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于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102例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51例实行PVP治疗,B组51例实行PKP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B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高于B组,Cobb,s角高于B组,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比(AH/PH)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实行PKP治疗的效果优于PVP,可以抑制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骨质疏松会降低骨密度,对骨微结构产生破坏作用,进而提升骨脆性,使腰椎压强下降[1]。此时若遭受外力刺激,会导致椎体高度改变,进而使腰椎变形。现阶段,PVP以及PKP是常用的微创术式,疗效较佳,但何种术式的效果最佳,需要进一步探讨。为此,本研究选入102例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用于分析PVP与PKP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102例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51例,男患:女患为31:20;年龄为38岁至79岁,均值(62.15±0.74)岁。B组51例,男患:女患为33:18;年龄为35岁至78岁,均值(62.38±0.60)岁。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A組实行PVP治疗,消毒铺巾后嘱患者保持俯卧位,抬高头部与髋部,使腹部悬空,调整垫枕与手术床高度,使伤椎处于过伸位。利用外力复位骨折处,也可通过自身重力进行复位。经C型臂X线机引导后,定位伤椎椎弓根,确定穿刺点位置。通过穿刺点朝椎弓根-骨膜方向实施浸润麻醉,在穿刺点部位做一切口,长为1cm。C型臂透视下,经专用穿刺针穿刺,评价进针角度和方向,拔出针芯,经螺旋加压器朝伤椎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骨水泥,骨水泥充分分布和条虫后,检查下肢运动能力,监测体征,确保骨水泥分布至伤椎后缘。对工作套管行旋转操作后,待骨水泥凝固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消毒缝合后包扎切口。B组实行PKP治疗,术前准备、复位和穿刺法同A组,将穿刺针内芯抽出后插入导丝,沿导针插入套管,经精细钻扩大针道,球囊扩张后注射泛影葡胺,压力低于300psi,行加压扩张处理,实现椎体复位效果后停止。回抽泛影葡胺后,取出球囊,在椎体内腔中推入骨水泥,使其完整填充空腔,取出器械后压迫止血和包扎。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利用疼痛数字评分(NRS)评估疼痛度,分值为0至10分,疼痛度与分数正相关。利用ODI评分评价下肢功能,含个人生活料理、腰痛度、站立、性生活能力等维度,共50分,下肢功能与分数负相关。记录治疗前后的Cobb,s角和AH/PH指标。观察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A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B组,ODI评分高于B组,Cobb,s角高于B组,AH/PH低于B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
A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为13.73%(7/51),B组为1.96%(1/51)(X2=4.883,P=0.027)。
3讨论
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骨折症状为活动时疼痛加剧、站立行走障碍等,甚至会导致脊髓损伤和瘫痪,进而影响基本生活[2]。其治疗方案为体位复位、注入气囊和注射骨水泥,或在椎体的骨折间隙内注射骨水泥,以膨胀压缩椎体,使其恢复形态。PVP是该病的常见术式,可通过骨穿刺创建通道,朝椎体内注入替代骨材料,进而恢复骨折端正常形态。PKP能够借助可膨胀性的骨扩张器使椎体内形成空白区域,将骨材料注射至该区域,且能扩张椎体,提高手术可控性。该术式可以尽快固定椎体形状,减小椎体内阻力,可支撑脊柱,抑制功能障碍,尽量恢复椎体高度。该术式可恢复椎体的生理角度,因此椎体后凸畸形的几率较低[3]。
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优于B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B组(P<0.05)。说明PKP治疗可以优化治疗效果,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具有较高疗效。
参考文献:
[1]段广超.PKP与PVP在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比较[J].临床研究,2017,25(12):13-14.
[2]吴建伟,陈刚,李鹏飞.两种椎体强化术式治疗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5):364-365.
[3]李勇,余润泽,陶学顺,等.不同手术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J].安徽医学,2017,38(8):1031-1034.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骨质疏松会降低骨密度,对骨微结构产生破坏作用,进而提升骨脆性,使腰椎压强下降[1]。此时若遭受外力刺激,会导致椎体高度改变,进而使腰椎变形。现阶段,PVP以及PKP是常用的微创术式,疗效较佳,但何种术式的效果最佳,需要进一步探讨。为此,本研究选入102例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用于分析PVP与PKP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102例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51例,男患:女患为31:20;年龄为38岁至79岁,均值(62.15±0.74)岁。B组51例,男患:女患为33:18;年龄为35岁至78岁,均值(62.38±0.60)岁。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A組实行PVP治疗,消毒铺巾后嘱患者保持俯卧位,抬高头部与髋部,使腹部悬空,调整垫枕与手术床高度,使伤椎处于过伸位。利用外力复位骨折处,也可通过自身重力进行复位。经C型臂X线机引导后,定位伤椎椎弓根,确定穿刺点位置。通过穿刺点朝椎弓根-骨膜方向实施浸润麻醉,在穿刺点部位做一切口,长为1cm。C型臂透视下,经专用穿刺针穿刺,评价进针角度和方向,拔出针芯,经螺旋加压器朝伤椎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骨水泥,骨水泥充分分布和条虫后,检查下肢运动能力,监测体征,确保骨水泥分布至伤椎后缘。对工作套管行旋转操作后,待骨水泥凝固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消毒缝合后包扎切口。B组实行PKP治疗,术前准备、复位和穿刺法同A组,将穿刺针内芯抽出后插入导丝,沿导针插入套管,经精细钻扩大针道,球囊扩张后注射泛影葡胺,压力低于300psi,行加压扩张处理,实现椎体复位效果后停止。回抽泛影葡胺后,取出球囊,在椎体内腔中推入骨水泥,使其完整填充空腔,取出器械后压迫止血和包扎。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利用疼痛数字评分(NRS)评估疼痛度,分值为0至10分,疼痛度与分数正相关。利用ODI评分评价下肢功能,含个人生活料理、腰痛度、站立、性生活能力等维度,共50分,下肢功能与分数负相关。记录治疗前后的Cobb,s角和AH/PH指标。观察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A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B组,ODI评分高于B组,Cobb,s角高于B组,AH/PH低于B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
A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为13.73%(7/51),B组为1.96%(1/51)(X2=4.883,P=0.027)。
3讨论
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骨折症状为活动时疼痛加剧、站立行走障碍等,甚至会导致脊髓损伤和瘫痪,进而影响基本生活[2]。其治疗方案为体位复位、注入气囊和注射骨水泥,或在椎体的骨折间隙内注射骨水泥,以膨胀压缩椎体,使其恢复形态。PVP是该病的常见术式,可通过骨穿刺创建通道,朝椎体内注入替代骨材料,进而恢复骨折端正常形态。PKP能够借助可膨胀性的骨扩张器使椎体内形成空白区域,将骨材料注射至该区域,且能扩张椎体,提高手术可控性。该术式可以尽快固定椎体形状,减小椎体内阻力,可支撑脊柱,抑制功能障碍,尽量恢复椎体高度。该术式可恢复椎体的生理角度,因此椎体后凸畸形的几率较低[3]。
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优于B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B组(P<0.05)。说明PKP治疗可以优化治疗效果,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具有较高疗效。
参考文献:
[1]段广超.PKP与PVP在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比较[J].临床研究,2017,25(12):13-14.
[2]吴建伟,陈刚,李鹏飞.两种椎体强化术式治疗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5):364-365.
[3]李勇,余润泽,陶学顺,等.不同手术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J].安徽医学,2017,38(8):1031-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