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高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国内研究更多倾向从老师层面去谈班级优化管理,但大学期间的班级管理已经不像中学时代的以老师为主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学生自我管理,其中学生班干部团体在班级文化建设,整合班级凝聚力,有效进行班级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班级学生的动机需求出发,基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以及社会性动机对班干部群体班级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理论 高校 班级管理
一、引言
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通常表现为人对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一种平衡要求,当人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推动人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另外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关于需要结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层次有高低之分,最低层次需要是生理的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众所周知,培养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能力的大学生是当前国家教育建设的重点,而班级的有效管理,在大學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当今高校班级班干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故本文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班干和普通学生两大主体出发,来分析如何更好进行班级管理。
二、理论基础及实际意义
理论基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影响并决定人的行为。其次每个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划分,相当于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内要完成几件事,这时我们就会将这些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排序,人的需求也是如此。而当前高校大学生,最基础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基本上已得到满足,对同学来说,目前主要是追求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伙伴,在团体中获得某种地位,感受到他人的尊重,使自己潜能能充分发挥,实现自我理想。本文将从以上的基础理论出发,实地调查安徽师范大学不同班级,了解班级管理现状,采用访谈法,深入研究两大类学生主体的动机,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得出优化班级管理新方法。
三、当前高校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缺乏必要且有效的沟通措施: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大学期间的班级管理模式以自我管理为主,辅之以辅导员在总体上把握。在此过程中,为了使班级与学校的发展形成一种默契,往往会设立班干,作为班级与老师沟通的纽带,但是匮乏的沟通,反而形成学校,班干,普通学生的互不理解。缺乏有效的信任机制:信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极为重要。在大学管理机制中,班干经常作为老师观察班级的一个暗窗口,普通学生很有可能在此过程中,对于班干的行为产生信任危机,不配合班干的安排,从而影响班干学生工作的开展。学校扩招进一步加大学生管理难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高校扩招给学生班级管理增加难度。原先二三十人的班级变成七八十人的大集体。群体里人员混杂,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使管理难度随之上升。班级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管理方法:公司有公司制度,学校有学校制度,但面对班级这个特殊群体,却没有一致的考核和管理办法,各个班级的管理有松有紧。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形成的班级公约,在处理上存在着形同虚设的情况。
两类群体对于班级管理的态度:
1.普通学生群体:(1)从一直“托管式”的成长环境突然进入到一个相较于比较自由的成长环境中,掌握主动权的意识得到充分解放,倾向于按照自己想法行事,对于同级人的管理或下达的强制性任务易产生排斥抵抗心理。如参加讲座、学院报告会等,规定参与人数以及班干部按照学号排序硬性要求参加的通知十分反感。(2)对于班干开展实施的部分工作,认为毫无任何意义且浪费时间,更乐意将这部分时间用来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一些学生认为班干组织活动只为其切身利益,并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认为未得到重视和尊重,所以有意或无意的采取不积极甚至抵触的态度去对待班干组织的各项活动。(3)倾向去关心班级中与自身利益相关事务,对于班级未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表示没有多大兴趣。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班级事务主要是班干分内的工作,与自己没有多大关联性。(4)班级大部分同学对于本班级班干的管理建设满意度较低,在7分左右(满分10分制)。
2.班干部团体:(1)加强班级凝聚力较为困难。为加强凝聚力,辛苦准备几天的活动,却得不到班级同学的热切支持,主动参与的同学少之甚少,活动开展现场,同学积极性不高,活动开展的连续性很差。自尊心受打击,导致后期此类班级活动策划的主动性降低。久而久之,对班级管理随之任之。(2)学院下达的任务在班级中开展困难。学术性讲座,专业性报告会,学科性比赛,面临着强制人数和没人参加的尴尬局面。所以为完成上级任务而违背班级同学意愿,强制性的随机指定同学去参加。从而与同学之间产生摩擦,导致在接下来的任务开展中更为吃力,形成恶性循环。
四、问题出现的原因状况分析
原因一,班干部团体与普通学生群体之间缺少充分沟通,导致被管理的学生错误的认为自身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从而在班级中找不到自身的归属感,导致没有兴趣去参加班干部组织的各项班级活动,这一行为也对班干部的自尊心带来伤害。
