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转型的加剧使得农村青年纷纷走出家乡来到城市从事非农工作。但是随着妇女经济独立,城市外部思想的浸入等,农村婚姻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青年;农村婚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其中主要是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
人口流动的加剧不可避免地会给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带来不同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对农村青年迁出对其婚姻造成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一、农村青年流出对婚姻的影响表现
(一)对未婚男女青年婚姻的影响
对于未婚女青年来说:一方面,城市便利的生活条件、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等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吸引着她们,她们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过她们母亲那样单调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她们又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所以她们只能选择回家相亲或与同是打工身份的农村男青年未婚先孕。
对于未婚男青年来说:在结婚成本暴涨的背景与“男高女低”思想的支配下,由于性别失衡造成的“婚姻挤压”使得农村男青年在依靠父母的基础上不得不出外打工赚取财富,然后尽早成家。
(二)对已婚男女青年婚姻的影响
农村青年往外流动对已婚男女婚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性上。婚后为了家庭的发展,青年夫妻一般会选择两两一起出去打工、两人分别去打工(一般发生在有孩子的夫妻中)、妻子和丈夫有一人在家留守。
之所以说流动会对已婚男女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是因为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定因素的存在。例如:对于长期分居的夫妻,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甚至增加了双方的相互猜疑,感情危机也就随之产生。另外,流动也为一些已婚农村青年接触优秀异性增加了机会,客观上为那些自认为当初没有找到理想配偶的人创造了重新选择的条件。长期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村已婚女性青年,她们在城市里耳闻目睹,婚姻观逐渐改变,她们认识到男女平等,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意识觉醒,不满足于逆来顺受的生活,要追求婚姻中的平等地位,追求个人的幸福。
(三)对贫困地区男性而言
在我国婚育年龄人口总体上男多女少,尤其在农村重男轻女的生育理念下,性别比更是严重失衡,再加上传统择偶观“男高女低”思想的影响,使得贫困地区和边远民族地区就成为婚姻挤压的直接受害区。这些地方经济落后,教育发展缓慢,现在又面临“婚姻资源”的流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光棍村。
二、相关思考与反思
(一)引进优秀企业,加强乡镇企业建设
农村青年之所以不辞劳苦的去外地打工,是因为外地有更多就业的机会,工资相对高些。但如果本地就可以给她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我想她们不会愿意选择离乡背井。政府应该根据本地优势引进相关企业,同时鼓励乡镇企业的建设,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重视教育,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农村人完成城市化的过程不只是通过打工这种人口外流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受教育的方式。退一步讲,即便不能上大学,但是较长时间的教育会使人的眼界更加开阔,易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利于打破传统婚姻思想的束缚,达到避免人口外流对农村婚姻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辩证的看待由于外出流动而致的离婚
一方面,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青年婚姻观受到影响,尤其是女性青年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不再接受逆来顺受的生活,她们更加注重婚姻生活质量,再加上外出务工使得她们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提高使其婚姻自主权增强。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另一方面,婚姻观念的变化也包括受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思想的影响,使得外流青年道德观念丧失,社会责任感缺乏,造成婚姻破裂。这是社会需要注意的方面。
结论
青年人口外流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要步骤,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人口外流的大形势不可逆转,政府只能尽量用好的就业机会去留住农村青年。其他的只能尽量避免农村青年流动对其婚姻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农村的稳定,又能促进城市化的进行。本文只是对农村青年外流对婚姻的影响作简单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反思,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2]马健雄.性别比、婚姻挤压与妇女迁移———以拉祜族和佤族之例看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移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4)
[3]风笑天.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J].人口研究,2006,(1)
[4]王杰同村婚姻:青年农民工婚姻新模式的诠释——以辛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7,(11)
[5]蔡恩泽城乡对撞下的婚姻裂变——城市农民工婚恋观透视[J].江淮法治,2001,(11)
