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秘密的产生源于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随着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年龄儿童对于秘密的理解呈现出不同的特质,正确认识儿童的秘密,是对儿童的理解和尊重。秘密具有教育意义,它能创造出自我和他人空间,以及内部、外部空间,有助于个人性格的形成。秘密的产生、分享和保守,是儿童形成自我性格的过程,应创设儿童交往环境,拓展儿童感性体验,保护儿童“秘密”基地,使儿童成长为完整的人。
【关键词】儿童秘密 自我意识 认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93-02
加拿大教育现象学者范梅南指出:“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方面,日常生活动普通的秘密不仅能让孩子明白和意识到自己逐渐拥有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感。”[1]秘密是藏在人内心深处的东西,也指那些只愿意和某些人分享的东西,儿童的“秘密行为”宣告“内心世界”的降临,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能够与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幼儿园大班早餐时间,婷婷和萱萱开始了她们的聊天。婷婷:“萱萱,我跟你说个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哦。”萱萱:“好,是什么呀?”婷婷:“我妈妈昨天晚上不在家,我今天偷偷搽了妈妈的香香(护肤品)来幼儿园,你闻闻,好香。”萱萱:“呀,我妈妈说小孩不能用大人的东西。”这时候老师走过来,问道:婷婷和萱萱你们在讲什么好玩的事情?萱萱马上说:“老师,婷婷今天搽了她妈妈的香香来幼儿园了,可是小朋友不能用大人的东西。”婷婷分享了自己的秘密,萱萱讲出了婷婷的秘密,这看似平常的交往,包含了儿童发展的诸多命题。
一、儿童秘密的产生——自我意识的萌发
从成长意义的角度,儿童的秘密起源于自我意识的萌发。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存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的存在。
最初的儿童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混沌的, 没有“我”的概念。在经典的点红实验中, 只有到了24个月的婴儿才会利用镜中映像去抹掉不属于自己的 “红点”。而更小的孩子, 可能会对镜中那个红鼻子的 “同伴” 微笑。这说明在第二年里,孩子开始意识到了“我”与外在世界是分离的,而且我具有两重性——镜中的我 (客我) 和隐秘的我(主我)。所以,孩子从镜中发现自己鼻子的异样后,会有一种羞愧感,并想要把它抹掉。从此,儿童逐渐认识到 “我的身体”,进而认识 “我的思想”。 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 都会有一部分是不希望别人看见的,这就是秘密。年龄越小的儿童,因为自我的意识不够强,对“隐秘的我”还不够了解,不能把它呈现出来,也无法体会这种隐秘,所以秘密对他而言是不存在。再稍大一点,儿童有了隐秘意识,认识到有些事情“我”的某些想法别人可能不会认同,这些应该埋在心里,不能让别人知道。于是孩子们便形成了“秘密”,并有了愿意分享“秘密”的朋友。
二、儿童分享秘密——友谊及其它社会关系的建立
儿童的秘密一方面反映了儿童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反映与其交往对象的一种人际关系。范梅南根据秘密不同层次的意义,将其分成三種类型:生存秘密、交际秘密和个人隐私[2]。每个人是独特个体,任何他人对个体本身而言都是一个秘密,这是一种永远也无法完全敞开或被人了解的生存秘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把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全部表达出来,所以存在交际秘密;个人隐私是不愿与他人分享的想法和感情。对于儿童而言,他不能理解的人或事,就构成了他人的秘密;而对自己内心无法理解也无法表达的东西,构成自己的秘密。在生活中,“秘密”的分享成为缔结友谊的重要方式,从分享秘密的过程中,体验信任和被信任的人际亲密。
儿童的秘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它不是自然生成,而是儿童参与人际交往,通过社会双向建构而成,秘密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儿童社会关系的形成过程。秘密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是维持这种界限还是打破这种界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对秘密的态度。如果,儿童选择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对方,那么他们之间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这种行为承载着信任和责任。如果对方能够坚守秘密,不对外人提及,那么,这种特殊关系将会由一种偶然慢慢变成必然。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儿童慢慢建立起友谊,找到自己的朋友和可以信赖的人。在婷婷把自己认为“不要告诉别人”的秘密告诉了萱萱,其实心理是把萱萱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她们之间互相分享对方的秘密使双方变的更亲密。
三、儿童保守秘密——心理认知发展
保守和分享秘密是人类特有的体验。保守秘密,使儿童的内心世界更丰富,体验到拥有的乐趣,也经历了不能和别人分享所带来的焦虑。“你能保守秘密吗?”分享秘密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保守秘密却是漫长的过程。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秘密的保守却有差异,从案例中了解萱萱并没有保守婷婷的秘密,有儿童会说萱萱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是不对的;也有儿童会说本来就是婷婷做了坏事,她自己说了出来,萱萱没有错。儿童的这些心理想象与自身认知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德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弗里特纳和勒纳特·瓦尔丁认为,在探索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秘密心理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性。用5—12岁年龄段的儿童作为主试,发现这些年龄的孩子对秘密理解的变化。
