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工作更加接“地气”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yg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群众观点,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增强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弘扬优良的教育工作作风,保持清正廉洁的教育发展形象,增强教育和谐、健康发展的正能量,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接地气。
  根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除认真治理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庸、懒、散、奢”四风问题,以及党员教师中存在的师德师风问题外,关键要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大气力、做好文章。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不断建立完善以下几项制度。
  一是机关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学校制度。教育工作涉及面广、周期性强,发展情况千差万别。如果长期不深入基层,必然脱离实际、脱离师生、脱离社会,形成拍脑袋决策、拍文件指挥、拍桌子管理的官僚主义,滋长各种不正之风,贻误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机关领导干部应经常深入基层,特别要定点联系薄弱学校,全面了解学校建设、管理及教育教学情况,倾听师生、家长及社会的呼声,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学校发展的难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决策更加符合实际,管理更加有的放矢。更重要的是,通过机关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学校,能进一步降低工作重心,提升管理效益,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和谐发展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和切实的保障。
  二是校长下班听课制度。校长不是官员,校长应该是教师中的教师。由于办学过程中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协调,工程建设要操心,大量的非教育教学事务要应付,花费了校长们的大部分精力,这是客观存在的。在实际工作中,校长的行政化倾向比较突出,许多校长习惯于靠行政化、制度化、目标化的方式来管理学校,无形中拉开了与教师、教学的距离。有的校长甚至长期不下班听课,或听课很少,造成了学校领导对教学状况、教师工作和教改动向的相关真实信息了解不多、把握不准,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交流不够,工作成效大打折扣,校长的教学领导力自然就弱化。因此,校长要走进教师、走进教学、走进课堂,并且要创造条件走上讲台,做好课堂教学示范,引领教改的方向,成为教育教学的专家、育人的模范。
  三是教师定期家访制度。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教师和家长应该是最亲密的合作者。然而,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教师家访这一重要的工作被逐渐淡化,沟通内容的问题化带来了家长和教师交流的情绪化,沟通形式的现代化导致了教师和家长感情的隔膜化,这是家校矛盾层出不穷的主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安排专门的时间,经常深入学生家庭,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家访的形式可以多样,但面对面的真诚沟通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与配合,建立和谐的学校家庭关系,形成教育工作合力,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是学生成长导师制度。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前提。学生和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教师更应该是学生成长的忠实伙伴。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就是通过双向选择,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牢固而纯洁的师友关系,教师要经常关心学生心理、生活、学习方面的情况,像朋友一样倾听,像家长一样呵护,像头雁一样引领,像伙伴一样鼓励,成为学生最信赖、最亲近的良师益友,及时帮助他们解开心灵上的疙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清除成长中的障碍,做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工作,使他们获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发展。同时,在日益开放的信息时代,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在共同探究中获得共同进步,促进教学相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新胜利的重要法宝。对于教育工作而言,群众就是每一位学生,是全体家长,是社会各界。只要我们放下身段、俯下身子,将教育工作的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之中,真心实意为了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依靠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既仰望星空、满怀激情,又脚踏实地,扎实做好一点一滴的工作,使教育工作更紧密、更实在地“接地气”,我们的教育工作就能更好地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就能不断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工作的基础就能不断夯实。
  (作者单位系红河州教育局)
其他文献
2014年12月4日,新华网所属新华教育频道、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中心联合发布《2014年度中国教育行业舆情报告》。考试招生类事件成为最受网民关注的教育热点事件,受关注率达31%。除此之外,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也会引起网友强烈反响,高中不分文理科、英语一年多考等考试科日调整的关注率颇高。以下为该《报告》摘要:  一、从“2014年度教育事件热度排行前十名”可以看出政策法规类、安全事故类、学生表现类及教
期刊
芒市教育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日标,锐意进取,务实创新,在深化教育改革、创建教育现代化、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强化教育管理、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67所,在校学生64582人,在职教职工4273人。  一、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创新教育举措,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创新思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面对社会发展的新
期刊
教育改革到底怎么改,大家都在探索。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应该说对经济改革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信号,特别是李克强总理在报告里面讲到,要用政府白身的革命来带动各领域的改革,使改革的新红利能够发出新的能量。改革的新红利是什么,凶为这次经济改革会议讲得很清楚,教育是不是应该释放改革的红利?本届政府抓的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简政放权,重要目的就是要释放红利,教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做教育的人经常思考中国人
期刊
“一本上线率86.6%,104人被清华北大录取,包揽全省文科、理科状元,以绝对优势摘取全省15连冠!”这则今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竖在校门口的高考喜报,最近又在网上被热炒。“衡中模式”在连战连捷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个所谓“高考流水线工厂”的“自习考试化,考试高考化,高考平常化”的质疑:如此高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得到高考高分数的同时,还失去了什么?  处于舆论争议漩涡中的衡水中学,一直有着“人间炼狱”
期刊
前不久,教育部刚刚发布了整顿师德的“红七条”,要求严禁“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话音尚未落下,“顶风作案”者就出现了。四川美术学院退休副教授王小箭被曝在吃饭时对两名女生“性骚扰”,遭到公众谴责,并被学校予以严肃处理。  王小箭事件的严肃处理,将起到一个良好的警示作用。让人们相信“红七条”,绝不是漂亮的摆设,更不是写在纸上的口号,而是言出必践、令出必行的惩戒。  然而,我们也应该提
期刊
看到《嗜书成瘾藏千册,校长本色是书生》的新闻,第一感觉是杨明章校长“很厉害”,用学生的话说,杨校长是个“问不倒的人”。学生所问,既可以是《时间简史》,也可以是科比的24号球衣,甚至是“鹏菲婚变”。  学生遇到这样的校长,一生之福;家长遇到这样的校长,方可心安;教师遇到这样的校长,实在不易;教育遇到这样的校长,真乃幸事。这一切皆源于杨明章校长自身的修养,修为人之德,修从教之道,修做校长之本,而这些“
期刊
2007年,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开展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试测工作,经过8年的酝酿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出台被寄予推动政府提高决策科学性和管理有效性的厚望,将在指导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此举也被视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期刊
2014年10月,国务院前总理朱镕基登上了“2014胡润慈善榜”。胡润研究院罗列的100名上榜中国慈善家,只有3人不是企业家。胡润研究院称,朱镕基“自2013年以来,共捐赠善款2398万元”,这些钱是朱镕基退休后出书所得的版税,悉数捐给了实事助学基金会。  实事助学基金会是朱镕基提议成立的,正式运转已近两年。目前全部资金都来自朱镕基的捐款,已收到捐款共计近4000万元。  虽然是捐赠人,朱镕基不参
期刊
一场考试结束后,几个老师聚在一块儿闲聊,一位仁兄发出牛论:“学校与学校的竞争实质上是校长与校长的竞争;班集体与班集体的竞争则是班主任与班主任的较量。”大家觉得校长、班主任压力山大。一所学校的发展情系师生团队,情系家长,情系社会。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育教学,校长、教师、学生共同肩负着头等重担——治学,如何治学?笔者粗浅认为,可选大道治学。我们每个人的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学养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借
期刊
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教育改革,突破藩篱,提振信心。回首过去的2014,中国教育,又有哪些权威声音让我们难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监督是最好的保护,从严是最大的爱护  2014年8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袁贵r在教育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会议上强调:“监督是最好的保护,从严是最大的爱护。党政领导班子每一位成员都要自觉接受纪委监督,接受监督既是党性原则,也是支持和保障纪委履行职责。只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