原因二,大部分普通学生群体未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作为一名大学生,未认识到自我实现的重要性,班干团体在班级管理中,也未能意识到,引导同学认识自我实现需要对于优化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原因三,信任危机,需要班干更加反省并关注班级良好人际信任关系的建立。此外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促使其注重自身利益,对于别人的建议或安排,不愿改变自已原有的状态。
五、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于班干部班级管理
大学班级是一个团体,每位学生各种心理的产生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一定受到所在团体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看重班级管理、良好班风和团体规范建立的原因。所以在班级团体中,团体规范至关重要。我们通常采用正式和非正式规范相结合,即在班级中采取用文字明确要求的规章(班规)以及约定俗成潜移默化的文化习惯(班风)等。这些都可以制约和影响每个学生的行为,有强大的感染力,是班干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 为建立可以被同学欣然接受并遵从的规范,从而达到优化并高效的管理,本文基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体现尊重,班干部在班级的管理中要更多地强调服务,尊重同学们主体意识。一个关爱同学的班干,自然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并且积极地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与班级同学保持良好、经常性的沟通是高效管理班级的重要途径。班干需要积极听取班级同学的意见,了解同学的心声,让其充分感受到彼此的尊重。具体措施:(1)将班级同学划分成各个小组,小组成员固定,定期选择1~3个小组一起参加班委会,让班级同学们切实参与到内部讨论中来,经常性的与班级同学一起分析、研究班级情况。 (2)收集班级同学的兴趣作为开展班级活动的参考资料。在策划每一个班级活动之前,充分倾听同学的心声。并将班级活动举办的时间固定化,不要出现临时通知,将同学已安排好的日程打乱的情况。(3)将班级部分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任务交给班级有意向锻炼的同学,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是被尊重并被班级所需要的。
2.爱和归属的需要。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是个人爱和归属感的体现。正是因为对爱和归属有所需,才会对所生活的团体产生一系列情感的渴望。得到爱和归属满足的成员会更容易接受团队管理。班级管理过程中,班干部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2.1提高班级凝聚力。一个组织越能满足成员需要,那么这个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凝聚力也就越大。班干部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满足同学的正当需求,让同学们体会到与班级共同成长的乐趣。另外多走动寝室,了解同学近期状态,对出现问题的同学,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对已经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及时将情况反映给老师,寻求老师的意见,从而更好地帮助同学,增强同学的信任感。
2.2创建班级心理咨询服务。班干部首先自身要学习相关心理开导方面的知识,另外学院为班级班委提供此类培训的平台。其次积极鼓励需要心理倾诉的同学主动找班干交谈,班委既可选择学校较为优雅的一处,彼此坐下来交流,也可陪同学逛校园,采用“平行交流”的方法达到同学消极情绪的释放。
2.3找准定位,自我实现。 把学生个人追求融入到班级成长发展中来,让学生认识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和班级高效管理密不可分。自我实现需要通常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去发挥自己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待的人。我们不防来做这样的分析:如果班级同学自我实现得到满足,那么同学会快乐振奋并更加相信自己和班级,长期以来,班级管理成效会显著提高。基于此,具体措施如下:(1)同学实现自我的前提是要先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能够比较清晰的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该如何做。所以班干要结合同学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等来确定班集体奋斗目标,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特别是短期目标要切合实际,是同学们容易实现的,例如一个时间段内,读完一本专业课老师推荐的书籍,然后召开读书交流会,彼此交流思想。只有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得以实现,才能够更好引导班级同学为实现长远目标接受班干管理。(2)班干收集班级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产生的问题,并汇总给老师,安排合适的时间,开展老师同学交流会,为同学们解答。另外像举办学术性、专业性的讲座时,班干要将学院开展讲座的原因和益处向同学们介绍清楚,让班级同学意识到这对自身是有帮助的,从而自愿参加。(3)帮助同学获得成功。在班级中构建一个互相帮助的平台,为同学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比如和成绩优秀的同学沟通,让他们帮助班级中渴望提高成绩的同学;比如根據班级实际情况设立一切恰当的职位,让愿意进行管理方面能力锻炼的同学担任等。
六、结语
大学生有许多活动实际上是完全可以独自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班级不重要。事实上,大学期间在班级中的生活对我们日后步入社会生活是极为关键的。如文中所说,班级目标、整体氛围等都会对同学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说明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另外大学期间的班级管理不再是中学时代以班主任为主的管理模式,而是学生自我管理,更关键的是班干管理。班干要选取适当方法,才能够实现高效管理。本文从同学基本需求出发,为班干优化班级管理提供参考方案,适用于大部分高校的班级管理,但具体实施还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第四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71389.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261273.
