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模式多元化发展,在这样的形式下,江苏省开始试点“中职 本科”七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常州工学院和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的“3 4”物流管理专业,分析了“3 4”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具体内容和特点。
关键词:“3 4”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 “3 4”中职 本科培养模式的介绍
(一) “3 4”中职 本科培养模式的宏观背景
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了构建职业教育那完整体系,我国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着手对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重新规划。2014 年 2月 2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二) “3 4”中职 本科培养模式的含义
“3 4”培养模式指的是中职学校和本科高校分段合作培养的七年一贯制培养模式。“3”是指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完成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相关课程和技能训练,“4”是指三年制中职毕业生经转段考核合格后,直接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四年,合格后取得本科文凭。“3 4”培养模式突破了现有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界限,将其进行了整合,融为了一体,完善了我国的教育结构。中职学校重技能,本科院校重能力,中职 本科的“3 4”模式结合了两者的优势,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常州工学院从2015年开始开展“3 4”合作培养项目,合作专业为《物流服务与管理(中职)》 与《物流管理(本科)》。
二、 “3 4”物流管理专业七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
“3 4”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是七年一贯制设计的。在中职阶段依据“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扎实的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能适应一线职业岗位需求,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本科阶段按照“精管理和强实践”的指导思想,培养能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具有物流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物流企业和各类型企事业单位中物流相关部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 “3 4”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1. 通識教育课程要一体化设计
在“3 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的模式下,中职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为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及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中职阶段的通识课程学习是座桥梁,是教会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同于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也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文化课,既要参加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学业水平测试,也要通过“3 4”培养模式的文化课转段考试。
2. 学科专业课程要统筹安排
原有的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和本科《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中,课程开设重复率高,内容相似度高。在七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专业课程教学的顺序和实施内容,建立层次化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将人才培养目标中所涉及的职业能力细化分类,中职阶段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的教育,本科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 “3 4”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常州工学院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经过两校、代表性物流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多方深入细致地商讨,结合学生实际和两校的特色,将所有课程进行了统筹和合理的安排,形成了“3 4”物流管理专业七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见下表:
通识教育课程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
四年制本科阶段
1. 通识课程模块
由于中职生和普高学生比,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为了对接本科阶段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在三年制中职阶段,通识课程的学习不容忽视,特别是要加大数学和英语的课时,内容向普高靠近,并与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进行合理的衔接。与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选课不同,“3 4”物流管理专业结合专业特点,不修历史、生物等普通高中课程,必修物理,选修物流经济地理。中职阶段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阶段不再像普通本科生那样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而是直接对接本科阶段的计算机语言,所有的这些整合,都体现了七年一贯制的特点。
2. 专业课程模块
“3 4”姓“职”,而不姓“普”,学生需要掌握物流专业的基础知识,夯实物流的基本技能,培养物流管理的能力。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力强,有一支江苏省物流技能大赛的金牌教练团队,有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物流实训场地,实训场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实训资金投入500多万。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分别开设《物流经济地理》《商品学概论》《现代物流基础》和《物流市场营销》这四门学科基础课程,开设《物流师考证(仓储与配送实务)》《物流师考证(运输实务)》《现代物流中心作业》和《叉车作业》这四门专业主干课程,这四门课程均是结合物流一线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水平鉴定密切结合。在四年制本科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管理能力,拓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常州工学院的物流管理教学团队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校有良好的平台。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分别开设《仓储管理》《运营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专业英语》《集装箱运输实务》《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方向性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七年一贯制设置的特点,在中职阶段学过的专业课在本科阶段不再开设,另外如仓储等课程、虽然在中职和本科阶段都有开设,但是在中职阶段的学习以操作技能为主,在本科阶段以管理技能为主。专业课的开设由浅入深,在七年中,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渗透,循序渐进,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为依据,设计七年一贯制所有的课程。 三、 “3 4”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3 4”分段培养模式的培养目的就是解决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问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要构建合适的课程结构来实现两个阶段的贯通和统一。“3 4”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 以向下渗透的方式形成衔接课程体系
