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世纪动漫产业的兴起,行业对高级动漫专业设计与制作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各类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动漫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和反馈,它是我国高职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文章也就从对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发展及现状的分析,针对办学思路、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模式与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高职动漫;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01-02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
动漫专业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包括漫画和动画,并且存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以及网络动画和游戏动漫等不同的应用方向。正是由于动漫教育具有跨艺术与技术之两个领域的特点,虽然为众多院校开设动漫专业提供了可能性,几乎美术系、艺术系、计算机系等都可以开设,同时也为动漫教育陷入盲目性而埋下祸根。例如: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在人文科学系设立影视动画专业,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在计算机系设立影视动画专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信息工程系设立影视动画专业。目前各院校对动画专业的命名五花八门,叫动画、动漫艺术、数字艺术、影视动画、卡通艺术,最近又出现个什么新媒体技术等等。经有关部门考察,除四大动画基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在教学体系、师资水平、科研设施相对成熟之外,大多数院校的动漫专业都是在近一两年内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匆匆上马的,谈不上什么学科基础、教学体系,甚至连基本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都极度短缺,完全不具备培养高层次动画人才的设施和能力,故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难符合企业需求。
当今,学院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动漫创作人才,在知识结构的教学上至少应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美术基础、电影语言、动画运动规律及电脑软件应用能力。考察全国设有动漫专业的各院校,有能力完成上述四个方面教学任务的院校只是极少数。而能够全方位、针对性地培养动画片编剧、导演、原动画绘制人员、分镜头、设计稿绘制人员的院校更是几乎没有。当今大多数院校的动画专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所需要的欣赏性动画制作的动画人才)上的动画专业,而只是涉及网络、影视广告、三维设计方面的数码设计专业或数码影视制作专业而已。
而当今的人才的培养则不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高级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高级别专门设计人才的主要途径。但里离开企业需求办专业,就不符合现在的市场规律,势必会造成教育与市场的脱节,造成企业招不到人,学校培养不出人的局面。
为改善此种状况,国家广电总局为了鼓励中国CG产业的发展,推出并命名了15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除杭州、苏州、无锡、大连是授予地区的之外,其他如常州、成都、成都、深圳等城市都是授予企业。如长沙,每年制作卡通片1万多分钟,占国产卡通的52%。长沙尝到了卡通产业的甜头,赢得了“动漫之都”的美誉。未来5年,长沙将着力培育3到5个全国知名的卡通品牌,建成一定规模、拥有原创能力的企业20家以上;卡通出版物年收入将达20亿元至30亿元,地域性卡通衍生产业收入200亿元以上。同时,“十一五”期间将建成一个集卡通节目制作传播、原创产品研发、卡通软件开发、衍生产品研发生产、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全国卡通基地。
我国发展动漫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将重点支持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G动漫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作生产,鼓励与动漫形象有关的电子游戏、文具、玩具、食品、服装、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
立足我国的现状,全国各地动漫公司人才需求旺盛,需求的人才种类各异,也就对人才的岗位和职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
(一)加强现场技术操作能力。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动漫毕业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但现场技术操作能力略显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加强对现场技术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否则就会失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一线特色。也就是常说的做事能力,比如场景设计中的透视原理也需要在大量练习中掌握,通过不同角度与视点,表现不同的景别。
(二)加强团队意识,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动漫行业是分工详细、合作性很强的行业。企业却反映应聘的学业优良的学生,往往习惯于单独工作,不是很愿意与他人合作,缺乏一种调动他人、组织他人一道工作与合作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做人的能力。
(三)有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学习和钻研能力是新世纪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是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的重要观点。就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动漫专业而言,独立学习能力培养未受到重视,只注重训练学生如何掌握某个技能,不注重举一反三,需要加强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各环节(前期、中期、后期、营销)知识的积极学习能力,而企业也要求员工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员工的独立学习能力。
(四)有创意能力。原创是中国动画行业的软肋,无论是普通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要加强创意训练,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对个人和对文化来说都是新颖的、原创的和有价值的行为。鼓励学习具有民族传统与地域特色的剪纸、陶瓷、绘画、泥塑、雕刻、编制等民间工艺,并从中汲取营养。
而事实上,国内的动漫行业从业人员呈集中分布趋势,特别是沿海及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从业人员相对较多。而西部等不发达城市,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多数是以动漫代工为多,即帮国外或国内生产动漫代工产品,成为动漫制作者,这些岗位则是高职类的动漫专业学生的首选,本科动漫毕业生则进入动漫的编剧、原画等设计岗位。
由于不同的企业对不同的岗位提出了不同的用人需求,而在本科和高职专科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故根据市场需求,应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目前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刚起步,特别是一些新兴专业,都还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借鉴可言,那么动漫专业应该制定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
(一)从企业需求定位人才培养规格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从市场来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从源头上解决人才需求问题。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强化基础和操作能力,但不忽视职业素质教育,独立、创新、敬业、诚实是一个人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创业、待人处世的基本素质,这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适当的素质学分来体现。
(二)从能力需求定位知识结构(课程开设)
从开设专业需要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学习的课程,课程可以分为素质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训课程等,尽量围绕专业岗位群来开设,核心课程需要有一定的方向性,能够体现动漫专业的岗位需要的知识结构。
(三)整合理论与实践比例
要将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区分开来,则要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大实践比例,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同步,也可以分离,但要以项目训练的方式加以进行。
(四)综合素质结构
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从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里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使其能全面胜任专业工作。
从以上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要走市场化道路,且要有相应的课程配置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
[3]吴卫.论我国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关系[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
[4]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
[5]吴灿.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1).
