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了梦开始的月份——九月,一群稚嫩的孩童走出爸爸妈妈的怀抱,开启了全新的幼儿园生活。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从固有的家庭生活变为多样化的集体生活,这些转变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多数人都知道,幼儿园是为3~6岁孩子提供学习场所、提升其各方面能力、让其初步接触社会且逐渐适应集体生活的地方。对许多父母而言,让孩子上幼儿园只不过是理所当然地“走程序”。除了这些浅层的认知外,幼儿园实则扮演了重要的社会角色,对孩子、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具有推动作用,拥有专业幼教知识与技能的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人对一些幼儿园存在质疑,轻视幼师的职业地位,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也不如小学、中学教师那样深入人心。
长沙市学前教育协会杨卡佳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幼儿园?”乍一看,这个问题简单又平淡,很多人觉得不值一答,实质却非常值得幼师与家长深思。本刊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围绕此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老师们,你们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教师有话说
Q: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幼儿园?
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发展和情感发展的需要。幼儿园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集体生活是幼儿社交活动的开始,幼儿可以在交往中学会分享、谦让与友爱,学会解决与同伴之间的问题、矛盾,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健全幼儿的人格。
——河南省洛阳市中信重机中心幼儿园
肖然
幼儿园为孩子提供启蒙教育,所谓的教育是指帮助孩子培养兴趣与习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抓住教育的“关键期”,发展其智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发育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奠定其良好的终身发展基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教集团第一幼儿园
杨巧
幼儿期是社会性等多种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荣誉感、归属感、价值感等情感的培养,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完成。如果没有幼儿园这样的大环境,“在集体中得到认可”“在同伴中交往获得成功”的体验就无从谈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育才幼儿园
粱梅芳
幼儿园有大量的同龄孩子,这些同龄幼儿可以一起建立起居常规、熟悉生活常识、掌握交往技巧、锻炼体能和技巧等。经过专业培训的幼儿园老师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等特点,拥有成体系和计划的教养方案,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建立健康人格。
——重庆市渝中区区级机关幼儿园
郭海广
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是3-6岁,这个时期正是孩子完成自我、发展社会性的关键时刻。孩子需要在集体生活中磨炼,需要与同伴交往,而幼儿园就是孩子集体玩耍与成长的地方。3-6岁更是孩子规则意识、秩序感建立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有规律的一日生活流程能够帮助孩子实现这些需求。
——河南省原阳县葛埠口黑羊山星火幼儿园
吴述黔
除了面对家庭,人们更多地需要面对社会,上幼儿园是踏入社会的开始。教师在看似简单的幼儿园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教会幼儿生活技能,宜人的幼儿园环境让孩子直观地感受美、表现美。丰富有趣的教学和游戏活动,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自然地学会与人交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樱花语幼儿园
孙涵
幼儿园是幼儿迈向社会的第一站 杨卡佳
幼儿园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站,那么,幼儿园生活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可以获得哪些最直接、最宝贵的人生经验?对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广大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照顾自己”的潜能,其大肌肉群逐渐发育完善。精细动作还需继续练习与发展,心理上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逐步萌芽,“我自己来”已成為其口头禅。所以,在幼儿园“学习照顾自己”是孩子自我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成为一个独立社会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爱与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环境中,大胆练习,反复操作,习得照顾自己的生活技能,获得“我长大了”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成长为具有独立意识、规则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小主人,也为其进入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目前家庭和幼儿园的基本现状却存在着较大偏差。对家长而言,只要谈及孩子入园做什么,一定会脱口而出:去学本领啊!每当接送孩子时,家长们都会对老师千叮咛万嘱咐:我的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如厕、就寝……他们希望幼儿园开展“一对一”的家庭式精细化养育,而幼儿园是“一对许多”的集体式陪伴,与家长的期望值形成“剪刀差”。家园之间的不信任、纠纷和矛盾,大多由此产生。