其一,年幼儿童没有“秘密”意识,也就不存在“保守”秘密和“泄露”秘密。5岁以下的儿童,生活中没有秘密,他们更多是一种开放的存在,还不能够把有些想法放在心里而不说出来。对于他们来说,思想和表达是一回事。这一时期的幼儿,并没有把秘密的概念与友谊的标准联系在一起。
其二,儿童自我中心的“多嘴”现象。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存在一种多嘴的现象,因此他们的思维与行动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儿童保守“秘密”需要要通过实践才能学会,孩子泄露他人的秘密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说话,而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去掩饰。孩子还没有将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和习俗内化。 其三,他律阶段的儿童害怕受到惩罚,所以无法保守“秘密”。从道德发展的角度,这一时期儿童处于前习俗阶段,即他律性阶段,儿童接受权威人物的规则,并且通过行为的结果来判定性质,会导致惩罚的行为被看作是坏的,如果做了坏事,会因为害怕被惩罚而说出来。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萱萱认为是婷婷搽了妈妈的护肤品,是不对的,害怕老师的批评,所以她告诉了老师,萱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背叛了朋友。
我国也有学者对儿童秘密与友谊做过相关研究,认为对秘密的理解,5、6岁儿童只能与具体事实相联系,对其性质并不了解,告诉一个“秘密”相当于将一件东西送给了别人。8岁以后对秘密的理解有一定的抽象性。10岁到12岁儿童对秘密的理解有较大发展,他们不仅能抽象地理解秘密,而且只把秘密告诉最好的朋友而不是所有朋友。在婷婷和萱萱案例中,12岁以后的儿童,他们会认为萱萱泄密了,并且认为婷婷不会再和她做朋友,因为她把婷婷告诉她的秘密说了出来,这一时期的儿童把秘密的概念与友谊的标准联系在一起。
综上所述,秘密作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与人的认知发展关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年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5岁左右的孩子就有了完全属于他个人的秘密,6~8岁时具有个体差异,学龄期和少年期的孩子的秘密具有群体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自我意识,自我中心会逐渐减弱,但并不是说他们完全失去这种自我中心的意识,他们终身都有可能体验自我中心的意识,但是程度不同,社会规则和习俗的不断内化,人们会把秘密有选择性的说给信任的人,或者深藏于心。
四、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秘密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告诉你,你不可以告诉别人哦”,这些看似“人小鬼大”的童趣话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体验,以及美妙的人际交往。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儿童主动建构的心理表征过程,成人应尊重儿童发展和学习主体性地位,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理解,而不是干预和占有。尊重、理解儿童,是对童年最好的保护。
首先,理解儿童拥有秘密的权利,拥有自由的精神。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秘密的体验能帮助他们感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秘密是儿童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秘密会被他们慢慢的隐藏,父母、教师要理解、尊重并接纳儿童的秘密,恰当地关心、关注,给他们良好的、安全的个人空间,如果儿童愿意分享,积极倾听。
其次,关注儿童秘密的空间,拥有捍卫秘密的能力。人本主义者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学习的潜能和特质,教师的作用在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并加以启发教育。教育关注儿童的内在心理需求,每个儿童从拥有秘密的自我体验,到分享秘密的交往体验,再至保守秘密的规则体验,过程中会有对友谊和社会价值道德之间的判断和选择,成人应理解儿童间秘密空间。
最后,尊重儿童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建构儿童交往情境,获得对“秘密”的体验。儿童在交往中学习,形成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构建自己与世界、他人的关系。日常,应创设丰富、安全、有序的环境,如,捉迷藏、躲猫猫、寻宝藏等游戏,給儿童提供交往的机会,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能力,或者“秘密”体验。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范梅南《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海英.走近儿童的秘密——儿童秘密引发的教育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5.21.
[3] 韦禾.儿童的“秘密”有多重要——《儿童的秘密》一书给我们的启示[J].人民教育,2004.5
[4] 陈世平.儿童对秘密的理解与友谊关系的发展[J].心理科学,1997.6.
[5] 马磊.关注那堵墙的背后——谈谈儿童秘密及其教育意义[J].少年儿童研究,2009.10.
[6] 王海英.解读儿童的秘密——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5.1.