[3]Pettijohn T F·Perceived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d by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J].PubMed期刊, Psychological reports,1996年.
[4]姚井君.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谈高校学生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
[5]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152167.
[6]BrianNoad·Maslow’s Needs Hierarchy Related to Educational Attitudes and Self-concepts of Elementary Student Teachers[J]. Taylor & Francis期刊, Educational Review,1979年.
[7]Lan-ying ZHANG· Human Solicitude Should be Concerned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J] CSCanada期刊.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0年.
[8]刘璇,郑玉秀.从自我实现需求看“90后”大学生管理[J].管理科学.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年.
[9]孙淳.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谈高校班级管理[J].东方青年教师.2013年.
[10]夏咏梅.浅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
[11]罗雪萍.关注学生需要,促进学生成长——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谈班级管理工作[J].科教导刊.2013年.
[12]王保英.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说[J].时代教育.2016年.
关键词:马斯洛需要理论 高校 班级管理
一、引言
动机是激发并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通常表现为人对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一种平衡要求,当人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推动人去寻找满足需要的对象。另外人的需要是多样的,关于需要结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层次有高低之分,最低层次需要是生理的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众所周知,培养具有优秀品德情操和能力的大学生是当前国家教育建设的重点,而班级的有效管理,在大學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当今高校班级班干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故本文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班干和普通学生两大主体出发,来分析如何更好进行班级管理。
二、理论基础及实际意义
理论基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影响并决定人的行为。其次每个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划分,相当于一个人在一个时间段内要完成几件事,这时我们就会将这些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排序,人的需求也是如此。而当前高校大学生,最基础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基本上已得到满足,对同学来说,目前主要是追求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伙伴,在团体中获得某种地位,感受到他人的尊重,使自己潜能能充分发挥,实现自我理想。本文将从以上的基础理论出发,实地调查安徽师范大学不同班级,了解班级管理现状,采用访谈法,深入研究两大类学生主体的动机,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得出优化班级管理新方法。
三、当前高校班级管理中的问题
缺乏必要且有效的沟通措施: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桥梁,大学期间的班级管理模式以自我管理为主,辅之以辅导员在总体上把握。在此过程中,为了使班级与学校的发展形成一种默契,往往会设立班干,作为班级与老师沟通的纽带,但是匮乏的沟通,反而形成学校,班干,普通学生的互不理解。缺乏有效的信任机制:信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极为重要。在大学管理机制中,班干经常作为老师观察班级的一个暗窗口,普通学生很有可能在此过程中,对于班干的行为产生信任危机,不配合班干的安排,从而影响班干学生工作的开展。学校扩招进一步加大学生管理难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高校扩招给学生班级管理增加难度。原先二三十人的班级变成七八十人的大集体。群体里人员混杂,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使管理难度随之上升。班级管理中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管理方法:公司有公司制度,学校有学校制度,但面对班级这个特殊群体,却没有一致的考核和管理办法,各个班级的管理有松有紧。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形成的班级公约,在处理上存在着形同虚设的情况。
