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次来到北京电视台苏州街台址,记者吃了一惊:这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成、曾经记录了北京电视台在中国电视业的黄金期快速发展历程、被台内称为“老台”的地方,今天,似乎已经不复昔日的辉煌……但是,就在“老台”里,一座全新的“楼中之楼”赫然耸立——它,重新承担起在全媒体时代、北京电视台再次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责任,至少它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直击:“楼中之楼”,让BBC自嘲“石器时代”
“楼中之楼”,就是北京电视台新媒体基地。记者采访时,技术设备的最后调试正在紧张进行着……这座即将于几天后正式投入使用的基地,是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开展的工作场所,也是全球前沿科技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富于科技感、现代感、时尚感和创新感,突破工整的几何状态,蕴含着世界科技发展意象的流线造型令人耳目一新……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IP化的全媒体演播大厅,这是一个由一侧二层、一侧三层多维空间构成,拥有多个演播区域的立体化“全高清、全媒体、全互动、大场景、直播态”的互动演播中心。包括大屏幕播报区、互动主播区、移动播报区、交互访谈区、环境伴随区等270度多场景区域演播功能。这个IP化的演播大厅,充分体现了“网台实质融合,全台共同办网”的未来媒体形式。不久前刚刚来这里参观的英国BBC政策与战略总监、演播室及后期制作主席约翰·泰德先生,由衷感叹这里的内容产品设计和技术系统均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建议BBC和BTV实质开展全媒体的业务合作(目前合作已经初步展开)。在参观时,他甚至开玩笑说,“感觉BBC就像是在石器时代”。
题记:新媒体、传统媒体,何分你我?
新媒体是什么?在大多数人还在给出“微博”、“微信”等支离的答案时,有少数人,各种机缘使然,已像耕田的农夫样,埋头无声在新媒体领域劳作多时。他们的目的不是让所谓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割裂、厮杀,而是坚定地让二者的边界逐渐变浅、模糊,直至融合。
北京电视台研究发展部、新媒体发展中心筹备组主任蒋虎和他的团队,就属于上文提到的“农夫”。记者分两次到新落成的北京电视台新媒体基地采访,这个团队带给记者最直接的感受——走路,小跑着;头脑,风暴着;技术,更新着;心态,修行着……
随着采访的深入,当记者流连于多媒体大厅看到超长、超大屏幕时,当了解这个团队包括王晓东台长还不足30岁时,当看到他们写的《北京IPTV上线试播倒计时三日纪事》时,当听到蒋虎调整心态脱口而出《劝学》时……说实话,记者一点大惊小怪的心情都没有了,因为心里明镜儿似的——这世上,谁最终的对手,都是自己。
新媒体、传统媒体,其实就是一个媒体,或者说是全媒体。只是,惯性会让传统的缺乏进一步的动力;陌生会让新鲜的,没有明确的突破口。怎么办呢?战胜自己。没有动力的激发动力;没有突破口的锁定突破口。这便是目标,便是方向、便是成长、便是融合。
至此,标题再言“此时此刻,网台融合”,就不再是一句空话,相反,满是诚意。因为,当记者站在新媒体这一实体平台上时,蒋虎所言的“可感、可知、可用”,已如微风拂而……
起步:“中国网络春晚元年”因我们而生
“这件事最开始起步是在2009年底,当时北京电视台提出一个概念,‘网络春晚’。2010年连续播出七场网络春晚,2010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网络春晚元年’。”
蒋虎细说从头,记忆犹新:“我到今天都记得当时王晓东台长主持了一个专题会,研究是否可以做网络春晚,就明确提出了所谓三屏融合、三网融合的概念,这是我们最早的一种尝试。”
提速:小小实验室,促成上千人的身体力行
那时开始,北京电视台就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王晓东台长、赵多佳总编辑亲自挂帅,一系列调研行动全面展开:“当时‘狼来了’的声音非常大,甚至有种舆论说电视就要消亡了……老实说,当时越调研,越不知道该怎么好。”
困惑中北京电视台尝试地建成了一个小型的新媒体实验室。“我非常吃惊,我们统计了一下,就在2010年,接待了至少上千人次来参观。甚至很多高层领导、业内专家都进入过我们的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其实就是今天北京新媒体基地雏形,完成这样的“孵化”,蒋虎感触良多:“我切实感受到,当时大家那么喜欢,其实真没有什么高科技,无非是把当时最新的终端、各类软件摆在那里。那一刻,我对新媒体的理解是什么,它是要我们媒体人去身体力行、去切身感受、体验和使用的东西。”
助力: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总局政策出台
2010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蒋虎被调往总台,兼任研发部主任。2010年5月5日,广电总局发文,鼓励各省市传统广播电视机构成立网络广播电视台。刚刚成立的北京广播电视台由刘志远书记亲自主持会议,明确提出,整合全台下属各单位资源,以融合发展为核心,全面推进新媒体建设,并具体要求由电视台具体负责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设。
自此以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和北京IPTV为重点的新媒体建设全面展开,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印象中一共开了11次还是12次专题会、台长办公会、党委会,坚定不移地确定了一个基本的工作思路:网台实质融合,全台共同办网。
基地:你到底把谁扶上马了?你得自己蹦!
