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98122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春秋时期那位为万世景仰的儒学大师手拂长髯,吟哦出“诗言情”之后;自东晋那位睿智的学者以秃毫枯锋在《文赋》中慎重地写下“诗缘情”之后,中国诗歌的创作与鉴赏似乎就与“抒情”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放眼中国诗歌的烂漫星空,我们总能毫不费力地找到这样一朵另类的艺术奇葩:它背叛了抒情的传统,却闪烁着迷人的思辨光芒,格外夺人眼目;它有一个警人深省的名字——哲理诗。它阐释了人生的哲理,洞悉着世事的奥妙,散发着迷人的华彩,洋溢着浓郁的诗味。但它又分明是以理语入诗的,“或尚理致,或负材力,或逞辨博”(宋·刘克庄《竹溪诗序》),风格独异,引人侧目。古代的诗文论,给了它一个极雅致的术语,叫做“理趣诗”,极恰当地概括了它用诗来说理、理性与情韵并重的特点。其中许多诗句都善于捕捉心与物相遇时刹那间的感受,抒写的是诗人对大到宇宙宏观、小到芥子之微的客观世界的思考,对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的感悟。它蕴含的是睿智的思想,浓缩的是人生的精华,它包容了人世间许许多多玄妙的禅机,可以使读者沉浸在冷静的思辨境界之中,从而体悟出人生的真谛,感知世界的规律。
  但是,自孔子倡言“诗言情”始,历经汉风唐雨的熏染,抒情性便内化为诗歌的筋脉了。延及今日,一般读者提及古诗,必先验性地提着抒情的标签到处张贴,这已经成为今天的学生阅读哲理古诗的一大心理障碍。再兼之世易时移,古诗意象的朦胧、模糊、多解与象征,更加大了今日学生理解哲理古诗的难度。因此给学生指引一条终南捷径,帮助他们去阅读、理解、鉴赏哲理古诗,使其能深味诗中之“理”、理中之“趣”,深入“有理趣而无理障”(清·刘熙载《艺概·诗论》)的境界,实在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最是橙黄橘绿时——感知哲理古诗形象的优美
  
  苏轼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生活常识了。可就是这一句如泥土般朴素的诗句,却能穿越千年历史,在今天依然能够开出一种叫做感动的花蕾,滋润着那一颗颗被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所麻木着的心灵。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是依靠什么神奇的魔力获得的?形象!苏轼为我们撷取了乡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几种物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春意萌动而又充满了闲适和恬淡情趣的画面。就是这些物象,就是这幅画面,简简单单,平平常常,裹挟着朴素的哲理——只有深入生活实际,才能敏锐地体察到新生事物萌芽的迹象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实实在在地拨动了千年之后的我们心灵里那根敏感的琴弦。
  这里还有一幅画面: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水清如镜,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白云优游,微波粼粼,好一处颐养性情的世外桃源啊。这是理学大师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为我们描画的,耐人咀嚼的是诗题与内容。原来诗人并非着力写景,而是借这些形象对我们进行了一次读书方法的教育。书本犹如“半亩方塘”,内容好比“云影”“天光”,打开书本,也就打开了一面巨大的镜子,可以洞悉悠远的文明,历览百态人生,设喻既雅趣又新颖。读书本是很理性的事,在这里却形如观景,意趣盎然。三句以“问”引领,由景入理,方塘之水为何如此的澄澈清冽?“为有源头活水来”,好一个“活水”!比喻奇妙绝伦:知识来源于实践,来源于生活。全诗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将读书的乐趣和重要性巧妙地阐释出来了。其举重若轻的功力,全仰仗于对那些清新可感的形象的塑造。
  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在阅读鉴赏活动中,我们不可能直接超越诗人笔下种种物象而深入参悟其哲理本质。哲理古诗必须首先满足诗歌的要素,塑造一个个鲜明可感的形象,或给人以美的享受,或给人以幡然得道的清新。其深邃的哲理必须倚重这些形象,使读者的情感与文本情感获得沟通,为阅读鉴赏打开一扇窗户,搭建一座通向哲理深处的桥梁。因此,在哲理诗的教学活动中引领学生走进湖光山色、田园桑麻、杏花春雨、大漠黄沙之类的物象世界,去感知那些或优美、或庄严、或雅致、或清健、或小巧、或博大的种种形象,就是要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之中去认识美,把握美,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理性地思考人生和世界,进而去呵护美,创造美。
  