关键词:高职动漫;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2-0301-02
一、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
动漫专业是一个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包括漫画和动画,并且存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以及网络动画和游戏动漫等不同的应用方向。正是由于动漫教育具有跨艺术与技术之两个领域的特点,虽然为众多院校开设动漫专业提供了可能性,几乎美术系、艺术系、计算机系等都可以开设,同时也为动漫教育陷入盲目性而埋下祸根。例如: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在人文科学系设立影视动画专业,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在计算机系设立影视动画专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信息工程系设立影视动画专业。目前各院校对动画专业的命名五花八门,叫动画、动漫艺术、数字艺术、影视动画、卡通艺术,最近又出现个什么新媒体技术等等。经有关部门考察,除四大动画基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在教学体系、师资水平、科研设施相对成熟之外,大多数院校的动漫专业都是在近一两年内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匆匆上马的,谈不上什么学科基础、教学体系,甚至连基本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都极度短缺,完全不具备培养高层次动画人才的设施和能力,故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就难符合企业需求。
当今,学院要培养一个合格的动漫创作人才,在知识结构的教学上至少应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美术基础、电影语言、动画运动规律及电脑软件应用能力。考察全国设有动漫专业的各院校,有能力完成上述四个方面教学任务的院校只是极少数。而能够全方位、针对性地培养动画片编剧、导演、原动画绘制人员、分镜头、设计稿绘制人员的院校更是几乎没有。当今大多数院校的动画专业已经不是传统意义(即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所需要的欣赏性动画制作的动画人才)上的动画专业,而只是涉及网络、影视广告、三维设计方面的数码设计专业或数码影视制作专业而已。
而当今的人才的培养则不仅仅依赖于学校教育,高级艺术设计教育是培养高级别专门设计人才的主要途径。但里离开企业需求办专业,就不符合现在的市场规律,势必会造成教育与市场的脱节,造成企业招不到人,学校培养不出人的局面。
为改善此种状况,国家广电总局为了鼓励中国CG产业的发展,推出并命名了15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除杭州、苏州、无锡、大连是授予地区的之外,其他如常州、成都、成都、深圳等城市都是授予企业。如长沙,每年制作卡通片1万多分钟,占国产卡通的52%。长沙尝到了卡通产业的甜头,赢得了“动漫之都”的美誉。未来5年,长沙将着力培育3到5个全国知名的卡通品牌,建成一定规模、拥有原创能力的企业20家以上;卡通出版物年收入将达20亿元至30亿元,地域性卡通衍生产业收入200亿元以上。同时,“十一五”期间将建成一个集卡通节目制作传播、原创产品研发、卡通软件开发、衍生产品研发生产、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全国卡通基地。
我国发展动漫已经刻不容缓,国家将重点支持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CG动漫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创作生产,鼓励与动漫形象有关的电子游戏、文具、玩具、食品、服装、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二、企业人才需求状况
立足我国的现状,全国各地动漫公司人才需求旺盛,需求的人才种类各异,也就对人才的岗位和职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如:
(一)加强现场技术操作能力。企业认为,高职院校动漫毕业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但现场技术操作能力略显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加强对现场技术问题处理能力的培养,否则就会失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一线特色。也就是常说的做事能力,比如场景设计中的透视原理也需要在大量练习中掌握,通过不同角度与视点,表现不同的景别。
(二)加强团队意识,培养组织协调能力。动漫行业是分工详细、合作性很强的行业。企业却反映应聘的学业优良的学生,往往习惯于单独工作,不是很愿意与他人合作,缺乏一种调动他人、组织他人一道工作与合作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做人的能力。
(三)有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学习和钻研能力是新世纪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这是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的重要观点。就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动漫专业而言,独立学习能力培养未受到重视,只注重训练学生如何掌握某个技能,不注重举一反三,需要加强培养学生对本专业各环节(前期、中期、后期、营销)知识的积极学习能力,而企业也要求员工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员工的独立学习能力。
(四)有创意能力。原创是中国动画行业的软肋,无论是普通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要加强创意训练,进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对个人和对文化来说都是新颖的、原创的和有价值的行为。鼓励学习具有民族传统与地域特色的剪纸、陶瓷、绘画、泥塑、雕刻、编制等民间工艺,并从中汲取营养。
而事实上,国内的动漫行业从业人员呈集中分布趋势,特别是沿海及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从业人员相对较多。而西部等不发达城市,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多数是以动漫代工为多,即帮国外或国内生产动漫代工产品,成为动漫制作者,这些岗位则是高职类的动漫专业学生的首选,本科动漫毕业生则进入动漫的编剧、原画等设计岗位。
由于不同的企业对不同的岗位提出了不同的用人需求,而在本科和高职专科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教学模式,故根据市场需求,应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目前高职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思路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刚起步,特别是一些新兴专业,都还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借鉴可言,那么动漫专业应该制定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呢,下面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路。
(一)从企业需求定位人才培养规格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从市场来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从源头上解决人才需求问题。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强化基础和操作能力,但不忽视职业素质教育,独立、创新、敬业、诚实是一个人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创业、待人处世的基本素质,这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设置适当的素质学分来体现。
(二)从能力需求定位知识结构(课程开设)
从开设专业需要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学习的课程,课程可以分为素质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训课程等,尽量围绕专业岗位群来开设,核心课程需要有一定的方向性,能够体现动漫专业的岗位需要的知识结构。
(三)整合理论与实践比例
要将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区分开来,则要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大实践比例,在教学模式上可以同步,也可以分离,但要以项目训练的方式加以进行。
(四)综合素质结构
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从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里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使其能全面胜任专业工作。
从以上分析得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人才培养要走市场化道路,且要有相应的课程配置相结合,才能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
[3]吴卫.论我国艺术设计与工艺美术的关系[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1).
[4]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4).
[5]吴灿.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