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时代”即将过去,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知本时代”正喷薄而来。
“知本”并非简单的“以知识为本”。这里的“知识”不再是一般的资源、手段,而是内核,知识分子正开始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心。
而作为未来知识主人的当代大学生,尽管远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但浩瀚学府所赋予的时代感和前瞻性却不曾丧失,仍不失为未来中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代言人。
就是这样一支未来的“知本家”队伍,如今却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就业压力,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求职找工作觅“奶酪”的滚滚人流中。前程光明,路途曲折!
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推出《就业知本论》,通过本文与大学生们共同探讨:究竟怎样的知识,能够构筑我们的“核心就业力”,以此改变我们的个人命运,继而谱写我们这个群体明日的华彩乐章?
知识几何,
时代刷新价值
天问:“知识”是什么?
自上个世纪始,知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中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显得重要起来。如今,我们正进入一个知识社会,知识分子是新的文化资产阶级,这个阶级是人类历史时至今日可能打出的最好的一张王牌。
然而,知识何以产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那知识又是什么?他说:知识有三种,思辨的、实际的和创造的。其中,思辨科学在科学体系中是最高贵的,它的研究对象存在物中最为显赫,因为它普遍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思辨是最大的快乐。亚里士多德规定了知识的本性和原则,这一理念在他的追随者以及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和康德等人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知识的发展史。我们认为,笼统地说,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获得的认知,包括积累的经验的总和。但这种定义上的诠释不足以说明知识的确切内涵,只有在一系列的阐述和比较中才能认识其多方面的规定性。我们将对人们经常混淆的概念进行解释,即数据、信息、知识、智能。
当今社会的知识与以往社会的知识有着根本的区别。知识不仅停留在认知范畴上,作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知识的概念已经扩展到应用范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的形态作了更为明确的界定:知识应当包括四种类别,即4个W:知道是什么(knowwhat,事实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why,原理知识);知道怎么做(knowhow,技能知识);知道谁(knowwho,人力知识)。OECD将第1类和第2类知识称为可编码知识或归类知识,第3种和第4种知识称为可意会的、不可编码的知识或沉默知识。
调查: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观
在大学生群体中,教育学专家王萍、张宽裕作过一次较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有83.7%的大学生认为:知识是“是什么”和“为什么”,即认为知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是学习的内容。只有13.3%的大学生认为知识是“怎么做”,即知识是人们掌握的各种能力、技能、技术,是活动定向的工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能力、智力资源,是生产力。另外,还有3%的大学生对知识的概念不明确,甚至不知道。
另外,大学生针对目前大学中教师传授的系统知识对其成材和择业的态度来看,比较注重知识的近期实利价值。调查显示,有58.1%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教师传授的系统知识是择业的基石,对择业具有导向作用,其中对成材和择业都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占31.8%。仅认为教师传授的系统知识对成材有益的占10%。另外,有13.9%的大学生对目前教师传授的系统知识持消极态度,认为对其成材和择业没多大作用。
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层面上,即可编码的知识;而忽视“知道怎么做”和“知道谁”,即不可编码的知识,这与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密不可分。我们的教育重视较多的是一种死的知识,即对知识广泛占有的能力,而忽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和学习不断扩大知识的能力以及寻找、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他们对知识的评价和追求是“以人为中心”,又称人的自我中心化,这种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这种较为传统、狭隘的价值观,重视知识对现实社会和对人的发展的促进性,而忽视知识对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性。
当今大学生重视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实用知识,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的知识价值观,他们对运用知识的知识、不可编码的创新知识等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知识无心关注。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应树立一种更为广泛的知识观——我们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仅是知识,而且是运用知识的知识,也就是经营知识的观念。诚然,大学生由“以人为中心”的知识价值观向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价值观的转变,离不开教育价值观的嬗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只有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变革,给大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平台,全面更新教育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价值观。
质疑:知识一定改变命运?
培根有一句话,大意是:一个贵族的身份,抵得上一个普通人奋斗20年。千真万确!在封建时代,一个贵族的后代,仅靠他贵族的血统,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他需要知识吗?需要,但只起点缀作用,没有决定性意义。今天,在政治领域,我们虽然倡导人人平等,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时,从法律上说,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已经成为我们的现实了吗?身份的意义完全消除了吗?至少在今天,人的命运的改变,我们还暂时不能说,仅有知识就够了!否则,知识分子边缘化问题就只是空穴来风!