两类群体对于班级管理的态度:
1.普通学生群体:(1)从一直“托管式”的成长环境突然进入到一个相较于比较自由的成长环境中,掌握主动权的意识得到充分解放,倾向于按照自己想法行事,对于同级人的管理或下达的强制性任务易产生排斥抵抗心理。如参加讲座、学院报告会等,规定参与人数以及班干部按照学号排序硬性要求参加的通知十分反感。(2)对于班干开展实施的部分工作,认为毫无任何意义且浪费时间,更乐意将这部分时间用来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一些学生认为班干组织活动只为其切身利益,并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认为未得到重视和尊重,所以有意或无意的采取不积极甚至抵触的态度去对待班干组织的各项活动。(3)倾向去关心班级中与自身利益相关事务,对于班级未涉及到自身利益的事表示没有多大兴趣。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班级事务主要是班干分内的工作,与自己没有多大关联性。(4)班级大部分同学对于本班级班干的管理建设满意度较低,在7分左右(满分10分制)。
2.班干部团体:(1)加强班级凝聚力较为困难。为加强凝聚力,辛苦准备几天的活动,却得不到班级同学的热切支持,主动参与的同学少之甚少,活动开展现场,同学积极性不高,活动开展的连续性很差。自尊心受打击,导致后期此类班级活动策划的主动性降低。久而久之,对班级管理随之任之。(2)学院下达的任务在班级中开展困难。学术性讲座,专业性报告会,学科性比赛,面临着强制人数和没人参加的尴尬局面。所以为完成上级任务而违背班级同学意愿,强制性的随机指定同学去参加。从而与同学之间产生摩擦,导致在接下来的任务开展中更为吃力,形成恶性循环。
四、问题出现的原因状况分析
原因一,班干部团体与普通学生群体之间缺少充分沟通,导致被管理的学生错误的认为自身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从而在班级中找不到自身的归属感,导致没有兴趣去参加班干部组织的各项班级活动,这一行为也对班干部的自尊心带来伤害。
原因二,大部分普通学生群体未能得到正确的引导。作为一名大学生,未认识到自我实现的重要性,班干团体在班级管理中,也未能意识到,引导同学认识自我实现需要对于优化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原因三,信任危机,需要班干更加反省并关注班级良好人际信任关系的建立。此外大学生的个性需求促使其注重自身利益,对于别人的建议或安排,不愿改变自已原有的状态。
五、理论与实际结合运用于班干部班级管理
大学班级是一个团体,每位学生各种心理的产生以及表现出来的行为一定受到所在团体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看重班级管理、良好班风和团体规范建立的原因。所以在班级团体中,团体规范至关重要。我们通常采用正式和非正式规范相结合,即在班级中采取用文字明确要求的规章(班规)以及约定俗成潜移默化的文化习惯(班风)等。这些都可以制约和影响每个学生的行为,有强大的感染力,是班干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 为建立可以被同学欣然接受并遵从的规范,从而达到优化并高效的管理,本文基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体现尊重,班干部在班级的管理中要更多地强调服务,尊重同学们主体意识。一个关爱同学的班干,自然会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并且积极地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与班级同学保持良好、经常性的沟通是高效管理班级的重要途径。班干需要积极听取班级同学的意见,了解同学的心声,让其充分感受到彼此的尊重。具体措施:(1)将班级同学划分成各个小组,小组成员固定,定期选择1~3个小组一起参加班委会,让班级同学们切实参与到内部讨论中来,经常性的与班级同学一起分析、研究班级情况。 (2)收集班级同学的兴趣作为开展班级活动的参考资料。在策划每一个班级活动之前,充分倾听同学的心声。并将班级活动举办的时间固定化,不要出现临时通知,将同学已安排好的日程打乱的情况。(3)将班级部分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任务交给班级有意向锻炼的同学,让同学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是被尊重并被班级所需要的。
2.爱和归属的需要。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是个人爱和归属感的体现。正是因为对爱和归属有所需,才会对所生活的团体产生一系列情感的渴望。得到爱和归属满足的成员会更容易接受团队管理。班级管理过程中,班干部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2.1提高班级凝聚力。一个组织越能满足成员需要,那么这个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以及凝聚力也就越大。班干部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满足同学的正当需求,让同学们体会到与班级共同成长的乐趣。另外多走动寝室,了解同学近期状态,对出现问题的同学,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对已经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及时将情况反映给老师,寻求老师的意见,从而更好地帮助同学,增强同学的信任感。