传统媒体原来发展新媒体都爱说这么一句话,传统媒体把新媒体扶上马送一程,蒋虎不同意:“你到底把谁扶上马?那人是准?我理解你自己蹦上去就是了,你要等待的人是你自己。《劝学》写得真好,‘君子非有异也,善假于物也’。你要用的那个‘物’到底是什么?我们要走的新媒体之路无非是做好了各种‘物’——各种平台、终端、各种传输途径,当然也包括电视终端,包括传统有线电视,当我们把这些‘物’都搭建好了,让我们这些所谓的‘传统媒体人’自然可以在上边载歌载舞。”
“就像最开始的新媒体实验室一样,显然,我们需要一个物理化空间,我现在都忘不了那一幕,王台长等相关领导到这儿实地勘察,改造原来的餐厅,建设‘楼中楼’,可这个楼确实是有点儿老了,里边很多地方真的是得爬……太难了。但假设没有这个基地,即使有我这三寸不烂之舌,怎么去告诉大家这东西是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未来呢?当电视台的同事们真的愿意置身其中,真的能够体会到传统电视的内容可以扩展到更加广阔的平台,可能才有希望。所谓传统媒体做新媒体,改变的重点不在于技术或者传输途径,而是思维方式。”
再出发:获BBC盛赞的全媒体再造方向
农夫一样摸爬滚打三年,北京电视台的新媒体发展之路不断探索,但坚持台网融合绝不动摇,这个过程艰难,也坚实。无独自偶,当英国BBC的同行来访时,他们说,最初BBC在开始发展新媒体之时,思路和你们是完全样的,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不论是做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人,全部集中到一个物理化的空间。
BBC是全球公认的发展全媒体的领先者,记者10年前在英国上学时,曾到BBC学习,当时还参观了他们的多媒体会议室,再对比10年后北京电视台的新媒体基地,说实话,记者从心里感到……还是用“题记”里那句话吧,“微风拂面”。
直击:“楼中之楼”,让BBC自嘲“石器时代”
“楼中之楼”,就是北京电视台新媒体基地。记者采访时,技术设备的最后调试正在紧张进行着……这座即将于几天后正式投入使用的基地,是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开展的工作场所,也是全球前沿科技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富于科技感、现代感、时尚感和创新感,突破工整的几何状态,蕴含着世界科技发展意象的流线造型令人耳目一新……
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IP化的全媒体演播大厅,这是一个由一侧二层、一侧三层多维空间构成,拥有多个演播区域的立体化“全高清、全媒体、全互动、大场景、直播态”的互动演播中心。包括大屏幕播报区、互动主播区、移动播报区、交互访谈区、环境伴随区等270度多场景区域演播功能。这个IP化的演播大厅,充分体现了“网台实质融合,全台共同办网”的未来媒体形式。不久前刚刚来这里参观的英国BBC政策与战略总监、演播室及后期制作主席约翰·泰德先生,由衷感叹这里的内容产品设计和技术系统均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并建议BBC和BTV实质开展全媒体的业务合作(目前合作已经初步展开)。在参观时,他甚至开玩笑说,“感觉BBC就像是在石器时代”。
题记:新媒体、传统媒体,何分你我?