其实,人的命运的改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像性格、知识、智力、出身、地域、性别、身高、气质、机遇等等,都是决定命运的因素。在这诸多因素当中,如果说“知识决定命运”的理念,仅仅是为了突出知识在决定命运时的作用,鼓励人们多学知识,这也无可非议,因为这只是一般的鼓励性的话语,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人们进步。
然而,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使用这个命题,并且把它当作真理性的观念来宣扬,就无疑排除了影响命运的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只突出了知识的决定性作用。这样,“知识改变命运”的命题,就只具有部分的真理性,反映、概括了部分现实。
让我们看几个反例:
我们的祖先曾经嘲笑过一个“两脚书橱”。他是个饱学之士,拥有了丰富的知识,是个博学的人。但他的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吗?没有!因为他拥有的知识根本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才有人形象地称他为“两脚书橱”。书橱一个,只不过少了两只脚而已。
这几年,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而实行双向选择。有一些毕业生,由于性格比较内向,找工作成了问题。某农大的一位毕业生,就是由于性格内向,毕业后,几年在家待业。母亲中年开始守寡,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省吃俭用,供他读书,指望他大学毕业后,能改变全家的命运,没想到连工作都找不到。她气不过,竟上吊自杀。
“知识改变命运”,强调的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知识对于命运的改变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过分夸大了知识的作用。如果它强调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具有改变命运的作用,那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
解读: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谓的“改变命运”,指的是人的生存状况有着质的改变。如一个穷汉成了富翁,像朱元璋那样的乞丐当了皇帝,一个农民的后代出国发了财等等。如果仅仅是量的改变,还不算是命运的改变。比如一个工薪阶层长了一级或几级工资,一个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增加了收入,这些只是量上的改变,没有质的变化。命运的改变,一般而言,意味着劳动岗位的改变。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以岗位的变换作为衡量标准。需要指出的是,以岗位的变化作为命运改变的标志,并不是强调它的惟一性,只是作为一般性的衡量标准,因为毕竟还存在着岗位不变、命运改变的情况。例如一些发达地区,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的人身份虽然还是农民,岗位也没有改变,但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收入成倍增加。像这种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可以说是命运的改变,但身份不变,岗位不变。我们仍然认为是命运的改变。
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一经产生,便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罢了。作为一个个具体的人,知识具有先在性,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世界,通过实践和学习,将客观的知识吸纳为大脑中的存在,把客观存在的知识变成头脑中的主观形态。但是,一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如果他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他仅仅是一个“两脚书橱”,渊博的知识不能通过自己的智慧作用于实践,那也是枉然。
我们说,知识的急增,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对每一个具体的人而言,知识本身是死的,不具有任何力量,它不会自动地去作用于他人、社会和自然界。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本身,而不是知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自己命运的决定者。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毋宁说:“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通常,我们说“知识改变命运”,只是由于我们听到或者看到一些拥有丰富知识的人,在经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之后,工作岗位有了转换,生存状况有了变化,我们便认定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我们并没有去思量,去探究促成他命运改变的隐藏在它后面的东西,没有看到在它后面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就像我们自古以来看到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便得出“太阳围绕地球转”一样,是由于没有细究它后面那个真正起作用的因素。
知识本身不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它其实只起一种导向、定向作用。由于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认识和活动的对象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作基础。一般而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所从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在活动中,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很自然地把人导向相应的方面、区域、部位。而对于一无所知之处,则感到陌生,从而也就难以成为认识和实践所作用的对象,不在思考、作用之列。这一点十分明显,用不着细说。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宝贵就宝贵在这里,知识永远不可能喧宾夺主。知识,只有在人把它真正化入脑髓,融入生命时,其导向作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否则,它永远只是外在于人的东西,连导向和定向作用也难以得到发挥,更不用说改变人的命运了。
专业搁浅,实力决定命运
兴趣求职:让命运转个弯
主人公尤志龙,大学主修化工专业,2002届本科毕业生。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个特例,因为关于专业与职业、兴趣与就业,我们曾经有太多的误区,因此也就有很多的话要说。
1998年,我大学所读的专业是化工专业,这曾是高校里热极一时的专业。四年前我挤破头才考进这个专业,然而大学毕业时我发现,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单位是多么难。就在我垂头丧气的时候,朋友让我来到了上海。
上海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像个大跑步机,人站在上面必须得跟着一起奔跑。在奔波了十来天毫无结果后,我的自信被现实打了个落花流水。
最后我凭着一张毕业证,来到一家台资PCB线路板厂做操作工。
在这里超长时间的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一次有个同事连续加班3个通宵,主管看着他疲惫的样子过意不去准予他去休息,老板仅因此把他们炒了鱿鱼。
那一刻,愤怒和屈辱火一样从我心里烧起来,我突然想起自己平时经常练笔投稿,也有一些作品见诸报端。何不写上一篇时评呢!于是便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为什么对中国劳动力说“不”》投给上海一家报纸,并写了一篇故事参加打工故事征文比赛……
当不可一世的老板还在作威作福时,可爱的记者们通过我得到该厂的信息,已驱车而来。可恶的老板做梦都没有想到被新闻媒体曝光了,随后,拖欠了工人几个月的工资也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一分不少地发给了工人。气焰嚣张的老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工人们心里真是好痛快。原本只想发泄心中愤怒的我,意外地得到了报社的100元稿费。工人们都高呼记者万岁,却没人猜出记者怎么会知道这些。事件结束后,我没等老板来追查,自动地脱下我穿了三个多月的工作服,然后像一只斗胜了的小牛一样昂首出了厂。
提着行李走在车水马龙的南京路上,我成了一个无业游民。后来我一直为求职忙昏了头,那次曝光事件,我早已忘到脑后。可我的命运却因此悄悄地转了个弯。
一天从招聘会“赶集”回来,身心疲惫的我刚躺到床上,就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并没有我期望中的“请你来公司参加面试”,而是组织征文的网站打过来的,告知我的文章获了三等奖,让我去领奖。领奖时,我遇上了我的校友,校友似乎无意地问了我一些情况。我告诉他,我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方位地发展自己,曾参加院、系学生会、校法律协会,还参加过学校各项演讲比赛等。校友只是不时地点头,笑而不语。
晚上校友打电话过来,问我是否愿意到公司工作。我喜出望外,当即答应下来,真应了一句古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第二天我便来到公司实习,负责该网站的校园版块。
上班后,恰逢公司要联系高校组织一次大型的宣传活动。我觉得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我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和学校老师比较熟,而且我们学校是盐城首屈一指的重点高校,这是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当时,有几个同事都请求组织这项活动,但老总只对我的计划书青眼有加,将重任托付给了我。
我立刻着手组织这项联谊活动。从前期的海报制作、场地选址、人员安排,到现场协调、活动总结,整个流程我都事无巨细地认真推敲,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经过精心筹备,联谊活动大获成功,学校和公司领导都非常满意。于是,在试用期三个月结束之后,我便顺利地成为公司正式员工,享受着月薪4000元的待遇,这让仍为求职而焦头烂额的其他同学艳羡不已。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当专业优势不再成为求职优势,求职者身上具备的爱好或特长,往往是将其从众人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显著标记,让他体会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快感。或许,兴趣求职只是求职成功中的一个偶然因素,但它却透露出这样一个事实:机会不仅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而且垂青有多种技能的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是求职市场上的佼佼者。
“改行”:和专业说再见!
