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17-02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熟悉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为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编入了数页彩图和100多幅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是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捕捉其所隐含的非常丰富的化学信息从而发挥插图的功能,提升教育教学功效?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挖掘插图的潜在教学功能,并充分发挥它特有的优势,下面就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有关插图作一探析。
1 发挥激趣质疑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重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迷惑时,教师指出,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象。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图1中多资多彩的物质世界,这些都与化学密不可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爱好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中“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两图,让学生在惊奇中熟悉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重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此外,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爱好,引起他们的有意注重,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发挥知识理解功能——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些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阐述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
例如,新教材中分子和原子的图象,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氧化汞分子分解、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又如,离子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分析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离子过程的时候,光凭口说显得报其苍白无力,让学生难以想象。而图4-10钠与氯气的反应形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利用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卡通图,将两者最外层电子的转移情况及钠原子、氯原子转变成各自离子进而形成氯化钠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把握化学知识。
3 发挥情感教育功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化学教材插图简明美观,形象逼真,内容丰富,趣味性、审美性强,蕴含着丰富实在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挖掘教材插图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露出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我国化学家的爱国事例举不胜举。教材中刊印了闻名化学家、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的肖像。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了侯氏制碱法,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又如,图3-7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像, 插图4-3是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教师要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之情,鼓励学生树立国之志,努力学习本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4 运用插图加强实验教学
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多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它们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资料。
化学仪器图表示出各种仪器的形状、构造、特点。多种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图形,加深学生对实物认识产生的表象。教材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实验装置图。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因此,对于确保化学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关系重大,而且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示意清楚,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把握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注重点,而且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也有很大的帮助。
配制氯化钠溶液等实验操作过程的图示,大大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减少了文字量,这是新教材化学实验插图的一大特色。图9-2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图例,取氯化钠、天平称量氯化钠、氯化钠倒入烧杯、量筒量水、水倒入烧杯、搅拌溶解等操作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仪器图进行识图、辨图、改图、说图、选图、释图、连图、绘图等类型的练习,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的培养。
5 发挥环境教育功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一幅“森林受到酸雨破坏”的图片让学生直面了酸雨的“无穷威力”、一张“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我们每天使用的快餐盒、塑料袋等竟是如此严重的“白色污染”,这些惨痛究竟是谁之过?带着思索让学社透视人类面临的其他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污染、水体污染、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化遭破坏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泛滥等现象。
通过对这些图片的透视,可使学生认识到昨天的化学不仅是给人类带来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同时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也给我们息息相关、共同相处的其他生物造成生存威胁,最终将给人类自己带来可怕的灾难。
6 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功能——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建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
纵览化学新教材,其间不乏许多可以挖掘可持续发展教育素材的插图;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示意图;金属的回收利用图;我国制订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示例图等。教师可利用这些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探讨并实践如何回收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如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实验后废液的回收利用等,使它们最终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新教材的大量图片给我们的教学增添了斑斓的色彩。实践证明,最大限度使用插图,并合理运用各种媒体手段赋予图片以生命和活力,能促进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形成化学思维;用好插图、能使化学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足插图,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熟悉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为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编入了数页彩图和100多幅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是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插图这一“特殊的艺术语言”,捕捉其所隐含的非常丰富的化学信息从而发挥插图的功能,提升教育教学功效?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挖掘插图的潜在教学功能,并充分发挥它特有的优势,下面就初中化学教材中的有关插图作一探析。
1 发挥激趣质疑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重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迷惑时,教师指出,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象。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图1中多资多彩的物质世界,这些都与化学密不可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爱好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中“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两图,让学生在惊奇中熟悉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重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此外,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爱好,引起他们的有意注重,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发挥知识理解功能——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等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新教材的插图有的集中反映某些物质的用途,有的生动地表示物质的组成、构成,有的形象地揭示一些概念的内涵,有的简明地阐述某一变化的过程,富有直观性、趣味性和指导性,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启发和点拨作用。
例如,新教材中分子和原子的图象,是科学家用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苯分子和硅原子的照片,呈现了物质内部结构的微观世界,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真实性深信不疑。氧化汞分子分解、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更加深了学生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又如,离子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分析原子得失电子而形成离子过程的时候,光凭口说显得报其苍白无力,让学生难以想象。而图4-10钠与氯气的反应形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它利用钠原子和氯原子得失电子卡通图,将两者最外层电子的转移情况及钠原子、氯原子转变成各自离子进而形成氯化钠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幅幅插图无不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使学生在愉悦中把握化学知识。
3 发挥情感教育功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化学教材插图简明美观,形象逼真,内容丰富,趣味性、审美性强,蕴含着丰富实在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挖掘教材插图中的情感因素,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露出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我国化学家的爱国事例举不胜举。教材中刊印了闻名化学家、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的肖像。他潜心研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发明了侯氏制碱法,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又如,图3-7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中国”图像, 插图4-3是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教师要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之情,鼓励学生树立国之志,努力学习本领,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4 运用插图加强实验教学
教材中有关实验内容的插图有多幅,其中有化学仪器图、基本操作示意图、实验装置图、操作过程示意图等,它们有的是平面图,线条简单,示意明确;有的是立体图,形象逼真,能清楚地说明一些复杂仪器的构造和实验操作的注意点。它们直观、形象,一目了然,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好资料。
化学仪器图表示出各种仪器的形状、构造、特点。多种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图形,加深学生对实物认识产生的表象。教材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实验装置图。一幅清晰完整的实验装置图,能够用来表明该化学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药品、化学原理和实验顺序,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示意性等特征。因此,对于确保化学实验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获得良好的效果关系重大,而且对帮助学生学习、记录、复习有关实验内容和实验技能,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化学实验的能力等均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示意清楚,学生不但可以从中把握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反应条件、装置注重点,而且对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也有很大的帮助。
配制氯化钠溶液等实验操作过程的图示,大大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减少了文字量,这是新教材化学实验插图的一大特色。图9-22配制氯化钠溶液的图例,取氯化钠、天平称量氯化钠、氯化钠倒入烧杯、量筒量水、水倒入烧杯、搅拌溶解等操作分别作图示说明,直观性强。这样,操作的连续过程用图示形式表明,使学生在教师示范后,依据教材的图示就可以进行操作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对教材中的实验仪器图进行识图、辨图、改图、说图、选图、释图、连图、绘图等类型的练习,从而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验能力的培养。
5 发挥环境教育功能——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一幅“森林受到酸雨破坏”的图片让学生直面了酸雨的“无穷威力”、一张“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我们每天使用的快餐盒、塑料袋等竟是如此严重的“白色污染”,这些惨痛究竟是谁之过?带着思索让学社透视人类面临的其他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光化学污染、水体污染、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和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化遭破坏以及有毒有害化学品泛滥等现象。
通过对这些图片的透视,可使学生认识到昨天的化学不仅是给人类带来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同时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也给我们息息相关、共同相处的其他生物造成生存威胁,最终将给人类自己带来可怕的灾难。
6 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功能——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
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应当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建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也不损害、削弱子孙后代。
纵览化学新教材,其间不乏许多可以挖掘可持续发展教育素材的插图;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示意图;金属的回收利用图;我国制订的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示例图等。教师可利用这些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探讨并实践如何回收生活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如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实验后废液的回收利用等,使它们最终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新教材的大量图片给我们的教学增添了斑斓的色彩。实践证明,最大限度使用插图,并合理运用各种媒体手段赋予图片以生命和活力,能促进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形成化学思维;用好插图、能使化学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足插图,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