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没有了词汇,语言就没有意义。要学好语言,词汇是关键。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有助于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进行词汇教学,使学生主动、高效地记忆、应用词汇,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值得深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简析如何通过改进词汇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高效地记忆词汇,提高学生应用词汇能力。
【关键词】词汇 初中英语 教学方法 应用能力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石,正如D.A.Wilkins所说,没有语法,人们几乎不能表达事情,然而没有词汇,人们不能表达任何事情。另一方面,从教学角度出发,词汇的准确记忆与正确应用对考试成绩有决定性影响。在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英语学习的五级要求:
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词汇、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
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4.学会使用1500-1600个词汇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可见,词汇教学至关重要。无论从实用角度还是应试角度,词汇的记忆和实际应用都很重要。教师应通过多样方式呈现词汇,帮助学生记忆,并在实际应用上进行指导。
初中生处于学习活跃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记忆力,其认知力发展迅速,理解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单纯的词汇记忆是个枯燥的过程,简单粗暴的重复背诵只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教师在课堂上的生动引导不可获缺。七年段的学生更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随着年龄增长,学生抽象思维的建立,教学内容剧增,方法应更加理性。所以,教授词汇的方法要从七年级的直观性、趣味性过渡到九年级的归纳性、严谨性。现以仁爱版英语教材为例,笔者尝试总结些许词汇教学方法。
一、一目了然直观教学法简洁明快
直观教学法就是利用实物、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呈现词汇或短语,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既生动,又高效。学习名词时这一方法最好用。例如,词汇volleyball,violin,alien…或是短语perform magic tricks,play the piano,have an English class…等,运用直观手段,教师无需更多言语上的解释就能让学生轻松掌握词意。再如:八年级Unit 4 Topic 1 Section B的教学中出现大量动物名词:frog,snake; insect; mouse; wolf…笔者在课堂上播放动物叫声的音频,采用“听声音,猜动物”的方法,让学生一下子进入学习动物词汇的状态,直截了当又引人入胜。这样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学生当然会兴趣盎然,精神振奋。
二、触类旁通科学记忆法事半功倍
利用拼读规律、联想、构词法等归纳、总结词汇,是事半功倍的科学记忆法。
1.掌握拼读规律,助力词汇记忆。通过音标记忆词汇是必然的。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语言。每个词汇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词汇的读音与拼写有密切关系。只要充分利用好英语字母、字母组合与英语音素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让学生做到见词发音和见音拼词。学生如果能根据音标划分音节,摸索出拼读规律,再长的词汇也能自如地拼读。笔者选用七年级的学生进行这样的教学尝试。首先,让学生观察、总结某些字母组合常见的发音,如: ee,ea,ie,通常发[i:]音,常见的单词有:three,tree,eat,tea,ceiling,等。接着,教师呈现新单词:beef,seek,team,mean,receive,等,引导学生根据字母组合划分单词,根据读音规则尝试自主拼读新单词。学生掌握了拼读规则,面对陌生的词汇,他们不再恐惧,能遵循规律朗读和拼写,学习信心倍增。
2.展开无限想象,扩充词汇容量。词汇量对阅读和写作有决定性影响。积累一定量的词汇,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对事和物展开无限想象是扩充词汇容量的好方法。学生的思维能量超乎我们想象,如果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呈现大量的词汇或短语,并连词成句,将有助于扩充词汇量,强化词汇的记忆和实际应用。
在九年級Unit 4 Topic 1 Section A的教学中,教师展示杨利伟走出太空舱的图片。首先,学生展开想象,尽可能多地说出与图片相关词汇,教师板书学生联想到的词汇:Chinese,spaceship,first,great,travel,hero,love…在看似随意的想象中,学生回忆着、重复着已学的词汇。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词汇串成句子、小短文,帮助学生应用词汇。最后,教师导出新词汇:hero,manned,spaceship,astronaut,launch,lunar,probe,send up…,并表达成一段文字。在想象过程中,与该话题相关的一类词汇被归纳,不断重复。学生温故而知新,词汇量迅速扩大,应用词汇得心应手。
3.把握构词法,做到举一反三。了解词的结构,能加深对词义的理解。英语构词法通常包括六种方法:转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混合法、截短法和首尾字母结合法等。借助构词法的知识,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瞬间扩大词汇量,或者在遇到新词汇时,更准确判断它们的含义。
教师通过bad(adj.)— badly (adv.) 的转换,启发学生尽可能多地回忆类似词汇,如:loud — loudly,quick — quickly等,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adj. ly→ adv.这样轻松的点拨,让学生关注到词汇的组合规律,掌握构词法的知识,提高词汇记忆和应的效率。
三、寓教于乐玩着游戏学词汇妙趣横生