面对家长的诉求也不敢怠慢,老师们会手不停脚不住地忙碌,代替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对于孩子成长的渴望,内在的需要,我们的教育究竟支持了孩子什么,又破坏了什么?因为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当孩子们的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自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总之,到幼儿园“学知识”“受照顾”犹如两大紧箍咒,使家长和老师越来越焦虑,让孩子越来越不知所措。鉴于此,我们需要厘清育儿理念和方向,准确进行角色定位,学习做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或家长,给予孩子“学习照顾自己”的机会,托起他们“我要长大”的美丽梦想。
家长策略一:静等花开。孩子你慢慢来
学习照顾自己,由生疏到熟练,需要经历反复练习的过程,每个孩子都不会在一夜之间长大,家长需要怀揣“静等花开”“孩子你慢慢来”的耐心。例如:让孩子独立进餐,或许孩子会把饭撒得“天上一半,地下一半”,怎样让孩子将照顾自己的“星星之火”慢慢变成“燎原之势”,需要家长极大的耐心,包容和等待是最好的状态。 家庭养育者的包办代替不仅是因为爱,更多是怕麻烦,图省事。教孩子系鞋带,或许十次八次都教不会,但如果家长帮他系,一分钟就能搞定,于是父母二话不说就代劳,殊不知这种“剥夺式”的养育方式其实是用爱的名义禁锢孩子的自主探索和自由成长,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要记住:父母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会成为孩子爬不起来的“坑”。
家长策略二:榜样示范。孩子你能行
孩子学习照顾自己,从不会到会,需要反复地示范和练习。当孩子遇到障碍或困难时,家长切记不可舍不得或轻易放弃,需要以行动跟进,和孩子共同实践,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传递“你能行”的信息,为孩子照顾自己的行为加油喝彩,激励和陪伴是最佳的路径。
幼儿园策略一:大胆放手,用心陪伴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老师需要给予孩子机会,搭建平台,满足孩子自主、自发、自由地学习“照顾自己,关爱他人”的需要,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必须面对的麻烦和压力,只有教师放手且充分信任孩子,才能让孩子独立去面对。所以,老师的角色定位是陪伴者、互动者、支持者,而不是保姆式的养育者。让“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在游戏、活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级的事情合作做,例如:当值日生,做小管家,自己整理床铺,自主取放食物,自己打扫卫生,等等。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照顾自己”的成就感,以及“我的成长我做主”的自豪感。
笔者曾经考察过欧美、东南亚等国家的幼儿园,对入托孩子独立自主、健康快乐的印象十分深刻,特别是日本的幼儿教育,家长从孩子一岁开始就训练他们自己大小便,一岁半以后逐步自理,三岁进入幼儿园小班,教师不需要再帮助他们的生活起居,进餐、喝水、整理玩具、穿脱衣服、照顾小动物、保持部分环境的清洁都由孩子自己完成,这充分体现了激励孩子自主成长的良好效果。
我看到,一岁半的宝宝自己换纸尿裤,自己把干净的纸尿裤取出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脚丫塞进裤洞里,小手慢慢往上提,再把湿尿裤放入垃圾桶。我看到,两岁的孩子自己取点心,接牛奶,吃完后自己洗杯子,再放进自带的小背包里,我看到,五岁的孩子每人拿一块小抹布,翘着屁股“嗨哟嗨哟”地擦地板,孩子们红扑扑的笑脸上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流畅、快乐。老师们从容地观察、引领,幼儿园处处呈现出幼儿成长应该有的场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幼儿园策略二:引领家长。共同成长
面对家长在育儿方面包办代替的情况,幼儿园需要加强教育宣传,纠正家长认为孩子到幼儿园是“学知识”“受照顾”的育儿误区,改变目前这种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幼儿园、强行压制孩子成长机会的家庭养育现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明确让孩子学习“照顾自己”是幼儿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任务,高质量的陪伴、观察、支持是老师和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负责。大胆放手,充分信任,家园共育,让孩子在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中自主成长。
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基本载体
柯小卫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基本形式与载体,其功能不仅是培养幼儿全面、均衡成长与发展,作为社会生活组成部分。幼儿园还承担着培养人类道德、延续民族文化、提供托养服务等多项社会职责。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于幼儿园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已经从早期的慈善托养机构、蒙养园升华至“保教兼备”,幼儿园时期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前期预备阶段。2016年1月,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由于幼儿园同时具有促进幼儿发展与满足社会需要两方面意义,因此,幼儿教育的功能责任、内容范围、基本形式以及评价标准,不仅应从幼儿个人成长和发展着眼,还应站在国家与民族的高度,使幼儿教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满足广大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现代教育家将教育过程分为两个方面二者有机地相互联系:一个是心理学方面,即“儿童个体本能与能力”增长与发展:一个是社会学方面,即“一种社会过程”或“社会生活”形成,对幼儿教育而言,其根本性质应是幼兒生长特定时期所应接受的基本教育,其内容也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儿童个体的“潜能”受到“唤醒”或“激发”:另一方面是来自前人的“经验”,以及“社会遗产”和“文化传承”,这一性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来自环境,包括教育环境(教师、教材、课程、设备等)与生活环境(自然、社会、家庭等)。实现或完成这一过程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活动的能力,正如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所指出:“这种能力正沿着现代文明所由来的同一的、总的建设路线而活动”。因此,幼儿教育应具有以下四种性质,