据报道,目前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已成趋势。一些高校招生老师认为,用人单位跨专业选才表明,只要个人综合素质过硬,各个行业都能就业。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改行”并把握好尺度?不妨先看看下面这则个案。
测试你的职业适应性
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份既符合自己特长、又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然而在实际的求职中往往难以如愿。一部分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原因或本人求职方向等因素,未能及时找到理想岗位,化工学院分析学专业的本科生小陈,就是一个实例。
小陈高考时填报的专业是市场管理,结果录取时被调配为分析化学。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他三年来虽强迫自己努力,但学习起来却很吃力。如今毕业了,面临的是两难抉择:一方面,对此类职业没兴趣;另一方面,如果改换专业,又要从零开始,心中无底,不敢冒险。
就业中心的指导老师对小陈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论为典型的“专业与个人兴趣不符”的个案。造成这样的原因是,高考选专业不慎,进校后改换专业不成,大学期间未及时测试自己的职业适应性并及时调整,缺乏对行业与职业的认知和了解。要解决小陈的问题,首先就要引导他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
指导老师首先对小陈进行了职业适应性测试。测试表明,小陈属典型的社会经营性特质。其主要性格特征为:仁慈、助人、易于合作、有洞察力、责任感强、有说服力、比较关心社会问题、善变、乐观、自信、好发表意见和见解、不易被人支配、想像力丰富、独创。
有这种性格特质的人,通常有这样一些职业特征:利用更多时间与人打交道,例如服务、说服;喜欢需要胆略的、冒风险且承担责任的活动;精细的操作能力较差;喜欢参与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亲近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精力充沛、自信、善交际,口才好,做事巧妙;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造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将上述两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小陈的职业适应性则可以定性为:适合从事直接为他人服务的、组织与影响他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讲究艺术性的工作。
职业定位,择业无忧
在完成基本测试分析后,指导员给予小陈的结论是,适合从事这样一些职业:咨询师、公共专家、营销、酒店管理、企业综合性管理等管理类行业。再结合小陈的兴趣和所学专业,他建议小陈可以往企业的行政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展。
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新兴职业,除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多种行业的从业经验外,还必须具备这样一些特质:亲和力、敏感性、率直、耐心、享受工作乐趣、能体验别人的感受、好奇心、有效地表达、幽默感、热情、悟性等等。而小陈在亲和、率直、有效地表达、热情、耐心等方面都表现得比较显著。
而行政管理呢,名称虽不新潮,但被赋予了“服务、细致”的内容。其职业特性有这样几点:一是时效性,讲求办事快速;二是重细节,要周到细致;三是服务意识要特别强。而这些小陈是基本具备的。
这样的职位很多行业与企业都有,如何与之具体结合呢?指导老师建议小陈在以下范围内选择:房地产、物业管理、建筑、装饰、建材生产及销售企业,然后在正招聘应届大学生的行政管理类岗位中推荐了三个岗位让小陈参加企业的面试,并实行跟踪服务。一月之后,小陈满脸堆笑地对指导老师表示感谢。
专业对求职固然能起到相当作用,但在如今劳动力市场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并不多见。毕业生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市场上所需岗位,对自己作一个合理的定位,切忌在择业时慌乱和浮躁。这样,实现跨专业就业就成了轻松“搞定”的事情!
跨专业:我有实力我做主
看完上面关于毕业求职“改行”的个案后,你作何感想?职业选择是每位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专业比较冷门、社会需求量又不大的学生尤为困难。针对这一话题,我们继续思考:如何在跨专业的工作选择中展示自己的实力,在竞争中寻得一席之地?
就业去向:外企、机关
目前冷门专业的就业情况还不太乐观,一些基础学科,比如文科中的历史、哲学,以及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理科的物理和数学等。但两者还有些区别,后者出国继续深造的比例比较高。医学中的药学专业就业也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社会需求量不多。
通常情况下,科技类、计算机类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专业对口的人才。而外企会有较多职位对专业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多行业都有渐渐放宽专业限制的趋势。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前只招经济管理类人才,但现在法律、物理、数学系的毕业生都有。国企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比如上汽,现在也开始要求管理类人才的加入。而且,很多企业对招聘的新人都要培训,毕竟学校中学习的东西还只是纸上谈兵,知识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得以熟练应用。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有变化。在初创阶段,一般都招收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到发展壮大阶段,就会吸纳更多经营管理咨询方面的人才,对专业的要求就不那么局限了。不同行业还有各自的不同要求,比如党员同学在进入党政系统时非常有优势;而银行方面则要求职员具有当地户口等等。
竞聘优势:综合素质
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非对口专业的学生如何显示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呢?
外语能力:这一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举例说,在某市工作英语四级证书是必备的,外地学生还须同时持有计算机证书和学位证书,很多本科生还具备了英语六级证书。中高级口译证书和托福成绩也是大热门,成为很多企业衡量求职者实际英语能力的标准之一。
辅修专业:学生专业课程以外的知识和能力也颇为重要。虽然有些职业对专业性要求不强,但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自然在求职中能更胜一筹。所以,准备跨专业求职的学生,有必要尽早规划就业取向,在专业课以外选修或辅修相关课程。
理性定位:求职过程中,还要有准确的自我定位和理性的职业选择。很多学生找工作时只盯着几家大型企业,选择面相对较狭窄。有些对薪水的要求偏高,更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其实在初出校门的求职中,职业取向和发展前途要比薪酬更重要。如果这是一个你感兴趣、并有利于你施展才能的职业,且用人单位对员工有较好的培训计划,那薪酬可以在工作中逐渐提高。
善于吆喝:并不是说求职学生要擅长夸夸其谈吹嘘自己,而是说:在跨专业求职中既然专业优势无存,工作能力就成为最重要的考量,这通常表现为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具备了外语、电脑、辅修专业等综合素质之后,在短短的面试中如何体现自己的工作才能呢?沉默是最大的失败,清楚、自信地侃侃而谈,善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才是致胜的关键。资料表明,历年来复旦大学女生的就业率较男生偏高约4%,就是因为女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就整体而言会比男生强一些。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性格内向的学生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综合修炼,能力开拓未来
就业:把握好命运的风向标
何锡章,国内知名学者,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鲁迅学会会长,湖北省青年社科工作者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作有《历史透镜下的魂灵》《何锡章自选集》《中国现代理想人性探求》《鲁迅读书生涯》《幻象世界中的文化与人生:西游记》。
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日益增加的毕业生群体已经让整个社会都感觉到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年轻的大学生们尚未踏出校门,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如何正确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才能在求职的迷茫之中拨开云雾,从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主任何锡章教授。希望通过此次采访,能够为广大在校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在对待求职就业的问题上,起到一个过渡和帮助的作用。
《大学时代》:何教授,可以先请您大致谈谈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吗?毕竟,您作为一位前辈和过来人,在指导毕业生就业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而这种经验恰恰就是大学生们的宝贵财富!