新媒体是什么?在大多数人还在给出“微博”、“微信”等支离的答案时,有少数人,各种机缘使然,已像耕田的农夫样,埋头无声在新媒体领域劳作多时。他们的目的不是让所谓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割裂、厮杀,而是坚定地让二者的边界逐渐变浅、模糊,直至融合。
北京电视台研究发展部、新媒体发展中心筹备组主任蒋虎和他的团队,就属于上文提到的“农夫”。记者分两次到新落成的北京电视台新媒体基地采访,这个团队带给记者最直接的感受——走路,小跑着;头脑,风暴着;技术,更新着;心态,修行着……
随着采访的深入,当记者流连于多媒体大厅看到超长、超大屏幕时,当了解这个团队包括王晓东台长还不足30岁时,当看到他们写的《北京IPTV上线试播倒计时三日纪事》时,当听到蒋虎调整心态脱口而出《劝学》时……说实话,记者一点大惊小怪的心情都没有了,因为心里明镜儿似的——这世上,谁最终的对手,都是自己。
新媒体、传统媒体,其实就是一个媒体,或者说是全媒体。只是,惯性会让传统的缺乏进一步的动力;陌生会让新鲜的,没有明确的突破口。怎么办呢?战胜自己。没有动力的激发动力;没有突破口的锁定突破口。这便是目标,便是方向、便是成长、便是融合。
至此,标题再言“此时此刻,网台融合”,就不再是一句空话,相反,满是诚意。因为,当记者站在新媒体这一实体平台上时,蒋虎所言的“可感、可知、可用”,已如微风拂而……
起步:“中国网络春晚元年”因我们而生
“这件事最开始起步是在2009年底,当时北京电视台提出一个概念,‘网络春晚’。2010年连续播出七场网络春晚,2010年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网络春晚元年’。”
蒋虎细说从头,记忆犹新:“我到今天都记得当时王晓东台长主持了一个专题会,研究是否可以做网络春晚,就明确提出了所谓三屏融合、三网融合的概念,这是我们最早的一种尝试。”
提速:小小实验室,促成上千人的身体力行
那时开始,北京电视台就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王晓东台长、赵多佳总编辑亲自挂帅,一系列调研行动全面展开:“当时‘狼来了’的声音非常大,甚至有种舆论说电视就要消亡了……老实说,当时越调研,越不知道该怎么好。”
困惑中北京电视台尝试地建成了一个小型的新媒体实验室。“我非常吃惊,我们统计了一下,就在2010年,接待了至少上千人次来参观。甚至很多高层领导、业内专家都进入过我们的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其实就是今天北京新媒体基地雏形,完成这样的“孵化”,蒋虎感触良多:“我切实感受到,当时大家那么喜欢,其实真没有什么高科技,无非是把当时最新的终端、各类软件摆在那里。那一刻,我对新媒体的理解是什么,它是要我们媒体人去身体力行、去切身感受、体验和使用的东西。”
助力: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总局政策出台
2010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蒋虎被调往总台,兼任研发部主任。2010年5月5日,广电总局发文,鼓励各省市传统广播电视机构成立网络广播电视台。刚刚成立的北京广播电视台由刘志远书记亲自主持会议,明确提出,整合全台下属各单位资源,以融合发展为核心,全面推进新媒体建设,并具体要求由电视台具体负责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建设。
自此以北京网络广播电视台和北京IPTV为重点的新媒体建设全面展开,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印象中一共开了11次还是12次专题会、台长办公会、党委会,坚定不移地确定了一个基本的工作思路:网台实质融合,全台共同办网。
基地:你到底把谁扶上马了?你得自己蹦!
传统媒体原来发展新媒体都爱说这么一句话,传统媒体把新媒体扶上马送一程,蒋虎不同意:“你到底把谁扶上马?那人是准?我理解你自己蹦上去就是了,你要等待的人是你自己。《劝学》写得真好,‘君子非有异也,善假于物也’。你要用的那个‘物’到底是什么?我们要走的新媒体之路无非是做好了各种‘物’——各种平台、终端、各种传输途径,当然也包括电视终端,包括传统有线电视,当我们把这些‘物’都搭建好了,让我们这些所谓的‘传统媒体人’自然可以在上边载歌载舞。”
“就像最开始的新媒体实验室一样,显然,我们需要一个物理化空间,我现在都忘不了那一幕,王台长等相关领导到这儿实地勘察,改造原来的餐厅,建设‘楼中楼’,可这个楼确实是有点儿老了,里边很多地方真的是得爬……太难了。但假设没有这个基地,即使有我这三寸不烂之舌,怎么去告诉大家这东西是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未来呢?当电视台的同事们真的愿意置身其中,真的能够体会到传统电视的内容可以扩展到更加广阔的平台,可能才有希望。所谓传统媒体做新媒体,改变的重点不在于技术或者传输途径,而是思维方式。”
再出发:获BBC盛赞的全媒体再造方向
农夫一样摸爬滚打三年,北京电视台的新媒体发展之路不断探索,但坚持台网融合绝不动摇,这个过程艰难,也坚实。无独自偶,当英国BBC的同行来访时,他们说,最初BBC在开始发展新媒体之时,思路和你们是完全样的,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不论是做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人,全部集中到一个物理化的空间。
BBC是全球公认的发展全媒体的领先者,记者10年前在英国上学时,曾到BBC学习,当时还参观了他们的多媒体会议室,再对比10年后北京电视台的新媒体基地,说实话,记者从心里感到……还是用“题记”里那句话吧,“微风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