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慧:高调艺术是我的特权

来源 :私人飞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guang9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给了我隆重的回报
  当大批国内艺术家忙不迭地将作品送向世界,热衷奔走于巴黎等国际艺术之都时,求学西方艺术文化的伊慧,非常平静地选择了从法国回国发展。这应该是个会令很多人好奇的问题。伊慧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如她在生活里不惊不扰的安静,她做如此选择的理由是:从小生在中国,受中土文化之熏陶,扎根于此,主张洋为中用,中西贯通。她的姿态有几分革命先驱者的味道,淡淡几句话,勾勒出一种艺术家独有的爱国情操,且是女性。
  对于中国艺术圈,伊慧无疑充满“义气”,而中国艺术圈给她的回报也绝对是隆重的。
  她回国不久就创办了自己的画室,作品也在各大拍卖公司热拍,她在北京置办了几处房产,开上了京城第一辆经典款捷豹,收藏世界一线品牌近几年的新款时装和箱包;她还先后到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淘珠宝,甚至想过将来有一天创立自己的珠宝品牌。“听上去有点儿‘土豪’”,对于这样的调侃,她只会迎合你无所顾忌的笑,你会发现一个女艺术家与一个女人的最大区别是“心宽”,敢于自嘲,此时伊慧指着自己的心脏说:“这里一定是够宽敞,才能创作像《玫瑰花海》这样够放肆的作品。一个女人可以用‘小气’去调剂爱情,但一个女艺术家必须拥有宽广胸怀去容纳多元化的灵感思维。”
  所以也不难理解,出生书法世家的她,为什么在游学于法国这个将艺术与时尚完美融合的国度之后,会重回到北京品味着让大多数人浮躁不耐的尘俗日子。这是伊慧的选择,也是她将中西艺术融合提炼的使命所归:“毕业后的这几年,我一直没有改变方向,我就是想做画家,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努力,没有浪费时间。”
  心态是一门艺术
  从法国留学回来,伊慧把西方油画的传统技巧和中国古典文化相结合,融入自己的绘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回忆起那个时候,年纪轻,什么都不怕,不懂就问是这个姑娘最大的优点。刚到酒厂艺术区的时候,张晓刚是她的邻居,伊慧没事就到张晓刚的画室旁听艺术前辈们聊天。“我在他们身上学会了很多东西,不光是绘画上的。”张晓刚曾告诉她,经过这么多年的创作,他发现自己对正在发生的或将要发生的事不敏感,反而从过去的事中可以慢慢地体会其中的微妙。这种对艺术一直采取保持距离的方式、坚持内心独白式的创作方式使得伊慧的心态越发淡然,甚至当金融危机严重波及了当代艺术,有藏家抛售她的作品的时候,她的心态都特别好。伊慧信佛,就当上辈子欠人家的这么想,这辈子也许该还。
  一个名牌豪车加身的艺术家,看似有点儿浮夸,但她内心深处却是安静的,伊慧始终觉得自己未算成功,目前的财富积累只是一方面,艺术领域的东西需要更深的阅历积累才够淳。她也自嘲自己是想一出是一出的人:“喜欢古典家具,所以收了很多黄花梨,现在又迷上了篆刻和奇石,也收了不少。我还想过开个咖啡厅、艺术餐厅,也想过当作家,坚持写诗……很多事很难一时半会儿就有什么成就,但我不怕输,我觉得我输得起。”
  都说女人善变,伊慧也不否认自己多变的一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她努力把自己放在一个相对安静的思考空间里。“蒹葭伊人”,是出自她画廊的横匾,语出《诗经·秦风》,将伊慧之前提及自己受中国文化熏陶极深的阅历展露无遗。尽管打扮入时,但谈话举止间,你瞧不出伊慧有多少受西洋文化浸透的痕迹,相反更多地透出她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淑优雅。没有架子,也没有想象中很多艺术家古怪的性子。她更像你失去联络多时的一位挚友知己,在分离多年后的一个下午偶遇,却依旧亲切平和,静静地娓娓道来她多年来的生活起伏,令人在平静中感慨一丝韶华一去不复返的无奈与平淡。最终,你终究看到她的林林种种在时光飞逝的间隙中被扬起而又沉淀。
