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双证书”制度的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双证书”制度在国内和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双证书”制度就“双证书”制度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了高职院校为搭建“双证书”制度平台所取得的成就。并得出以就业为导向落实高职“双证书”制度应当合理设置专业,加快课程改革,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实现高职院校办学宗旨和理念的结论。
  关键词:高职;双证书;制度;
  作者简介:刘冬梅(1962-),女,辽宁昌图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蒋锐航(1978-),女,黑龙江大庆人,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22-0135-02
  
  21世纪国际教育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决定社会创新能力的高等教育与决定生产工艺、技术水准的职业技术教育两个方面。承载培养国家素质技能型人才重任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方面都亟待展开深入研究,以期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双证书”制度在当前职业院校的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使“双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从“双证书”制度在国内的发展与国际经验的借鉴结合学院实际展开论述。
  一、“双证书”制度的发展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这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
  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是我国首次通过法律途径明确规定职业教育要实行“双证书”制度。2006年,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有条件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说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完善就业准入制度。这些纲领性文件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双证书”制度发展指明了方向。
  “双证书”制度不仅反映出求职者受教育程度、培训背景,而且还向社会展示出求职者个人对某个职业工种的一技之长,或对某个职业工种潜在的创造性。高职院校倡导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并重的就业观念,有助于培养具有专门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职业基本技能、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对于增强职业学院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观念与教育体制上都倡导多元的证书体制。例如:美国社区学院的新职业能力观、新课程结构与新教学模式——从学校到生涯,促进了相应领域的学位教育与专业证书的认证能力;德国落实以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要为导向培养目标,除了培养精湛的职业本领外,还拓展了“双元制”教育三级体系;英国的高学历层次和“宽”职业资格要求的职业资格体系,为学生提供了通畅的多途径、多选择的教育体系。这些国家职业教育的共同特点是强调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与学历证书相结合,突出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步入社会提供了必要的职业技能。
  二、我国高职院校为“双证书”制度搭建平台
  1.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专业
  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高职院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创业精神、实践能力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2个省级试点专业,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强化优势,以此带动相关专业的调整与建设,满足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技术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2005年,学院通信技术专业培养方向调整为电力系统通信,并开办火电厂集控运行和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2006年,开办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专业,对就业形势不好的财务会计专业停止招生,对计算机专业暂缓招生,使专业设置逐步符合社会与企业岗位的需求。
  学院作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黑龙江省第一火力发电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可以对电气、汽轮机、锅炉、集控等72个工种进行初、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个级别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站的7个仿真运行培训场地,是根据黑龙江省牡丹江发电厂,双鸭山发电厂,哈尔滨第三发电厂,新华发电厂等实际机组研发的仿真系统。这种模式既为学生提供了电厂仿真运行的技能培训,又可为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
  2.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课程改革
  “双证书”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专业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首先,专业教学中的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有机结合起来。其次要坚持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职业基础课服务于专业应用的需要,以必需、够用为度。职业技术课与技能训练课则强调以职业所需能力为主线,强调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以此推动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在教学内涵上的整合。例如,哈爾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将技能鉴定中的设备启动、检修、维护等项目融入到锅炉设备、汽轮机设备、热力发电厂等课程教学中,通过在仿真实训场地反复演练,有效落实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过程。
  3.获取资格证书成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自觉追求
  职业生涯规划已经走进高职院校的课堂,贯穿职业教育的全程。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引导一年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参加基本技能认证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证书、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证书、全国制图员远程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一级证书)。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专业与实训课程的同时,辅修第二专业并考取辅修专业证书。三年级的学生结合专业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试点专业学生近三年获取“双证书”率与就业率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
  通过统计可见,尽管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机会,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相应专业所对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但是部分大学生没有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职业生涯自觉追求。原因之一是部分学生对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与将来从事的职业的关系认识不足。二是国家的职业分类与高职院校的专业目录不统一,学生不可能参加专业所涵盖的全部工种的鉴定。学院只能根据就业岗位需要的数量,引导学生参加相应工种的技能鉴定。统计也表明,学院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正在逐年提高,就业率也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双证书”制度的有效作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高职院校推行“双证书”制度的问题