  二、涵泳工夫兴味长——深味哲理古诗情感的深沉
  
  “诗言情”,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诗歌的魅力是永远给读者最美丽的情感空间。品读叙事诗、抒情诗,总能获得情感的熏陶。其实哲理诗也有情感美,一首好的哲理诗总是既洋溢着睿智的哲理,又蕴藏着诗人深沉的情感。但是在教学和阅读实践活动中,人们往往会因其抽象、深奥而自觉地将重心集中到对哲理的挖掘上,并将其视为鉴赏活动的全部归宿,从而忽略对其深层情感的揣摩。其实只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引领学生去发掘、去把握诗中潜在的情感信息,就能促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发生激烈的碰撞,迸出耀眼而迷人的火花。
  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只需对“才”与“早”细加品味,诗人的惊喜之情便会跃然纸上,我们既能从此感受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又能体会诗人那份对新生事物由衷的热爱与呵护,真可谓“情感与理趣齐飞”的典范。
  再如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其中所蕴含的“新陈代谢”的哲理虽然浅显,但它境界开阔、节奏铿锵、气势豪迈、格调悲壮,在反复诵读之中便自然沉浸到一种积极而又崇高的情感氛围。
  我们再来看一看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晚霞漫天,绚烂而又富贵,但诗人以“好”与“黄昏”,“无限”与“只是”出之,于强烈的反差之中凸显剧烈的情感冲突:诗人将积存于胸中的失落、无奈与悲恸,化为一声微叹,那份淡定与恬静却悲壮得让人心碎。这短短的十言诗句所蕴含的平平淡淡却又博大深沉的哲理与情感,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悟啊。
  哲理诗之所以耐读、耐品,正在于其情与理的兼容;在于其艺术理性和艺术情感的含蓄蕴藉、曲尽隐微;在于其理之不可名言、情之不可迳达的朦胧迷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可以逻辑思维方式进行简单推求,要善于以形象为依托,以情感的揣摩、接纳为切入点,创设有利于学生“生”情的氛围与“情”境,干预学生的情感世界,缩短学生与诗人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在情感波澜被充分激荡的状态下去获取哲理的启迪。
  