  “我的艺术创作重在体现‘蒹葭伊人’的文化底蕴。它是对中国传统美德里理想女子的一种完美概述,寓意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人生境遇。不单是对伊人的追求,也是表达人们对理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它往往又是不可强求的,可遇而不可求,是一种流连忘返的境界,也是我赖以创作的艺术精神。”
  但在创作情绪上,她却是十足的“洋腔”。不知法式浪漫是否终究会让女人觉得感情上的过度矜持就是“裹足布”,伊慧在艺术作品《玫瑰海洋》中的表现出的情感,是绝对的强烈炽热。火红的玫瑰花海上空是晴空万里,天空中的飞机正在远航,就好像一段完全透明得直接、浓烈的情致,不要猜测、不要疑问。“玫瑰是女人审视一个男人对自己尊重与宠爱的重要标准,所以色彩越烈越带劲,就算有天会枯萎也不必去所谓的未雨绸缪,享受当下就好。”
  拿艺术的眼光经营自己
  即便作画之前,伊慧也要花一两个小时化妆,挑选衣服,穿戴整齐后才开始作画。“如果我不把自己打扮漂亮,我就没有心情画画,也就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如果这个时候油彩不幸沾到她的衣服上,她就必须脱下来马上洗干净:“我就是看不惯乱七八糟。”
  生在艺术圈,她却活得像个明星,跟她一番攀谈下来之后,又会让人觉得这个女人拥有绝对精明的商业头脑。最终你会醒悟,伊慧本身就是一件集合时尚、艺术、商业价值的艺术作品,对于这一点,她坦然这样的总结本身就是自己在追求的:“艺术家需要明星气质,因为艺术家是人类创造美的灵魂工程师,只有自己成为明星才能更好地传播‘美’。与其等待机会的到来,我更喜欢自己去寻找机会。每年世界各地的艺术博览会,我能参加的一定去参加,为的是更好地学习。在媒体推广上我也不回避,为的是把自己好的观点、思路、想法和精神表达出去,与别人分享。”
  在艺术商业化的时代,许多艺术家都像演员和歌手那样签约经纪人,甚至还出现了大型的艺术经纪机构,艺术家作品的价值、艺术家的身价,经过深思熟虑的营销模式之后,都会有类似电影票房一样的浮动。这是当下很多艺术家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客观生存空间,伊慧作为其中之一,内心很平静去面对这种“法则”平衡:“只有生存下去才能再谈理想与艺术。我做商业只做和艺术相关的事,所以也有动力。我目前投入精力做的是艺术衍生品,做这个是受西方文化的启发。我觉得自己的画风很灿烂,青春气息很浓,做成艺术衍生品,比如杯子、茶壶、地毯,一定会有市场。因为画是很贵的,画家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一生当中可能也存不下一两百幅精品,但是让自己的作品延伸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就会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尽管在接受商业营销模式下,很多艺术上的纯粹构思会有所割舍,但伊慧对于艺术的痴心始终未改:“心里追求的艺术就是纯粹的上层建筑,它能给予心灵的满足,让人学会观察生活,懂得思辨,识得看清事情的本质。对于我自己来说,艺术并不是一个艺术家单纯赖以生计的技能,而是令自己在精神上获取纯粹欢愉的途径。”所以无论是西方又或是东方的艺术元素,都已交织成为她艺术道路上漫步前行的毡毯。
其他文献
驾机出入不是梦  李中子少年时代经常坐飞机,因为他的父亲是一名空军飞行员。翱翔蓝天,俯瞰大地,这一切在很多年以前已植根于他的内心世界。数十年后,李中子漫步在美国一座风景优美的航空小镇,看着一架架飞机起起落落,少年时代的梦境渐渐清晰,勾勒出一幅他自己的通航事业蓝图。  李中子所在的是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著名通航小镇Spruce Creek,小镇住宅区的别墅错落有致,房屋各具风格,但相似的是每一栋房子
期刊
《第六日》中智斗克隆人的亚当、《终结者》中穿越时空拯救未来的机器人、《真实的谎言》中韬光养晦的退休特工……银幕上的阿诺德·施瓦辛格留给了人们众多经久不衰、虎虎生威的铁汉形象,从在各项健美大赛中长盛不衰的世界健美先生,华丽转身为银幕明星,再到走上仕途,成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第38任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一直活跃在媒体的报道和人们的口声中。  身裹几十年荣誉与光彩的阿诺德·施瓦辛格自息影以来,一直致力服
期刊