性质一:幼儿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
中国老一辈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的教育中心不同,即“旧式的教育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新式的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是偏重社会而忽略儿童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是注重儿童而兼顾社会的。”幼儿园是幼儿生长和生活的花园,其主体应是幼儿及幼儿的活动与生活,而不应由成人意志主宰,包括将成人道德和伦理用灌输的方式强迫幼儿接受。幼儿园不应将幼儿消极地看作“管理”对象,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启发并激励幼儿自立、自主、自动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形成自己的社会,包括秩序与规则。更不应将具有“好动”“好奇”“模仿”“游戏”天性的幼儿,经过成人“驯化”成为失去活力与想象力的“小成人”,或装满知识的“器皿”。所有幼教工作者都应具有这样的意识,即幼儿不仅属于现在,还将属于未来。
性质二:幼儿教育是均衡、全面的教育
幼儿期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特定时期。对幼儿园来说,以科学、专业的方式实施幼儿早期教育,这对于改变社会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揠苗助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或现象将产生积极影响。幼儿时期的教育应是均衡、全面的,即包括身体、情绪、智力、社会性、生活力等在内基本人格及“活”能力,而不仅是灌输“死”知识。幼儿生长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如果仅凭主观意志逾越或采取各种“催生”手段,试图缩短幼儿期,结果只会让幼儿自身受到伤害,以至于毁灭了幼儿的未来人生。 性质三:教师的作用
在幼儿园集体教育环境下,一方面不能因集体而使儿童个性过分受到压抑或剥夺: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个性而过于放纵,使幼儿在共同游戏或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联系与权利被破坏。因此,幼儿的个性及个性发展总是与集体游戏等学习形式和谐并存,如何调节两者的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
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其工作与职责并不仅在于训练个体幼儿,还需要帮助或指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审美与能力,因为“幼稚教育是人生的基本教育,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教育历程。因此,做一个幼稚园教师,其任务更加重大,”
与此同时,教师在幼儿园中存在的状态,事实上也属于幼儿成长环境的一部分。陈鹤琴提出“以爱、以德,取代以威、以畏”,这应当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有的职业态度,日本现代教育家仓桥慈三在《幼儿园真谛》一书中,将“幼儿绝不会感到教师的强势存在”作为“实现幼儿园真正特质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言而喻,幼儿园的教育属性决定了教师应有的作用,而教师应当是幼儿成长生活与学习全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支持者和欣赏者。
性质四:评价幼教素质的标准
评价一种幼教素质,或对一所幼儿园进行评估,除了合理解释“以儿童为本”的观念以外,还应考察园所环境的适宜性与生活化程度。前者要求,幼儿园所有环境,包括教师、场地、校舍、设施设备等,都能满足幼儿身体发展、认知等需要,适宜各年龄段幼儿活动的需要,同时强调审美,使幼儿的情操得到熏陶。后者要求,课程与活动形式、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应相融合,即“直观性”教学,包括组织幼儿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并从中获得应有的知识。由于幼儿教育具有早期教育的性质,应当将幼儿教育放进由“早教——幼教——小学”组成的儿童学习过程中,并进行整体性把握,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使幼儿发展可持续。
幼儿园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场所
廖丽莉 刘云艳
对孩子来说,家庭是其生存和成长的基本生态场域。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在家庭的庇护和教育中成长,在家庭成员的悉心呵护与陪伴中度过。作为一个家庭的重要成员,孩子受到家庭的保护、爱护,并被寄予期望。同时,家庭的生态环境也影响着孩子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的发展,
进入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独自冒险,教育这一责任也便由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承担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发挥着不同的功能,都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幼儿园对孩子乃至整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呢?