2.2创建班级心理咨询服务。班干部首先自身要学习相关心理开导方面的知识,另外学院为班级班委提供此类培训的平台。其次积极鼓励需要心理倾诉的同学主动找班干交谈,班委既可选择学校较为优雅的一处,彼此坐下来交流,也可陪同学逛校园,采用“平行交流”的方法达到同学消极情绪的释放。
2.3找准定位,自我实现。 把学生个人追求融入到班级成长发展中来,让学生认识到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和班级高效管理密不可分。自我实现需要通常表现为最大限度地去发挥自己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待的人。我们不防来做这样的分析:如果班级同学自我实现得到满足,那么同学会快乐振奋并更加相信自己和班级,长期以来,班级管理成效会显著提高。基于此,具体措施如下:(1)同学实现自我的前提是要先能找到自己的定位、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能够比较清晰的知道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该如何做。所以班干要结合同学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等来确定班集体奋斗目标,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特别是短期目标要切合实际,是同学们容易实现的,例如一个时间段内,读完一本专业课老师推荐的书籍,然后召开读书交流会,彼此交流思想。只有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得以实现,才能够更好引导班级同学为实现长远目标接受班干管理。(2)班干收集班级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对本专业及相关领域产生的问题,并汇总给老师,安排合适的时间,开展老师同学交流会,为同学们解答。另外像举办学术性、专业性的讲座时,班干要将学院开展讲座的原因和益处向同学们介绍清楚,让班级同学意识到这对自身是有帮助的,从而自愿参加。(3)帮助同学获得成功。在班级中构建一个互相帮助的平台,为同学实现自我价值创造机会。比如和成绩优秀的同学沟通,让他们帮助班级中渴望提高成绩的同学;比如根據班级实际情况设立一切恰当的职位,让愿意进行管理方面能力锻炼的同学担任等。
六、结语
大学生有许多活动实际上是完全可以独自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班级不重要。事实上,大学期间在班级中的生活对我们日后步入社会生活是极为关键的。如文中所说,班级目标、整体氛围等都会对同学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也说明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另外大学期间的班级管理不再是中学时代以班主任为主的管理模式,而是学生自我管理,更关键的是班干管理。班干要选取适当方法,才能够实现高效管理。本文从同学基本需求出发,为班干优化班级管理提供参考方案,适用于大部分高校的班级管理,但具体实施还要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第四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71389.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261273.
[3]Pettijohn T F·Perceived happi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measured by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J].PubMed期刊, Psychological reports,1996年.
[4]姚井君.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谈高校学生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
[5]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152167.
[6]BrianNoad·Maslow’s Needs Hierarchy Related to Educational Attitudes and Self-concepts of Elementary Student Teachers[J]. Taylor & Francis期刊, Educational Review,1979年.
[7]Lan-ying ZHANG· Human Solicitude Should be Concerned i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J] CSCanada期刊.Canadian Social Science,2010年.
[8]刘璇,郑玉秀.从自我实现需求看“90后”大学生管理[J].管理科学.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年.
[9]孙淳.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谈高校班级管理[J].东方青年教师.2013年.
[10]夏咏梅.浅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
[11]罗雪萍.关注学生需要,促进学生成长——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谈班级管理工作[J].科教导刊.2013年.
[12]王保英.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从辅导员的角度来说[J].时代教育.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