃至终身发展的重要内容。
书院不仅仅是管理学生或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而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健康的体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合理休闲的生活模式,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人教育为培养目标。
【关键词】书院制 学风建设 全人教育
一、引言
学风建设是高校永恒的话题,书院是学生社区的新形式,是本科生教育的“第二课堂”。书院制模式下对学生的管理教育更加细致与个性化,也更有条件加强学风建设。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我校的本硕连读学生(以下简称学硕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我校现有学硕班学生的学风状况进行了调查,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学硕学生在学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书院工作中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改善学风。
问卷调查涉及的学生包括电信、机械、能动三个学院本硕连读学生共计125人,具体院系分布如图所示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培养目标
61.6%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有规划,但是了解学硕班培养计划的人只占调查总人数的52.8%。这说明,有近四成学生没有对自己的学业规划,近五成的学生不了解学校对于学硕班的培养计划。与部分学生访谈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当初是家长帮助填报志愿的,吸引学生和家长的主要理由就是本硕连读。学生们认为进入学硕班,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研究生的行列。对于本硕连读班繁重的课业压力和严格的分数淘汰制度,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的了解,更不论深刻的认识。
在了解学硕班培养计划的学生中,对于培养目标的认识也是不一致的。只有42.4%的学生认为目标应该是“自然、技术、社会科学和心理素质的贯通培养”,另外有40.8%的学生则认为“具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基础”就是培养目标。
2 培养模式
73.6%的学生认为学硕班的培养模式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另有13.6%的学生认为学硕班的培养模式是专业教育。
3 影响成绩的主要因素
学硕班的学生往往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学生们认为,大学教师的教学往往是提纲挈领式的,无论课堂上如何,都需要课后大量时间的自我消化。学生们普遍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其次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也不容忽视。这点可以解释学生对学校学习环境的重视。
4 课程兴趣与学业要求
从问卷中关于课程兴趣的题目可以看出,对所学课程感兴趣的人数仅占56.8%,还有43.2%的学生对课程是不甚感兴趣的。
那么对于学业课程所能达到的程度,有18.4%的学生认为基本掌握所学内容即可,44%的学生选择“熟练掌握并能加以运用”,32.8%的学生希望能够“熟练掌握并能深入探究及创新”。
应该说学生们对所学课程的学业要求有待提高。本硕连读的学生。在本科教学期间不但应该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更应该逐渐培养科学素养,不断探索创新的科学品质。
5 学生个体因素分析
在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发现,有近49%的学生希望能不断创新成为业界精英,其次有40%的学生希望能够掌握专业技能或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还有16%的学生目标是能按时毕业即可。可见,学生的学习动机存在较大差异。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通过专业层次的提高,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对于研究型综合大学来说,不仅仅定位于提供社会需要的劳动力,更应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科研精英。
6 教师相关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60%的学生希望能够经常与老师交流,并且认为教师对自己学业有重大影响。调查显示,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再次是教师的专业素质。
学生们认为,从教师的授课中获得的,最主要的是专业知识,其次是“新的解读问题的视角”,再次是“实际操作技能”。可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传达给学生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并且能够引领学生进入专业的研究动态。学生的期望与教学的目标比较相符合。这对教师的科研能力及科研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1 以书院为载体,培养通识人才
由调查分析得知,学生对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方面的把握是存在一定偏差的。相当数量的学生认为工科学生自然只要具备工程技术相关知识即可。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设的社会科学类课程不感兴趣,上此类课仅仅是为了“修够学分”。
书院制的建立,正是要唤醒大学对于科学与人文的并重,唤醒对通识人才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具有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术,更加具有追求自由、崇尚科学、倡导民主和富于批判的精神。
2 激发学习动机,营造优良的宿舍氛围
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他们学习需要的具体表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改善学风最重要的措施。
书院作为一种学生社区管理新模式,是学生课外生活和学习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们自主参与书院的建设和管理,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进取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适应耐受力等,是学生成长、交流、自我管理的重要平台。“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和群体生活更易于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种种困难。
3 书院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人教育为培养目标
对于如何才能促进个人潜能的最大发展,学生们首选的因素是“正确认识自己”。其次是具有良好的心态;第三位是找到最适合的学习方法。
对于书院来说,也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学生对“生涯规划”、“生涯发展”相关课程的需求度比较高,达到78.4%,所以在书院选择开设上述相关课程,从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帮助学生了解、认识自己,掌握大学学习相应的方法,并逐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具备良好的品质,是引导本硕连读学生学业发展乃至终身发展的重要内容。
书院不仅仅是管理学生或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而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健康的体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合理休闲的生活模式,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人教育为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