幼儿园是最适合早期教育开展的机构
幼儿园老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他们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如何利用环境诱发孩子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等问题有着系统的理解。他们知道孩子是在游戏与日常生活中学习的:他们明确孩子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学习、操作练习、感知体验、交往学习等:他们懂得如何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丰富的、富有挑战的、多彩的空间,让孩子感知体验,幼儿园老师从心底认同早期教育,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启蒙”,即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抓住教育的“关键期”,发展孩子的智力,促进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以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所有这些,都可以为孩子奠定良好的终身发展基础,
幼儿园能解决现实中家长的后顾之忧
在二胎政策的影响下,现在的家庭中,第一个孩子甚至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祖辈可能还未退休。作为孩子的父母,兼顾发展事业与照顾孩子,其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如今的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希望自己工作的时候,孩子能够处在健康的环境中,有较高素质的人来陪伴他们成长,幼儿园正是契合这一需求的“好去处”,从家庭方面来看,幼儿园的环境具有教育性,幼儿园也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性场所,从物质环境方面来看,幼儿园能够提供陶冶情操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从精神方面来说,幼儿园教师将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等融为一体,根据要求和幼儿特点去调控环境因素,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走入新的生存、生长场域的第一站,教师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政策角度来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提出了“以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要求,这也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决定了具有专业素养、专业知识的幼儿园教师可以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幼儿园帮助家长提升科学的育儿观念与行为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幼儿园要为幼儿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随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不断宣传和提倡,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但因大多数家长从未接受过家庭教育培训和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差异较大,对教育知识、教育观念、方法和能力等了解甚少,难以应对幼儿成长需要,更难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幼儿园是专门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也是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知识最便利、最高效的源头,幼儿园通过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指导,不仅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而且对促进幼儿衔接教育任务和提高幼儿发展水平也十分有利。例如:孩子的發展特点是怎样的?小班、中班和大班孩子各有哪些特点?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如何均衡一胎和二胎之间的关系?有些家长会主动向老师请教一些问题,帮助孩子纠正某些问题行为,如挑食、同伴冲突等,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
陈鹤琴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单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单方面能胜任的,它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成功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对幼儿教育都十分重要,但二者各有不同优势,相互之间不可替代、在具体的幼儿教育过程中,两者对幼儿产生着极为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才是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途径,、幼儿园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教育作用,在此前提下,幼儿园解决了家长现实中的后顾之忧,为幼儿提供了安全健康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在满足家长需求的同时,引领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的观念与行为。
大多数人都知道,幼儿园是为3~6岁孩子提供学习场所、提升其各方面能力、让其初步接触社会且逐渐适应集体生活的地方。对许多父母而言,让孩子上幼儿园只不过是理所当然地“走程序”。除了这些浅层的认知外,幼儿园实则扮演了重要的社会角色,对孩子、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具有推动作用,拥有专业幼教知识与技能的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人对一些幼儿园存在质疑,轻视幼师的职业地位,幼儿园教师的角色也不如小学、中学教师那样深入人心。
长沙市学前教育协会杨卡佳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幼儿园?”乍一看,这个问题简单又平淡,很多人觉得不值一答,实质却非常值得幼师与家长深思。本刊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围绕此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老师们,你们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
教师有话说
Q: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幼儿园?
