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可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问题?什么是问题意识呢?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发现有如下解释:所谓的“问题”是指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或尚待解决(弄不明白)的事。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感到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启迪心智。
《数学课程标准》对问题意识做了如下诠释:“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同时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理解的问题意识是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积极倡导经验的积累与参与,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并自觉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造自由、民主、安全、真实的课堂文化环境,构建和谐课堂。
1.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出错的权利。
和谐的课堂,是倡导尊重和信任,发展人的个性与智能,形成良好交往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发言会被其他同学嘲笑,甚至是藐视,不用担心自己的另类、错误会被老师批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自信地表达,热烈地交流,民主地对话,大胆地质疑,静静地深思。这种充满灵性的、崇尚真实的表达交流的课堂文化的形成,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真正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出错的权利,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例如学生发言出错了,当学生尴尬局促不安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出错的时机,带领学生讨论分析出错的原因,最后反过来启发大家:“是谁们给我们提了醒,使我们避免犯这样的错误,让我们用掌声谢谢他。”又如当有学生试着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质疑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你很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很好。”“你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很令人佩服。”“你善于倾听,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很棒。”“你能深入思考,补充得好。”等等。又如在启发学生发言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少说这样的话“你说得很好,谁能更好”,而是换成“你说得很好,谁还想说说,试试”。长时间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建立自信,乐于表达交流,敢于质疑提问,在不断地交流和积极思索中,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
2.充分利用游戏、竞赛、动手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了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1.学习新知前预测问题。
著名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那么,就应该让合情猜测占有适当的位置。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大胆猜测和预测。例如学习到三角形,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说出想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学生有学习四边形的经验,因此会很快地迁移到三角形的学习。学生会提出关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点?三角形的名称?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三角形有哪些类型?等等。这个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2.学习新知时质疑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到重要的概念法则,我们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讲到三角形的定义时,引导学生质疑:什么叫围成?什么叫封闭?学习了三角形的高,学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叫对边?什么叫垂线?老师适时引导:关于三角形的高和底你能提出哪些相关问题?学生大胆猜测:三角形有几条高?有几条底?高和底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不仅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状态,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3.学习新知后反思问题。
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就是学生以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为思考对象,自觉主动地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数学结果进行的审视和调控,是学生提高数学素养、促进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并使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一条最佳途径。例如学完三角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如下问题:我们解决了三角形的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懂?我在哪些问题上出现了错误?是什么导致我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哪些问题解决得好?方法好在哪?这样的反思,能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探究性学习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好的情境可以激发探索和创造,往往不直接揭示所学的数学内容,而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从中提炼数学信息。这样学生的许多创新想法就会被引发出来,数学思想得以凸显。所以我们要提供给学生好的情境,就好比给学生设置好问题场,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自然地提出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实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2.抓住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有很多内容是适合进行探究学习的,例如:(1)直观性较强的内容:如图形特征的认识,计量单位的认识等。(2)迁移性较强的内容如典型的计算内容。(3)学习方法相似的内容如:几何图形的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4)规律性明显的内容如运算定律等。(5)开放性较强的数学问题,答案不唯一,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这些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内容本身蕴含较强的问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规律和经验出发,使学生通过主动的观察、实验、推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从而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对问题意识做了如下诠释:“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同时指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理解的问题意识是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积极倡导经验的积累与参与,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并自觉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造自由、民主、安全、真实的课堂文化环境,构建和谐课堂。
1.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出错的权利。
和谐的课堂,是倡导尊重和信任,发展人的个性与智能,形成良好交往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发言会被其他同学嘲笑,甚至是藐视,不用担心自己的另类、错误会被老师批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可以自信地表达,热烈地交流,民主地对话,大胆地质疑,静静地深思。这种充满灵性的、崇尚真实的表达交流的课堂文化的形成,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真正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出错的权利,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例如学生发言出错了,当学生尴尬局促不安时,教师可以抓住学生出错的时机,带领学生讨论分析出错的原因,最后反过来启发大家:“是谁们给我们提了醒,使我们避免犯这样的错误,让我们用掌声谢谢他。”又如当有学生试着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质疑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你很有解决问题的意识,很好。”“你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想很令人佩服。”“你善于倾听,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很棒。”“你能深入思考,补充得好。”等等。又如在启发学生发言时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少说这样的话“你说得很好,谁能更好”,而是换成“你说得很好,谁还想说说,试试”。长时间坚持这样做,学生就会建立自信,乐于表达交流,敢于质疑提问,在不断地交流和积极思索中,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
2.充分利用游戏、竞赛、动手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提高了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1.学习新知前预测问题。
著名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只要数学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那么,就应该让合情猜测占有适当的位置。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大胆猜测和预测。例如学习到三角形,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说出想了解三角形的哪些知识。学生有学习四边形的经验,因此会很快地迁移到三角形的学习。学生会提出关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点?三角形的名称?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三角形有哪些类型?等等。这个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2.学习新知时质疑问题。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也就随之产生。另外从心理学角度说,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表现。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儿童的这种天性,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例如学习到重要的概念法则,我们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字斟句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讲到三角形的定义时,引导学生质疑:什么叫围成?什么叫封闭?学习了三角形的高,学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叫对边?什么叫垂线?老师适时引导:关于三角形的高和底你能提出哪些相关问题?学生大胆猜测:三角形有几条高?有几条底?高和底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不仅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状态,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3.学习新知后反思问题。
弗赖登塔尔说过: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就是学生以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为思考对象,自觉主动地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行为、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数学结果进行的审视和调控,是学生提高数学素养、促进数学学习能力发展,并使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一条最佳途径。例如学完三角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如下问题:我们解决了三角形的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懂?我在哪些问题上出现了错误?是什么导致我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哪些问题解决得好?方法好在哪?这样的反思,能使学生的思维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三、探究性学习中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
1.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好的情境可以激发探索和创造,往往不直接揭示所学的数学内容,而需要学生基于自己的实践和思考,从中提炼数学信息。这样学生的许多创新想法就会被引发出来,数学思想得以凸显。所以我们要提供给学生好的情境,就好比给学生设置好问题场,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自然地提出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实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2.抓住具有探究价值的内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有很多内容是适合进行探究学习的,例如:(1)直观性较强的内容:如图形特征的认识,计量单位的认识等。(2)迁移性较强的内容如典型的计算内容。(3)学习方法相似的内容如:几何图形的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4)规律性明显的内容如运算定律等。(5)开放性较强的数学问题,答案不唯一,有一定的思维含量。这些问题具有探究的价值,内容本身蕴含较强的问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规律和经验出发,使学生通过主动的观察、实验、推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从而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