  1.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双证书”制度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要通过现场实训的轮岗实习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经验。其次,从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改善学校师资结构,以适应专业变化的要求。最后,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培养素质全面,一专多能的教师,使学生得到全面有效的指导,对获取“双证书”有明确的认识。
  2.加快相关专业的教材建设
  “双证书”制度推动了培养模式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实现社会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高职院校就讲什么、练什么;走进来的是学生,走出去的是能手的培养目标,需要符合专业学习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教、学、做一体的专门教材。学院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落实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的研究与开发同样重要。教材编写要立足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既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注重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的品质,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
  3.拓宽学生的专业领域与学习培训
  仅靠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的“一专多能”是不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能力,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领域的专业学习与培训。拓宽学生职业资格鉴定辐射面。在同一学院内部,通过多层次、跨专业的证书考核,为将来的就业拓宽渠道。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推行高职“双证书”制度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高等职业院校落实“双证书”制度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了学生就业质量与数量,通过构建开放、灵活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使职业技术院校真正由学术型教育转向职业能力教育,真正转变当代社会人才结构矛盾与社会需求矛盾,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1996.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3]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麻剑飞)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校的财商教育仅限于个别教育者的零散、自发的教育活动,缺乏机制保障,高校的财商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纳入大学教育体系中,有利于改善大学生财务亚健康状态。财商教育关注理财观念的培养和技术性投资理财工具的运用,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参与性,差异性的原则。  关键词:财务健康;财商;理财  作者简介:宋蔚蔚(1975-),女,湖北武汉人,重庆理工大学财会研究与开发中心/会计学院,副教授。(重
期刊
摘要:结合电子通信类EDA教学的特点,分析了现有的FPGA仿真软件的不足和其在开发综合设计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创新能力方面的局限性,提出了将Modelsim、QuartuslI软件和MATLAB等EDA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职业技能,而且也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FPGA;EDA;MATLAB;Modelsim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寝室网络游戏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83.8%的大学生参与过网络游戏,每周平均网络游戏时间为18.38小时,参与的游戏主要是角色对抗和棋牌娱乐类,占88.6%,最后提出了防止大学生网络沉迷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寝室;网络游戏;网络沉迷;网络行为  作者简介:杨传斌(1966-),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高级工程师;林鹏(1986-),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师范大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外语学习的特点,探讨了学生外语学习中的个性化因素,如策略、动机、情感和社会人际能力。指出了学习者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当前外语教学环境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习者个性因素,把自主性和个性化因素结合起来,从全面发展的视角促进外语学习。  关键词:外语学习;个性化因素;对策  作者简介:徐延(1971-),女,山西临汾人,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期刊
摘要: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出发,剖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后果、主要表现形式,重点分析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机制,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化解心理危机,提高或恢复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  作者简介:梁丽娟(1973-),女,河北保定人,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教育部,副教授;时现菊(1965-),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基础教育部,副教授。(河北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高等教育的趋同现象愈发明显,学术资本主义亦是如此。美国学者希拉·斯劳特(Sheila Slaughter)和拉里·莱斯利(Larry Leslie)提出并论证的“学术资本主义”,是用以描述在全球化背景下出于竞争的需要,国家开始改变高等教育政策,建立市场竞争机制,迫使院校和教师走向市场。简言之,它的最终形成源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拨款的减少即国家政策的变动和高校开支
期刊
摘要:考试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重要的检验方式,是学生不断刻苦学习的动力,但是当前大学生对待学业和考试的态度让人担忧,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文创新运用科学的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并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考试现状信息,旨在为学校提供真实的调查数据,找出影响本科生考试的各种因素,为学校进一步完善考评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  关键词:本科生;考试;现状研
期刊
摘要:实验教学是实验活动和教学活动的结合。管理科学专业实验教学须在遵循专业培养目标导向、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良性互动等原则下,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构建起基于“仿真+实践+模拟”实验教学平台的“模块+层次”实验教学新模式。并从建立实验教学的质量标准体系、完善实验教学管理组织和机制、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等方面加以保障实施。  关键词:实验教学;管理科
期刊
摘要:教育认证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和改进机制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由此,作为执行教育认证的组织——教育认证机构的发展也备受瞩目。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BET)是美国大学在应用科学、计算机、工程和技术专业认证领域最有权威的机构,其认证过程、认证标准和认证特色对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机构
期刊
摘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通过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的职业定向、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从而适应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存在着认识模糊、实践缺乏科学性、指导不得力等突出问题。可以从师资、政策、管理等方面入手,通过普及生涯规划理念,加强咨询和测评力度,构建科学的社会实践体系,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