上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发展和情感发展的需要。幼儿园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集体生活是幼儿社交活动的开始,幼儿可以在交往中学会分享、谦让与友爱,学会解决与同伴之间的问题、矛盾,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健全幼儿的人格。
——河南省洛阳市中信重机中心幼儿园
肖然
幼儿园为孩子提供启蒙教育,所谓的教育是指帮助孩子培养兴趣与习惯,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抓住教育的“关键期”,发展其智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发育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奠定其良好的终身发展基础。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教集团第一幼儿园
杨巧
幼儿期是社会性等多种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荣誉感、归属感、价值感等情感的培养,需要在集体生活中完成。如果没有幼儿园这样的大环境,“在集体中得到认可”“在同伴中交往获得成功”的体验就无从谈起。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育才幼儿园
粱梅芳
幼儿园有大量的同龄孩子,这些同龄幼儿可以一起建立起居常规、熟悉生活常识、掌握交往技巧、锻炼体能和技巧等。经过专业培训的幼儿园老师掌握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等特点,拥有成体系和计划的教养方案,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建立健康人格。
——重庆市渝中区区级机关幼儿园
郭海广
孩子上幼儿园的年龄是3-6岁,这个时期正是孩子完成自我、发展社会性的关键时刻。孩子需要在集体生活中磨炼,需要与同伴交往,而幼儿园就是孩子集体玩耍与成长的地方。3-6岁更是孩子规则意识、秩序感建立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有规律的一日生活流程能够帮助孩子实现这些需求。
——河南省原阳县葛埠口黑羊山星火幼儿园
吴述黔
除了面对家庭,人们更多地需要面对社会,上幼儿园是踏入社会的开始。教师在看似简单的幼儿园生活中一点一滴地教会幼儿生活技能,宜人的幼儿园环境让孩子直观地感受美、表现美。丰富有趣的教学和游戏活动,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自然地学会与人交往。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樱花语幼儿园
孙涵
幼儿园是幼儿迈向社会的第一站 杨卡佳
幼儿园是孩子踏入社会的第一站,那么,幼儿园生活的独特价值是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可以获得哪些最直接、最宝贵的人生经验?对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广大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照顾自己”的潜能,其大肌肉群逐渐发育完善。精细动作还需继续练习与发展,心理上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逐步萌芽,“我自己来”已成為其口头禅。所以,在幼儿园“学习照顾自己”是孩子自我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成为一个独立社会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爱与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环境中,大胆练习,反复操作,习得照顾自己的生活技能,获得“我长大了”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成长为具有独立意识、规则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小主人,也为其进入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目前家庭和幼儿园的基本现状却存在着较大偏差。对家长而言,只要谈及孩子入园做什么,一定会脱口而出:去学本领啊!每当接送孩子时,家长们都会对老师千叮咛万嘱咐:我的孩子还不会自己吃饭、如厕、就寝……他们希望幼儿园开展“一对一”的家庭式精细化养育,而幼儿园是“一对许多”的集体式陪伴,与家长的期望值形成“剪刀差”。家园之间的不信任、纠纷和矛盾,大多由此产生。
面对家长的诉求也不敢怠慢,老师们会手不停脚不住地忙碌,代替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对于孩子成长的渴望,内在的需要,我们的教育究竟支持了孩子什么,又破坏了什么?因为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当孩子们的需求受到妨碍而无法发展时,自然就会丧失学习的最佳时机。总之,到幼儿园“学知识”“受照顾”犹如两大紧箍咒,使家长和老师越来越焦虑,让孩子越来越不知所措。鉴于此,我们需要厘清育儿理念和方向,准确进行角色定位,学习做有教育智慧的老师或家长,给予孩子“学习照顾自己”的机会,托起他们“我要长大”的美丽梦想。
家长策略一:静等花开。孩子你慢慢来