  三、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品鉴哲理古诗幽渺的意境
  
  中国诗歌特别重视意境,严羽(宋)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他还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来形容诗歌幽渺迷离、空灵玄远的意境。哲理诗也不例外,相较于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诗歌,哲理诗意境较为独异:既有依托于形象与情感的象外之境、韵外之致,更有哲理所生成的思维之光、逻辑之慧。哲理古诗之所以称为理趣诗,就在于它强调哲理与意境的关系。
  哲理诗其“理”已然隐晦曲折,再加之其意境的“不可凑泊”,故非有宽广的文化视野和较为优异的阅读思维品质是难以做出准确解读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把握哲理诗的意境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帮助学生开辟以形象为核心的审美通道,启发学生驱驰联想与想象,神携物游,纵横驰骋,去填补、绘制诗人所着力描绘的画面、场景与人物,感知诗中那些丰富的美的形象,进而走进诗人的情感思维世界,在此基础上方能品鉴出哲理古诗意境的幽渺趣味。
  哲理诗诚然是说理的,但它体现了中国古诗的一个重要特征:重意象而轻议论,要么直抒其志,要么隐喻内心,很少有对事物的评论和分析。诗中所蕴含的诗人的思想和情愫,几乎都是借比喻、比兴或象征间接地表达出来的。如屈原的诗“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就是以鸷鸟比喻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唐寅的咏鸡诗“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是以“王侯勒马听”来象征自己的不同凡响、卓尔不群的才干;杜甫的诗“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则是以美人来自喻,表明自己的清明与圣洁,以及胸怀天下、渴望一展抱负的雄才韬略。这些诗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以形象为君,而以哲理为其辅弼;做到了融理入景,理与景化,从而使哲理与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浑然一体,意蕴天成。
  总之,解读哲理古诗,如果离开了对形象、情感及意境的追寻,而直接图解其哲理,我相信再优美的诗句也会变得面目可憎,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其他文献
高三第一轮语文复习主要采取专题训练的形式,尽管不少专家围绕每个专题提出了许许多多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策,但对于文言文阅读、科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训练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本身的认真阅读的基础之上,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达到阅读训练的目的,然而事实上却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心态、教师训练方式的不当、文章的理解和试题的解答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等,致使学生缺乏阅读兴趣,最终导致这样的训练长期
期刊
在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13年间,有8年同时担任了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协调统一好语文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双重角色,对更顺利地实施课堂教学和更到位地进行等量德育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  心得体会以抛砖引玉。    一、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是产生班主任影响的原动力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句古语石破天惊地点出为人师者身教的重要性。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身教呢?我认为
期刊
传统的观点把《归园田居》主旨总结为: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风光的追求。笔者认为,不够深入,不够精确;应该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恶痛绝和对本色人生的心驰神往。笔者之所以这样说,理由如下:  一是从诗眼可以看出。《归园田居》的诗眼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久”和“复”,因为它们是这首诗中最精炼传神、最能充分体现诗歌主旨的精彩字眼。“久”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压抑人性的官场生活不是一
期刊
新人教版教材语文必修四的“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单元选用了传统篇目《窦娥冤》。不同的是,以往的人教版教材只节选了《窦娥冤》的第三折,而新人教版教材则选取第一到三折,只删去了第四折,即窦天章做了高官后到楚州为窦娥平反昭雪的情节。  我个人认为新人教版节选的《窦娥冤》更接近关汉卿的创作意图,也更具有现实的启迪,不禁为之叫好。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旧人教版节选的《窦娥冤》的特点和不足
期刊
《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杰作,沈从文先生也因为《边城》和其他众多作品闻名中外,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高中语文教材节选了《边城》的第13至15章,教材和教参谈的基本上是主题和情节,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我以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小说文本、现代文学牧歌传统中的顶峰之作《边城》,光让高中生理解其深刻的主题是片面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鉴赏它独特
期刊
《孔乙己》这篇小说选入实验区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单元的主题是“人物画廊”,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中有这样一段分析:“作家以极俭省的笔墨和典型的生活细节,塑造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不幸命运的生动写照,又是中国封建传统文化氛围‘吃人’本质的具体表现。”  这段分析,
期刊
明代冯梦龙编撰的“三言”堪称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之翘楚,其中《醒世恒言》第十八卷《施润泽滩阙遇友》无论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还是所展示的社会心理、时代特征,皆可视为明代拟话本的代表作。  小说讲述的是小商人施复拾金不昧、积下阴德而屡获好报、逢凶化吉,最终财源广进、家业兴旺的故事。  对本篇小说的主题,学界大致持此种观点:歌颂广大中小工商业者建立在平等互利经营基础上的信义、友谊等新的道德标准,反映了扶
期刊
我惊诧于张爱玲的才华,一个只有二十二三岁的年轻女子,竟能写出那么多美丽苍凉的故事。她的《传奇》“读下去像听凄幽的音乐,连最好的图画都赶不上”。“点上一炉沉香屑”,那“霉绿斑斓的铜香炉”里,弥漫的全是些轻灵清扬的句子。是啊,这位末世的贵族,经历着独特的生活氛围——既有“奇异的西方文化的鲜活”,又有“东方文化中厚沉沉的鸦片”。特殊的生活节奏让她养成了赏玩身边物象、细节的精致趣味。她善于“以一种审美的态
期刊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虽然说司马迁“恨私心不尽”,其实质上写《史记》的目的还在于“鄙没世”,使得“文采不表于后”。  诚然,司马迁所说的“文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但作为绝唱之作,其“文采”的表现方式定然是多样而耀眼的。本文仅就《史记》中如何灵活运用虚词来表现“文采”,谈点看法。  虚词,它的意义虽然空灵,但在表
期刊
审美阅读,是从审美体验出发,把文学作品作为审美对象,把自己作为审美主体,以审美情感为媒介,以双向植入为手段,达到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感应、契合、妙悟,合同而化的境界,从而深切真实地体味文学作品的种种佳处的阅读方法。  传统的阅读方法,大多把作品作为分析对象,偏重于字、词、句、篇的意义解析,注重知识的获取。这种阅读方法,大大降低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欣赏价值和感染力度,使作品与读者互相对立,互不相干。读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