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又给语言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困惑,如语文选修课课程目标定位问题、选修课程服务主体问题、选修课程评价公正性问题。审视选修课程实践,对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人文教育几个主要方面进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选修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一说法是新课标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以前教学大纲的说法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这是新课程的“独创”。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方面的要素渗透于语文教学课程目标中,鲜明地体现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可以说,三维目标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而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新高中语文教材分成了必修和选修,这也是与传统教材的显著区别。那么,在选修课教学中,我们怎样将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1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产生的困惑
1.1 语文选修课程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它)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课程专家也指出,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因划分标准不同不能归为同类课程。选修课程是与必修课程对应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然而语文选修课程的目标究竟如何定位?这又成了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焦点问题。
1.2 如何克服语文选修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课标要求,学生可以在第一阶段的五个系列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这种限制性的选修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共性基础。学生可以在第二个阶段的若干门课程中任选3门,这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第二阶段的选修课将直接引发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课标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其次,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2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带来的新变革
2.1 更新教育理念,重构课程文化。语文教育的着眼点就由知识本身转变为人的发展。“所谓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学生主体意识表现在选课的自主性方面,教师主体意识表现在参与课程开发方面。学生由“教学中心”转变为“课程中心”,课程由“防教师课程”转变为“教师自觉参与开发课程”。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参与课程开发,与学生对话、与专家对话,加快了专业发展。近来时兴的教学反思日记就是教师自主参与研究的表征。随着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对话文化”、“学习文化”正在逐步整合成“语文选修课程文化”。
2.2 更新教材内容,建构教材体系。新课改引入了后现代课程理论,语文教材编写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新教材都可分为两大类型:必修教材、选修教材。选修教材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五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以诗歌散文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江苏教育出版社开发了《唐诗宋词选读》;语文出版社开发了《中外现代诗歌鉴赏》、《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开发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也都开发了相应的诗歌选修教材。从课程的角度看,这些已经融入了“领域·科目·模块”的课程结构。从语文选修教材编排体系看,“文选系统、知识系统、助学系统、巩固系统”四维体系已被打破。
2.3 转变教学方法,重构方法体系。“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教学法手段。它是教学中旨在实现课程(学科课程)所计划的教学目标,旨在接受一定教学内容(教养内容、教材),师生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的步骤”。中国的语文教育家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朱熹的“有疑无疑法”,陶行知的“小先生教学法”,叶圣陶的“精读略读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无不凝聚着先贤们的智慧,至今仍有实践价值。
语文选修课程实践已经在实验区全面铺开,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我们就能够稳步向成功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选修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这一说法是新课标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以前教学大纲的说法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的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这是新课程的“独创”。把“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方面的要素渗透于语文教学课程目标中,鲜明地体现了这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可以说,三维目标使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有了重要的抓手和坚实的操作性基础。而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新高中语文教材分成了必修和选修,这也是与传统教材的显著区别。那么,在选修课教学中,我们怎样将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1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产生的困惑
1.1 语文选修课程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所谓选修课程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这类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教师。“(它)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人们习惯上将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称为校本课程。”课程专家也指出,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因划分标准不同不能归为同类课程。选修课程是与必修课程对应的,校本课程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对应的。然而语文选修课程的目标究竟如何定位?这又成了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焦点问题。
1.2 如何克服语文选修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课标要求,学生可以在第一阶段的五个系列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这种限制性的选修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共性基础。学生可以在第二个阶段的若干门课程中任选3门,这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第二阶段的选修课将直接引发课程资源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课标指出:“学校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选择地设计模块……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和学校文化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难以改变。而最具活力的因素——教师在开发课程时又面临许多困难。首先,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其次,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将影响课程开发;再次,经费短缺也将成为课程开发的障碍。
2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带来的新变革
2.1 更新教育理念,重构课程文化。语文教育的着眼点就由知识本身转变为人的发展。“所谓主体,是指具有社会性的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学生主体意识表现在选课的自主性方面,教师主体意识表现在参与课程开发方面。学生由“教学中心”转变为“课程中心”,课程由“防教师课程”转变为“教师自觉参与开发课程”。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参与课程开发,与学生对话、与专家对话,加快了专业发展。近来时兴的教学反思日记就是教师自主参与研究的表征。随着语文选修课程实践的不断深入,“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对话文化”、“学习文化”正在逐步整合成“语文选修课程文化”。
2.2 更新教材内容,建构教材体系。新课改引入了后现代课程理论,语文教材编写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多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新教材都可分为两大类型:必修教材、选修教材。选修教材按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选读五个模块分解为若干个子模块。以诗歌散文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发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江苏教育出版社开发了《唐诗宋词选读》;语文出版社开发了《中外现代诗歌鉴赏》、《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广东教育出版社开发了《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山东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也都开发了相应的诗歌选修教材。从课程的角度看,这些已经融入了“领域·科目·模块”的课程结构。从语文选修教材编排体系看,“文选系统、知识系统、助学系统、巩固系统”四维体系已被打破。
2.3 转变教学方法,重构方法体系。“教学方法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教学法手段。它是教学中旨在实现课程(学科课程)所计划的教学目标,旨在接受一定教学内容(教养内容、教材),师生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性的步骤”。中国的语文教育家们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教学方法的探索。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朱熹的“有疑无疑法”,陶行知的“小先生教学法”,叶圣陶的“精读略读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无不凝聚着先贤们的智慧,至今仍有实践价值。
语文选修课程实践已经在实验区全面铺开,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只要我们勇于实践,勇于探索,我们就能够稳步向成功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