学习照顾自己,由生疏到熟练,需要经历反复练习的过程,每个孩子都不会在一夜之间长大,家长需要怀揣“静等花开”“孩子你慢慢来”的耐心。例如:让孩子独立进餐,或许孩子会把饭撒得“天上一半,地下一半”,怎样让孩子将照顾自己的“星星之火”慢慢变成“燎原之势”,需要家长极大的耐心,包容和等待是最好的状态。 家庭养育者的包办代替不仅是因为爱,更多是怕麻烦,图省事。教孩子系鞋带,或许十次八次都教不会,但如果家长帮他系,一分钟就能搞定,于是父母二话不说就代劳,殊不知这种“剥夺式”的养育方式其实是用爱的名义禁锢孩子的自主探索和自由成长,这也是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要记住:父母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会成为孩子爬不起来的“坑”。
家长策略二:榜样示范。孩子你能行
孩子学习照顾自己,从不会到会,需要反复地示范和练习。当孩子遇到障碍或困难时,家长切记不可舍不得或轻易放弃,需要以行动跟进,和孩子共同实践,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传递“你能行”的信息,为孩子照顾自己的行为加油喝彩,激励和陪伴是最佳的路径。
幼儿园策略一:大胆放手,用心陪伴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老师需要给予孩子机会,搭建平台,满足孩子自主、自发、自由地学习“照顾自己,关爱他人”的需要,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必须面对的麻烦和压力,只有教师放手且充分信任孩子,才能让孩子独立去面对。所以,老师的角色定位是陪伴者、互动者、支持者,而不是保姆式的养育者。让“孩子在前。老师在后”,在游戏、活动、生活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级的事情合作做,例如:当值日生,做小管家,自己整理床铺,自主取放食物,自己打扫卫生,等等。让孩子们充分体验“照顾自己”的成就感,以及“我的成长我做主”的自豪感。
笔者曾经考察过欧美、东南亚等国家的幼儿园,对入托孩子独立自主、健康快乐的印象十分深刻,特别是日本的幼儿教育,家长从孩子一岁开始就训练他们自己大小便,一岁半以后逐步自理,三岁进入幼儿园小班,教师不需要再帮助他们的生活起居,进餐、喝水、整理玩具、穿脱衣服、照顾小动物、保持部分环境的清洁都由孩子自己完成,这充分体现了激励孩子自主成长的良好效果。
我看到,一岁半的宝宝自己换纸尿裤,自己把干净的纸尿裤取出来,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脚丫塞进裤洞里,小手慢慢往上提,再把湿尿裤放入垃圾桶。我看到,两岁的孩子自己取点心,接牛奶,吃完后自己洗杯子,再放进自带的小背包里,我看到,五岁的孩子每人拿一块小抹布,翘着屁股“嗨哟嗨哟”地擦地板,孩子们红扑扑的笑脸上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一切都是那样自然、流畅、快乐。老师们从容地观察、引领,幼儿园处处呈现出幼儿成长应该有的场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幼儿园策略二:引领家长。共同成长
面对家长在育儿方面包办代替的情况,幼儿园需要加强教育宣传,纠正家长认为孩子到幼儿园是“学知识”“受照顾”的育儿误区,改变目前这种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幼儿园、强行压制孩子成长机会的家庭养育现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明确让孩子学习“照顾自己”是幼儿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任务,高质量的陪伴、观察、支持是老师和父母对孩子最大的负责。大胆放手,充分信任,家园共育,让孩子在充满爱与智慧的教育中自主成长。
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基本载体
柯小卫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基本形式与载体,其功能不仅是培养幼儿全面、均衡成长与发展,作为社会生活组成部分。幼儿园还承担着培养人类道德、延续民族文化、提供托养服务等多项社会职责。随着人类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于幼儿园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已经从早期的慈善托养机构、蒙养园升华至“保教兼备”,幼儿园时期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前期预备阶段。2016年1月,国家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面向幼儿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由于幼儿园同时具有促进幼儿发展与满足社会需要两方面意义,因此,幼儿教育的功能责任、内容范围、基本形式以及评价标准,不仅应从幼儿个人成长和发展着眼,还应站在国家与民族的高度,使幼儿教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满足广大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现代教育家将教育过程分为两个方面二者有机地相互联系:一个是心理学方面,即“儿童个体本能与能力”增长与发展:一个是社会学方面,即“一种社会过程”或“社会生活”形成,对幼儿教育而言,其根本性质应是幼兒生长特定时期所应接受的基本教育,其内容也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儿童个体的“潜能”受到“唤醒”或“激发”:另一方面是来自前人的“经验”,以及“社会遗产”和“文化传承”,这一性质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来自环境,包括教育环境(教师、教材、课程、设备等)与生活环境(自然、社会、家庭等)。实现或完成这一过程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儿童活动的能力,正如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所指出:“这种能力正沿着现代文明所由来的同一的、总的建设路线而活动”。因此,幼儿教育应具有以下四种性质,