项目基金: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教学改革课题:《教育生态视域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XJGQ26,项目负责人:龙慧。
作者简介:龙慧(1987.4-),女,汉族,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从事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研究。
【关键词】儿童秘密 自我意识 认知发展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93-02
加拿大教育现象学者范梅南指出:“秘密是人生成长的一个关键方面,日常生活动普通的秘密不仅能让孩子明白和意识到自己逐渐拥有的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感。”[1]秘密是藏在人内心深处的东西,也指那些只愿意和某些人分享的东西,儿童的“秘密行为”宣告“内心世界”的降临,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儿童走向成熟、独立的标志,能够与亲近的人分享自己的秘密,更是儿童成长和成熟的表现。
幼儿园大班早餐时间,婷婷和萱萱开始了她们的聊天。婷婷:“萱萱,我跟你说个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哦。”萱萱:“好,是什么呀?”婷婷:“我妈妈昨天晚上不在家,我今天偷偷搽了妈妈的香香(护肤品)来幼儿园,你闻闻,好香。”萱萱:“呀,我妈妈说小孩不能用大人的东西。”这时候老师走过来,问道:婷婷和萱萱你们在讲什么好玩的事情?萱萱马上说:“老师,婷婷今天搽了她妈妈的香香来幼儿园了,可是小朋友不能用大人的东西。”婷婷分享了自己的秘密,萱萱讲出了婷婷的秘密,这看似平常的交往,包含了儿童发展的诸多命题。
一、儿童秘密的产生——自我意识的萌发
从成长意义的角度,儿童的秘密起源于自我意识的萌发。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就是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存在,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的存在。
最初的儿童对整个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混沌的, 没有“我”的概念。在经典的点红实验中, 只有到了24个月的婴儿才会利用镜中映像去抹掉不属于自己的 “红点”。而更小的孩子, 可能会对镜中那个红鼻子的 “同伴” 微笑。这说明在第二年里,孩子开始意识到了“我”与外在世界是分离的,而且我具有两重性——镜中的我 (客我) 和隐秘的我(主我)。所以,孩子从镜中发现自己鼻子的异样后,会有一种羞愧感,并想要把它抹掉。从此,儿童逐渐认识到 “我的身体”,进而认识 “我的思想”。 无论是身体还是思想, 都会有一部分是不希望别人看见的,这就是秘密。年龄越小的儿童,因为自我的意识不够强,对“隐秘的我”还不够了解,不能把它呈现出来,也无法体会这种隐秘,所以秘密对他而言是不存在。再稍大一点,儿童有了隐秘意识,认识到有些事情“我”的某些想法别人可能不会认同,这些应该埋在心里,不能让别人知道。于是孩子们便形成了“秘密”,并有了愿意分享“秘密”的朋友。
二、儿童分享秘密——友谊及其它社会关系的建立
儿童的秘密一方面反映了儿童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反映与其交往对象的一种人际关系。范梅南根据秘密不同层次的意义,将其分成三種类型:生存秘密、交际秘密和个人隐私[2]。每个人是独特个体,任何他人对个体本身而言都是一个秘密,这是一种永远也无法完全敞开或被人了解的生存秘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把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全部表达出来,所以存在交际秘密;个人隐私是不愿与他人分享的想法和感情。对于儿童而言,他不能理解的人或事,就构成了他人的秘密;而对自己内心无法理解也无法表达的东西,构成自己的秘密。在生活中,“秘密”的分享成为缔结友谊的重要方式,从分享秘密的过程中,体验信任和被信任的人际亲密。
儿童的秘密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它不是自然生成,而是儿童参与人际交往,通过社会双向建构而成,秘密的生成过程,同时也是儿童社会关系的形成过程。秘密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是维持这种界限还是打破这种界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对秘密的态度。如果,儿童选择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对方,那么他们之间已经或者正在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这种行为承载着信任和责任。如果对方能够坚守秘密,不对外人提及,那么,这种特殊关系将会由一种偶然慢慢变成必然。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儿童慢慢建立起友谊,找到自己的朋友和可以信赖的人。在婷婷把自己认为“不要告诉别人”的秘密告诉了萱萱,其实心理是把萱萱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她们之间互相分享对方的秘密使双方变的更亲密。
三、儿童保守秘密——心理认知发展
保守和分享秘密是人类特有的体验。保守秘密,使儿童的内心世界更丰富,体验到拥有的乐趣,也经历了不能和别人分享所带来的焦虑。“你能保守秘密吗?”分享秘密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保守秘密却是漫长的过程。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秘密的保守却有差异,从案例中了解萱萱并没有保守婷婷的秘密,有儿童会说萱萱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是不对的;也有儿童会说本来就是婷婷做了坏事,她自己说了出来,萱萱没有错。儿童的这些心理想象与自身认知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德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弗里特纳和勒纳特·瓦尔丁认为,在探索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秘密心理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性。用5—12岁年龄段的儿童作为主试,发现这些年龄的孩子对秘密理解的变化。
