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一个时代的乌托邦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15日,印度国营电信公司BSNL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告别这项在1850年引进的服务。至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电报业务已经停止或濒临“灭绝”。
  从1844年第一份电报诞生至今,莫尔斯电码已经陪伴人类走过了169个年头。在过去,电报是人们用来传递重要信息的手段——从宣布世界大战开战到一个普通人的生老病死,电报都在消息传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只要看到送电报的邮差,人们都会激动得心跳加速。但是,随着高科技通讯手段的发展,长途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和即时聊天软件逐一出现,使用电报的人越来越少,电报也逐渐被挤出人们的视线。
  电报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人类通讯史上第一个伟大发明,它曾寄托了一个时代的乌托邦梦想。从电报的“二维语言”到如今视频通话的“四维语言”, 传播与人性、民主、意识形态的乌托邦,必将继续成为拉动人类理想的引擎。
  莫尔斯:一个画家的“不务正业”
  1858年,电报发明之初,《纽约时报》断言:“在人类征服物质世界的一连串重大发明中,电报无疑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用来评价电报,当之无愧。
  到底是谁发明了电报,美国人和英国人各有说辞。
  1832年秋天,在大西洋中航行的一艘邮船上,美国医生杰克逊给旅客们讲电磁铁原理,旅客中41岁的画家莫尔斯被吸引了。他联想起自己所看到的法国信号机体系,它每次只能凭视力所及传讯数英里而已;如果用电流传输电磁讯号,不是可以在瞬息之间把消息传送数千英里之遥吗?
  之后,画家莫尔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家莫尔斯,把画室改成了实验室。
  1844年5月24日,华盛顿国会大厦,莫尔斯激动得双手有些颤抖。他颤抖着向数十公里外的巴尔的摩,用“莫尔斯电码”发出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莫尔斯的助手在巴尔的摩准确无误地把电文译了出来。
  而在莫尔斯之前,英国人库克和惠斯通已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却乏人问津。与“莫尔斯电码”的发明在同一年,英国发生了一起谋杀案,让库克的命运发生转机。
  一天清晨,伦敦一个叫莎拉·哈丁的女性死在家里。伦敦警方很快查明一位叫约翰·塔维的绅士时常拜访她,这位绅士暂居伦敦的斯劳区。当警方赶到斯劳区的时候,发现塔维已经在车站上了一辆慢车前往帕丁顿。
  不能让他跑掉,警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打算坐马车去追,可马车的速度怎么能赶上火车?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忽然想到了库克发明的一个叫电报的玩意儿,只好试试了。
  警官们立刻跑进电报室,命令发报员向帕丁顿站拍发塔维的外貌描述,要求帕丁顿车站的警察在火车一进站就立即将其拘捕。塔维出了车站,走进一家咖啡厅,警察立刻拘捕了他。
  这次凶杀案的侦破全靠了电报的迅速传递,在伦敦城引起轰动,各大报纸纷纷以黑体字标题渲染这一次案件的告破:“科学的胜利”、“神奇的远程通信仪器揪出了凶手”。
  无论是谁最早发明了电报,这一划时代的发明,一经出现,便改变了世界。
  1844年5月24日成了国际公认的电报发明日。莫尔斯的电报因为使用了电报编码,具有简单、准确和经济实用的特点,比其他人发明的电报优越的多。很快,他的电报风靡全球。如今,莫尔斯电码已成为现代电报通信的基本传信方法。
  电报传到俄国后,正从事电灯推广的青年波波夫兴奋地说:“用我一生的精力去装电灯,对广阔的俄罗斯来说,只不过照亮了很小一角,要是我能指挥电磁波,就可飞越整个世界!”1894年,波波夫改进了无线电接收机并为之增加了天线,使其灵敏度大大提高。1896年,波波夫成功地用无线电进行莫尔斯电码的传送,距离为250米。
  二维语言:
  风的翅膀带来了世界主义
  电报的发明,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从此,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嘀—嗒”一响(1秒钟),电报便可以载带着人们所要传送的信息绕地球走上7圈半。这种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种通信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莫尔斯开启了一个时代,从莫尔斯电码开始,人类第一次学会了用“二维语言”说话,这种思路,奠定了整个信息时代的基础。