性质一:幼儿教育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
中国老一辈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认为,“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的教育中心不同,即“旧式的教育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新式的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是偏重社会而忽略儿童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是注重儿童而兼顾社会的。”幼儿园是幼儿生长和生活的花园,其主体应是幼儿及幼儿的活动与生活,而不应由成人意志主宰,包括将成人道德和伦理用灌输的方式强迫幼儿接受。幼儿园不应将幼儿消极地看作“管理”对象,而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启发并激励幼儿自立、自主、自动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形成自己的社会,包括秩序与规则。更不应将具有“好动”“好奇”“模仿”“游戏”天性的幼儿,经过成人“驯化”成为失去活力与想象力的“小成人”,或装满知识的“器皿”。所有幼教工作者都应具有这样的意识,即幼儿不仅属于现在,还将属于未来。
性质二:幼儿教育是均衡、全面的教育
幼儿期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特定时期。对幼儿园来说,以科学、专业的方式实施幼儿早期教育,这对于改变社会普遍存在的“望子成龙”“揠苗助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或现象将产生积极影响。幼儿时期的教育应是均衡、全面的,即包括身体、情绪、智力、社会性、生活力等在内基本人格及“活”能力,而不仅是灌输“死”知识。幼儿生长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如果仅凭主观意志逾越或采取各种“催生”手段,试图缩短幼儿期,结果只会让幼儿自身受到伤害,以至于毁灭了幼儿的未来人生。 性质三:教师的作用
在幼儿园集体教育环境下,一方面不能因集体而使儿童个性过分受到压抑或剥夺: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个性而过于放纵,使幼儿在共同游戏或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联系与权利被破坏。因此,幼儿的个性及个性发展总是与集体游戏等学习形式和谐并存,如何调节两者的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可或缺。
对幼儿园教师而言,其工作与职责并不仅在于训练个体幼儿,还需要帮助或指导幼儿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审美与能力,因为“幼稚教育是人生的基本教育,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教育历程。因此,做一个幼稚园教师,其任务更加重大,”
与此同时,教师在幼儿园中存在的状态,事实上也属于幼儿成长环境的一部分。陈鹤琴提出“以爱、以德,取代以威、以畏”,这应当作为幼儿园教师应有的职业态度,日本现代教育家仓桥慈三在《幼儿园真谛》一书中,将“幼儿绝不会感到教师的强势存在”作为“实现幼儿园真正特质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言而喻,幼儿园的教育属性决定了教师应有的作用,而教师应当是幼儿成长生活与学习全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支持者和欣赏者。
性质四:评价幼教素质的标准
评价一种幼教素质,或对一所幼儿园进行评估,除了合理解释“以儿童为本”的观念以外,还应考察园所环境的适宜性与生活化程度。前者要求,幼儿园所有环境,包括教师、场地、校舍、设施设备等,都能满足幼儿身体发展、认知等需要,适宜各年龄段幼儿活动的需要,同时强调审美,使幼儿的情操得到熏陶。后者要求,课程与活动形式、内容与幼儿日常生活应相融合,即“直观性”教学,包括组织幼儿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学习,并从中获得应有的知识。由于幼儿教育具有早期教育的性质,应当将幼儿教育放进由“早教——幼教——小学”组成的儿童学习过程中,并进行整体性把握,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使幼儿发展可持续。
幼儿园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场所
廖丽莉 刘云艳
对孩子来说,家庭是其生存和成长的基本生态场域。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在家庭的庇护和教育中成长,在家庭成员的悉心呵护与陪伴中度过。作为一个家庭的重要成员,孩子受到家庭的保护、爱护,并被寄予期望。同时,家庭的生态环境也影响着孩子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的发展,
进入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次独自冒险,教育这一责任也便由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承担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各有优势。发挥着不同的功能,都是不可替代的。
那么,幼儿园对孩子乃至整个家庭,意味着什么呢?
