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素质教育

来源 :园丁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thcharg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句以前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话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质疑。作为我们职业中专,负担着双重任务:少数人被输送到高一级院校进行深造,而大多数人将直接踏向社会,受到锤炼,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在日趋激烈的严酷竞争中,能使他们保持不败的根本就是技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爱好与兴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住他们的脉搏,使他们的个性充分发展,得到一技之长,而不应该面面俱到,“样样懂,样样松”。所以再也不能把分数看作是评价学生的根本条件。必须实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这个转轨的任务就义不容辞地落在我们每个任课教师的肩上。
  地理,近年来已不作为高考科目,导致地理学科地位急剧下降,人才严重流失,这个问题曾被许多专家、教师激烈地争论过,但现在也基本上趋于平淡。面对现实,我们更应该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在教法上实行变革,使学生做到“爱学、乐学”。作为职业中专,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文化课,尤其是地理。他们在初中接触过的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大部分内容需要死记硬背,更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有更多的必须性和更大的难度。我认为地理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转变基础观念:
  
  过去的“应试教育”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标,偏重知识传授,偏重分数,是一种淘汰式的教育,让相当多的“次品”、“非优品”带着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扼杀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人才,使他们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康发展。
  我们提出“素质教育”,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制度,不注重学习成绩,而是一种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又重视个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让优等生好上加好,中等生不断提高,后进生不被淘汰,不能让后进生在心灵上受到挫折,丧失勇气。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广博深厚的知识根底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多才多艺,调节课堂气氛,锤炼教学语言,使课堂妙趣横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以前的应试教育把教学内容固定在课本上,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理论与实际脱节,强化学生记忆,忽视学生能力培养,造成很多“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现象,而素质教育注重能力的培养,开拓视野,加大兴趣,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有利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如在讲《工业分布》一节中,在学生了解有关基础知识的同时,我让学生利用大休、节假日到县城、各乡镇调查了解:在工业分布中有何优缺点,造成什么危害,应如何治理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极感兴趣,回校后还相互争论、研究,兴致勃勃地与老师一起探讨。这样,学生不仅轻松地记住了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起到了较好效果。
  
  3 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不能像以前那样靠加大作业量来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职专的学生更不愿意整天去面对枯燥的题海。提前预习,思考等各环节对他们也无多大吸引力,这就更需在课堂45分钟里要效果,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艺术,把“死课本”变成“活课本”,把地理变成学生热爱的学科。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还要有充分的驾驭能力,收放自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实践中,我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3.1 精心设计课堂引言,充分唤起学生的思维能力,激起学生热情,以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各种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与趣味性:如巧借古诗文、引用歌谣、谚语、漫画,利用谐音、穿插趣味故事等,吸引学生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
  3.3 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做好课堂小结,让学生对知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弄清知识脉络和体系。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尝试,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当然,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还有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和我们自身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我们的学生成为“乐之者”,我们的素质教育才不会是一句空谈。
其他文献
科学家培根曾说过:“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提问则是孩子求知欲发达的标志。”这句话生动的说明了孩子爱提问,正是对周围事物反映灵敏善于思考的表现。而在课程指南学习活动目标中提出幼儿有观察、探索周围事物与变化发展的兴趣。那么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使其具有问题意识,是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探索活动的前提。那么教师如何在主题活动开展引导幼儿内在的更多问题,使其具有问题意识,并循着自己的问题自发地去探究。
期刊
有这样一则资料:在中国目前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划入“差生”行列的学生达到5000万人,相当于一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这个惊人的数字对于21世纪中国的前途和数以万计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而义务教育阶段打造出的“差生”,往往跨入了职业学校的大门。在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因素的影响下,职校生的德育工作面临着空前的危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一
期刊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缘于爱的”,作为爱,她具有高度的责任性(从培养民族接班人的高度出发)、高尚的无私性(如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至今想起仍颇为感动.他说:“从旱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
期刊
作为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中学老师,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赴英国学习交流,整个学习过程中,作为中国人,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中国老师无论在专业水平,各类活动以及教法的交流中都展示了中国人的风采和志气,让英国和其它国家的专业人称道中国和中国人NICE ,然而,回顾来回的整个程序,心中隐隐地总有一些东西在刺激着我的神经,让自己的心灵不安,思前想后,还是说出来的好,说出来了,释放了,和有共感的同行沟通交流了
期刊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一部分,而学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他们有时精神不振,有时过度兴奋,有时茫无头绪,有时没有信心。这就要求教师用生命的活力影响学生,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从学生的回答中听出创新,能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受关注,使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让学生争论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    1 寓教于乐, 激活力    俄国教
期刊
又到了高考前为毕业生写毕业鉴定的时候,每每这个时候,心中总有一中说不出的滋味,真不知自己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XXX明明累次考试作弊,可还得在他的档案里写上“诚实”两个字,VV女生对老师长辈连其家长和亲戚都称为“极其自私,自狂、自傲、自负”,可还是不能真实填写,取而代之的是“爱集体、谦虚、敬长辈、易交流”。除了自己心中的那点“恻隐之心”告诫自己“不能害了孩子们”外,就算是自己真
期刊
【摘要】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带给教育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如何正确实施新课程,使新过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确立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把课堂真正还给学
期刊
【摘要】管理的问题首先是一个理念的问题,也是一个主导价值取向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中,人们越来越强调从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这是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实际阐述了在学校管理中应树立的三个理念。  【关键词】以身作则 ;科研兴校; 民主决策;理念    1 树立以身作则的理念      有道是学生看老师,老师看班子,班子看班长。作为一校之长,应是班子成员的表率,老师们的榜样。有什么样的校长,
期刊
课改教改是一场深刻的教学革命。说实话,传统教学模式习惯了的我,的确有点不适应。我要提高,怎么提高。迎难而上,破旧立新,课改教改齐走,自主探究是基础。关健在于观念的转变。新教材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着眼于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和现代语文能力的提高,理解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集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汉语性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新教材显示了这些特点,而教师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明确
期刊
体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相当强,师生共同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课堂。在体育课中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情感环境,就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兴趣,精神振奋,对提高体育课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呢?    1 教师情感对课堂的影响     教师的情感是教学语言的支柱。情感是意识的一种外在表面,是人们对周围事物,对于他人及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