  电报不仅可以独立于实物,而且可以独立于运输工具而运动,这在当时可是件大事。因为电报发明之前,信息的传递无论靠两只脚,还是马匹、火车,都离不了运输工具。但电报终结了这种同一性,它使符号独立于运输工具,而且比运输的速度更快。
  说来难以置信,在电报发明之前,19世纪中期美国一些地方的铁路调度居然靠的是骑手,铁路沿线每隔5英里有一骑手策马来回跑动,向面临撞车的火车司机发出警告。电报不仅摆脱了所有的运输工具,而且关键是速度还快过火车,所以用来对铁路进行中央调度丝毫不成问题。
  当年大西洋电缆开通之时,基督教徒们激动万分举行盛大集会;神学家更是大声惊呼这是“终极精神胜利的预兆”……电报超越时空的性能,激发出无数世俗的幻想:和平、和谐、沟通、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文明等等不一而足,传播与人性、启蒙、进步联系在一起,成了人类理想的引擎。
  从此之后,战争不再是领军将领挥洒个人才华的舞台,而成了参谋部中一项需要精心规划的工程。美国南北战争,李将军与其说是败于林肯,毋宁说是败于电报。战争一开始,电报线就从美国国防部接到了白宫,林肯因此能在第一时间调度部队遏制南军的攻势。
  电报几乎见证了其繁盛时期的所有历史。1903年,怀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北卡罗莱纳州海岸试飞成功后,人们通过电报分享了历史性的一刻:“周四晨四次飞行成功。”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也是由电报首先记录下来的。
  “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后,发出电报“SOS,速来,我们撞上了冰山。”几英里之外的“加利福尼亚”号客轮本应能够救起数百条生命,但是这条船上的报务员不值班,因此没有收到这条信息。从此以后,所有的轮船都开始了全天候的无线电信号监听。   世上最短一封电报的故事,曾被很多人提及,那是1862年由大作家雨果发出的。
  这一年,才华横溢、文笔流畅的雨果正在盖纳西岛流亡。面前,放着他一本构思了20年,搁置了12年的——《苦难》。他反复阅读着,不断修改和添加新的内容,终于续写完全书,定名为《悲惨世界》。
  这本饱含自己心血的书交付出版商后,他急于知道作品的销售情况,便拍了一个电报去询问他的出版商,去电只有一个“?”。
  而出版商则兴奋地回复:“!”
  一个问号和一个感叹号便将整个事情脉络讲解得清清楚楚。
  其实,从电报的精神喻意,到广播像“风的翅膀带来了世界主义”,再到今天互联网让我们重温民主的旧梦,意识形态的乌托邦何尝不是贯穿媒介技术发展的始终?
  电报没有消失,只是变了容颜
  随着新兴通讯手段的普及,手机、网络等逐渐取代电报,成为人与人沟通的主要手段。
  2004年,中国香港宣布终止电报服务。
  同年,荷兰的电报服务宣告停止。
  2006年,美国停止电报业务。
  2008年泰国停止电报业务。
  2010年,中国部分城市开始停止电报业务……
  如何不舍,这就是时代的选择!
  如今的人们对于电报恐怕已经非常陌生了,除了春节晚会上主持人还能念念来自世界各地的电报以外,日常生活里这东西几乎已经绝迹。2006年1月27日,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标志着电报在美国彻底进入历史。让人感慨的是,因为几乎没人使用电报了,这条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注意到。
  电报在中国也是惨淡经营。曾几何时,电报是华夏大地辐射最广最远的通信手段,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目前全国只保留了8个电报中心。现在的北京电报大楼已经名不副实,根本看不到电报业务的窗口了。
  然而,电报并没有真正消失。到1999年,莫尔斯码不再继续作为一种国际标准使用,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过很多领域中,它仍然发挥着余热。
  最著名的例子要数SOS求救信号了,在莫尔斯码中,字母S是三声短,字母O是三声长,从20世纪初到今日,“嘀嘀嘀,嗒嗒嗒,嘀嘀嘀”一直作为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电报业虽然逐渐消亡,但电报的影响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今天,当你观看清晰的数字电视、使用稳定的宽带网络、用数字手机与朋友聊天时,这些设备所发送的“数字信号”,其思路与电报的原理都是一脉相承的。
其他文献
苦苦坚持了半年时间,武平终于宣布自己创业失败,重新加入了就业大军。他毕业于中山大学,离校后他来到济南创办了一家公司,从事网站建设和流媒体嵌入。他曾认为,创业比就业更有发展前途。然而,仅仅坚持了半年,他就不得不解散了公司,重新开始找工作。  大学生创业难,创业率偏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山东省2009年共有高校应届毕业生46.2万人,其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110人,也就是说每4000多名毕
