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科学记录是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固化探究证据的教学手段。但教学中的实验记录流于形式,未受到相应的重视,正陷入困境。研究发现,优化记录,重视实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提高科学的教育价值。并由此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寻找证据,增强观察的有效性,促成学生的实证意识;精心设计记录表,提高记录效率;关注探究过程,重视实证,发挥实验记录的作用;运用不同的实验记录呈现交流方式,及时反馈,体现记录的价值。
  【关键词】小学科学;核心素养;实证意识;培养策略
  科学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一种求真活动,论证即用事实证据来证明推测、观点、结论真伪的思维过程。科学教学起于观察,终于思维,把课堂教学研究透彻,构建入情入境的灵动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记录单是承载实验数据的载体,如实记载科学记录很重要。教师要优化记录单的设计,丰富实验记录的交流形式,明确证据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遇疑质疑,提高探究有效性,指导学生有效记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当前存在缺乏实证意识的现象,如观察不够细致;实验活动热闹有余,思维深度不足;小组合作缺乏科学分工;实验记录不规范等。具体表现为:一是在收集数据时,个别教师缺乏对学生细致观察习惯的培养;二是在课堂上,不少学生缺少实证意识,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时往往缺少支持其观点的理由或依据;三是记录过程缺失、记录数据失真、记录价值不明的问题。在分析数据时,教师存在着漠视或未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呈现方式简单化或手段单一、漠视特殊数据或处理欠妥等不足。
  针对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基于新课标和课堂教学发展的新趋势,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培养学生实证意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促使学生养成实证意识
  一位老师在执教《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片断一:探究液体里的奥秘】
  1. 师:如果说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盐水,哪位同学能想出办法来验证一下吗?
  2. 学生谈自己的办法:尝、闻、烧、称。
  3. 实验:用酒精灯加热这杯神秘液体。
  (1)实验前:教师才说“接下来,请组长来领取材料,用酒精灯加热这杯神秘液体,同学们在做的过程中仔细观察”,组长已迫不及待地上前領取材料,小组成员叽叽喳喳地讨论,老师的话被淹没了。
  (2)实验中:两位学生用材料进行实验,边做边交流;一位同学在玩铅笔盒,另外两位同学凑近说悄悄话。
  4. 教师围绕问题与学生展开集体交流讨论。整个过程中,许多学生一直没有参与探究,一部分学生忙着填写记录单,一部分学生被动地观看或等待,还有几个学生一直在玩耍嬉戏,但教师对此都无暇顾及。
  分析:只有课堂实验常规落实到位,科学实验有效性才能有保证。科学教师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纠正不尊重事实的现象,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予有效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遵守实验规则和课堂纪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敬畏感,做好科学记录、组织探究发言语言、讲究实验安全和卫生等良好习惯,进一步促进科学探究的简约和时效性,保证探究效果和探究质量。
  良好的观察习惯应该从五个方面去引导:
  1. 观察要客观。科学强调客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良好的观察习惯从细节开始,忠实地记录研究事实,讲究真实性。在教学《动物》单元中,让学生认真观察各种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惯,观察昆虫各自外形,小组交流分享观察的记录,让学生把观察的动物现象画下来,整理归纳观察结论,鼓励真话、实话,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观察要全面。在科学探究中,有时候不单凭肉眼去观察事物,还需要人体多种感官如味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去探究,才能做到观察全面。不能把经验代替科学观察的结果。
  3. 观察要敏锐。有思维介入地观察,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捕捉自然的本质,是提高学生洞察能力的关键之处。在设计水钟的教学中,笔者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谁见过类似这个‘滴漏’的现象?”其中一个学生应口而出:“老师,我见过打点滴的瓶子也是这样。”这个学生的回答一下子就把学习引入了高潮,而且他还能讲出每滴下一滴水与每秒时间的联系,证明他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善于观察,眼光敏锐,善于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
