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越来越没有做教师的幸福感着手,谈了农村中学的现状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关于我的困惑,请各位同仁给找一个出路,帮助我们农村教师走出迷茫。
关键词:农村中学 现状 出路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引言
我是一名农村初中教师,从教已经14年。我十分爱好教育事业,十分爱孩子,并且从小就很崇拜教师。师专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从此成为一名孩子王。刚刚毕业那几年工作热情很高涨,并且学生素质很好,让我很是有成就感,觉得选择当教师算是选对了,很是庆幸。因此对学生也很有耐心,课上想尽千方百计把课讲好。课下找学生谈心,认真辅导,丝毫没觉得辛苦,反觉得很充实。别的老师都说我是工作狂,我倒觉得这是对我的认可,心里非常骄傲,很有做教师的幸福感,而且教学成绩也屡屡得到表扬。但不知几何时,这种幸福感却越来越淡薄。一直到现在的荡然无存,甚至现在有时已经把上课当成一种负担。我自认为不是没有常性的人,况且现在的形势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下面我谈谈现在我校的现状。
1 由于学生可以自由择校,基础好的学生纷纷外流,致使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刚开始上班时,学生都很朴素,家庭条件也没有现在这样好。那时的学生把学习非常当回事,老师们也很尽职尽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也少了,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了,家长们出去打工的也多了,也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就认为城里的学校各方面条件好,实际上也确实好。以前经济条件达不到,也不敢想,但现在有条件了,应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许多家长把孩子纷纷送到城里的学校,逐渐的,条件达不到的家长为了孩子,自己宁肯受点苦,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这样,大批成绩好的学生都去城里学校各奔前程了。这下我们的学校可糟了秧。一升上初中,班里的优秀生就成了凤毛麟角,大多数是一些平时对学习不感冒的差生,并且很多之所以还在坚持是因为年龄太小,走出校门也干不了什么,所以家长就明确告诉老师,只要孩子不惹事,学习好坏无所谓。就是这样一些“虾兵蟹将”,一开始我抱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心理。想尽自己所能,把他们培养好,让他们不虚此行,同时也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好了心理准备,满怀信心的上岗了,我给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讲起。我是教英语的,我就从基本的音标,字母开始,从激发他们的兴趣着手,一开始效果可以,我觉得很高兴,以为差生转化不是很难。但慢慢的问题就出来了,各位同行们必须承认,学生就是有智力差别的,有的学生一看就会,有的通过讲解也会了,而有的学生真是让你哭笑不得,例如在写字母时,有的学生b,d不分,尽管说了很多 遍,有的恨不能是手把手地教。但随着内容加深,有的学生无论你想什么法子,人家就是不学了。和他沟通,他直接告诉你,老师,您别白費力气了,我就是不愿学了。遇到这样的学生你说怎么办?而且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讲课时不能一刀切,有的吃不饱有的已经撑着了。于是我就上课分组,一开始分两组,等过了些日子,一看不行又分成三个小组,于是上课我是给这组讲了,又给那组讲,最后累得我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却没见多大起色。这时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再者教委老是让抓优秀生,而且时不时的考察优秀率,如果成绩上不去,就扣工资。于是慢慢的就顾不上那些学困生了,以前的努力白费不说,优秀率也没上去,结果扣了工资不说,还全县通报。于是我就逐渐地偃旗息鼓了,像别的老师那样只抓那几个可怜的所谓优秀生了。久而久之,老师们没劲了,学生能坚持住的也寥寥无几了,学校也没有了学习的风气,教师上课不像原先那样有劲了,只讲些基本内容,不往外拓展了,关键是不拓展学生就听不懂,甚至是没人听了。导致老师们一回到办公室就牢骚满腹,慨叹学风日下,没有了做教师的幸福感。也没有了往日的激情。每天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像一只只机械的陀螺。
2受现在大学生不好找工作影响,有些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导致学生对学习也不重视
我们上学的时候,家长每天督促好好学习,考上学脱离农门。现在的家长受大学生不好找工作的影响,认为就是花钱读了书考上了大学,又能怎样,很多不是照样找不到工作,还得出去打工。因此孩子读不读书都一样,只要在学校不闹事就行了。受家长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也不那么重视学习了。
3学校和老师仍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思想没转变。给学生加压,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虽然国家大张旗鼓地搞素质教育,但到了我们农村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我们老师普遍认为不管怎么改,最终高考还是看分数。教委评定一个学校的好坏还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学校经常搞补课,老师讲课还是满堂灌,还是老一套,久而久之,也增加了学生对读书的厌恶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更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有些学生就中途辍学了。
4 结 语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的观点和看法,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我没看透。反正我们的学校无论从生源还是成绩都越来越不景气了。我们农村中学的出路在哪里呢?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但我们又看不清脚下的路在哪里。听说明年县里要出台新的政策了,就是初中进城。也许这个政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师能脱离苦海。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的困惑,但愿不要有人说我是杞人忧天,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知我反应的这个问题是否应该引起上级教育部门的注意,真实的从我们普通教师的利益出发,替我们想一想,也希望各位同行能为我们农村中学教师献计献策,让我们也幸福的做个有幸福感的老师,谢谢!
