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与PVP在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比较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zh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于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102例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51例实行PVP治疗,B组51例实行PKP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B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高于B组,Cobb,s角高于B组,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比(AH/PH)低于B组,对比有差异(P<0.05)。A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实行PKP治疗的效果优于PVP,可以抑制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且能减少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腰椎骨折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骨质疏松会降低骨密度,对骨微结构产生破坏作用,进而提升骨脆性,使腰椎压强下降[1]。此时若遭受外力刺激,会导致椎体高度改变,进而使腰椎变形。现阶段,PVP以及PKP是常用的微创术式,疗效较佳,但何种术式的效果最佳,需要进一步探讨。为此,本研究选入102例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用于分析PVP与PKP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102例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患者。随机法分组,A组51例,男患:女患为31:20;年龄为38岁至79岁,均值(62.15±0.74)岁。B组51例,男患:女患为33:18;年龄为35岁至78岁,均值(62.38±0.60)岁。数据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A組实行PVP治疗,消毒铺巾后嘱患者保持俯卧位,抬高头部与髋部,使腹部悬空,调整垫枕与手术床高度,使伤椎处于过伸位。利用外力复位骨折处,也可通过自身重力进行复位。经C型臂X线机引导后,定位伤椎椎弓根,确定穿刺点位置。通过穿刺点朝椎弓根-骨膜方向实施浸润麻醉,在穿刺点部位做一切口,长为1cm。C型臂透视下,经专用穿刺针穿刺,评价进针角度和方向,拔出针芯,经螺旋加压器朝伤椎内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骨水泥,骨水泥充分分布和条虫后,检查下肢运动能力,监测体征,确保骨水泥分布至伤椎后缘。对工作套管行旋转操作后,待骨水泥凝固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消毒缝合后包扎切口。B组实行PKP治疗,术前准备、复位和穿刺法同A组,将穿刺针内芯抽出后插入导丝,沿导针插入套管,经精细钻扩大针道,球囊扩张后注射泛影葡胺,压力低于300psi,行加压扩张处理,实现椎体复位效果后停止。回抽泛影葡胺后,取出球囊,在椎体内腔中推入骨水泥,使其完整填充空腔,取出器械后压迫止血和包扎。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利用疼痛数字评分(NRS)评估疼痛度,分值为0至10分,疼痛度与分数正相关。利用ODI评分评价下肢功能,含个人生活料理、腰痛度、站立、性生活能力等维度,共50分,下肢功能与分数负相关。记录治疗前后的Cobb,s角和AH/PH指标。观察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经t值对比与检验,计数数据经X2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则P值不足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A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高于B组,ODI评分高于B组,Cobb,s角高于B组,AH/PH低于B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比较
  A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为13.73%(7/51),B组为1.96%(1/51)(X2=4.883,P=0.027)。
  3讨论
  骨质疏松导致的腰椎骨折症状为活动时疼痛加剧、站立行走障碍等,甚至会导致脊髓损伤和瘫痪,进而影响基本生活[2]。其治疗方案为体位复位、注入气囊和注射骨水泥,或在椎体的骨折间隙内注射骨水泥,以膨胀压缩椎体,使其恢复形态。PVP是该病的常见术式,可通过骨穿刺创建通道,朝椎体内注入替代骨材料,进而恢复骨折端正常形态。PKP能够借助可膨胀性的骨扩张器使椎体内形成空白区域,将骨材料注射至该区域,且能扩张椎体,提高手术可控性。该术式可以尽快固定椎体形状,减小椎体内阻力,可支撑脊柱,抑制功能障碍,尽量恢复椎体高度。该术式可恢复椎体的生理角度,因此椎体后凸畸形的几率较低[3]。
  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优于B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B组(P<0.05)。说明PKP治疗可以优化治疗效果,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具有较高疗效。
  参考文献:
  [1]段广超.PKP与PVP在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治疗中应用比较[J].临床研究,2017,25(12):13-14.
  [2]吴建伟,陈刚,李鹏飞.两种椎体强化术式治疗骨质疏松致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5):364-365.
  [3]李勇,余润泽,陶学顺,等.不同手术方案治疗严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J].安徽医学,2017,38(8):1031-103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比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应用不同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2月~2021年4月收治的66例老年CAG伴Hp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3例)采用含胶体果胶铋四联疗法,观察组(n=33例)采用含复方铝酸铋片四联疗法,对比两种四联疗法的差异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中使用奥美拉唑、常规药物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本社区接受治疗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共计64例,根据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其中32例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常规药物,将其作为对照组,另外32例患者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将其作为治疗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实施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3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全部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50例。對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研究组实施抗菌药物与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前言  放化疗是临床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该治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肿瘤恶化情况,但化疗药物本身也存在很大的毒副作用,所长期使用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损害,引发免疫力下降等问题,为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将分析糖皮质激素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效果。糖皮质激素以诱导机体中的淋巴细胞快速凋亡来实现对肿瘤恶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材鉴别过程中传统经验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常见中药材17味,选择等量后划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现代科技鉴定,试验组给予传统经验鉴定,组间对中药材鉴定结果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中药材鉴定结果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统经验鉴别中药材可取得与现代科技鉴定相当的结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  关键词: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  【中图分类号】R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4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两组,即早期组(发病72h内)与晚期组(发病72h后),各42例。结果:早期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晚期组。结论: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来说,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要明显优于晚期手术,患者预后情况也更为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肝细胞癌介入治疗后行增强CT和MRI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肝细胞癌介入治疗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有患者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在术后随访中应用增强CT影像学方法进行复查,研究组采用MRI影像学方法进行复查,对比两组复查结果的准确率。结果 术后4周、24周的复查随访发现,研究组的诊断符合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更高效的早期妊娠药流方式,同时论证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病例均来自我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妇科临床行早期妊娠药流患者。将30例患者纳入到对照组,剩余30例纳入研究组。两组患者米非司酮剂量不同,对比两组患者药流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药流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月经复潮时间更趋于正常时间,阴道出血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对比,探究出一种更有效的阑尾切除方式。方法:30例病例样本均来自我院2017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阑尾切除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意愿,将15例纳入对照组,行开放性阑尾切除术,剩余15例纳入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差异(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再植术后患者应用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对其血运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再植术后志愿者,其中有25例患者未使用(实验A组),25例患者使用(实验B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评价50例健康志愿者对智能化可控性温度监护设备的舒适度、对人体局部及全身的影响及应用安全性,同时评价应用该检验样机患者的肢体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