期刊
电报特有的强大功能,改变了政客们的斗争手段,改变了军事家的战略战术,改变了文人墨客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市井小民的生活形态。  通电:100年前的网络发帖  清末民国,人们为了扩大舆论影响,往往采用电报与报纸相结合的方法,一有重大新闻事件,就发私密电报或者公开通电,就像如今网络发帖一样,然后报纸再予以转载。  1899年,经元善串联商界名流与新党官员1231人“公凑电资”,以上海电报总办的名义
期刊
●1865年,英国利富洋行驻上海的头头雷诺,沿着川沙厅小岬到黄浦江口金塘灯塔间,偷偷建起一条专用电报线路,长21公里,电线杆227根。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就这样建成了。  ●1873年,华侨商人王承荣从法国回国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报机。  ●1884年,清廷在军机处建立电报档案,光绪帝亲自下旨,将电报视做公文对待。同僚之间的电文往来,被称为“电牍”,给皇帝的电报奏折则称为“电奏”。1898年百日维新
期刊
曾几何时,电报是人们除了信件之外最主要的通讯方式。那时候,来自远方的电报传递出的好消息、坏消息,曾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直到20多年以前,中国老百姓的长途通讯,除了信件以外,还是电报。长途电话必须双方有电话,线路少,很难叫,又费钱;电报比信件快,比电话省钱省事。  电报唯一的缺点是需要拟电报稿。因为电报按字数收费,要把电报稿拟得清楚明白还要省钱,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普通人往往不能胜任,甚至出现
期刊
彭丽媛:中国设计民族风范  品牌:例外EXCEPTION  3月22日,随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的彭丽媛在机场亮相后,其优雅得体的服饰引来外界赞叹。随后,外界传出这套风衣是来自中国广州国产品牌“例外EXCEPTION”,随后还有人在微博表示此次出访的所有服饰都是来自于此品牌。  无论是“例外”,还是“无用”,彭丽媛身着本土时装品牌的成功亮相,也显示了中国服装设计师和服装工业的发展水平。马可、例外、无
期刊
尽管证监会证实A股重启已经时间不远,但许多内地企业依然争相赴港上市。去年以来,已有包括招商、万科、绿地在内的国内房企走上港股借壳上市路,近期又有绿地收购盛高置地后将借壳A股金丰投资上市、朗诗借壳深圳科技控股香港上市。  有市场人士分析,随着宏观经济环境转好香港市场再度活跃,今年下半年将形成一股企业赴港上市潮流。特别是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如果不能抓住时机上市将面临发展拐点,错失发展机遇。尤其在A股大
期刊
地方政府财政破产不只是美国的难题,也是中国的难题。中国可以学习美国城市破产法,解决棘手的地方债难题。  以底特律申请破产保护为标志,美国城市陷入破产潮,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有18个城市宣布破产。  纽约ConvergEx投资公司首席战略规划师尼古拉斯·克拉分析指出,针对底特律的困境,有“修复、关闭或者出售”三种解决之道。“修复”意味着通过破产废除该市原有的法律义务,“关闭”意味着调整该市的管理
期刊
在哪里制造不再只是一个产品说明,其中的政治和经济暗示都相当浓重,情感因素也相当复杂。在哪里制造,多半就暗示着就业机会向哪里倾斜,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否有保证,在今天的政治环境下,还会被很多人当作是否爱国的标准——哪怕在时尚界,X国制造,象征着一种强势的文化、政治想象。  从丝绸之路到阮玲玉:“洋货”的两千年时尚蜕变  外国商品在中国出现由来已久。早在两汉,中国人就通过丝绸之路与西方交易。明清时不仅皇宫
期刊
7月3日凌晨,经过长达13个小时的竞价,新华锦集团最终以2.3亿多元的价格竞得即墨黄酒厂100% 股权,从此,即墨黄酒厂这个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国企完全转型为民营企业。以后还能喝到纯正的即墨老酒吗?黄酒又有什么现代饮用价值?  黄酒五千年:煮酒赋诗、醉酒打虎的历史都是黄酒的历史  说起来如今的白酒从元朝才开始有,元朝之前,不管南方、北方都是黄酒的天下。  可以说,自从有酒就是黄酒,历史上许多与酒有
期刊
福建漳州,近日因一起重大医疗腐败案,而进入全国公众的视线。  据福建省漳州市纪委调查,从今年年初至今,纪委近半年内共发现该市直区县73家医院均涉嫌医疗腐败,“无一幸免”。截至发稿,该市九成医生涉案,57名医药代表被抓获。目前退赃金额已达2049万元,平均每人贪腐金额约1.8万元。  小病熬着,大病拖着,看病一次千元起,误工损失另外算。说起中国的医疗现状,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看病贵!面对中国如此昂贵的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