关键词:农村中学 现状 出路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引言
我是一名农村初中教师,从教已经14年。我十分爱好教育事业,十分爱孩子,并且从小就很崇拜教师。师专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从此成为一名孩子王。刚刚毕业那几年工作热情很高涨,并且学生素质很好,让我很是有成就感,觉得选择当教师算是选对了,很是庆幸。因此对学生也很有耐心,课上想尽千方百计把课讲好。课下找学生谈心,认真辅导,丝毫没觉得辛苦,反觉得很充实。别的老师都说我是工作狂,我倒觉得这是对我的认可,心里非常骄傲,很有做教师的幸福感,而且教学成绩也屡屡得到表扬。但不知几何时,这种幸福感却越来越淡薄。一直到现在的荡然无存,甚至现在有时已经把上课当成一种负担。我自认为不是没有常性的人,况且现在的形势也不是我所能左右的。下面我谈谈现在我校的现状。
1 由于学生可以自由择校,基础好的学生纷纷外流,致使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刚开始上班时,学生都很朴素,家庭条件也没有现在这样好。那时的学生把学习非常当回事,老师们也很尽职尽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也少了,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了,家长们出去打工的也多了,也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就认为城里的学校各方面条件好,实际上也确实好。以前经济条件达不到,也不敢想,但现在有条件了,应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许多家长把孩子纷纷送到城里的学校,逐渐的,条件达不到的家长为了孩子,自己宁肯受点苦,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这样,大批成绩好的学生都去城里学校各奔前程了。这下我们的学校可糟了秧。一升上初中,班里的优秀生就成了凤毛麟角,大多数是一些平时对学习不感冒的差生,并且很多之所以还在坚持是因为年龄太小,走出校门也干不了什么,所以家长就明确告诉老师,只要孩子不惹事,学习好坏无所谓。就是这样一些“虾兵蟹将”,一开始我抱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心理。想尽自己所能,把他们培养好,让他们不虚此行,同时也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好了心理准备,满怀信心的上岗了,我给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讲起。我是教英语的,我就从基本的音标,字母开始,从激发他们的兴趣着手,一开始效果可以,我觉得很高兴,以为差生转化不是很难。但慢慢的问题就出来了,各位同行们必须承认,学生就是有智力差别的,有的学生一看就会,有的通过讲解也会了,而有的学生真是让你哭笑不得,例如在写字母时,有的学生b,d不分,尽管说了很多 遍,有的恨不能是手把手地教。但随着内容加深,有的学生无论你想什么法子,人家就是不学了。和他沟通,他直接告诉你,老师,您别白費力气了,我就是不愿学了。遇到这样的学生你说怎么办?而且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讲课时不能一刀切,有的吃不饱有的已经撑着了。于是我就上课分组,一开始分两组,等过了些日子,一看不行又分成三个小组,于是上课我是给这组讲了,又给那组讲,最后累得我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却没见多大起色。这时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再者教委老是让抓优秀生,而且时不时的考察优秀率,如果成绩上不去,就扣工资。于是慢慢的就顾不上那些学困生了,以前的努力白费不说,优秀率也没上去,结果扣了工资不说,还全县通报。于是我就逐渐地偃旗息鼓了,像别的老师那样只抓那几个可怜的所谓优秀生了。久而久之,老师们没劲了,学生能坚持住的也寥寥无几了,学校也没有了学习的风气,教师上课不像原先那样有劲了,只讲些基本内容,不往外拓展了,关键是不拓展学生就听不懂,甚至是没人听了。导致老师们一回到办公室就牢骚满腹,慨叹学风日下,没有了做教师的幸福感。也没有了往日的激情。每天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像一只只机械的陀螺。
2受现在大学生不好找工作影响,有些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导致学生对学习也不重视
我们上学的时候,家长每天督促好好学习,考上学脱离农门。现在的家长受大学生不好找工作的影响,认为就是花钱读了书考上了大学,又能怎样,很多不是照样找不到工作,还得出去打工。因此孩子读不读书都一样,只要在学校不闹事就行了。受家长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也不那么重视学习了。
3学校和老师仍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思想没转变。给学生加压,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虽然国家大张旗鼓地搞素质教育,但到了我们农村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因为我们老师普遍认为不管怎么改,最终高考还是看分数。教委评定一个学校的好坏还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于是学校经常搞补课,老师讲课还是满堂灌,还是老一套,久而久之,也增加了学生对读书的厌恶感,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更向往外面的世界。于是有些学生就中途辍学了。
4 结 语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的观点和看法,也许还有别的原因我没看透。反正我们的学校无论从生源还是成绩都越来越不景气了。我们农村中学的出路在哪里呢?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但我们又看不清脚下的路在哪里。听说明年县里要出台新的政策了,就是初中进城。也许这个政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师能脱离苦海。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教师的困惑,但愿不要有人说我是杞人忧天,因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知我反应的这个问题是否应该引起上级教育部门的注意,真实的从我们普通教师的利益出发,替我们想一想,也希望各位同行能为我们农村中学教师献计献策,让我们也幸福的做个有幸福感的老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