“3 4”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以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为基础,适当地把其中一部分对于基础技能要求高,中职阶段可以承受的课程下移到中职阶段学习,但是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形成同时适应中职学校和本科学校的衔接课程体系。在中职阶段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在本科阶段充实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都过硬的技术型服务人才。
(二) 以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展开课程设计
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操作到管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进行“3 4”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就是以此为基础,进行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安排。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在每个阶段按照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养成的规律,设置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
(三) 以中职和本科相对完整性处安排课程分段
“3 4”培養模式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七年一贯制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难免有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不是100%的选择进入“3 4”模式的学生都能顺利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所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除了考虑衔接性,还考虑了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性对完整性。通过中职阶段的学习,学生在三年后满足中职的毕业条件,可以直接就业。
四、 结束语
“3 4”物流管理专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搭建了职业教育学历晋升的立交桥,为了满足中职生对继续深造的渴望,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需要。但是这种培养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循,本文仅就实际项目实施中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实现该项目的最佳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红丽,张宇,金卫东.“中职 本科”培养模式下课程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Z1):74-77.
[2]黄小璜.现代职教体系试点:着眼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质量保障——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33):58-60.
[3]刘振海,胡修江.“3 4”中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山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7):29-32.
[4]尤根地,熊育红,贡华.现代职教体系“3 4”试点项目办学实践探索——以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5,(15):48-49.
[5]高丽娟,王晓跃,葛宏伟,沈燕.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教学质量管理问题探究——以常州地区“中本衔接”项目为例[J].职教通讯,2015,(24):75-80.
作者简介:
吴冰,江苏省常州市,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关键词:“3 4”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一、 “3 4”中职 本科培养模式的介绍
(一) “3 4”中职 本科培养模式的宏观背景
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了构建职业教育那完整体系,我国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着手对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重新规划。2014 年 2月 2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二) “3 4”中职 本科培养模式的含义
“3 4”培养模式指的是中职学校和本科高校分段合作培养的七年一贯制培养模式。“3”是指初中毕业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完成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相关课程和技能训练,“4”是指三年制中职毕业生经转段考核合格后,直接升入本科院校学习四年,合格后取得本科文凭。“3 4”培养模式突破了现有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界限,将其进行了整合,融为了一体,完善了我国的教育结构。中职学校重技能,本科院校重能力,中职 本科的“3 4”模式结合了两者的优势,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常州工学院从2015年开始开展“3 4”合作培养项目,合作专业为《物流服务与管理(中职)》 与《物流管理(本科)》。
二、 “3 4”物流管理专业七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
“3 4”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是七年一贯制设计的。在中职阶段依据“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指导思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扎实的物流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能适应一线职业岗位需求,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本科阶段按照“精管理和强实践”的指导思想,培养能适应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具有物流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综合素质高,能适应物流企业和各类型企事业单位中物流相关部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一) “3 4”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
1. 通識教育课程要一体化设计
在“3 4”中职-本科分段培养的模式下,中职阶段的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作用是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应该具备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服务,为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以及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中职阶段的通识课程学习是座桥梁,是教会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同于一般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也不同于普通高中的文化课,既要参加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学业水平测试,也要通过“3 4”培养模式的文化课转段考试。
2. 学科专业课程要统筹安排