何教授:谢谢。那我们就先从就业的选择性谈起。在中国现代社会里,就业不再像以前一样是一次性就业,而是可以多次就业,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的自由程度较高,选择性较多,所以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也就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普遍希望高薪水、高待遇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现实往往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的,摆在大学生们面前的问题还很多:首先,大城市能够提供的机会是有限的。在中国,经济发达城市也就那么几个,想想看,如果几百万的毕业生都涌入这几个城市,竞争会何等地激烈?而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却有着潜在的巨大就业机会,那么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考虑一下这些城市呢?其实,往往这些中小城市提供的待遇并不会很差,关键是我们大学生的心态还不端正。其次,这两年高校一直在持续扩招,本科生、研究生都在扩招,人才市场似乎日渐饱和,前些年研究生找工作还不用愁,可如今呢?一个博士想要留在一流高校内,都必须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由此可见,毕业生们如何正确面对这种日益严峻的转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学时代》:何教授,您谈到这个“心态”问题是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非常赞同,但是,大学生们该如何正确摆正自己的心态呢?毕竟,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大学生们就业时的普遍心态。
何教授:关键就在这里,从某种程度说,就业时的心态甚至会影响一个人今后的工作性质以及生活环境。就我个人来说,我当初从四川大学硕士毕业出来,有两种选择的机会,一种是从政为官,另外一种就是进高校为师。我当时非常清楚自己是可以从政的,不过我这个人心性喜欢自在,喜欢有很多时间可以让自己支配,那么高校自然就是我当时的首选,所以我就走上了教师的这条路。
我举自己的这个例子想说明的就是,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除了考虑高待遇、高收入之外,更应该考虑这份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情?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人生设计完全实现自己的价值?从中我们应该明白:面对就业,大学生们一方面要有雄心勃勃的宏伟目标,另一方面,也应该要“耐得住寂寞”或者说要有“甘于清贫”的准备,因为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需要时间来锻造的,我们不妨称之为“打持久战”。我想,大学生们在就业时的确应该放开心态,不要拘泥于眼前利益,应该着眼于大处,“风物长宜放眼量”嘛!这样的话,工作起来,也会非常轻松。
《大学时代》:想问您两个比较具体的问题。第一个是根据日前的新闻,说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有一些毕业生竟然向招聘单位提出了“零工资就业”的想法,对此,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何教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全面地来看。首先,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毕业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求职要求,希望能够以“退而求次”的方式获得招聘单位的青睐。从这种角度上来说,“零工资就业”不失为一种勇敢的求职方式。其次,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提法在实际操作中究竟可不可行?是否符合《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若是在劳动合同上同意这种做法签约的话,是否属于违法行为?这都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再次,我以为,我们的社会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公开、公平的求职机制,让大学生们在平等的环境下公平地竞争,这样或许能够很好地维护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合法利益。
《大学时代》: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形势下,“考研热”正在持续升温,甚至现在又流行了“考博热”,而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意味着过些年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何教授: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形势下,随着本科生就业压力增大,考研必然增“热”。国家既然允许高校扩招,那么自然就有其中的道理,从侧面来看,这或许也是缓解就业困难的一种措施。其次,从个人来说,为了寻求更高层次的深造,或者为了增加自己今后在求职中的砝码,考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再次,如果本科毕业生没有选择考研,而是选择了就业,那么我们也不能说他们的选择不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这种选择是非常务实的,因为他们利用别人读研的几年时间,积累了别人难以得到的人生经验,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是终生受用的。看看现在各种招聘会,很多知名的国内外一流企业招聘的条件会写上一条什么?当然是工作经验。
考研还是就业,从整体来看,是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的,关键还在于个人,如果你是块金子,那么走到哪都会发光。
2004年就业形势10大特点
1、各地的人才政策更有利于毕业生就业。一方面,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用人单位的新进入人员以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优先。另一方面,取消限制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
2、社会对不同层次毕业生的需求看,毕业研究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本科生需求相对平衡。没有特色的专科生就业困难。
3、专科及高职类毕业生就业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专科毕业生整体需求不旺,但是,其中特色突出、具有专业和职业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专科毕业生如电机、海运、高级护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毕业生却供不应求。
4、出国、考研、专升本等升学人数增加,升学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升学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还可以通过提升毕业生的学历层次逐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5、地区效应更加突出。从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毕业生出省(区)就业的人数增加,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追求到发达地区就业的倾向明显,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
6、复合人才受青睐,文科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大。从学科门类看,文科生、长线专业就业相对困难,理工科、应用技术类社会需求较旺。从具体行业看,金融机构、汽车行业吸纳的人才比较多。石油、化工类人才的需求将十分旺盛,化工专业毕业生还能享受全国“联网交流”的政策。随着城市基础建设速度的加快,交通、桥梁、公路等“传统专业”在目前供不应求。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前景整体乐观。出现的新情况是,由于IT业进入一个世界性的严冬,加上我国电信业的重组正在进行之中,往年热门的、与IT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岗位竞争。
7、教师行业人才需求量大。高等学校为了应对规模大幅度扩张的需要,急需补充师资约10万人。严格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清退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需要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
8、人才招聘会更趋于合理化。研究生、建筑类、政法类等专场招聘更方便毕业生;招聘会主办方合作、用人单位组成招聘兵团的集团化运作预示着人才市场合纵连横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用精品意识办精品市场的品牌化经营体现新的思路。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个人提供周到的个性化服务,是许多人才招聘会打出的又一张“王牌”。
9、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外企招人的空间日益缩小。国企无疑再次成为一些大学生争相投奔的目标,尤其是一些知名国企。毕业生到民企就业、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不断增强,到西部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10、懂外语、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受用人单位欢迎,人格品德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受用人单位关注。
“知本”并非简单的“以知识为本”。这里的“知识”不再是一般的资源、手段,而是内核,知识分子正开始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心。
而作为未来知识主人的当代大学生,尽管远离了“天之骄子”的光环,但浩瀚学府所赋予的时代感和前瞻性却不曾丧失,仍不失为未来中国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的代言人。
就是这样一支未来的“知本家”队伍,如今却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就业压力,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求职找工作觅“奶酪”的滚滚人流中。前程光明,路途曲折!