9月10日,苹果公司发布了全新一代iPhone手机,新手机顺理成章地被命名为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几乎就在同时,赛斯纳飞机公司宣布旗下轻型公务机奖状CJ3的升级型号正式取得FAA认证,该“触摸屏”飞机也采用了相似的命名方式——奖状CJ3+(Plus)。  今年3月,赛斯纳宣布将在奖状CJ3的基础上研制奖状CJ3+。仅仅两个月之后,首架奖状CJ3+便成功下线。8月初,首
期刊
在汽车发明之前,马是最重要的远行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并没有忘记马的重要性,马术、马球的风靡使它们跻身是高端生活方式之列。汽车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两代交通工具相遇,它们又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期刊
胸针的经典故事回顾  谈到胸针,就一定会想到与其历史上众多著名女人的亲密故事。奥黛丽赫本与蝴蝶胸针的浪漫故事。视珠宝如生命的伊丽莎白泰勒。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英国女王的珠宝标配也只有胸针和珍珠。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更是以胸针作为自己表达情感的语言:同曼德拉交谈时,她别的是斑马胸针;出席美俄外长谈判时,她别的是拦截导弹胸针。她为促成中美经贸洽谈成功,选择了陶瓷碎片烧制成的一枚中国龙胸针。之
期刊
姚谦身上有一个闪亮的标签——作词人,在《鲁冰花》《我愿意》《如果爱》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中,他的词触动了芸芸众生的心灵。然而,他并不愿意用词人来勾勒自己的身份,他更喜欢称自己为——“开始用文字叙述生活的音乐人”。  对美的淡泊之心  观察人喜欢从鞋子开始、对解构主义充满好感的姚谦,心中对“美”有着一番颇具禅意的理解。“美是没有标准的,但美的背后却呈现出一个人独到的思考。”早年的姚谦,会在房屋装修时将
期刊
摘要:“新化县大熊山蚩尤屋场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方案”项目设计就是立足于新化县实际情况,把实际项目引入工作室教学,从环境设计的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当前行业的发展动态,应用项目教学法从更实际的角度的去设计正确的转型教学方法,立足地方,解决实际项目中存在的地方文化融入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制图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  关键词:转型发展;
期刊
让孩子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直接出国读本科,这些理想让国际学校成为许多家庭的新选择。不过,你真的了解国际学校吗?  很想送孩子去国际学校吧?  在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节目中,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8岁的儿子威廉用英文和外国友人流利对话20分钟,话题从蜥蜴、足球到自然的形成,还用英文做数学作业……英文口语水平和词汇量让观众大跌眼镜。事实上,威廉只学过两年英语。这令他就读的北京德威国际学校成为了大众焦点,许
期刊
在美国,购买牧场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投资项目,它不仅每年能给你带来一份稳定的农牧业收益,作为地产它还在逐年升值,最重要的,牧场地产为你和全家人带来了一个宁静的度假之地、一种新的田园生活。  做一名牧场牛仔  Burton是英国后裔,他家祖上一直在英国的乡村享受着田园生活。到美国之后,他选择了在美国经营牧场的生活方式。在Burton看来,美国的牧场比英国的更具有商业价值。在英国老家,一大片原野上顶多只
期刊
左/收割后的麦地依然整整齐齐,从这个角度看下去,收割机正给麦地刷新另一种颜色。  右/整齐划一的收割机列队前行,恰似一队正在觅食的小甲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