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视和赞扬学生的优点或长处,增强学生自信心并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赏识教育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赏识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赏识教育的策略主要有:耐心等待,学会宽容;寻找优点,努力放大;赏识评价,向往成功。
【关键词】小学;赏识教育;内涵;意义;策略
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视和赞扬学生的优点或长处,增强学生自信心并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赏识教育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是的,被人赏识,被人赞美,被人肯定,生活由此而变得积极。学生亦是如此。学生需要积极的精神鼓励,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通过赏识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或长处,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赏识教育的内涵、意义与策略进行探究,为促进学生全面地、健康地成长寻找有效的路径。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需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也称“成功教育”,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也就是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来进行教育。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学生人人都是可造之才”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现代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由于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自我评价方面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心理上表现出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成为其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这样,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在赏识教育中,教师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为基础,以赏识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且教会学生赏识、尊重他人,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状态。
二、赏识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生的学习中,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它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自信心强的人,往往对学习、对生活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也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学生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中培养起来的;而赏识在自信心的培养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只有得到赏识,才能拥有自信心;而拥有了自信心,才会产生“我能行”的心理暗示,变得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
(二)激发学生的潜能
赏识教育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的教育。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但是,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往往都没有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其实,学生一旦被激发出潜能,就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性和主动性,走向成功。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引导者,是学生潜能的发掘者,在学生的成长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教师要通过赏识教育,为学生积极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地、和谐地成长。
(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赏识教育更符合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当代中小学生有理想,有抱负,并富有个性。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时,他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任性、固执、思想波动大、缺乏责任感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种本能的叛逆,对空洞抽象的说教十分厌倦,他们渴望尊重、理解和友谊,希望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幸福地成长。针对学生的这些特征和心理需求,教师只有通过赏识教育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才能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寻找优点,努力放大
一个人无论如何优秀,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同样道理,一个人无论如何缺失,都有可以寻找的优点。学生是正在成长者,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作为教师,重要的不是指责斥骂,而是帮助改正。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缺点的旁边寻找到被遮隐的优点,并且加以放大,促进学生进步。教师是进行赏识教育的行为主体,而赏识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对学生优点的发现。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我们要积极地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优点,放大学生的优点,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魏书生一直都喜欢跟后进生打交道,他对后进生的成功转化艺术颇令人称道。他对于后进生是乐意接纳的,没有排斥,更没有放弃,善于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优点,大力肯定和鼓励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促使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获得明显进步。
(二)耐心等待,学会宽容
教育的魅力在于你难以用一种教育方法适合所有学生,因为除了爱心以外,还需要耐心,耐心很能考验一个教育者的智慧。训斥,是一种教育;宽容,也是一种教育。同是教育,效果却截然不同。心理学家认为,对学生高声斥骂严厉批评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教育学生最好是挖掘其潜力,发挥其特长,增强其信心。事实上,无论学习成绩如何,学生的心底都是向往班级和教师的温暖的。那些“后进生”往往更希望表现自我,更愿意为班级服务。因此,教师应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表现自我,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进而树立自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笔者总遇到一些无心向学、纪律散漫、惹是生非的后进生。但是,笔者学会以“静待花开”的心态去面对他们,把握好“严”与“宽”的尺度,宽容他们的缺点,以教育的智慧与艺术引导他们改正缺点,促使他们逐步地转变过来,更好地成长。
(三)赏识评价,向往成功
赏识和惩罚可以强化或弱化学生的行为外部,事实说明,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惩罚则能约束学生的放纵。但有的家长夸大了惩罚的作用,对学生动辄惩戒,这是不妥的。诚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约束学生放纵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过于苛刻、严厉,往往事与愿违。最明显的弊端是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认识能力、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较低,奖赏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赏识性评价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学生获得尊重和肯定性评价的时候,他们的情感需求就得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得到满足,这无疑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继续努力,达到成功的目标。在教育教学中,笔者经常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然后由衷地说一句赞赏的话语,诸如,“你真行!”“你好棒!”“你真有想法”……学生因此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在跟学生相处时,笔者善于多一点赞美,少一点挖苦;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往往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赏识教育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懂得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关心、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在充满温度的赏识教育中,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优点,激发奋斗的热情,树立了人生的信心,不断獲得进步,就会逐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高冬叶.小议赏识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1(18).
[2]秦桂宝.我的赏识教育观[J].文教资料,2005(5).