为此,本刊编辑部特别推出《就业知本论》,通过本文与大学生们共同探讨:究竟怎样的知识,能够构筑我们的“核心就业力”,以此改变我们的个人命运,继而谱写我们这个群体明日的华彩乐章?
知识几何,
时代刷新价值
天问:“知识”是什么?
自上个世纪始,知识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中轴,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显得重要起来。如今,我们正进入一个知识社会,知识分子是新的文化资产阶级,这个阶级是人类历史时至今日可能打出的最好的一张王牌。
然而,知识何以产生?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那知识又是什么?他说:知识有三种,思辨的、实际的和创造的。其中,思辨科学在科学体系中是最高贵的,它的研究对象存在物中最为显赫,因为它普遍地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思辨是最大的快乐。亚里士多德规定了知识的本性和原则,这一理念在他的追随者以及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和康德等人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人类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知识的发展史。我们认为,笼统地说,知识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所获得的认知,包括积累的经验的总和。但这种定义上的诠释不足以说明知识的确切内涵,只有在一系列的阐述和比较中才能认识其多方面的规定性。我们将对人们经常混淆的概念进行解释,即数据、信息、知识、智能。
当今社会的知识与以往社会的知识有着根本的区别。知识不仅停留在认知范畴上,作为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知识的概念已经扩展到应用范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的形态作了更为明确的界定:知识应当包括四种类别,即4个W:知道是什么(knowwhat,事实知识);知道为什么(knowwhy,原理知识);知道怎么做(knowhow,技能知识);知道谁(knowwho,人力知识)。OECD将第1类和第2类知识称为可编码知识或归类知识,第3种和第4种知识称为可意会的、不可编码的知识或沉默知识。
调查: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观
在大学生群体中,教育学专家王萍、张宽裕作过一次较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有83.7%的大学生认为:知识是“是什么”和“为什么”,即认为知识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是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是学习的内容。只有13.3%的大学生认为知识是“怎么做”,即知识是人们掌握的各种能力、技能、技术,是活动定向的工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能力、智力资源,是生产力。另外,还有3%的大学生对知识的概念不明确,甚至不知道。
另外,大学生针对目前大学中教师传授的系统知识对其成材和择业的态度来看,比较注重知识的近期实利价值。调查显示,有58.1%的大学生认为目前教师传授的系统知识是择业的基石,对择业具有导向作用,其中对成材和择业都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占31.8%。仅认为教师传授的系统知识对成材有益的占10%。另外,有13.9%的大学生对目前教师传授的系统知识持消极态度,认为对其成材和择业没多大作用。
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层面上,即可编码的知识;而忽视“知道怎么做”和“知道谁”,即不可编码的知识,这与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密不可分。我们的教育重视较多的是一种死的知识,即对知识广泛占有的能力,而忽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独立思考和学习不断扩大知识的能力以及寻找、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他们对知识的评价和追求是“以人为中心”,又称人的自我中心化,这种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一切以人类的利益和价值为中心。这种较为传统、狭隘的价值观,重视知识对现实社会和对人的发展的促进性,而忽视知识对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性。
当今大学生重视安身立命的专业知识、人文社科知识和实用知识,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的知识价值观,他们对运用知识的知识、不可编码的创新知识等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知识无心关注。由此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应树立一种更为广泛的知识观——我们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仅是知识,而且是运用知识的知识,也就是经营知识的观念。诚然,大学生由“以人为中心”的知识价值观向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价值观的转变,离不开教育价值观的嬗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只有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变革,给大学生提供宽广的知识平台,全面更新教育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才能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价值观。
质疑:知识一定改变命运?
培根有一句话,大意是:一个贵族的身份,抵得上一个普通人奋斗20年。千真万确!在封建时代,一个贵族的后代,仅靠他贵族的血统,就可以获得高官厚禄。他需要知识吗?需要,但只起点缀作用,没有决定性意义。今天,在政治领域,我们虽然倡导人人平等,在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时,从法律上说,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已经成为我们的现实了吗?身份的意义完全消除了吗?至少在今天,人的命运的改变,我们还暂时不能说,仅有知识就够了!否则,知识分子边缘化问题就只是空穴来风!
其实,人的命运的改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像性格、知识、智力、出身、地域、性别、身高、气质、机遇等等,都是决定命运的因素。在这诸多因素当中,如果说“知识决定命运”的理念,仅仅是为了突出知识在决定命运时的作用,鼓励人们多学知识,这也无可非议,因为这只是一般的鼓励性的话语,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人们进步。
然而,我们在任何情况下使用这个命题,并且把它当作真理性的观念来宣扬,就无疑排除了影响命运的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只突出了知识的决定性作用。这样,“知识改变命运”的命题,就只具有部分的真理性,反映、概括了部分现实。
让我们看几个反例:
我们的祖先曾经嘲笑过一个“两脚书橱”。他是个饱学之士,拥有了丰富的知识,是个博学的人。但他的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吗?没有!因为他拥有的知识根本没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才有人形象地称他为“两脚书橱”。书橱一个,只不过少了两只脚而已。
这几年,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而实行双向选择。有一些毕业生,由于性格比较内向,找工作成了问题。某农大的一位毕业生,就是由于性格内向,毕业后,几年在家待业。母亲中年开始守寡,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好不容易考上大学,省吃俭用,供他读书,指望他大学毕业后,能改变全家的命运,没想到连工作都找不到。她气不过,竟上吊自杀。
“知识改变命运”,强调的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知识对于命运的改变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过分夸大了知识的作用。如果它强调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具有改变命运的作用,那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