  4. 观察要有恒心。科学观察必须实事求是,不能流于形式。激励学生在观察中要有恒心、耐心,坚持持之以恒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在观察学生小组制作的摆时,计算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时,笔者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屏息静数,目的是培养他们观察的耐性。
  5. 观察要准确。观察要注重实效性。科学需要实证,多角度、细致地观察,避免观察不到位;突出观察的重点,突破难点。如在课件演示汽车车轮装上防滑链在冰雪路上行驶时,老师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给汽车轮胎添加防滑链是为了增加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可是部分学生只注意看车子在行驶,没有去留意轮胎上的设计,观察点与学习任务就脱离了。因此,要学生明确观察的具体目标,再引导学生做到准确到位、细致全面,增强观察的有效性。
  二、精心设计记录表,提高记录效率
  教师应精心设计记录表,尽量使其清晰明了和详细;优化实验记录的基本形式,以文字、数字、图画等方式丰富实验记录的形式,在记录中力求图文并茂,赋予数据更多价值。人人动手设计实验方案,学会如实地科学记录,加强科学记录的有效性,规范地使用记录本并及时评价。师生共同确保实验记录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科学记录可以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更是固化探究证据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每位学生动手去实验,引导收集证据作为操作性目标,让学生尊重实验数据,尊重事实,揭示事实的真相,追求科学真理。只有有意义、有目的地探究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加大跟进力度、改进指导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记录质量。   在教学中,师生还可运用各种概念图和图表等,这样有利于加工整理信息。如在比较水和空气、食用油和水的特点的时候就用到了维恩图(如图1和图2),很直观地把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展现出来。在《材料》单元教学中,如何认识“塑料”和“金属”的不同特性,最好能运用上“气泡图”(如图3和图4),根据塑料与金属具备各种不同特性一一进行概括,并将它们整合在一张图上,便于学生掌握。今后学生接触到这两种材料后,在他们的头脑中就会提取出课堂上画过的“气泡图”,材料的特性也就自然地再现出来了。
  这样的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地方被用到,有利于学生概括出概念的本质特性,直观的图像会使学生一目了然。
  教师设计简明的记录表,优化实验记录表,以数字、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关注、重视每一个数据,用证据说话,对异常证据进行再证,以此解释相关现象。引导学生合理记录,并能认真解读记录,形成尊重事实的素养,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三、关注探究过程,重视实证,提高实验记录的质量
  【教学片断二:小组合作调制一杯液体,让马铃薯浮起来】
  1. 师:每个小组现在可以来领取一包盐、糖、味精、鸡精,我们自己来调制一杯液体,看能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2. 实验:大部分学生发现马铃薯不能浮起来后,提出猜想:盐水的浓度不够,是否可以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是放更多的鹽,还是继续加清水?
  分析:教师能多追问学生寻找心得证据时,学生就能发散思维,继续设计实验,使探究活动更深入有效。
  科学贵在实事求是,要求学生重复多做几次,要准确记录数据与信息,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工具,从细节之处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探究态度。设计有效的科学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学会用简洁高效的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如果发现新的问题,鼓励学生继续探究。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进行启发指导,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办法,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恰当的行为——尝试液体,培养他们的科学核心素养。
  四、运用不同的实验记录呈现交流方式,及时反馈,体现记录的价值
  【教学片断三:探究浓盐水为什么能使土豆浮起来】
  1. 师:从刚才做的实验中知道,水中溶解的盐达到一定浓度以后,土豆会浮了起来。这是为什么?
  2.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3. 师:有的同学说是盐水比清水重,这个轻重要怎么比较呢?