教学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组织课堂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实现方法多样性和趣味性的途径。根据笔者对9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95%的学生喜欢通过游戏来学习。在复习数词0-10时,笔者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把学生分成11人一组开展游戏,从zero开始按顺序起立报数,逢3或3的倍数时,学生只能起立拍手一下。Example: S1: zero S2: one S3: two S4: (起立拍手) S5: four S6: five S7: (站起之后迅速坐下)…失误最少的小组为优胜组,给予奖励。游戏过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观战的同学在心里也默默地随游戏的同学一起报数。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更牢固地掌握词汇,效果显著。 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通过语境教词汇活灵活现
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教师应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注重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有针对性地把英语词汇放到特定的语境中教学,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理解、记忆、巩固并应用词汇,更益于学生养成英语思维习惯。九年级Unit 2 Topic 1 Section A是与污染相关的教学内容,笔者尝试一边用英语描述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短文,一边用简笔画勾勒出画面,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一处郊外景象从到鸟语花香、小溪潺潺到空气污浊、污水横流的过程。同时板书呈现短文中的新词汇和音标:bee,butterfly; pollute; several; waste; picnic…学生则跟随教师的口头表述进入语境,在听、看、想的过程中学习新词汇,理解其含义。随后跟教师一起看音标读词汇。在语境中教词汇,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含义,并学会初步应用新词汇。
五、快乐无极限在歌词和影视对白中学词汇轻松惬意
或优美或激情澎湃的英文歌曲,英文影视作品总能带给人愉悦的情绪和深刻的记忆。笔者在每节课前或课后5分钟播放英文歌,带领学生学唱。教师用歌曲帮助学生记忆词汇,从看字幕跟唱到脱离歌词上台表演唱,或是听歌曲填歌词,都是学生大爱的方式。一个男生很兴奋地告诉全班,周末逛街时他跟着哼唱商店播放的歌曲“Trouble is A Friend”,赢得了店员赞许的目光,顿时觉得欢欣鼓舞。唱好英文歌让学生觉得特别酷炫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通过歌曲记忆词汇,既轻松又方便。一些节奏明快、歌词清晰的歌曲,如“A Little Love”,“Take Me to Your Heart”,“Lemon Tree”,“Seasons in the Sun”等,深受学生欢迎。笔者发现学生的主动性也提高了。起初是学唱老师推荐的歌曲,渐渐地学生推荐自己淘到的好歌曲。学生学习词汇已经从被动进入主动的状态,四两拨千斤,效果显而易见。此外,优秀英语影视作品“Big Hero 6”,“Cinderella”,“Kungfu Panda”等,也是很好的辅助教学工具。
一边享受音乐、电影带来的快乐,一边学习英语词汇,多么惬意啊。而学生又能通过歌词或电影的对白,理解词汇的含义,模仿词、句的标准發音,真可谓一举多得。
结束语: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和重难点之一。如果能注重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就能迎刃而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符合规律的,高效的,就是好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词汇 初中英语 教学方法 应用能力
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石,正如D.A.Wilkins所说,没有语法,人们几乎不能表达事情,然而没有词汇,人们不能表达任何事情。另一方面,从教学角度出发,词汇的准确记忆与正确应用对考试成绩有决定性影响。在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英语学习的五级要求:
1.了解英语词汇包括词汇、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
2.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
3.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
4.学会使用1500-1600个词汇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可见,词汇教学至关重要。无论从实用角度还是应试角度,词汇的记忆和实际应用都很重要。教师应通过多样方式呈现词汇,帮助学生记忆,并在实际应用上进行指导。
初中生处于学习活跃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记忆力,其认知力发展迅速,理解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单纯的词汇记忆是个枯燥的过程,简单粗暴的重复背诵只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教师在课堂上的生动引导不可获缺。七年段的学生更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随着年龄增长,学生抽象思维的建立,教学内容剧增,方法应更加理性。所以,教授词汇的方法要从七年级的直观性、趣味性过渡到九年级的归纳性、严谨性。现以仁爱版英语教材为例,笔者尝试总结些许词汇教学方法。
一、一目了然直观教学法简洁明快
直观教学法就是利用实物、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呈现词汇或短语,使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形象,既生动,又高效。学习名词时这一方法最好用。例如,词汇volleyball,violin,alien…或是短语perform magic tricks,play the piano,have an English class…等,运用直观手段,教师无需更多言语上的解释就能让学生轻松掌握词意。再如:八年级Unit 4 Topic 1 Section B的教学中出现大量动物名词:frog,snake; insect; mouse; wolf…笔者在课堂上播放动物叫声的音频,采用“听声音,猜动物”的方法,让学生一下子进入学习动物词汇的状态,直截了当又引人入胜。这样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学生当然会兴趣盎然,精神振奋。
二、触类旁通科学记忆法事半功倍
利用拼读规律、联想、构词法等归纳、总结词汇,是事半功倍的科学记忆法。