解读: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谓的“改变命运”,指的是人的生存状况有着质的改变。如一个穷汉成了富翁,像朱元璋那样的乞丐当了皇帝,一个农民的后代出国发了财等等。如果仅仅是量的改变,还不算是命运的改变。比如一个工薪阶层长了一级或几级工资,一个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增加了收入,这些只是量上的改变,没有质的变化。命运的改变,一般而言,意味着劳动岗位的改变。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以岗位的变换作为衡量标准。需要指出的是,以岗位的变化作为命运改变的标志,并不是强调它的惟一性,只是作为一般性的衡量标准,因为毕竟还存在着岗位不变、命运改变的情况。例如一些发达地区,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有的人身份虽然还是农民,岗位也没有改变,但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收入成倍增加。像这种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可以说是命运的改变,但身份不变,岗位不变。我们仍然认为是命运的改变。
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它一经产生,便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存在的方式不同罢了。作为一个个具体的人,知识具有先在性,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世界,通过实践和学习,将客观的知识吸纳为大脑中的存在,把客观存在的知识变成头脑中的主观形态。但是,一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如果他所掌握的知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他仅仅是一个“两脚书橱”,渊博的知识不能通过自己的智慧作用于实践,那也是枉然。
我们说,知识的急增,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对每一个具体的人而言,知识本身是死的,不具有任何力量,它不会自动地去作用于他人、社会和自然界。在这里,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本身,而不是知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自己命运的决定者。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毋宁说:“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
通常,我们说“知识改变命运”,只是由于我们听到或者看到一些拥有丰富知识的人,在经过自己的主观努力之后,工作岗位有了转换,生存状况有了变化,我们便认定是知识改变了他的命运。我们并没有去思量,去探究促成他命运改变的隐藏在它后面的东西,没有看到在它后面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就像我们自古以来看到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便得出“太阳围绕地球转”一样,是由于没有细究它后面那个真正起作用的因素。
知识本身不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它其实只起一种导向、定向作用。由于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认识和活动的对象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作基础。一般而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于所从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在活动中,这些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很自然地把人导向相应的方面、区域、部位。而对于一无所知之处,则感到陌生,从而也就难以成为认识和实践所作用的对象,不在思考、作用之列。这一点十分明显,用不着细说。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宝贵就宝贵在这里,知识永远不可能喧宾夺主。知识,只有在人把它真正化入脑髓,融入生命时,其导向作用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否则,它永远只是外在于人的东西,连导向和定向作用也难以得到发挥,更不用说改变人的命运了。
专业搁浅,实力决定命运
兴趣求职:让命运转个弯
主人公尤志龙,大学主修化工专业,2002届本科毕业生。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个特例,因为关于专业与职业、兴趣与就业,我们曾经有太多的误区,因此也就有很多的话要说。
1998年,我大学所读的专业是化工专业,这曾是高校里热极一时的专业。四年前我挤破头才考进这个专业,然而大学毕业时我发现,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单位是多么难。就在我垂头丧气的时候,朋友让我来到了上海。
上海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像个大跑步机,人站在上面必须得跟着一起奔跑。在奔波了十来天毫无结果后,我的自信被现实打了个落花流水。
最后我凭着一张毕业证,来到一家台资PCB线路板厂做操作工。
在这里超长时间的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一次有个同事连续加班3个通宵,主管看着他疲惫的样子过意不去准予他去休息,老板仅因此把他们炒了鱿鱼。
那一刻,愤怒和屈辱火一样从我心里烧起来,我突然想起自己平时经常练笔投稿,也有一些作品见诸报端。何不写上一篇时评呢!于是便有感而发,写了一篇《为什么对中国劳动力说“不”》投给上海一家报纸,并写了一篇故事参加打工故事征文比赛……
当不可一世的老板还在作威作福时,可爱的记者们通过我得到该厂的信息,已驱车而来。可恶的老板做梦都没有想到被新闻媒体曝光了,随后,拖欠了工人几个月的工资也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一分不少地发给了工人。气焰嚣张的老板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工人们心里真是好痛快。原本只想发泄心中愤怒的我,意外地得到了报社的100元稿费。工人们都高呼记者万岁,却没人猜出记者怎么会知道这些。事件结束后,我没等老板来追查,自动地脱下我穿了三个多月的工作服,然后像一只斗胜了的小牛一样昂首出了厂。
提着行李走在车水马龙的南京路上,我成了一个无业游民。后来我一直为求职忙昏了头,那次曝光事件,我早已忘到脑后。可我的命运却因此悄悄地转了个弯。
一天从招聘会“赶集”回来,身心疲惫的我刚躺到床上,就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并没有我期望中的“请你来公司参加面试”,而是组织征文的网站打过来的,告知我的文章获了三等奖,让我去领奖。领奖时,我遇上了我的校友,校友似乎无意地问了我一些情况。我告诉他,我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多方位地发展自己,曾参加院、系学生会、校法律协会,还参加过学校各项演讲比赛等。校友只是不时地点头,笑而不语。
晚上校友打电话过来,问我是否愿意到公司工作。我喜出望外,当即答应下来,真应了一句古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第二天我便来到公司实习,负责该网站的校园版块。
上班后,恰逢公司要联系高校组织一次大型的宣传活动。我觉得这是一个表现自己的好机会。我曾担任过学生干部,和学校老师比较熟,而且我们学校是盐城首屈一指的重点高校,这是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当时,有几个同事都请求组织这项活动,但老总只对我的计划书青眼有加,将重任托付给了我。
我立刻着手组织这项联谊活动。从前期的海报制作、场地选址、人员安排,到现场协调、活动总结,整个流程我都事无巨细地认真推敲,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经过精心筹备,联谊活动大获成功,学校和公司领导都非常满意。于是,在试用期三个月结束之后,我便顺利地成为公司正式员工,享受着月薪4000元的待遇,这让仍为求职而焦头烂额的其他同学艳羡不已。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当专业优势不再成为求职优势,求职者身上具备的爱好或特长,往往是将其从众人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显著标记,让他体会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的快感。或许,兴趣求职只是求职成功中的一个偶然因素,但它却透露出这样一个事实:机会不仅只垂青有准备的人,而且垂青有多种技能的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是求职市场上的佼佼者。
“改行”:和专业说再见!