责任编辑
【关键词】小学;赏识教育;内涵;意义;策略
赏识教育是一种重视和赞扬学生的优点或长处,增强学生自信心并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个性化发展的教育。赏识教育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也是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的地方。”是的,被人赏识,被人赞美,被人肯定,生活由此而变得积极。学生亦是如此。学生需要积极的精神鼓励,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通过赏识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点或长处,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树立信心,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赏识教育的内涵、意义与策略进行探究,为促进学生全面地、健康地成长寻找有效的路径。
一、赏识教育的内涵
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需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也称“成功教育”,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也就是通过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动机、兴趣、意志和性格等来进行教育。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建立在“学生人人都是可造之才”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现代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由于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在自我评价方面缺乏独立性和客观性,在心理上表现出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成为其自我评价的主要依据。这样,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在赏识教育中,教师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为基础,以赏识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且教会学生赏识、尊重他人,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状态。
二、赏识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学生的学习中,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它是学生前进的动力。自信心强的人,往往对学习、对生活信心百倍,干劲十足,也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学生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中培养起来的;而赏识在自信心的培养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只有得到赏识,才能拥有自信心;而拥有了自信心,才会产生“我能行”的心理暗示,变得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
(二)激发学生的潜能
赏识教育是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的教育。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但是,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往往都没有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其实,学生一旦被激发出潜能,就能充分地发挥出积极性和主动性,走向成功。教师是学生教育的引导者,是学生潜能的发掘者,在学生的成长阶段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都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因此,教师要通过赏识教育,为学生积极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地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地、和谐地成长。
(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赏识教育更符合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当代中小学生有理想,有抱负,并富有个性。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时,他们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任性、固执、思想波动大、缺乏责任感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种本能的叛逆,对空洞抽象的说教十分厌倦,他们渴望尊重、理解和友谊,希望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幸福地成长。针对学生的这些特征和心理需求,教师只有通过赏识教育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才能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赏识教育的策略
(一)寻找优点,努力放大
一个人无论如何优秀,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同样道理,一个人无论如何缺失,都有可以寻找的优点。学生是正在成长者,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作为教师,重要的不是指责斥骂,而是帮助改正。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缺点的旁边寻找到被遮隐的优点,并且加以放大,促进学生进步。教师是进行赏识教育的行为主体,而赏识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就在于对学生优点的发现。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我们要积极地发现学生的优点,欣赏学生的优点,放大学生的优点,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魏书生一直都喜欢跟后进生打交道,他对后进生的成功转化艺术颇令人称道。他对于后进生是乐意接纳的,没有排斥,更没有放弃,善于帮助他们寻找自身的优点,大力肯定和鼓励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促使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获得明显进步。
(二)耐心等待,学会宽容
教育的魅力在于你难以用一种教育方法适合所有学生,因为除了爱心以外,还需要耐心,耐心很能考验一个教育者的智慧。训斥,是一种教育;宽容,也是一种教育。同是教育,效果却截然不同。心理学家认为,对学生高声斥骂严厉批评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教育学生最好是挖掘其潜力,发挥其特长,增强其信心。事实上,无论学习成绩如何,学生的心底都是向往班级和教师的温暖的。那些“后进生”往往更希望表现自我,更愿意为班级服务。因此,教师应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表现自我,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进而树立自信心,培养学习的兴趣。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笔者总遇到一些无心向学、纪律散漫、惹是生非的后进生。但是,笔者学会以“静待花开”的心态去面对他们,把握好“严”与“宽”的尺度,宽容他们的缺点,以教育的智慧与艺术引导他们改正缺点,促使他们逐步地转变过来,更好地成长。
(三)赏识评价,向往成功
赏识和惩罚可以强化或弱化学生的行为外部,事实说明,赏识更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惩罚则能约束学生的放纵。但有的家长夸大了惩罚的作用,对学生动辄惩戒,这是不妥的。诚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约束学生放纵行为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过于苛刻、严厉,往往事与愿违。最明显的弊端是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认识能力、自我意识和评价能力较低,奖赏可以强化某种良性行为。赏识性评价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学生获得尊重和肯定性评价的时候,他们的情感需求就得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也得到满足,这无疑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继续努力,达到成功的目标。在教育教学中,笔者经常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然后由衷地说一句赞赏的话语,诸如,“你真行!”“你好棒!”“你真有想法”……学生因此深受鼓舞,信心倍增。在跟学生相处时,笔者善于多一点赞美,少一点挖苦;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往往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赏识教育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懂得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关心、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在充满温度的赏识教育中,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优点,激发奋斗的热情,树立了人生的信心,不断獲得进步,就会逐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高冬叶.小议赏识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1(18).
[2]秦桂宝.我的赏识教育观[J].文教资料,2005(5).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