其一,年幼儿童没有“秘密”意识,也就不存在“保守”秘密和“泄露”秘密。5岁以下的儿童,生活中没有秘密,他们更多是一种开放的存在,还不能够把有些想法放在心里而不说出来。对于他们来说,思想和表达是一回事。这一时期的幼儿,并没有把秘密的概念与友谊的标准联系在一起。
其二,儿童自我中心的“多嘴”现象。皮亚杰认为,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处于自我中心的阶段,存在一种多嘴的现象,因此他们的思维与行动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儿童保守“秘密”需要要通过实践才能学会,孩子泄露他人的秘密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说话,而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去掩饰。孩子还没有将社会生活中的规范和习俗内化。 其三,他律阶段的儿童害怕受到惩罚,所以无法保守“秘密”。从道德发展的角度,这一时期儿童处于前习俗阶段,即他律性阶段,儿童接受权威人物的规则,并且通过行为的结果来判定性质,会导致惩罚的行为被看作是坏的,如果做了坏事,会因为害怕被惩罚而说出来。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萱萱认为是婷婷搽了妈妈的护肤品,是不对的,害怕老师的批评,所以她告诉了老师,萱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背叛了朋友。
我国也有学者对儿童秘密与友谊做过相关研究,认为对秘密的理解,5、6岁儿童只能与具体事实相联系,对其性质并不了解,告诉一个“秘密”相当于将一件东西送给了别人。8岁以后对秘密的理解有一定的抽象性。10岁到12岁儿童对秘密的理解有较大发展,他们不仅能抽象地理解秘密,而且只把秘密告诉最好的朋友而不是所有朋友。在婷婷和萱萱案例中,12岁以后的儿童,他们会认为萱萱泄密了,并且认为婷婷不会再和她做朋友,因为她把婷婷告诉她的秘密说了出来,这一时期的儿童把秘密的概念与友谊的标准联系在一起。
综上所述,秘密作为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与人的认知发展关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年龄不同呈现不同的特点。5岁左右的孩子就有了完全属于他个人的秘密,6~8岁时具有个体差异,学龄期和少年期的孩子的秘密具有群体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自我意识,自我中心会逐渐减弱,但并不是说他们完全失去这种自我中心的意识,他们终身都有可能体验自我中心的意识,但是程度不同,社会规则和习俗的不断内化,人们会把秘密有选择性的说给信任的人,或者深藏于心。
四、尊重儿童,理解儿童的秘密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告诉你,你不可以告诉别人哦”,这些看似“人小鬼大”的童趣话语,包含着丰富的生命体验,以及美妙的人际交往。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儿童主动建构的心理表征过程,成人应尊重儿童发展和学习主体性地位,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理解,而不是干预和占有。尊重、理解儿童,是对童年最好的保护。
首先,理解儿童拥有秘密的权利,拥有自由的精神。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秘密的体验能帮助他们感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秘密是儿童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秘密会被他们慢慢的隐藏,父母、教师要理解、尊重并接纳儿童的秘密,恰当地关心、关注,给他们良好的、安全的个人空间,如果儿童愿意分享,积极倾听。
其次,关注儿童秘密的空间,拥有捍卫秘密的能力。人本主义者认为,每个儿童都有学习的潜能和特质,教师的作用在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并加以启发教育。教育关注儿童的内在心理需求,每个儿童从拥有秘密的自我体验,到分享秘密的交往体验,再至保守秘密的规则体验,过程中会有对友谊和社会价值道德之间的判断和选择,成人应理解儿童间秘密空间。
最后,尊重儿童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建构儿童交往情境,获得对“秘密”的体验。儿童在交往中学习,形成对世界和人类的认知,构建自己与世界、他人的关系。日常,应创设丰富、安全、有序的环境,如,捉迷藏、躲猫猫、寻宝藏等游戏,給儿童提供交往的机会,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能力,或者“秘密”体验。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范梅南《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王海英.走近儿童的秘密——儿童秘密引发的教育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5.21.
[3] 韦禾.儿童的“秘密”有多重要——《儿童的秘密》一书给我们的启示[J].人民教育,2004.5
[4] 陈世平.儿童对秘密的理解与友谊关系的发展[J].心理科学,1997.6.
[5] 马磊.关注那堵墙的背后——谈谈儿童秘密及其教育意义[J].少年儿童研究,2009.10.
[6] 王海英.解读儿童的秘密——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5.1.
项目基金: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教学改革课题:《教育生态视域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17XJGQ26,项目负责人:龙慧。
作者简介:龙慧(1987.4-),女,汉族,广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从事学前教育原理、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