据报道,目前高校毕业生跨专业就业已成趋势。一些高校招生老师认为,用人单位跨专业选才表明,只要个人综合素质过硬,各个行业都能就业。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改行”并把握好尺度?不妨先看看下面这则个案。
测试你的职业适应性
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份既符合自己特长、又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然而在实际的求职中往往难以如愿。一部分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原因或本人求职方向等因素,未能及时找到理想岗位,化工学院分析学专业的本科生小陈,就是一个实例。
小陈高考时填报的专业是市场管理,结果录取时被调配为分析化学。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他三年来虽强迫自己努力,但学习起来却很吃力。如今毕业了,面临的是两难抉择:一方面,对此类职业没兴趣;另一方面,如果改换专业,又要从零开始,心中无底,不敢冒险。
就业中心的指导老师对小陈的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论为典型的“专业与个人兴趣不符”的个案。造成这样的原因是,高考选专业不慎,进校后改换专业不成,大学期间未及时测试自己的职业适应性并及时调整,缺乏对行业与职业的认知和了解。要解决小陈的问题,首先就要引导他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识。
指导老师首先对小陈进行了职业适应性测试。测试表明,小陈属典型的社会经营性特质。其主要性格特征为:仁慈、助人、易于合作、有洞察力、责任感强、有说服力、比较关心社会问题、善变、乐观、自信、好发表意见和见解、不易被人支配、想像力丰富、独创。
有这种性格特质的人,通常有这样一些职业特征:利用更多时间与人打交道,例如服务、说服;喜欢需要胆略的、冒风险且承担责任的活动;精细的操作能力较差;喜欢参与解决人们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寻求亲近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喜欢竞争,敢冒风险;精力充沛、自信、善交际,口才好,做事巧妙;喜欢以各种艺术形式的创造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将上述两个层面有机结合起来,小陈的职业适应性则可以定性为:适合从事直接为他人服务的、组织与影响他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讲究艺术性的工作。
职业定位,择业无忧
在完成基本测试分析后,指导员给予小陈的结论是,适合从事这样一些职业:咨询师、公共专家、营销、酒店管理、企业综合性管理等管理类行业。再结合小陈的兴趣和所学专业,他建议小陈可以往企业的行政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发展。
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新兴职业,除要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多种行业的从业经验外,还必须具备这样一些特质:亲和力、敏感性、率直、耐心、享受工作乐趣、能体验别人的感受、好奇心、有效地表达、幽默感、热情、悟性等等。而小陈在亲和、率直、有效地表达、热情、耐心等方面都表现得比较显著。
而行政管理呢,名称虽不新潮,但被赋予了“服务、细致”的内容。其职业特性有这样几点:一是时效性,讲求办事快速;二是重细节,要周到细致;三是服务意识要特别强。而这些小陈是基本具备的。
这样的职位很多行业与企业都有,如何与之具体结合呢?指导老师建议小陈在以下范围内选择:房地产、物业管理、建筑、装饰、建材生产及销售企业,然后在正招聘应届大学生的行政管理类岗位中推荐了三个岗位让小陈参加企业的面试,并实行跟踪服务。一月之后,小陈满脸堆笑地对指导老师表示感谢。
专业对求职固然能起到相当作用,但在如今劳动力市场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并不多见。毕业生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市场上所需岗位,对自己作一个合理的定位,切忌在择业时慌乱和浮躁。这样,实现跨专业就业就成了轻松“搞定”的事情!
跨专业:我有实力我做主
看完上面关于毕业求职“改行”的个案后,你作何感想?职业选择是每位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专业比较冷门、社会需求量又不大的学生尤为困难。针对这一话题,我们继续思考:如何在跨专业的工作选择中展示自己的实力,在竞争中寻得一席之地?
就业去向:外企、机关
目前冷门专业的就业情况还不太乐观,一些基础学科,比如文科中的历史、哲学,以及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理科的物理和数学等。但两者还有些区别,后者出国继续深造的比例比较高。医学中的药学专业就业也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社会需求量不多。
通常情况下,科技类、计算机类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通常要求专业对口的人才。而外企会有较多职位对专业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多行业都有渐渐放宽专业限制的趋势。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前只招经济管理类人才,但现在法律、物理、数学系的毕业生都有。国企也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比如上汽,现在也开始要求管理类人才的加入。而且,很多企业对招聘的新人都要培训,毕竟学校中学习的东西还只是纸上谈兵,知识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得以熟练应用。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有变化。在初创阶段,一般都招收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到发展壮大阶段,就会吸纳更多经营管理咨询方面的人才,对专业的要求就不那么局限了。不同行业还有各自的不同要求,比如党员同学在进入党政系统时非常有优势;而银行方面则要求职员具有当地户口等等。
竞聘优势:综合素质
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非对口专业的学生如何显示出自己的竞争优势呢?
外语能力:这一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举例说,在某市工作英语四级证书是必备的,外地学生还须同时持有计算机证书和学位证书,很多本科生还具备了英语六级证书。中高级口译证书和托福成绩也是大热门,成为很多企业衡量求职者实际英语能力的标准之一。
辅修专业:学生专业课程以外的知识和能力也颇为重要。虽然有些职业对专业性要求不强,但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自然在求职中能更胜一筹。所以,准备跨专业求职的学生,有必要尽早规划就业取向,在专业课以外选修或辅修相关课程。
理性定位:求职过程中,还要有准确的自我定位和理性的职业选择。很多学生找工作时只盯着几家大型企业,选择面相对较狭窄。有些对薪水的要求偏高,更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情况。其实在初出校门的求职中,职业取向和发展前途要比薪酬更重要。如果这是一个你感兴趣、并有利于你施展才能的职业,且用人单位对员工有较好的培训计划,那薪酬可以在工作中逐渐提高。
善于吆喝:并不是说求职学生要擅长夸夸其谈吹嘘自己,而是说:在跨专业求职中既然专业优势无存,工作能力就成为最重要的考量,这通常表现为沟通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具备了外语、电脑、辅修专业等综合素质之后,在短短的面试中如何体现自己的工作才能呢?沉默是最大的失败,清楚、自信地侃侃而谈,善于表达自己、展示自己才是致胜的关键。资料表明,历年来复旦大学女生的就业率较男生偏高约4%,就是因为女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就整体而言会比男生强一些。所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性格内向的学生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综合修炼,能力开拓未来
就业:把握好命运的风向标
何锡章,国内知名学者,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湖北省鲁迅学会会长,湖北省青年社科工作者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百余篇。代表作有《历史透镜下的魂灵》《何锡章自选集》《中国现代理想人性探求》《鲁迅读书生涯》《幻象世界中的文化与人生:西游记》。
200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280万人,比2003年增加68万人。日益增加的毕业生群体已经让整个社会都感觉到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年轻的大学生们尚未踏出校门,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如何正确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才能在求职的迷茫之中拨开云雾,从而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主任何锡章教授。希望通过此次采访,能够为广大在校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在对待求职就业的问题上,起到一个过渡和帮助的作用。
《大学时代》:何教授,可以先请您大致谈谈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应该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吗?毕竟,您作为一位前辈和过来人,在指导毕业生就业上有着丰富的经验,而这种经验恰恰就是大学生们的宝贵财富!