原有的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和本科《物流管理》的课程体系中,课程开设重复率高,内容相似度高。在七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建设中,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专业课程教学的顺序和实施内容,建立层次化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将人才培养目标中所涉及的职业能力细化分类,中职阶段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素质和基本技能的教育,本科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 “3 4”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常州工学院根据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经过两校、代表性物流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多方深入细致地商讨,结合学生实际和两校的特色,将所有课程进行了统筹和合理的安排,形成了“3 4”物流管理专业七年一贯制的课程体系。具体内容见下表:
通识教育课程必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
四年制本科阶段
1. 通识课程模块
由于中职生和普高学生比,文化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为了对接本科阶段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课程,在三年制中职阶段,通识课程的学习不容忽视,特别是要加大数学和英语的课时,内容向普高靠近,并与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进行合理的衔接。与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选课不同,“3 4”物流管理专业结合专业特点,不修历史、生物等普通高中课程,必修物理,选修物流经济地理。中职阶段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阶段不再像普通本科生那样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而是直接对接本科阶段的计算机语言,所有的这些整合,都体现了七年一贯制的特点。
2. 专业课程模块
“3 4”姓“职”,而不姓“普”,学生需要掌握物流专业的基础知识,夯实物流的基本技能,培养物流管理的能力。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实力强,有一支江苏省物流技能大赛的金牌教练团队,有全国领先,省内一流的物流实训场地,实训场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实训资金投入500多万。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分别开设《物流经济地理》《商品学概论》《现代物流基础》和《物流市场营销》这四门学科基础课程,开设《物流师考证(仓储与配送实务)》《物流师考证(运输实务)》《现代物流中心作业》和《叉车作业》这四门专业主干课程,这四门课程均是结合物流一线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水平鉴定密切结合。在四年制本科阶段,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管理能力,拓展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职业生涯奠定基础。常州工学院的物流管理教学团队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校有良好的平台。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分别开设《仓储管理》《运营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专业英语》《集装箱运输实务》《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供应链管理》等专业方向性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方式体现了七年一贯制设置的特点,在中职阶段学过的专业课在本科阶段不再开设,另外如仓储等课程、虽然在中职和本科阶段都有开设,但是在中职阶段的学习以操作技能为主,在本科阶段以管理技能为主。专业课的开设由浅入深,在七年中,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渗透,循序渐进,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为依据,设计七年一贯制所有的课程。 三、 “3 4”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3 4”分段培养模式的培养目的就是解决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断层问题,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因此,要构建合适的课程结构来实现两个阶段的贯通和统一。“3 4”物流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 以向下渗透的方式形成衔接课程体系
“3 4”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以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为基础,适当地把其中一部分对于基础技能要求高,中职阶段可以承受的课程下移到中职阶段学习,但是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形成同时适应中职学校和本科学校的衔接课程体系。在中职阶段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在本科阶段充实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都过硬的技术型服务人才。
(二) 以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展开课程设计
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发展规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操作到管理,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在进行“3 4”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就是以此为基础,进行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安排。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在每个阶段按照学生专业职业能力养成的规律,设置相应的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
(三) 以中职和本科相对完整性处安排课程分段
“3 4”培養模式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七年一贯制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难免有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原因,不是100%的选择进入“3 4”模式的学生都能顺利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所以,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除了考虑衔接性,还考虑了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本科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性对完整性。通过中职阶段的学习,学生在三年后满足中职的毕业条件,可以直接就业。
四、 结束语
“3 4”物流管理专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试点项目搭建了职业教育学历晋升的立交桥,为了满足中职生对继续深造的渴望,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需要。但是这种培养模式是一个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循,本文仅就实际项目实施中的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实现该项目的最佳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红丽,张宇,金卫东.“中职 本科”培养模式下课程衔接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5,(Z1):74-77.
[2]黄小璜.现代职教体系试点:着眼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质量保障——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4,(33):58-60.
[3]刘振海,胡修江.“3 4”中职与本科分段贯通培养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山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7):29-32.
[4]尤根地,熊育红,贡华.现代职教体系“3 4”试点项目办学实践探索——以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5,(15):48-49.
[5]高丽娟,王晓跃,葛宏伟,沈燕.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教学质量管理问题探究——以常州地区“中本衔接”项目为例[J].职教通讯,2015,(24):75-80.
作者简介:
吴冰,江苏省常州市,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