【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青年;农村婚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其中主要是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3996万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3万人。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700万人,增长81.03%;其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增加10036万人,增长82.89%。
人口流动的加剧不可避免地会给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带来不同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对农村青年迁出对其婚姻造成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一、农村青年流出对婚姻的影响表现
(一)对未婚男女青年婚姻的影响
对于未婚女青年来说:一方面,城市便利的生活条件、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等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吸引着她们,她们不愿意再回到农村过她们母亲那样单调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她们又很难真正融入城市。所以她们只能选择回家相亲或与同是打工身份的农村男青年未婚先孕。
对于未婚男青年来说:在结婚成本暴涨的背景与“男高女低”思想的支配下,由于性别失衡造成的“婚姻挤压”使得农村男青年在依靠父母的基础上不得不出外打工赚取财富,然后尽早成家。
(二)对已婚男女青年婚姻的影响
农村青年往外流动对已婚男女婚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稳定性上。婚后为了家庭的发展,青年夫妻一般会选择两两一起出去打工、两人分别去打工(一般发生在有孩子的夫妻中)、妻子和丈夫有一人在家留守。
之所以说流动会对已婚男女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是因为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定因素的存在。例如:对于长期分居的夫妻,空间距离的扩大阻碍了夫妻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甚至增加了双方的相互猜疑,感情危机也就随之产生。另外,流动也为一些已婚农村青年接触优秀异性增加了机会,客观上为那些自认为当初没有找到理想配偶的人创造了重新选择的条件。长期务工人员尤其是农村已婚女性青年,她们在城市里耳闻目睹,婚姻观逐渐改变,她们认识到男女平等,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意识觉醒,不满足于逆来顺受的生活,要追求婚姻中的平等地位,追求个人的幸福。
(三)对贫困地区男性而言
在我国婚育年龄人口总体上男多女少,尤其在农村重男轻女的生育理念下,性别比更是严重失衡,再加上传统择偶观“男高女低”思想的影响,使得贫困地区和边远民族地区就成为婚姻挤压的直接受害区。这些地方经济落后,教育发展缓慢,现在又面临“婚姻资源”的流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光棍村。
二、相关思考与反思
(一)引进优秀企业,加强乡镇企业建设
农村青年之所以不辞劳苦的去外地打工,是因为外地有更多就业的机会,工资相对高些。但如果本地就可以给她们提供这样的机会,我想她们不会愿意选择离乡背井。政府应该根据本地优势引进相关企业,同时鼓励乡镇企业的建设,在政策与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
(二)重视教育,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农村人完成城市化的过程不只是通过打工这种人口外流的形式,还可以通过受教育的方式。退一步讲,即便不能上大学,但是较长时间的教育会使人的眼界更加开阔,易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利于打破传统婚姻思想的束缚,达到避免人口外流对农村婚姻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辩证的看待由于外出流动而致的离婚
一方面,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青年婚姻观受到影响,尤其是女性青年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不再接受逆来顺受的生活,她们更加注重婚姻生活质量,再加上外出务工使得她们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提高使其婚姻自主权增强。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另一方面,婚姻观念的变化也包括受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思想的影响,使得外流青年道德观念丧失,社会责任感缺乏,造成婚姻破裂。这是社会需要注意的方面。
结论
青年人口外流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要步骤,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人口外流的大形势不可逆转,政府只能尽量用好的就业机会去留住农村青年。其他的只能尽量避免农村青年流动对其婚姻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持农村的稳定,又能促进城市化的进行。本文只是对农村青年外流对婚姻的影响作简单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反思,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参考文献:
[1]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2]马健雄.性别比、婚姻挤压与妇女迁移———以拉祜族和佤族之例看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移问题[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2004, (4)
[3]风笑天.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J].人口研究,2006,(1)
[4]王杰同村婚姻:青年农民工婚姻新模式的诠释——以辛村为例[J].青年研究,2007,(11)
[5]蔡恩泽城乡对撞下的婚姻裂变——城市农民工婚恋观透视[J].江淮法治,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