  4. 学生谈比较两种液体重量的办法。
  5. 学生用自己的话对这一实验结论做出总结。
  6. 师:动手前先动脑,实验计划对实验探究是十分重要的。请如实记录沉浮情况。(指导填写)
  分析:提示学生实验操作要谨慎,步骤要规范,注意安全,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实验数据的精准。操作前要提出明确的要求:(1)小组内要团结协作,分工明确,一人加盐或糖,一人搅拌,直到马铃薯浮起。一人记录,一人汇报,其他人员细心观察,及时做好记录。(2)实验完毕后,要及时整理好所有材料,然后小组讨论,做好汇报准备。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简单电路》时,笔者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做简单的连接电路实验。有四个小组成功让小灯泡发亮,还有两个小组的灯泡不亮。笔者让那两组同学出来演示给同学看,大家一起分析,共同寻找连接失败的原因。笔者指导学生讨论思考:两个实验的不变量和变量分别是什么,同时两个实验应该控制什么条件不变。运用不同评价形式,对实验记录进行归纳小结,让实验记录在探究活动中体现效应。通过实验与分析,学生更加懂得如何正确连接电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实验时的严谨性和细致性。
  综上所述,教师应精心设计各个教学环节,优化实验记录交流方式。汇报交流时要求学生有据说理、真实描述,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培养敢于质疑的态度,树立记录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论证即用事实证据来证明推测、观点、结论真伪的思维过程。论证是架起证据和结论之间的桥梁,也是重要的思维探究活动。因此科学教学不能只重视动手操作,更要有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不能只关注结论的得出,更要有思维的参与和加工。
  在《比较材料的韧性》一课中,教师要进行对比实验思想的渗透:卡纸片、木片、铁片、塑料片的长、宽、厚要一致,伸出桌边的长度要一致,挂的重物的重量要一致,观察每种材料的弯曲程度,以此来判断它们的韧性,从而逐步构建不同材料有不同韧性的概念。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呵护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搭建支架,放手让学生探究,享受探究的乐趣。
  在探究活动中,鼓励学生面对失败不气馁,以持之以恒的探究毅力磨练探究的意志,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小学生会在科学课上经历许许多多的探究活动,这就给我们科学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如实验操作时,要求学生重复多做几次,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汇报交流时要求学生有据说理、真实描述;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根据不同的课型的特点,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亦有所区别;采取的措施与培养的方法也应因生而异、因师而异。总之,教学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使其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并逐步形成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坚韧求真的探索精神;要利用多种途径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名师专项课题《农村小学科技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促进学生德能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号:1201542706)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何优化小学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应该关注十二个字:“引导观察,注重积累,落实训练”。在这个过程当中,观察是前提,积累是基础,训练是关键。只有认认真真落实这十二个字,才能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水平的高低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综合性的尺度。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切实提高学
【摘 要】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生活,从生活现象中抽象数学知识,在生活情境中探究数学问题,到生活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让数学与生活结伴,让数学教育返璞归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生活;生活实践  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制定的《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的一个典型艺术形象。读过这篇文章的人记住了她那句“我真傻,真的”的经典台词,也深切同情这个女人的不幸命运。祥林嫂死在热闹的祝福的夜里,她的死没有冲淡祝福的欢乐气氛,没有换来人们同情的眼泪,她得到的仅仅是鲁四老爷的一顿毒骂:“不早不晚,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可是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物我们能不能让她在作品中活下去,我们
【摘 要】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而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低年级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识字兴趣;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主要
【摘 要】新时期对小学后勤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项目资金的测算、申请、审批、监管,资金使用的公开、公平与效益,经费报销的规范与合理等。文本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了新时期小学管理工作的“四化策略”:基于团队化的管理策略、基于程序化的管理策略、基于导向化的管理策略、基于效益化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后勤管理;团队化;程序化;导向化;效益化  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可否正常运行,或大型的活动能否有序开展,
【摘 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写作能力也一样,必须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培养,利用多样的、有趣的写话形式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关键词】观察;写话;体验  写作能力必须从一年级起就开始培养,这已经被大多数老师认可。但一年级怎样培养写作能力?我的做法是:从写一句句的话开始。为此,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年级写话实验”,让孩子们尝试着每天写一句话。长期坚持下来,效果颇
【摘 要】课程总体目标提出,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都体现着数学文化的魅力。数学是一种文化,如果能充分地利用,让学生体会它丰富的价值,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文化;独立;创新;实践  数学文化,说白了
【摘 要】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重要依据,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随着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制定,数学教材也发生了很多改变。笔者再次执教一年级,在教学过程中感受到由教材的改变所带来对课堂教学产生的一系列变化。本文从教材结构、单元编排、版面设计等方面对新教材与实验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新教材的特点,以便恰当地使用教材,更有效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关键词】新教材;实验教材;对比;思考
【摘 要】注重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的需求。明晰培养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必要性,探讨培养的方法,正视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助于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尤其注重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是实现历史学科社会功能、人的全面发展和历史教育共同价值的需要。  一、培养高中生历史思
【摘 要】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积极思维活动。在英语学习中,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扩大视野,获取新知识,不断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反复的阅读和合理的引导与帮助,能让学生起到触类旁通、开阔视野、深化知识的作用。如何让这些课外读物与教材相结合与配套,共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发展综合运用能力,不断积累语言因素,激发英语阅读兴趣,养成英语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