何教授:谢谢。那我们就先从就业的选择性谈起。在中国现代社会里,就业不再像以前一样是一次性就业,而是可以多次就业,也就是说,大学生就业的自由程度较高,选择性较多,所以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也就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普遍希望高薪水、高待遇的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现实往往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的,摆在大学生们面前的问题还很多:首先,大城市能够提供的机会是有限的。在中国,经济发达城市也就那么几个,想想看,如果几百万的毕业生都涌入这几个城市,竞争会何等地激烈?而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却有着潜在的巨大就业机会,那么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考虑一下这些城市呢?其实,往往这些中小城市提供的待遇并不会很差,关键是我们大学生的心态还不端正。其次,这两年高校一直在持续扩招,本科生、研究生都在扩招,人才市场似乎日渐饱和,前些年研究生找工作还不用愁,可如今呢?一个博士想要留在一流高校内,都必须想办法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由此可见,毕业生们如何正确面对这种日益严峻的转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学时代》:何教授,您谈到这个“心态”问题是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非常赞同,但是,大学生们该如何正确摆正自己的心态呢?毕竟,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大学生们就业时的普遍心态。
何教授:关键就在这里,从某种程度说,就业时的心态甚至会影响一个人今后的工作性质以及生活环境。就我个人来说,我当初从四川大学硕士毕业出来,有两种选择的机会,一种是从政为官,另外一种就是进高校为师。我当时非常清楚自己是可以从政的,不过我这个人心性喜欢自在,喜欢有很多时间可以让自己支配,那么高校自然就是我当时的首选,所以我就走上了教师的这条路。
我举自己的这个例子想说明的就是,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时候,除了考虑高待遇、高收入之外,更应该考虑这份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情?是否能够按照自己的人生设计完全实现自己的价值?从中我们应该明白:面对就业,大学生们一方面要有雄心勃勃的宏伟目标,另一方面,也应该要“耐得住寂寞”或者说要有“甘于清贫”的准备,因为自我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是需要时间来锻造的,我们不妨称之为“打持久战”。我想,大学生们在就业时的确应该放开心态,不要拘泥于眼前利益,应该着眼于大处,“风物长宜放眼量”嘛!这样的话,工作起来,也会非常轻松。
《大学时代》:想问您两个比较具体的问题。第一个是根据日前的新闻,说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有一些毕业生竟然向招聘单位提出了“零工资就业”的想法,对此,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何教授: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全面地来看。首先,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迫使毕业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求职要求,希望能够以“退而求次”的方式获得招聘单位的青睐。从这种角度上来说,“零工资就业”不失为一种勇敢的求职方式。其次,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种提法在实际操作中究竟可不可行?是否符合《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若是在劳动合同上同意这种做法签约的话,是否属于违法行为?这都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再次,我以为,我们的社会还应该建立起一套公开、公平的求职机制,让大学生们在平等的环境下公平地竞争,这样或许能够很好地维护毕业生在就业时的合法利益。
《大学时代》: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形势下,“考研热”正在持续升温,甚至现在又流行了“考博热”,而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意味着过些年毕业生尤其是本科毕业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您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何教授: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形势下,随着本科生就业压力增大,考研必然增“热”。国家既然允许高校扩招,那么自然就有其中的道理,从侧面来看,这或许也是缓解就业困难的一种措施。其次,从个人来说,为了寻求更高层次的深造,或者为了增加自己今后在求职中的砝码,考研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再次,如果本科毕业生没有选择考研,而是选择了就业,那么我们也不能说他们的选择不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这种选择是非常务实的,因为他们利用别人读研的几年时间,积累了别人难以得到的人生经验,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是终生受用的。看看现在各种招聘会,很多知名的国内外一流企业招聘的条件会写上一条什么?当然是工作经验。
考研还是就业,从整体来看,是没有孰优孰劣之分的,关键还在于个人,如果你是块金子,那么走到哪都会发光。
2004年就业形势10大特点
1、各地的人才政策更有利于毕业生就业。一方面,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用人单位的新进入人员以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优先。另一方面,取消限制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
2、社会对不同层次毕业生的需求看,毕业研究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本科生需求相对平衡。没有特色的专科生就业困难。
3、专科及高职类毕业生就业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专科毕业生整体需求不旺,但是,其中特色突出、具有专业和职业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专科毕业生如电机、海运、高级护理、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毕业生却供不应求。
4、出国、考研、专升本等升学人数增加,升学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升学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而且还可以通过提升毕业生的学历层次逐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5、地区效应更加突出。从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向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毕业生出省(区)就业的人数增加,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和追求到发达地区就业的倾向明显,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加。
6、复合人才受青睐,文科生就业难度相对较大。从学科门类看,文科生、长线专业就业相对困难,理工科、应用技术类社会需求较旺。从具体行业看,金融机构、汽车行业吸纳的人才比较多。石油、化工类人才的需求将十分旺盛,化工专业毕业生还能享受全国“联网交流”的政策。随着城市基础建设速度的加快,交通、桥梁、公路等“传统专业”在目前供不应求。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前景整体乐观。出现的新情况是,由于IT业进入一个世界性的严冬,加上我国电信业的重组正在进行之中,往年热门的、与IT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岗位竞争。
7、教师行业人才需求量大。高等学校为了应对规模大幅度扩张的需要,急需补充师资约10万人。严格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清退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需要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
8、人才招聘会更趋于合理化。研究生、建筑类、政法类等专场招聘更方便毕业生;招聘会主办方合作、用人单位组成招聘兵团的集团化运作预示着人才市场合纵连横的新格局正在形成。用精品意识办精品市场的品牌化经营体现新的思路。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个人提供周到的个性化服务,是许多人才招聘会打出的又一张“王牌”。
9、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外企招人的空间日益缩小。国企无疑再次成为一些大学生争相投奔的目标,尤其是一些知名国企。毕业生到民企就业、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的意识不断增强,到西部就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10、懂外语、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受用人单位欢迎,人格品德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受用人单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