幼儿园是最适合早期教育开展的机构
幼儿园老师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工作者,他们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如何利用环境诱发孩子更好地学习与成长等问题有着系统的理解。他们知道孩子是在游戏与日常生活中学习的:他们明确孩子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学习、操作练习、感知体验、交往学习等:他们懂得如何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丰富的、富有挑战的、多彩的空间,让孩子感知体验,幼儿园老师从心底认同早期教育,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启蒙”,即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抓住教育的“关键期”,发展孩子的智力,促进孩子身体的正常发育以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所有这些,都可以为孩子奠定良好的终身发展基础,
幼儿园能解决现实中家长的后顾之忧
在二胎政策的影响下,现在的家庭中,第一个孩子甚至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祖辈可能还未退休。作为孩子的父母,兼顾发展事业与照顾孩子,其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如今的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希望自己工作的时候,孩子能够处在健康的环境中,有较高素质的人来陪伴他们成长,幼儿园正是契合这一需求的“好去处”,从家庭方面来看,幼儿园的环境具有教育性,幼儿园也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性场所,从物质环境方面来看,幼儿园能够提供陶冶情操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从精神方面来说,幼儿园教师将教育理念、教育行为等融为一体,根据要求和幼儿特点去调控环境因素,幼儿园是幼儿走出家庭、走入新的生存、生长场域的第一站,教师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对孩子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政策角度来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教师提出了“以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要求,这也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决定了具有专业素养、专业知识的幼儿园教师可以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
幼儿园帮助家长提升科学的育儿观念与行为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到:幼儿园要为幼儿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随着社会对家庭教育的不断宣传和提倡,越来越多的家长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承担着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但因大多数家长从未接受过家庭教育培训和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水平差异较大,对教育知识、教育观念、方法和能力等了解甚少,难以应对幼儿成长需要,更难以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去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幼儿园是专门从事幼儿教育的机构,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也是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知识最便利、最高效的源头,幼儿园通过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指导,不仅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而且对促进幼儿衔接教育任务和提高幼儿发展水平也十分有利。例如:孩子的發展特点是怎样的?小班、中班和大班孩子各有哪些特点?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入园焦虑期?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如何均衡一胎和二胎之间的关系?有些家长会主动向老师请教一些问题,帮助孩子纠正某些问题行为,如挑食、同伴冲突等,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依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
陈鹤琴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单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单方面能胜任的,它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成功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对幼儿教育都十分重要,但二者各有不同优势,相互之间不可替代、在具体的幼儿教育过程中,两者对幼儿产生着极为明显的影响作用。因此,加强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一致性才是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途径,、幼儿园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教育作用,在此前提下,幼儿园解决了家长现实中的后顾之忧,为幼儿提供了安全健康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在满足家长需求的同时,引领家长提升科学育儿的观念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