1.掌握拼读规律,助力词汇记忆。通过音标记忆词汇是必然的。英语是一种表音文字语言。每个词汇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词汇的读音与拼写有密切关系。只要充分利用好英语字母、字母组合与英语音素的对应关系,就可以让学生做到见词发音和见音拼词。学生如果能根据音标划分音节,摸索出拼读规律,再长的词汇也能自如地拼读。笔者选用七年级的学生进行这样的教学尝试。首先,让学生观察、总结某些字母组合常见的发音,如: ee,ea,ie,通常发[i:]音,常见的单词有:three,tree,eat,tea,ceiling,等。接着,教师呈现新单词:beef,seek,team,mean,receive,等,引导学生根据字母组合划分单词,根据读音规则尝试自主拼读新单词。学生掌握了拼读规则,面对陌生的词汇,他们不再恐惧,能遵循规律朗读和拼写,学习信心倍增。
2.展开无限想象,扩充词汇容量。词汇量对阅读和写作有决定性影响。积累一定量的词汇,才能实现量变到质变。对事和物展开无限想象是扩充词汇容量的好方法。学生的思维能量超乎我们想象,如果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呈现大量的词汇或短语,并连词成句,将有助于扩充词汇量,强化词汇的记忆和实际应用。
在九年級Unit 4 Topic 1 Section A的教学中,教师展示杨利伟走出太空舱的图片。首先,学生展开想象,尽可能多地说出与图片相关词汇,教师板书学生联想到的词汇:Chinese,spaceship,first,great,travel,hero,love…在看似随意的想象中,学生回忆着、重复着已学的词汇。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将词汇串成句子、小短文,帮助学生应用词汇。最后,教师导出新词汇:hero,manned,spaceship,astronaut,launch,lunar,probe,send up…,并表达成一段文字。在想象过程中,与该话题相关的一类词汇被归纳,不断重复。学生温故而知新,词汇量迅速扩大,应用词汇得心应手。
3.把握构词法,做到举一反三。了解词的结构,能加深对词义的理解。英语构词法通常包括六种方法:转化法、派生法、合成法、混合法、截短法和首尾字母结合法等。借助构词法的知识,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瞬间扩大词汇量,或者在遇到新词汇时,更准确判断它们的含义。
教师通过bad(adj.)— badly (adv.) 的转换,启发学生尽可能多地回忆类似词汇,如:loud — loudly,quick — quickly等,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结论:adj. ly→ adv.这样轻松的点拨,让学生关注到词汇的组合规律,掌握构词法的知识,提高词汇记忆和应的效率。
三、寓教于乐玩着游戏学词汇妙趣横生
教学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争于一身,是组织课堂的有效辅助手段,是实现方法多样性和趣味性的途径。根据笔者对99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95%的学生喜欢通过游戏来学习。在复习数词0-10时,笔者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把学生分成11人一组开展游戏,从zero开始按顺序起立报数,逢3或3的倍数时,学生只能起立拍手一下。Example: S1: zero S2: one S3: two S4: (起立拍手) S5: four S6: five S7: (站起之后迅速坐下)…失误最少的小组为优胜组,给予奖励。游戏过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观战的同学在心里也默默地随游戏的同学一起报数。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更牢固地掌握词汇,效果显著。 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通过语境教词汇活灵活现
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教师应该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注重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有针对性地把英语词汇放到特定的语境中教学,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理解、记忆、巩固并应用词汇,更益于学生养成英语思维习惯。九年级Unit 2 Topic 1 Section A是与污染相关的教学内容,笔者尝试一边用英语描述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短文,一边用简笔画勾勒出画面,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一处郊外景象从到鸟语花香、小溪潺潺到空气污浊、污水横流的过程。同时板书呈现短文中的新词汇和音标:bee,butterfly; pollute; several; waste; picnic…学生则跟随教师的口头表述进入语境,在听、看、想的过程中学习新词汇,理解其含义。随后跟教师一起看音标读词汇。在语境中教词汇,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含义,并学会初步应用新词汇。
五、快乐无极限在歌词和影视对白中学词汇轻松惬意
或优美或激情澎湃的英文歌曲,英文影视作品总能带给人愉悦的情绪和深刻的记忆。笔者在每节课前或课后5分钟播放英文歌,带领学生学唱。教师用歌曲帮助学生记忆词汇,从看字幕跟唱到脱离歌词上台表演唱,或是听歌曲填歌词,都是学生大爱的方式。一个男生很兴奋地告诉全班,周末逛街时他跟着哼唱商店播放的歌曲“Trouble is A Friend”,赢得了店员赞许的目光,顿时觉得欢欣鼓舞。唱好英文歌让学生觉得特别酷炫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通过歌曲记忆词汇,既轻松又方便。一些节奏明快、歌词清晰的歌曲,如“A Little Love”,“Take Me to Your Heart”,“Lemon Tree”,“Seasons in the Sun”等,深受学生欢迎。笔者发现学生的主动性也提高了。起初是学唱老师推荐的歌曲,渐渐地学生推荐自己淘到的好歌曲。学生学习词汇已经从被动进入主动的状态,四两拨千斤,效果显而易见。此外,优秀英语影视作品“Big Hero 6”,“Cinderella”,“Kungfu Panda”等,也是很好的辅助教学工具。
一边享受音乐、电影带来的快乐,一边学习英语词汇,多么惬意啊。而学生又能通过歌词或电影的对白,理解词汇的含义,模仿词、句的标准發音,真可谓一举多得。
结束语: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和重难点之一。如果能注重词汇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扩展词汇的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就能迎刃而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是符合规律的,高效的,就是好方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